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稻海——尘封的记忆

2023-12-03 20:30孙治福
时代报告·奔流 2023年10期
关键词:大队书记

退休后,我每天都看报纸,这已成为我10多年来的一种习惯。2022年2月18日,我打开《人民日报》,看到头条要闻小标题是“总书记牵挂的粮食安全”,大标题是“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我一口气把全文读完,又端详着报纸版面下沿《春耕备耕正当时》的彩色插图,并逐句重温总书记的好几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特别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这些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地指明中国粮食安全发展的方向,又十分深刻地展示了中国农民自信自立自强丰衣足食的回天力量,并对广大农民寄予殷殷企盼。这也勾起我对40多年前,发生在原崖县羊栏公社妙林田洋“杂优”夺冠往昔的回忆,那些经历历历在目,至今难以忘怀。

当时,我担任广东省海南岛崖县(今海南省三亚市)羊栏公社党委副书记,因书记邢孔庭犯病住院治疗,故崖县县委决定由我负责公社党委的全面工作。1977年3月上报海南黎苗族自治州党委同意正式任我为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挑起主持公社党委第一把手的重担。

全公社有村大队10个,3000户,总人口12000人,耕地面积20000余亩,其中水田面积13000余亩,坡地面积7000余亩,是全县乃至海南黎苗族自治州全域主要粮产区之一(全州连片5000亩以上的田洋8个,其中崖县有3个,占约1/3)。全公社水田面积连片最大的田洋是妙林田洋,含羊栏大队、槟榔大队、新联大队和水蛟大队等五个大队的水田面积约12000亩,仅次于本县崖城公社坡田洋约13000亩的面积,而大于林旺公社的落根洋与藤桥公社的榕根洋两个毗邻公社合在一起7000余亩的面积,被定为“产粮战略要地”“海南一级五谷粮仓”,当地百姓素称“米缸田”。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全社的水稻田于1977年以前正常年景下生产的稻谷不含旱粮,实打实一造亩产均约350斤,三造(年)总产1500多斤,上缴国家公粮225斤,购粮150斤,排位为海南第五位,海南黎苗族自治州一直为第二位(崖城为第一位)。当时海南行政区和自治州各县甚至人民公社,没有不晓得崖县羊栏公社有个“妙林田洋”的。当然,这也与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发源于此,以及海南黎苗族自治州农科所又设立于此有关。

经过全面分析,我认为要达到粮食主要是水稻年亩产和总产超过以往,首先得确保完成县下达的新的硬指标,即保住社员的口粮标准。按规定每天人均1斤不减,吃饱饭,又要有增不减地完成国家公购粮的缴交任务,难度是挺大的。一旦完成不了,作为全县产粮第二大户,就在很大程度上会拖全县的后腿。加上本公社还要大量开荒种甘蔗,保障新开榨的年产500吨的羊栏糖厂足额的原料供应,完成县里糖业生产的任务。再加上当时县里的许多涉及国计民生的生产和经营指标也必靠各公社为單位来完成,这样一来,一项项任务,犹如一块块磊石压在我的头上让我寝食不安。在此为难之际,县委派了分管组织工作的县委副书记符木生下到公社,找我和公社班子成员谈话,说明县委对使用我为公社主要负责人的意图,并对公社班子在工作上提出要求。

符副书记单独与我谈话时,说:“老孙,县委决定你负责一个大公社的全面工作,一是出于工作需要;二是出于让你在比较复杂和任务比较繁重的环境中锻炼得更加成熟,将来为党和人民做更多更需要的工作,相信你定能胜任,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希望。”接着很郑重地对我强调两点:一点是要把粮食生产,主要是水稻生产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他说:“自古羊栏地区称为米缸田,产量占全县的1/3,你一定要为全县当好粮食产户的大东家。两年内要比现在的产量翻一番,既能大大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又能多多为国家做贡献。”另一点是要大量垦荒种甘蔗,面积不少于1万亩,总产要达到2000吨以上,保证羊栏糖厂开榨吃饱。他反复特别强调说:“这两条是硬指标,硬任务,一定要拿下来!”

