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视察时说:“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海外侨胞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不忘祖国,不忘祖籍,不忘身上流淌的中华民族的血液,热情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曾在新疆兵团工作,现居湘潭市雨湖区建设北路300号绿岛湖园的归国华侨张文德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让我们一起走近张文德先生,感受他的不凡经历,感受他的家国情怀。
出生马来西亚
张文德的祖籍在广东省龙川县。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东南沿海的老百姓在家乡难以生活,纷纷出国到南洋谋生。20世纪20年代,张文德的父亲张继佑被“下南洋”的潮流裹挟踏上了出国之路,在马来西亚的吉打州扎根落脚。
吉打州是马来西亚十三个州之一,位于马来西亚半岛西北端,以服务业、制造业和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漂泊在外的张继佑,时时用客家人的精神砥砺自己,逐渐在吉打州的居林县站稳了脚跟,迎娶福建籍女子黄氏为妻,先后生养了四个儿子,在居林县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和商铺。
张继佑很会做生意,他的主打生意是豆腐,兼做食杂,他做的豆腐制品无论口感还是卖相都特别好,久而之久“豆干佑”成了张继佑的名号。
1931年6月19日,張文德出生在吉打州。到了读书的年龄,父母把文德送到当地一家华侨创办的小学读书,张文德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的熏陶,立志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1939年张文德生母去世,1940年5月,张文德的大妈从国内来马来西亚探亲,当年5月将张文德和大弟张文珠带回广东生活。
入伍东江纵队
1949年6月,早年参加革命的族人张镜泉回乡探亲。在他的引导下,张文德义无反顾地跟着张镜泉来到了部队。张文德所在部队是广东东江纵队的六团一营三连。办完简单的入伍手续,张文德被分配给一个姓迟的连长当通讯员兼勤务员。张文德所在的部队在河源住了20天,便开拔下广州了。1949年10月,当部队行至罗浮山时,他们听到了广州解放的消息。
部队进驻广州后,张文德被分配到广州市公安局交通科。1951年初,广州市政府计划送一批服刑人员去新疆改造,张文德是被抽去执行这次押解任务的干警之一。
1951年春节后,张文德一行七八名干警及一百来名服刑人员从广州市火车站出发。临行前,他们每人发了一套棉军装。服刑人员则是一套黑色棉衣棉裤,他们的胳膊上系着一根红布条,以示区别。服刑人员集中坐在几节空车皮里,支队长和干警轮流坐在硬座席位上。
挺进新疆
经过几天的颠簸,百十号人马终于到达陕西潼关。那时,潼关到延安没有火车,只能步行去延安,行李等物品由马车运送。
到达延安后不久,一支由浙江来的支队也到达此地。广东支队驻扎在刘家弯沟,浙江支队驻扎在乔二沟,还有一支从陕西本地出发的劳改支队的目的地也是新疆。三个支队的人员合计有500人。从1951年3月到1952年3月,张文德所在支队的工作任务就是把押解人员运送至新疆。由于去新疆的火车只通到兰州,在兰州下车后,在当地公安的协助下,3个支队的人马乘坐大小车辆20多台,一路向西挺进新疆。
据相关史料记载:“1952年4月,新疆军区后勤部运输部根据毛泽东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军队参加生产建设的命令,抽调部队筹办农场。”从新疆水利局提供的资料,得知绥来县城以北,玛纳斯河东岸一带有大量可开垦的荒地。5月29日,即派运输部副部长林海清率汽二团团长刘三朵、政委张志勇和13名干部、3名水利专家以及3名警卫组成勘察组,前往绥来县城(今玛纳斯县)以北的小李庄、十户滩一带进行勘察。
1952年6月18日,运输部正式组建生产总队,李俊杰(陕西黄陵县人)任总队长。不久,其率队进驻仲庄开发绥来县以北、玛纳斯河以东的大片荒地。运输部从乌鲁木齐、霍城调来6台斯大林-80、?-54、K?-35等型拖拉机和部分农机具组成生产总队机耕队,住二道桥开荒。由此,兵团农十师的军垦事业拉开了屯垦戍边、建设边疆的序幕,农十师全体官兵及劳改人员把屯垦戍边当成了自己的终身职业。
