王彦君 王 爽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古籍保护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7]
地方文献是能够体现图书馆特色的重要文献资源。在各类型的地方文献中,报纸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以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时效性强等特点,在地域文化的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研究地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重要途径。因此,地方特色报纸资源库建设始终是地方文献整理与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新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对报纸文献的加工经历了从早期通过缩微复制技术转化成胶片,到应用文档扫描和文字识别技术进行数字化加工建设的图片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载体形式的变化反映了报纸文献从以文献保护为主向以内容揭示和服务为主的演化。进入智慧图书馆阶段,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报纸文献加工开始进入知识资源库模式。知识资源库建设要建立人工智能模型,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词法、句法和语义分析等功能,对文献进行自动化标引,然后将信息实体进行知识抽取,构建结构化语义知识库,形成知识图谱,最终实现知识导航、智能推荐等智慧化服务。知识资源库具有3方面的特点:标引精细化、组织知识化和服务专题化。笔者以辽宁省图书馆藏《东北日报》为例,对地方报纸红色专题知识库建设中的内容挖掘实践进行探讨。
1945年9月,中共中央在沈阳成立东北局。为了开辟新工作,东北局提出要靠“二万干部、十万兵、一张报纸”的口号,《东北日报》就是其中的“一张报纸”[1]。《东北日报》创刊于1945年11月1日,在《发刊辞》中申明其办报宗旨:“本报是东北人民的喉舌,它以东北人民的利益为利益,以东北人民的意志为意志,反映人民的要求,表达人民的呼声”。创刊报头由开国上将、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的吕正操题写,1946年12月8日开始使用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报头。1954年,中央对行政区划进行重大调整,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同年8月31日,《东北日报》发表终刊启事,作为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机关报,圆满完成历史使命,结束了8年10个月的办报历程,共出版3115期。9月1日正式更名为《辽宁日报》,成为中共辽宁省委的机关报,在沈阳继续出版[2]。
《东北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大区党报,集中了党的大批人才,创刊时就站在了较高的起点上,深入贯彻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办报方针,继承和发展了党报的新闻思想[3]。《东北日报》既是研究东北现代历史的重要史料,也是承载东北革命档案和党史的重要文献,在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4]。
《东北日报》以其突出的档案史料价值,被各大档案馆、图书馆珍藏并不断开发和整理。早在1987年,国家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就将《东北日报》拍摄成缩微胶片保存,共21卷约13600拍。进入21世纪,辽宁省图书馆先后3次对《东北日报》进行再加工,先后开展了《东北日报》元数据仓储建设项目、唯一标识符建设项目和知识资源库建设项目,总投入经费达295万元。2022年,辽宁省图书馆完成了《东北日报》知识资源库第一期的建设任务,共加工报纸392期,篇章著录21136篇。按照国家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知识资源数字建设指南》中“报纸细颗粒度著录内容”的要求,对《东北日报》中的人物、地点、机构、事件、作品、实物、特色、图表等进行标引,知识标引总量151397条(见图1)。
图1 《东北日报》知识标引分类统计
《东北日报》作为在炮火洗礼中成长起来的红色报纸,经历了整个东北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阶段,成为传承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辽宁省图书馆对《东北日报》创刊近九年来的重大报道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主题挖掘,最终筛选出东北抗联、抗美援朝、劳模等具有重大历史价值、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4个方面专题知识资源,并在内容上进行深入挖掘。按时间线依次为:东北抗联(1946年2月—1946年5月)、东北解放战争(1946年6月—1948年12月)、抗美援朝运动(1950年8月—1953年10月)和新中国成立前后东北经济建设中的劳动模范事迹(1948年12月—1954年8月)(见图2)。
图2 《东北日报》专题知识资源库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作为东北地区抗战主力,抗战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东北抗联精神代表着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伟大的牺牲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抗联精神与抗战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的宝贵精神财富[5]。
《东北日报》虽然创刊于抗日战争结束后,却以专访、社论、通讯等多种报道方式记录了抗联的史实。抗联史实报道主要集中在1946年2月至5月。这3个月里,《东北日报》刊发了穆青、魏东明、冯仲云等记者采写的多篇报道,如连载通讯《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实》《杨靖宇和他的队伍》及《李兆麟同志传略》《抗日联军英雄于天放》等,以人物为主线,记录了周保中、杨靖宇、李兆麟、于天放等多位东北抗联将领的英雄事迹,不仅用大量的事实生动诠释了东北抗联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更重要的是驳斥了国民党的不实言论。从1946年2月22日至3月28日,除《中国共产党与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斗争史略》外,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东北日报》还相继刊发了穆青采写的《阐述抗日联军斗争简史及东北建设意见——周保中将军答本报记者问》《中国共产党与东北人民的血肉联系》《东北问题的真相》等有关东北抗日民主联军历史的文章,为“十四年抗战”提供了铁证[6]。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十四年抗战”正式写进教科书[7]。
3.2.1 发挥舆论宣传作用,传递党的声音
在解放战争期间,《东北日报》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号召,动员广大军民争取和平与胜利,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揭露国民党反动阴谋,动员后方人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对东北解放乃至全国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解放战争初期,为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东北日报》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社论、消息、漫画等拆穿国民党公然背弃双方签订的和平协定的真面目,多角度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真相,认识并相信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如创刊第一期就刊登了新华社消息《反动派挑拨内战,沿途袭我北撤部队》。3年间,《东北日报》全文转载新华社及《解放日报》社论136篇,大量转载毛泽东等领导人的讲话,及时把党的声音传递给沦陷后长期处于日本侵略者统治下的广大人民群众耳旁[1]。作为第一张大区党报,充分贯彻“全党办报、群众路线”的办报方针和思想,鲜明地表达了自身的政治立场,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