他还说:“公社班子有几个老同志,你要多和他们商量,请教他们,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作用。”他问我有没有信心。我实实在在地回答说:“信心是有,但感到压力太大,需要县委和各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化肥方面指标要安排足量一点。”他对班子集体谈话时,也同样强调这两点。

最后,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老孙,你一定要跟我把粮和蔗抓出高产来,打赢两个硬仗。你是梅山革命老区的后代,要具有这种别人没有的骨气!把负责全面工作的三把火在争夺粮蔗双丰收的阵地上燃烧起来,不要辜负崖县人民对你的重托和党多年对你的培养!我争取带上一批精干的工作队下来蹲点,为你们撑腰,和你们一起大干一场!”

他讲得满怀豪情,纲目分明,有如发出誓言,吹响军号,擂响战鼓,我不由得心潮滚滚。我站起来勇气十足地向他表态:“请县委相信,我一定豁出革命老区人的骨气来,带领公社班子成员,举全社之力‘冲锋陷阵,攻克难关,拼搏奋取,不打赢羊栏粮蔗等各项生产指标的翻身仗,决不下‘战场!”

于是,我和公社党委副书记陈国文等领导同志,带上水利、农技、农机、粮所的领导和技术员,利用3天时间,对妙林田洋,即包括羊栏、水蛟、新联、槟榔大队的相连的田片和计划垦荒种蔗的凤凰、德田两大坡地,进行实地勘察。之后,我们几次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反复研究具体实施方案,最终构成“治田夺高产”的方案框架:东以妙林洋为主阵地,连带历史形成的羊栏、水蛟、新联、槟榔的田片纳入,面积约12000亩。西以新村、桶井公路北田连片,为“新治区”面积约5000亩。治理的重心分为三大“战局”,一是加深汤他水库蓄水引洪渠并清理坝头到自然溪头的灌渠,确保水库增加蓄水量不少于150至200万方,总量600至650万方,并且灌溉通畅;二是构成排灌分家渠道系统,做到高低纵横体系串通,确保涝不浸,旱不涸;三是根除腊草(低洼的水稻间生长的一种野草),清除长期积淤的田片死角。计划安排劳力20000多人次,把任务分解到大队和生产队落实。另外,我们组织百余人的民兵突击队专治大排洪渠,突击两个月完工。“治坡大种蔗”整个方案重点是:平整坡地高低错开,包括熟地在内,垦成阶梯形蔗园,每20亩左右为一个方块,每个大基地四周保留原有權木作为防台风屏障,不足补种树使整条防风屏带合拢起来。凤凰坡计划垦出5000亩左右,德田坡计划垦出3000亩左右,以测量出来的实际亩数为准。计划投入15000多劳力,也是两个月完成。同治田的组织方式一样,把任务分解到大队和生产队。水稻和甘蔗播种方法,原则上按“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八字方针实行,种籽和蔗苗由县农业局和科技局联合选定。田园整治方案基本形成之时,县委副书记符木生带领县机关80多名工作队下到了公社,分驻在各大队、小队里,抓紧筹备。

我立即主持召开公社党委会,将拟定方案向符副书记和工作队主要领导汇报,然后集体进一步研究,补充完整。首先成立总指挥部,符副书记任总指挥,我和县工作队队长、县革委会常委、老革命干部王泽香,公社党委副书记陈国文任副总指挥。分为三大组,第一组为妙林片区组,由我任组长,公社党委副书记陈国文,工作队驻羊栏大队队长、县林业局局长纪明灿,工作队驻妙林大队队长、县科技局局长张祥安,驻槟榔大队队长、县教育局局长吴清庆,驻水蛟大队队长、县水产局局长云道培等五人为副组长,负责组织所驻大队的群众投劳完成这一片区的整治任务。第二组即西片的新村、桶井片区组,组长由符副书记兼任,驻新村大队工作组组长、雅亮公社党委副书记林鸿卓和驻桶井大队工作组组长、县委宣传部主办干事符群两位任副组长,负责组织群众投入劳力完成这一片区的整治任务。公社党委副书记罗亚祥主要负责垦荒种庶的选址勘察等筹备工作,公社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郑联魁负责全社正常的生产等工作的督查指导,公社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周启柳负责公社的日常事务工作和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工地生活物资的供应工作,公社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林鸿耀主要负责带领民工参加县里组织施工的福万水利工程建设,革委会副主任汪承义主要负责管好社会面的稳定工作。