一大队戍边
建场初期,部队由国防军转为军垦战士,从拿枪杆子打仗到放下枪杆子开荒。对这一客观变化,大家都有一个转变和适应的过程,尤其是劳改队员既要背负沉重的思想负担,又要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们的转变过程更为艰难。
进疆后,劳改支队更名为“生产总队”,张文德他们所押送的500余人编为一大队。1952年8月后进疆的1600名劳改人员,分别编为二大队和三大队。1952年7月,一大队的500名兵团战士,在大队领导的带领下,身背行装、肩扛工具,头顶烈日,徒步进入垦荒点。没有住房,大家就地割芦苇,扎苇把子,在地上挖两道沟,把苇把子弓起来,就成了他们的简易住房;秋季来临前,大家在地上挖长6米、宽4米、深3米的坑(约20至30平方米),坑上蓬上树干,铺上蒿草,用土封顶,建成“地窝子”,以避新疆的严寒天气;没有水,大家就在地上挖一个大坑,筑“涝坝”集雪水,或引大海子洼地的积水,供人畜饮用。
来年春天,大家挖掉灌木,放火烧荒,然后用人工“二牛抬杠”法和拖拉机开荒。因为土地高低起伏不平,拖拉机作业十分困难,效率很低。许多时候是靠人用砍土镘、十字镐、铁锹挖地。那时,一个中队的人一字排开,喊着劳动号子,开展垦荒竞赛。记得有一名叫叶良和的队员,创造了每天开荒3.2亩的最高成绩。
“农业是基础,水利是命脉”。开荒造田如果离开了水利就成了无本之木,“屯垦戍边,发展农业”就成了空谈。那年,张文德所在的三个大队还负责修复一条古老的、废弃多年的咸丰渠,引来大海子洼地的积水浇灌土地,水流到哪里,就开荒到哪里,播种到哪里。张文德所在大队当年开荒15513亩,全部播上了冬麦,实现了当年开荒、当年播种的收成典范。
几年后,张文德他们在茫茫戈壁上建起了一个集农工商为一体的军垦农场,把亘古荒原变成了一片片绿洲。
八家户屯垦
1953年10月,张文德所在的一大队首先进入“八家户”垦荒。“八家户”是玛纳斯河床中心流水线东侧的河滩地,遍布沼泽,芦苇丛生。指战员们踏入没膝深的沼泽,钻进遮天蔽日的芦苇荡,挥镰砍割粗如手指的芦苇,再把割倒的芦苇成捆成捆地背出去。蘆苇湖里,蚊虫肆虐,战士们的脸上、身上、手臂上被蚊虫叮咬出成片的疙瘩,又痒又疼。为了防止蚊虫叮咬,战士们在自己的脸上、脖颈上、胳膊上糊上一层厚厚的稀泥,使蚊虫无法叮咬;他们的手臂、腿部常常被芦苇划破,被芦苇茬戳伤,就用黑泥涂抹伤口,接着干活。
开荒初期,播种时不拌种、不测千粒重、也不作发芽试验,用的是原始播种法,每年虽播种面积大,收获面积却很小。建场伊始,农场改用引种棉花,都是从前苏联引进:播前人工选种,晒种两天后,再用福尔马林消毒、闷种和温汤浸种、细沙拌种;播种时使用苏式的单行和双行畜力播种机条播。这样缩短了棉花吐絮周期:7天出苗,32天现蕾,再过22天,由蕾到开花期,开花期持续44天后,棉花开始吐絮,整个吐絮期为67天。经过两年棉花栽培及苏联专家的指导,20世纪50年代中期,垦区已基本掌握一套适应新疆的种棉技术。
农场初创时期,经济十分落后。为减轻国家负担,军垦战士自力更生,解决垦区人民的吃粮问题。以劳改支队为例:1953年,张文德所在大队共种农作物2.5万多亩。其中粮食作物近2.2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6.5%。主要粮食作物有:春小麦、大麦、玉米、大豆、豌豆、绿豆、芝麻、高粱、谷子、糜子等。经济作物更是多种多样:棉花、胡麻、大麻、菜子、花生、葵花籽等。
难忘小李庄
1953年4月,玛纳斯县银行、邮电局在小李庄设立支行和邮电所。当时邮电部门交通工具紧缺,小李庄和十户滩邮电所均为马车班邮路,每三日一班,办理信函、包裹、电报、汇兑、报刊发行等工作。团场的干部和军垦战士将自己的津贴、服装费节省下来,作为股金入股,兴建起一个集体所有制的军人服务生产合作社;周边10公里内外村庄的老乡们或用马车、牛车、毛驴车和人挑肩扛,把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运往小李庄交易,买回自己所需的日杂、食杂和农用工具。此时的小李庄已成为玛河东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地老百姓称李庄为“小北京”。
1954年春,中央慰问解放军代表团来小李庄慰问,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和玛纳斯县党政领导也随同来到农十师师部,农十师的十几位老红军、老八路都穿上新军装站在队伍的最前边,欢迎中央慰问团,在宏伟的大礼堂里,西北歌舞团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在慰问大会上,慰问团向全体军垦战士颁发了慰问品:一只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白底红字的搪瓷缸子。