3.2.2 宣传英雄事迹,弘扬革命英雄主义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无论是后方根据地剿匪战斗,还是前方与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上,都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东北日报》真实、生动地报道了许多为后人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
1947年2月19日,《东北日报》一版刊发了战斗英雄杨子荣的新闻,标题是《战斗模范杨子荣等活捉匪首座山雕摧毁匪巢贼匪全部落网》。不足两百字的新闻介绍了在春节期间,牡丹江军分区战斗模范杨子荣等6人组成的小分队化装深入匪巢,活捉匪首座山雕张乐山及手下的胡匪这一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杨子荣的战友、作家曲波据此创作了小说《林海雪原》,成为“革命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小说先后又被改编成京剧、电影、电视剧,英雄事迹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1948年5月底,人民解放军在热河取得大捷,歼敌千余人,收复隆化县城。7月22日,《东北日报》一版刊发消息《共产党员董存瑞英勇爆炸扫除障碍自我牺牲换取胜利》。全文九百多字,报道了在隆化战斗中,20岁的共产党员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壮举,对战斗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体现了董存瑞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文中把董存瑞的出身、3次立功、英勇牺牲的事迹真实、生动地反映出来。同时刊发了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程子华亲自撰写的短文《董存瑞同志永垂不朽》。这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关于董存瑞的报道,两篇文章刊发后很快成为部队的教材。不久,新华社根据这一线索加以补充采访并向全国发稿,从此,董存瑞的英雄事迹传遍全国。
3.3.1 战地记者及时传递前线捷报,鼓舞人民胜利的信心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国内众多媒体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战争进行了报道。作为东北地区最具权威性的地方宣传机构,《东北日报》实行了“战时体制”,将一部分人转移到后方省份,编辑部留下六十多人坚持工作,组成两个大组——时事宣传组和地方新闻组,前者专门负责编采抗美援朝稿件。1950年12月7日,《东北日报》派出的第一批随志愿军记者顾雷、吴少琦,在特辟的“朝鲜通讯”专栏刊发《在云山战场》,这是全国最早发出反映朝鲜战争的通讯之一。1951年3月3日,“朝鲜通讯”专栏发《东北日报》随志愿军记者吴少琦离开朝鲜前线写的最后一篇通讯《当我回到祖国的时候》。从1950年12月《东北日报》开辟“朝鲜通讯”专栏以来,连续发表了二十多篇顾雷、吴少琦、常工、方青、刘爱芝、王坪等《东北日报》随军记者采写的通讯。作为除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社外唯一向朝鲜战场派驻记者的地方党报,《东北日报》先后派遣几批记者随志愿军入朝采写战地通讯,针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问题,刊发了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独家报道,及时将朝鲜前线的捷报以最快速度传递给广大读者,鼓舞广大人民群众抗美援朝的决心和信心,在宣传动员和舆论引导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抗美援朝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8]。
3.3.2 宣传动员后方广大人民,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提供支持和保障
东北地区与朝鲜战场相邻,是最近、最重要的战略后方,军事物资和人力资源都要通过东北地区输送到战场。东北地区在全国最先解放,工业、农业发展也都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有能力向朝鲜战场提供物力支持[2]。因此,无论从物资还是人力方面,东北都成为受抗美援朝影响范围最大、最深刻的地区。在动员后方、加快生产建设、为战争胜利提供支持和保障方面,《东北日报》发挥了重要的宣传和动员作用。除了报道黄继光、杨根思等为广大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外,《东北日报》还用大量篇幅报道了这场战争的大后方,尤其是东北地区人民为抗美援朝取得最终胜利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报纸用大量篇幅宣传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宣传,歌颂广大人民群众订立爱国公约、踊跃参军、捐献武器、拥军优属等活动。
1948年12月12日,随着东北全境解放,经济建设成为重心,《东北日报》适应形势变化,开始以重要篇幅反映和宣传经济建设。作为新中国的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涌现出孟泰、王进喜、赵国有、马恒昌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劳模,他们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其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劳动者。《东北日报》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生产建设各条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和先进事迹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生动再现了1950年代广大一线工人群众的劳动画面。
作为我国工人阶级中一个闪光的群体,劳动模范是劳模精神的生动诠释者和最美传承者。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先后表彰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超过三万人次。1950年9月13日,《东北日报》报道出席全国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东北区选出孟泰、赵国有等五十名工业劳动模范代表,金时龙、韩恩等四十名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同时刊发《普遍推广劳动模范的经验》的社论。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第一次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人民政府授予464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其中东北区代表就有50名,位列各地区代表人数之首,占代表总数的1.78%,充分体现了东北区工农业在全国的地位。自1950年第一批全国劳模诞生起,劳模精神影响了几代人的人生追求[9]。
劳模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劳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在劳模“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激励下,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用汗水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东北日报》是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启动后,辽宁省图书馆第一个知识资源库建设项目。按照《东北日报》知识资源库第一期标引估算,3115期全部加工完成后,知识标引总量将达120余万条。充分挖掘馆藏革命文献资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是公共图书馆的共同使命。抗联足迹踏布白山黑水,东北解放战争的烽火覆盖东三省的每一寸土地,东北更是抗美援朝坚强的大后方,东北的劳模群体更体现了其在新中国工农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东北日报》蕴藏的红色资源不仅是辽宁的,更是东北的。东三省地方文献中的红色资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知识仓储、大数据、区域链等技术广泛应用于知识库建设中,知识加工、版权保护、授权访问等问题的逐一解决,为各图书馆整合专题资源,开展横向联合、同题共答创造了条件。通过共建共享,建设高质量的专题知识库成为可能,必将在图书馆专题知识服务中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这也是实现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