《方案》制定出来,领导分工明确后,公社党委就马不停蹄地组织公社、各大队到各生产队,层层召开动员会,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投入“大治”战役。在公社党委召开的千人动员大会上,符木生副书记作了题为《大力发展生产,拼出羊栏新局面》的报告,指出:“发展生产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国计民生重点工程,也可以说是重点中的重点……,你们公社和崖城公社是自古以来的米缸田,但由于多种原因,至今农田基本建设还不完善,有些田片的生产条件还很低劣,‘汛期浸汪汪,旱天干巴巴的状况还很严重,而对整片田洋来说仍还有许多可以挖掘的优势潜力,所以公社党委提出‘治田增粮‘治坡大产蔗的决策是正确的,符合民意的,也是自信的。希望各大队党支部要成为抵制一切障碍粮食生产错误倾向的坚强核心,成为带领群众战天斗地的领头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金光大道上奔驰向前,为全县树立一面典范旗帜……”

符木生副书记的报告,重点突出,切合实际,铿锵有力,鼓舞人心,博得全场代表的阵阵掌声,豪迈雄壮的报告激励了家家户户,又像一团火炬把广袤的田野燃烧起来。

经过层层动员后,我又与符副书记及县驻工作队领导磋商,公社党委研究决定中造收割后15天就全线队伍上工地按规划设计任务大战田洋,称为“治理田洋大会战”,“治坡会战”放到次年(1977年)才行动。自从开工后到收工日共一个半月(记得是1976年3月10日至4月15日),东西两大田洋里红旗招展,银锄错落,人声如潮。顶着骄阳干,披着星星宿,劳动的热情高萬丈。悬装在竹杆叉架上的高音喇叭播放的革命歌曲使整个工地更显得生气勃勃。在如此壮观的场面里,每个劳动者心里头全明白,他们洒下的汗水将换取的是稻谷满仓的喜悦,后代子孙的福祉。各村的党支部书记、青年突击队长(一般是党支部委员、民兵营长兼)都带领党员和突击队员在最难啃的地段攻坚,打造出一种特殊的示范样板,公社领导和工作队的领导到公社干部、工作队员都和各大队的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出勤”,凝成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无穷力量。在“大会战”中符木生副书记给自己制定了出勤制度,除回县里开会或因公务外出以外,在村驻点的一个礼拜内(当时是5天)3天和群众出工收工一起干,二天骑上公社配备给他用的那部红棉牌自行车,挂上他的公文挂包和水壶由一名工作队资料员陪他跑各片检查指导。每到一个(片)工地,首先检查的是公社和工作队的领导,各大队党支部书记及跟班作业的水利技术员这些人到点出勤了没有;应出勤的劳力如数(出勤率)出勤了没有,那些规划上必须拿下的地段工程有进展了没有;天天吃上鱼(由县水产公司供应),5天吃上肉加上“三角三”(甘蔗酒)(由公社食品站和供销社供应),及“大锅饭”伙食标准兑现了没有,我们当时叫作“四查关”。检查完后,他就记在他那本厚纸皮笔记本上。然后,走到一些地段看看,或找个别劳力聊聊,或召开个骨干碰头会将情况通报通报,并研究一些主要环节上的问题,或“会诊”(集中)检查一些重要地段的工程质量,抓得严严实实的,每一个工序都不走过场,以高度负责的作风指导整体工程按质按量地向前推进。

在符木生副书记和各级领导坐镇指挥下,经全社干群的日夜苦战,一场自1961年成立羊栏人民公社以来,规划设计最精确,群众参与规模最大,劳力组织领导最严实,实际工效最显著的“田洋整治大会战”于1976年4月15日终于竣工,工期满打满算整整35天。据不完全统计,参加“会战”劳力8个大队,包括县、社机关人力投入共15000多人次,加深加宽水库蓄水引洪渠百米,吃掉土石方2000立方米。预计可增汤他、石屋两宗水库库容年蓄水量约120-150万立方米。整治排灌渠道总长5000米,挖出土方1500立方米,填补土方1500立方米,架起钢筋水泥结构的可行解放牌汽车的妙林大排洪渠桥和新村小溪桥两座,夯平夯实人行便道2000米,能开手扶拖拉机机耕道1000米,能开中型拖拉机机耕道500米,两类机耕道实现水泥硬板化500米,投入石料约25吨,两片田洋的基础设施系统比前增加10倍左右的完善系数,也为粮食增产拿下了十有九成的把握。

