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激活老年人力资源的机遇、挑战与策略研究

2023-12-03 19:10周平梅张瑞
辽宁经济 2023年9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周平梅 张瑞

〔内容提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辽宁省人口老龄化水平居全国首位,并且还会持续快速加深,老龄化进程要显著快于国家平均水平。老年人口增多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下降,会加大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阻力,增加省内社会养老服务负担。本文基于辽宁省老龄化和老年人口的情况,分析激活老年人力资源的机遇和挑战,并从顶层设计、多主体协同发力等角度提出激活老年人力资源的具体措施;立足于近、中、远期目标改善人口健康状况、提高人口教育水平,积累老年人力资本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辽宁省必须秉持当期和未来发展的视角,坚持“参与”和“赡养”并重发展,加快推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步伐。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老年人力资本

注: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东北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项目编号:L21CRK002)、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民办医养结合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L16CGL01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老龄化趋势快速加深,辽宁省居首,“七普”数据显示辽宁省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為25.72%,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42%。相应地,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63.16%,较2010年下降9.99个百分点。辽宁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和劳动力资源短缺程度更为严重,且在整个“十四五”时期都会保持持续加深,定然会影响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

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为指导方针,辽宁省要致力于用蕴藏在规模庞大、“智识神”深厚的长者身上的“年龄红利”补充“数量人口红利”的势弱。

一、辽宁省老年人力资源状况及激活的迫切性

1.辽宁省老年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

受到历史与现实影响,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快速加深,老年人口总量大,老年人力资源积累充沛,但省内养老负担也空前增加,劳动年龄人口快速下降,劳动力不足问题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短板。根据辽宁省人口预测数据来看,到2035年辽宁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会长期保持在1000万人以上,2023年超过1200万,2025年超过1300万,2028年超过1400万,2030年超过1500万,2032年超过1600万,基本上保持每两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100万,并且可以预计2035年之后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还将持续增加。从老年人口占省内总人口比重来看,2024年占比已经超过30%,2029年超过35%,2034年超过40%,辽宁省人口老龄化速度和程度会远超国家平均水平。(见表1)

根据人口惯性规律推测辽宁省的老年人力资源储备充足,且质量较好,2020年到2035年辽宁省老年人口平均每年新增38.4万人,主要为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完全具备继续从事生产性活动的能力,能够作为劳动人口参与经济社会的建设。按照年龄来划分,至少有5年的最佳参与期(即继续工作到65岁),和5年的次佳参与期(即继续工作到70岁),70岁之后的老年人口则需要综合考量其身体状况,视情况灵活地开发这部分老年人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辽宁省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性及意义

依据辽宁省人口老龄化实际情况及未来走向,辽宁省的老龄工作需要以国家政策为指导,先于国家整体的进程发展,寻求和制定激活老年人力资源的方案和配套,方能应对省内人口老龄化急速增加的趋势,做到有备无患,从容应对。

老年人口增多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和占比会快速下降,2020年辽宁省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为63.16%,2025年57.53%,2030年为52.64%,2035年为48.60%,现有教育体制下,我国高中升学率达到90%以上,大学升学率约50%,意味着,初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绝大多数在18岁及以上,半数在22岁及以上。因此,省内实际可用劳动年龄人口会明显低于现有水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和社会养育负担要比预计水平更加严重,若没有提前做好充足准备,缺失了人口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辽宁省何以实现经济振兴的伟大目标?又何以能实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目标?

因此开发省内老年人力资源,延长老年人口在劳动力市场的时间十分迫切且意义重大,既能直接补充劳动力总量,维持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又能推后社会养老节点,缓解省内养老服务的压力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

二、辽宁省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在当前的人口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式之下,研究发现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

1.数量和质量优势突出

如前文所述,辽宁省基本保持以每年38.4万人60岁老年人口的新增速度,以5年的最佳老年人口开发年龄来看,2021—2025年可累计保留239.1万老年劳动力,2026—2030年可累计保留203.4万老年劳动力,2031—2035年则可累计保留133.7万老年劳动力;若是按照10年的老年劳动力开发时段来算,到2035年可以累计330—450万的老年劳动力,由此可见,辽宁省总人口中这部分老年人数量巨大,老年人力资源的储备已经足够充沛。基于辽宁省的发展历史,这部分老年人口的平均人力资本水平较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也高。

我国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城镇化水平和平均受教育水平整体相对较低,该出生队列老年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也普遍较低,老年人力资本积累相对较弱。作为共和国长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辽宁省是全国重工业发展的重镇,受国家政策引导,当时国内优秀的青年人才大量被输送到辽宁省发展工业经济,工作并扎根于辽宁省,这也是辽宁省当前人口老龄化水平居全国首位的原因之一。当前到2035年辽宁省内老年人口的出生队列基本上为195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代中期,由此推断辽宁省当前老年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要高于国家平均水平,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质量优势明显,构成了辽宁省能够率先试点激活老年人力资源的最大机遇。

2.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力需求转变和就业形式灵活发展

技术普及程度提高,劳动力需求改变:科学技术逐渐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网络化和信息化成为新兴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动力,以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引起未来工作性质的变化,进而引起劳动力需求变化。辽宁省以重工业发展为主,技术和自动化在工业中的应用程度逐渐提高,劳动力的需求也会转变为高技能的需求。企业对劳动力非认知性技能和人际沟通技能的关注度提升;使用机器辅助工作越发普遍,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也在提升,因而年龄限制会逐渐弱化,辽宁省当前的老年人口已经具备能够更好胜任岗位的需求能力。经济进步、社会发展、技术普及都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就业形式多样化,“场域”灵活化:互联网使工作形式和工作“场域”更加多样化。首先,网络销售平台将不分年龄、不分性别的灵活就业模式融入生活,为老年人实现再就业提供了平台;其次,数字技术正在形成不依靠“标准化”长期合同的“零工模式”打破退休界限,依靠基本网络技能,便可以持续停留在经济活动中。最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在工作中频繁使用,使工作场域“随意”且便捷,随处随时皆可工作。技术普及、就业形式多样化以及“工作场域”的自由化共同构成了激活老年人力资源的经济社会机遇。

