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凤 马国平 张秋菊 李辰皓
(1.南通理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南通 226000;2.牧园大学 信息与通信融合工程,大田 35349;3.江苏申阳电梯部件有限公司,镇江 212300)
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增加,传统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1]。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新能源不断被开发与利用,有效缓解了能源问题。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在当前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环境问题愈加严重的背景下,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广泛支持,并逐步成为全球能源供应的主体[2]。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正处于飞速增长期,对相关配套产业的需求十分旺盛。
铝合金边框与角码作为保护太阳能电池板的重要部件,其生产制造目前已经实现自动化,但二者的组装主要通过人工来实现,效率低、人工强度大且容易划伤人。因此,提升铝合金边框组装的自动化程度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在物料上料环节,运用工业机械手实现工业应用,主要通过微型电机或气缸等为夹头提供驱动力,并结合视觉技术精准定位物料,同时通过系统控制实现自动抓取[3]。但是,此类设备由于过于精密复杂,容易被外界环境干扰,维护难度较大。吸附式运料主要通过真空负压抓取物料,容易抓取玻璃、陶瓷、金属板材等较为平整的壁面,但不适用于复杂的凹凸壁面。基于此,利用载放组件、升降组件、出料组件相互联动和配合,完成角码的自动上料,并通过机架仿真分析与优化,有效避免机架与外部激励产生共振,保证上料过程的平稳性[4]。
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边框由4 根铝合金管材拼装而成,铝合金管材之间依靠角码连接。角码为特殊的L形结构,现阶段整个组装过程主要靠人工完成。设计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角码上料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的人工不足的问题。装置主要包括载放组件、升降组件和出料组件,如图1 所示。
图1 太阳能光伏组件角码上料装置
载放组件主要用于实现角码整齐且间隔的码放,升降组件主要用于实现载放组件整体间歇上升或持续下降,出料组件主要用于有序调出和调用载放组件中的角码,实现角码的自动输出[5]。
角码上料的最终目的是保证角码的有序调用,从而完成自动装配[6]。在工作时,角码上料主要包括3 个步骤。首先,角码的码放。通过人工在每块载放板的每个导向槽中放置1 个角码,并通过对应定位片的定位槽定位角码。其次,角码的上升。通过人工将填满角码的载放盒提放至升降平台,并通过升降平台上的定位板对其进行定位,然后利用驱动电机带动同步带运转,进而实现升降板、升降平台及载放盒的间歇上升。最后,角码的调出。当载放盒中某一层的载放板上升到与伸缩气缸等高时,通过出料组件中伸缩气缸和薄型气缸的相互联动与相互配合,逐渐调出并调用每块载放板的每个导向槽中的角码[7-8]。设计的角码上料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上料迅速,适用于角码的自动装配设备,可以提高角码在装配时的工作效率。
机架用于固定和支撑机器的各个部件,使机器能够正常运转。机架整体采用结构钢及钢板连接而成,4 根支撑管矩形阵列竖直排布,顶部和底板分别安装于支撑管的顶端和底端,增强装置在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在钢板上留出螺纹孔,加装固定板,以固定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安装同步轮,同侧的同步轮之间通过1 根同步带连接。导向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借助连接座与顶板和底板连接。2 个导向杆上均滑动安装连接块并将其固定于升降板。升降平台水平且悬伸焊接于升降板的顶部,升降平台的上端面设有呈矩形阵列排布的L 形定位板。出料组件中的悬伸板水平安装于支撑管上并向内悬伸,以便完成角码的调出和调用。