为了趁热打铁,抓紧季节打赢晚造生产第一仗。公社党委经和符副书记并县驻工作队领导同志研究同意,“会战”休整10天后,立即召开“大会战”总结表彰暨主攻晚造生产动员会。会上,符副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指出:“今年的晚造生产能否打个翻身仗,是检验我们苦战35天‘大会战成果的一道雄关……”

符副书记说:“我今天主要讲一讲如何科学种田的问题。我们大面积播种的水稻品种是自治州农科所提供的,说是经过湖南农科院南繁育种驻我县袁隆平专家组鉴定同意实行推广的一号优良品种。所以,我特别强调四点:第一,备耕要确保三犁二耙,叫做深耕细作,田埂三面光,不留杂草;第二,是大清农家肥猪粪牛粪鸡鸭鹅粪土杂肥,加上适量的飞机草之类的植物肥混合起来,每100斤配上20斤左右的复合化肥,熬它一个星期即六至七天才施放,每亩分三次施放,总量不少200斤,总之肥一定施足,具体按技术人员指导操作,事先各大队要对赤脚技术员培训一轮;第三,从播秧到田管到稻谷成熟收割,每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讲究科学,按技术站制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特别对病虫害的防治一定要严之加严,一旦发现立即对症下药根治不怠,杜绝粗播粗管;第四,放水灌溉和排泻废水要适时适度适量,特别要制定预防水稻生长期尤其是抽穗扬花期突然而来的风雨袭击的应急措施,避免造成过多的损失……”

听完符副书记讲话后,公社党委做了部署,安排全社留出2500亩稻田满足全国各地进社南繁育种队耕作传粉制种用地外,其他这次整治范围内8个大队的田地约12000亩全部投入晚造生产,品种统一播种袁隆平专家组研究的一号优良品种“小家伙”。

我还特别强调加强领导,严密组织,调动全社积极性等问题。公社党委提出的口号是:“全社一条心,苦干加巧干,誓夺晚造产粮翻一番”,由公社办公室统一制成红布横额发至各大队和公社机关,在村里、交通要道上和各田片悬挂起来,营造一个人人参加鼓足干劲的宣传氛围,并由公社农技站派出4名技术员配合县农技站的技术员负责跑面检查指导,确保各项技术程序操作到位。“治田会战”总结表彰暨晚造生产会战动员大会一结束,一场“增粮”新“会战”就正式在全社轰轰烈烈地掀起来了。

全社晚造插秧是于5月21日(农历五月小满)铺开的,从这一时节算起到稻谷成熟动镰收割总期约3个多月即100天左右。全社的晚造生产过程,各大队到生产队基本上按照符木生副书记提出的技术种植管理的要求精抓实干不走样,科学种田真的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在这个阶段里,符木生副书记每7天就组织全社大队书记以上的干部,包括工作队领导和农技员骑着自行车出发,一片一片地下车步行检查验收,发现存在的问题,哪怕是初期的一点,也得研究解决,并提出严格防止复发的要求,使各片的稻苗都得到茁壮的生长,绿油油地饱含着丰收的希望。

符副书记艰苦朴素,戴的是一副老款式的近视眼镜,穿的是粗棉布裁缝的衣服。下基层时,身上还常挂着水壶和布挂包,头上戴的是半新旧的草帽,脖子上还常系着一条抹汗的白毛巾,也不是新的,腳上穿的是三亚二轻厂以报废了的汽车轮胎拆出来的胶带制成的“千里马”凉鞋,冬至就加套一双袜子。