驾驶生涯
新疆地域辽阔,解放初期,交通极其不便,特别是南疆地区,根本没有像样的公路,只有驼队踩出的蹄印小道,随着风沙的肆虐,只能依稀辨认。当时,新疆各族群众的生活品供应也十分匮乏。以伊犁、塔城地区为例,市场上的纸张、肥皂和瓷器等百货都是清一色从霍尔果斯进口的苏联货。连少数民族群众喜饮用的砖茶,也是由中国东北地区出口到苏联,经调换外包装后又从霍尔果斯口岸进口到新疆。面对这种状况,当时新疆军民所需的粮食、布匹、日用百货、五金配件和军队装备,只能靠那时的2个汽车团、3个汽车独立营来承担运输任务,汽车兵们奔驶在南北疆和远赴兰州、西安数千公里的运输线上。
1954年春节后,张文德被派去跟车购买物资。1955年春季,张文德被正式指派跟老司机朱义峰学习驾驶。那时,团场的汽车多为美式的达道吉和吉姆西。张文德在新疆工作了整整40年,和汽车打交道时长达38年。
在几十年的行车中,张文德几乎跑遍了整个北疆,为团场运送所需物资,如加工厂最初使用的直径约两米的石磨,就是张文德从靠近伊犁的三道子运来的。同时,把团场加工厂生产的农副产品运往外地销售。张文德最远跑到了阿尔泰山脚下的富蕴县。记得有一次他去伊犁拉海棠果树,当地不允许海棠果树运出伊犁,他只好先装好车,等天黑后,再悄悄地开车离开伊犁地区。后来,海棠果树遍布团场的果园。
张文德在屯垦戍边的艰辛岁月中,无论什么样的运输任务,总会克服困难去努力完成。同时,他在车辆操作、降低油料消耗、提高配件使用寿命及车辆延长大修时间等方面刻苦钻研,默默奉献,当张文德看到战友们开垦出一个个新的绿洲,地里长满绿油油的稻麦和雪白的棉花时;当他看到自己参与建设的重大工程竣工时,张文德就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因为,他没有辜负屯垦戍边的担当和历史使命。
连队生活
1968年夏,张文德一家人来到了连队。初冬时节,张文德和老职工驾着马车进到沙漠深处打柴;隆冬时节,张文德参加连队的拉沙运肥竞赛;进入夏季,张文德适应了脱土胚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文德和老职工相处得越来越融洽。张文德心情好时,也会变着法子给孩子们做点好吃的。那年代,物资极度匮乏,花生、芝麻根本看不到,张文德就炒点黄豆,弄碎后拌上家里仅有的白糖,做成饼馅烤给孩子吃。就是这样的环境,打造出张文德朴实善良、吃苦耐劳、坚韧勇敢的品格,奠定了他人生良好的基础。无论面临任何荣辱挫折,他都能勇敢担当。
安享晚年
1970年,张文德和几个同事陆续回到了原工作岗位。1980年后,张文德的女儿们陆续成家生儿育女,老伴1983年退休后,挨着个给女儿们带孩子。1991年6月,张文德正式退休。那时,张文德家最小的孙女也进了学前班,老两口不再为孙辈所累。一到冬天他们就返回广东过冬,日子过得很舒心。
张文德出生在马来西亚,生长在新中国,在新疆建设兵团工作生活了40年。40年来,兵团造林近百万亩,兴修大中小型水库上百个,建起一个个纵横交错的戈壁绿洲;40年来,兵团搞工业、办工厂、开荒地,新疆每三亩半耕地中就有一亩是兵团人开垦的。岁月如梭,如今张文德先生已年届90。70余年的归国经历,将一个懵懂归国青年淬炼成一个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中国老人。他的一生具有个人成长的时代烙印,也有无数归国华侨的历史缩影——平凡而不平庸,平常却不平静。如今,张文德享受离休干部待遇,感受着国家富强带来的幸福与安定,在儿孙们的照顾下颐养天年。他常对青年一代说:“有国才有家,国家安定富强,百姓才会过上好日子。我们是中国人,中国才是我们的家!”
正是有了他们这无数热血青年的无私付出,才开垦出新疆这片片沃土,建设出这花团锦簇的美丽新城。当张文德老先生结束自述时,我们好像和他一起走过了漫漫人生长河,此时午后的斜阳从窗外照进客厅,照在他历经沧桑的脸上……
作者简介:
黄华,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湘潭市作协党支部委员,湘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雨湖区作家协会党支部书记,雨湖区作协副主席。
责任编辑/孙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