机器在运行过程中,电机会产生振动,并且载放组件在升降运行过程中与升降组件间会存在刚性冲击[9-10]。因此,在设计机架尺寸后,应对其进行应力分析和模态分析,防止机架因共振或变形等产生安全问题。
整个优化流程包含模型参数化、有限元求解和尺寸优化等。模型参数化过程主要指在Creo 软件中实现机架的参数化建模。在Creo 中打开simulasion,以免模型导入过程中丢失参数。打开后就可以点选所需参数,完成模型的参数化。有限元求解主要指模态分析,此分析主要用于求解机架的低阶频率和振型,为初步优化提供思路。在初步优化后,对模型进行修改,可以得到最优结果。
2.2.1 模态分析与初步结构优化
模态分析主要用于分析和研究物体或系统的振动特性,包括其固有频率、振型和模态参数等。机架结构的模态分析是指对机架结构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机架结构通常用于支撑和固定设备或构件,具有较高的刚度和稳定性要求。模态分析可以了解机架结构在振动条件下的响应和性能,以评估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一般系统的通用运动控制方程表达式为
式中:f(t)为外部施加在系统上的力或激励;m为系统的质量矩阵;为系统的加速度;c为系统的阻尼矩阵为系统的速度;k为系统的刚度矩阵;x(t)为系统的位移或变形。
在模态分析中,通常假设系统的振动在没有外部激励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可以将外部激励项f(t)置为零。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系统中的阻尼效应,尤其是当阻尼相对较小或对系统的动态响应影响较小时。
基于简化假设,模态分析中经过简化后的控制方程为
式(2)的简化控制方程可以用来求解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而且由于忽略了阻尼项,可认为结果与外部激励无关。需注意,在实际工程中,阻尼对系统的振动特性可能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考虑系统的耗能、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等方面时,不能完全忽略阻尼效应[11-12]。因此,具体的模态分析问题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考虑阻尼效应。
2.2.2 机架结构的模态分析
为了加快计算速度,提升求解的准确性,对机架模型进行相应简化,删除地脚结构与模型中的细孔。机架材料选用结构钢,密度为7 850 kg·m-3,弹性模量为2×105MPa,泊松比为0.3。网格划分往往对求解的精度有着较大影响。一般而言,较小的网格尺寸能够提升求解结果的准确性,但是在网格尺寸缩小的同时必然会导致网格数量增多,进而需要更多资源,导致求解效率降低。因此,可以采用自动划分网格的方法。在实际工况中,机架底部由地脚结构固定在地面上,因此边界条件采用Fixed Support 选项来固定机架底面。
对于模态分析而言,由于低阶模态的影响较大,为了减少计算量,提高求解效率,只提取机架模型的前4 阶模态进行分析。前4 阶振型与频率如表1 所示。
从表1 可以看出,机架的一阶和二阶的固有频率相近,并且数值都比较低。一般情况下,在一阶模态下的振动能量比较大,产生的共振很容易造成结构损伤,对角码传动时的影响也比较大[13-14]。当外部激励达到一阶模态下固有频率的75%及以上时,极有可能产生共振,应当引起重视。由于所选电动机的转速为1 400 r·min-1,电动机所施加的外部激励为23.3 Hz,达到一阶频率的132.78%,可以判断此数值已经处于危险区域。由于机架的一阶和二阶振型分别为沿X轴和Y轴方向的弯曲变形,在机架上添加横梁和斜梁将是提高其一阶和二阶频率的有效手段。
添加梁进行优化后,一阶振型计算结果如图2 所示。从图2 可以看出,一阶频率提高到35.370 Hz,横向弯曲变形得到缓解,主要集中在机架上部,其纵向结构得到有效加强。
图2 加梁后一阶振型计算结果
对比优化后的数据,机架模型的前4 阶振型与频率结果如表2 所示。从表2 可以看出,机架的一阶频率相较于优化前提升了101.57%,电动机所产生的外部激励频率只占65.870%,低于75.000%的警戒线,因此可以认为通过结构优化设计,机架的动态性能得到较大提高,这有助于减少共振的产生,保证角码上料过程中的平稳性。
表2 优化后机架模型的前4 阶振型与频率
文章设计的角码上料装置,主要包括载放组件、升降组件和出料组件,能够完成角码的调出,结构合理。文章借助Creo 软件的simulation 进行模态分析,优化机架结构。通过优化,使得机架的一阶固有频率提高101.57%,减少了共振的产生,保证了角码上料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