我发现他风餐露宿地跑田间闯地头,每隔两三天就下点上地头田间检查稻病害,每隔三五天就骑起他的红棉牌自行车跑遍全社8个大队的田片检查指导,一趟来回,路程不少于百里之远,似乎他真的有着一股儿使不完的劲,始终坚持早出晚归,忙碌在夺粮丰收第一线。而我心里最明白,他是挺着腰板,忍受着一般人忍受不了的艰辛咬住牙关这样干的。考虑到让他的身体不垮下来,我特地交待分管后勤供应的公社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周启柳在伙食方面要给符副书记的驻点单位桶井大队工作队增加一些鱼肉之类的供应,提高点标准,改善他们的伙食。但符副书记得知后,对启柳副主任说:“大家都晓得,干农活是一种累活,但只有劳累才有收获,要夺大丰收,大家就得吃苦耐劳,先向困难作斗争,一起出力,一起鼓劲,苦后必有甜头来。我是县委书记,更要吃得苦中苦,当好表率,才能带领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努力实现我们提出的‘晚造产粮翻一番的目标。我的身子不是硬朗着吗?所以,在生活上我不能带头搞特殊化,能与大家一样按规定标准吃饱饭就行。各大队的工作队也不能搞特殊,要做群众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的好带头人。这样,既打胜产粮翻身仗,又打胜陶冶思想情操仗,‘一举双胜,何乐而不为?要告诉同志们,丰衣足食会有的,大家加油干吧!”

我听了周副主任传达符副书记的一席话,内心蓦然一酸,差点眼泪盈眶。周副主任也有同感,于心不忍。此时此刻,我又从符木生副书记的身上看到了躬身为民的默默无声与坚毅坚韧,并深刻悟懂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经过万众辛勤汗水的浇灌,10月底,晚造稻海熟稔锃亮的金色,终于在12000亩田野上与明媚和煦的艳阳融成璀璨缤纷的景象,看不到尽头。经县科技局、农业局和公社农技站组成实地验收组,推上磅秤和带上相关器具,到了妙林田洋的抽检点,验收连片五亩水稻的收成,计算出的准确数字是亩产710斤,与前一年的产量350斤正好翻一番。验收组继续同期在新村、桶井等田片验收,得出的准确数字与第一次在妙林田洋抽检点的数字基本一致。最后以羊栏粮所入仓的数据为准,即全社晚造播种“小家伙”杂优品种面积为12000亩,收成亩产700斤,总产达910万斤,除去种田农户的半年人均口粮144万斤外,实际向国家贡献公购征收粮约为756万斤,超历史纪录。

科学种田,平均一造亩产翻一番的材料一上报,海南黎苗族自治州委非常重视,派人来撰写材料呈上自治州党委会议的重要议程。文稿经州党委(扩大)会议审定,很快就上报海南行政区党委和广东省党委。广东省科技厅和农业厅受省委的委托,立即在海南行政区、自治州和县三级科技局、农业局的配合下,组成的联合验收组深入公社各大队乃至生产队和农户一一详细查询,后又到羊栏粮所,县粮食局核实,认定上报产粮数据实事求是,没有伪造虚报。联合验收组验收后不久,广东省委、省革委批准省科技厅和农业厅关于羊栏公社科学种田取得超历史纪录的报告的文件于当年的11月初下达海南行政区、海南黎苗族自治州和崖县党委并革委会,评定我公社为广东省“科学种田先进单位”。自治州委、革委会作出“全州学羊栏,实行科学种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决定。

此时间,羊栏公社的经验传遍全州、全海南。各县参观团几乎接连不断地莅临妙林,到新村、桶井田洋特意留住的“试验田”(约三至五亩)参观学习,听取公社和各大队的经验介绍。不久,海南区党委在海口戏院召开的表彰奖励大会上,我代表公社党委作了经验介绍。紧接着《海南日报》、海南人民广播电台、广州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记者云集采访拍摄,全社上下热气腾腾。我陪符木生副书记接受采访摄影时,符木生副书记答记者们说:“‘小家伙名字小,但生长出来的粮食,名气就可大了。”“羊栏公社取得粮食大增产,是羊栏公社党委转变新观念转出来的,是农业科技进步催生出来的,是全社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汗流夹背拼出来的。现在该是我们抛旧树新,解放思想的时候了,思想不解放,必吃回销粮,甚至闹饥荒,或当穷光蛋。思想一解放,就会明方向,百姓的好日子就会一年更比一年强。”接着他归纳起来说,“若谈经验就是四句话:党领导,方向明,播杂优,靠群力。”

符副书记还对记者们说:“你们要宣传的应该是:公社党委的坚强领导、制种专家和羊栏的人民群众,没有这‘三个结合,就没有粮食丰收的光景。”我陪北京电视台记者深入妙林田洋拍摄并进到田边的妙林大队鹅仔村采访时,该大队的妇女主任苏亚亲被采访拍照后,向记者唱了一首黎歌,大意是:“粮食丰收农家笑,吃穿住行心安定,推广杂优夺高产,落后羊栏变出名。”我给记者当翻释,记者们听了都咧着嘴哈哈地笑,并热情鼓掌表示赞意和感谢。

不久,我们接广东省科技厅和农业厅的通知,由公社配合县科技局和农业局拍制一幅长10米,宽1.5米的经验介绍图片加注解的宣传版面,于11月10日前上送省科技厅,参加全省表彰奖励大会,配合进行专题宣传。县科技局长、驻妙林大队工作组组长张祥安立即着手组织编制。宣传的重点是加强领导,发动群众,推广杂优三个方面。宣传栏目版面编制出来后,公社党委及时召开有符副书记出席的党委(扩大)会议进行初审,然后由县科技局按程序上报省科技和农业厅最后审定。不久,接广东省委通知,定于11月8日至13日省委召开“广东省‘农业学大寨暨‘科学种田表彰奖励大会”。省委办公厅要求我社在会上作介绍,并由县科技部门选派一名讲解员负责对我社参展的宣传栏目版面作讲解(时间15天)。县科技局精心挑选了正在我社妙林大队插队的三亚港务局知青孙平珍为讲解员,随县参加大会代表团赴广州负责讲解。而根据县委研究决定我既以公社先进(单位)代表的身份,又以先进个人的身份参加大会。我县出席大会的代表共有45人组成,包括2名工作人员。各公社书记都是代表,还加上个别村党支部书记,驻各公社个别工作队领导,县机关有关部门领导也作为代表参加会议。由符木生副书记当团长,县革委会副主任兼县驻羊栏公社工作团团长王泽香任副团长,按时到达广州,参加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召开的大会。在大会上有代表性发言的单位3个,也就是3人。一个是佛山地委书记,一个是南海县县委书记,另一个公社级的代表就是我。大会安排我第三个发言,发言的材料就是自治州委办公室撰写的那份材料《路线对了头,一年一大步》。因会期广州天气变冷,气温六至七度,所以与会代表都穿厚衣服保暖。然而,我的内心是热乎乎的,因为我是作为崖县人民的代表,作为以科技的力量撬开田野杂优水稻增收的大门,闯出“杂优兴农”首创之路的全海南乃至全广东公社一级单位的代表来向省委、向大会报喜的。殊荣和重托驱散了我身边的寒气,点燃了我时年28岁的青春芳华。

而我正好穿着解放军的非现役军人大棉衣,一身戎装,神采奕奕地登上主席台的发言席。我尽情地诉说羊栏人如何转变观念,插上农业科技的翅膀;如何以裹满泥巴的大脚踩出粮食满仓,农家兴旺的康庄大道;如何矢志不移地种好田多为国家做贡献再创新的辉煌……说是经验介绍,其实是一次不失时机宣传羊栏典型的精彩演讲,最后我以高亢的声律秉报代表和首长:带领羊栏人从后进走向先进的旗手,是我们崖县焦裕?式的县委副书记符木生同志。大会开幕当晚,广州电视台特邀我们三名发言人到该台录相播放。次日,《南方日报》头版刊登大会简讯,同时还以醒目的标题发表了我们三人介绍的经验材料,羊栏的美名很快传遍江南城乡。

在分组讨论大会报告和各地介绍经验时,符木生团长对我县的代表们说:“生产条件的优势是三份天赋,七分人勤。羊栏自古条件占优,与崖城藤桥地区条件大致相同,但为什么这几个公社产粮每亩却徘徊在三四百斤呢?关键问题是观念陈旧,不敢去创,怎么创?一是把耕地治理好,排灌系统梳理畅通,提高它的生产能力,二是紧跟时代步伐抛开传统观念,向新的技术进军。技术是新的生产力,能高效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要老满足于‘社会主义好,有饭吃饱就行这个旧观念上。有饭吃饱,当然比旧社会强得多,但作为农民,就要多产粮才能变成多种物质,变成金钱建新房,买新的家当新的用品,供孩子上学读书追求知识,不断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另外更重要的是支援国家的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农业国要变成全面现代化的强国,没有粮食吃饭是实现不了的。古人讲‘民以食为天,就是以粮食为天。综观历史,‘国运昌隆靠农田。由此可见,农田是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又不可再生的唯一资源,而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唯一根基。粮盛则国兴,粮缺则国衰。这是我们农村干部必须牢牢记住的国家意识,人民意识。省委召开的这次大会,主题就是动员全省大抓粮食生产,大抓农村经济发展。会后,我们要回去好好研究研究,如何贯彻大会的精神,学习羊栏争当全州第一粮食增产县。除满足自供自给年人均口粮360斤外,要为国家多做贡献,大家有没有这个信心?”一致的回答是:“努力奋取,不负重托。”有如铁一般的誓言。

第五天上午,大会闭幕。闭幕的第一项议程是举行颁奖仪式,省委表彰奖励的决定我们羊栏公社的名单排在第一个。頒奖程序为每次一排(组)10人,共三次三排(组)30人为代表上台领奖。颁奖在嘹亮的《进行曲》乐声中进行,我作为先进公社党委的代表列为首次,排在第一组10人中间即第5位,正好面对在主席台就坐的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解放军上将韦国清同志。

发奖时,韦国清将军给我颁发奖状。他紧握着我的右手对我说:“祝贺你们,为全省树立了一面旗帜!要再接再厉,立新功!”

这是我第一次享受最高规格的荣誉,激动得心口怦怦地跳。我特别高兴地回答:“我们一定不辜负省委的希望,再立新功!”

省委副书记王首道(后来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在大会总结报告中还两次点赞羊栏公社的典型经验,为羊栏的荣誉增彩添辉。

省委表彰奖励决定,奖励羊栏公社的物资是:南京牌1.75吨小卡车一部,红旗牌大型拖拉机1部,中型拖拉机3部,柳州牌手扶拖拉机10部,自治州加奖1部南京牌中型收割机(省、州奖励的物资大会闭幕后都逐项全部兑现)。我社的典型宣传栏目版面与全省各典型单位的宣传栏目版面一并在广州工人文化宫展出,由省科技、农业厅组织各地代表参观,时间延长至会后一个半月。

省奖励物资分配到各单位后,广大农民兴高采烈,笑逐颜开。种田人家多少年来梦寐以求“铁牛”取代“耕牛”,“机械化”取代“劳力化”的愿望终于全海南羊栏领先,在广沃的妙林田野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场面。隆隆的机耕声,犹如受益农民从心头飞出的赞歌悠扬回荡。

过了半个多月,崖县县委就向州党委推荐我为县级领导班子培养对象。我先到州委组织部报到,与其他7县的苗子共12人受训10天,其中到澄迈县金江公社学习后进村党支部变先进党支部事迹3天,回来后,州委组织部又分为两组,一组到保亭县,一组到东方县作社会调查,时间7天,我被分配在东方调查组。开展活动尚未到3天,根据广东省委组织部的通知,时驻东方县路线教育工作队负责人、州委组织部副部长林安彬找我谈话,说是省委组织部决定从正在两县调查的苗子中安排我和王亚保(乐东县保由公社书记)、王良光(琼中县五指山公社书记)、黄家文(琼中县红毛公社书记)、符桂花(白沙县妇联会主任)、张恒(白沙县知青场场长)等10人到广东省党校青干班接受培训,时间1年左右(符桂花、王亚保后成为海南省级干部)。第二天,东方县委组织部安排一部北京牌吉普车把我送到海南区党委组织部报到。晚上,区党委副书记赵光炬召集全区到省党校接受培训的苗子开会,提出一些要求。第二天一早,我们就从海口乘坐飞机到广东省委党校报到。然而,由于特殊原因,培训班只进行两个月,各学员就离校回原单位工作。学期虽短,但也是一种难得的荣幸和资历。

岁月如梦,一晃就是40多年过去。这段时间,报纸一直在大幅报道我市崖州湾科技城创建南繁研发基地的消息,每则都紧紧拴住我的心。为此,我于2月18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粮食安全”的要闻后,于“世界粮食日”前的9月13日上午,特意自驾车,并约羊栏村老书记王志安,原羊栏公社党委组织委员陈其中,原羊栏公社经营管理员陈麟荣,现任羊栏村委会党总支书记黎少华等人一起到妙林田洋排洪渠桥上相聚,然后沿着排渠护堤和田间机耕道转了一大圈又返回桥上,倚在桥栏杆上举目环视谷粒已有八成熟的无边稻海,一边叙旧,一边听村委会的黎书记谈往后如何坚持播种杂优品种、产量升级、打入市场的规划设想。黎书记乐呵呵地说,这两年他们村民播种的早造品种是“特优9301号”,晚造的品种是“特优红125号”,面积10000多亩,二造平均亩产2300多斤。由于粮量过盛,所以大多数农户都不设仓储粮,总是面向市场换取现金。稻子一割下就脱粒,然后拉到碾米厂碾成大米,留足口粮外,当即装袋出售给米行商。这几道流程全是机械化,你就计数收钱得了。这几年农民仅谷米收入(两造)人均不少于7000至8000元。

听了黎书记这番话,大家热议起来,异口同声地夸羊栏人种了杂优,获得高产,广东省奖了拖拉机,半机械化早在40多年前已在全海南首个尝到了甜头。今天听黎书记介绍全部实现机械化,耕牛用不上了,那些老犁老耙具全报废了,可真是科技进了步,乡村变新颜,眼看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王志安老书记特别插上一段:“没有昨天的苦,岂有今日的甜?除了少华书记当时年纪小不参加以外,我们这些人都是在与地奋斗的苦中走过来的。特别是县委的符木生副书记和公社的孙治福书记,他俩更是泥裹裤腿苦中苦的带头人,我们羊栏人千万不要忘记这样的共产党员,这样的父母官。”

趁此机会,我当场吟诗一首:“当年大治妙林洋,烈日当头戴月光。万众齐心冲天劲,银锄着落造粮仓。排涝抗旱凭自力,湿地洼田换新装。播种杂优夺高产,功名赫赫四方扬。”

大家报以一阵阵掌声。畅谈了个把钟头后,我让司机把他们送到住地,然后独自在桥面上徘徊一阵,接着就漫步走到我当年亲自耕作的“实验田”的田埂上(当时上级要求公社第一把手必须亲自耕作一亩实验田也叫作样板田),伸手抚摸着快要收割的稻穗,心绪随着千重稻浪起伏难平。我仿佛抚摸着当年自己使用过的那副木制的旧犁耙,仿佛抚摸着当年和社员群众一起挑粪施苗的那根木扁担,仿佛抚摸着当年广东省委奖励下来的刚出厂的一部部拖拉机……而今展现在眼前的妙林田洋,几经风雨交加的稻海浪潮的洗礼,已经绘就成一幅机械化农耕的斑斓画卷。从这幅斑斓画卷里,我更加读懂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党和人民启航新征程伊始,强调“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嘱托的深刻含义。印证了羊栏人从1976年以来,一直排除各方面的干扰,走科学种田,“南繁兴农”的路是完全顺民心合民意的。因此,我们应赓续弘扬中国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走自己的特色之路,创新承包体制,注入科学活力,铸就坚守18亿亩底线实现粮食安全的中国式现代化农业的伟大工程,种好中国优质米,盛满中国盘中餐。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疑是天赋的因缘巧合吧,袁隆平和符木生都是同在妙林田洋这片沃土上脱颖而出的人物,创出奇迹的先河。因此,完全应该尊称他俩为新时期在没有硝烟的南繁稻海战斗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他们以信仰与忠诚,热血和智慧哺育南繁米质的醇香,一直在中国人的餐桌上飘溢,一直在穿越的时空中飘散,赢得更多人永久共享。这是南繁稻海尘封几十个春秋的旧事,也是三亚(崖县)农业发展史上值得记载和弘扬的一段战天斗地、丰粮高产的感人肺腑的故事与传奇。

作者简介:

孙治福,海南省三亚市人,历任共青团崖县县委书记,三亚市物价局局长,三亚市河东区委书记、主任,三亚市副市長,三亚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责任编辑/卢旭

猜你喜欢
大队书记
河北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石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大山里的“背包书记”
读书记
驱猴大队
集书记
大队委竞选记
大书记讲给小书记的为政之道
看书记
又见雷书记
首战告捷的空军第28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