(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受到相关政策配套缺失、老年人参与意愿和参与保障不足以及健康威脅较高等方面因素的挑战。

1.相关公共政策配套欠缺

基于衰老生物学理论,老年人虽然还有继续就业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但是不可否认其身体机能出现了明显下降,因此想要高效率激活老年人力资源需要出台配套的公共政策,一则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则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目前省内还没有相关公共政策的配套成为激活老年人力资源的最大挑战。

2.老年人口准备不足、参与意愿不高

当前社会的主流思想为“退休之后即享受生活”,而且当前绝大多数养老公共政策和服务体系规划都以“养”为主,导致人们普遍没有形成退休以后还可以继续工作的意识,甚至出现还未退休就提前进入退休状态的情况。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渠道受阻等情况也客观上增加了激活老年人力资源的难度。

3.慢性病威胁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

健康是老年人能够继续工作的决定性因素,研究显示目前我国人口慢性病带病率较高。慢性病由自然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共同影响,尤其要提到的是饮食运动习惯,研究发现北方的饮食习惯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且从中青年期就开始侵蚀人们的健康,进入老年后健康状况更会每况愈下,这种健康风险也是老年参与效率和质量的一大阻碍。

三、辽宁省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研究

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与年轻人不同,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歧视、退休后再就业制度和政策缺失、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的不稳定性增加、老年人家庭参与的价值被忽略等。因此研究促进老年参与的措施也需要从以上几方面入手,同时激发政府、市场、家庭和个人四位一体协力突破这一难题。

1.做好顶层设计营造激活老年人力资源政策环境

顶层设计是营造激活老年人力资源良好环境的开端和保证。首先,政府亟须统筹相关部门制定积极的适老公共政策,并设立专门促进老年参与的职能部门。其次,健全法规,消除“年龄歧视”、建立相关保障制度将老年人参与置于法律和制度的保护下,矫正社会对老年人价值的消极认知并保证老年人平等就业的权力。再次,在国家延迟退休政策的框架之下,调整养老金领取制度,探索更加灵活的退休选择模式,鼓励老年人更长时间留在劳动力市场。最后,通过津贴制度,鼓励企业主动接纳老年劳动者,提高老年人的就业参与率。

2.“四位一体”建起激活老年人力资源的桥梁

激活老年人力资源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相互协作建起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桥梁。

(1)政府发挥引导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力量构建老年参与的政策桥梁,抓住辽宁省打造“数字辽宁”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环境,依托数字化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在省内建立老年人力资源数据库、老年人才数据库和社会老年资源需求信息库,集中整合省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社会老年资源的需求状况,做到动态监测、实时更新,提高老年人力参与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夯实激活老年人力资源的政策桥梁。

(2)社会发挥主导作用,企业、社区、社会团体形成合力,打通老年参与的供需桥梁。首先,企业要形成老年用工制度。无论是老年人就业、再就业还是创业都属于市场行动,需要市场有足够的包容力,企业要看到并尊重老年人的价值,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形成老年人用工制度,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更优质的工作机会;要正确认识老年人创业的可操作性,支持、鼓励和引导有创业意愿的老年人实现创业目标,集合社会力量建立“老年人辅助就业机构”为有就业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就业信息、职业机能培训,为有创业需求的老年人链接社会资源,实现创业目标。其次,社区充分发挥基层作用,宣传“老有所为”、老年价值论,链接政府基础数据库,对不同老年人进行分流处理,例如针对有就业和创业需求和能力的老年人链接到相关就业创业市场和政府服务部门;针对无就业意愿的老年人链接到社会志愿服务部门,鼓励其参与志愿活动。整合社会服务型团体为区域内老年人提供普惠性机能提升服务,提升老年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市场的匹配度。第三,社会团体要发挥自身特点,吸纳和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志愿服务。

(3)家庭和个人是激活老年人力资源的基础。基于家庭层面,子女要肯定老年人从事家庭服务的价值,也要衡量老人的情况鼓励老年人走出家庭参与社会。老年人要摒弃年龄观念,消除“年龄认知偏差”,关注自身状态,主动参与社区和社会提供的老年技能学习机会,既能够有助于自身走出家庭参与社会,重塑人生价值,也能缩小代际鸿沟、增加代际互动、和谐家庭氛围。

3.健康教育齐发力维护和提升老年人力资本

健康状况直接决定老年人是否能够参与经济社会活动,教育程度直接决定老年人力资源价值,因此必须要依托健康管理机构和教育机构维护和提升老年人资本。

教育方面需要从近、中、远三个维度建立全方位的教育应对体系。近期目标主要针对准老年人和老年人建立具有实际效用的老年教育体系,将以娱乐为主的老年教育体系逐渐向以职业技能为主的教育体系转变,提升和维护老年人力资本水平,增加老年人能力与市场的匹配度。中期目标针对中年人,从个人、企业和政府三个层面入手,实现个人观念改变、普及成人教育、增加职业培训,不断地维护和提升其自身的技能水平,保持自身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发展,在中年期就做好老年继续参与的准备,减轻未来老年人力资本开发的难度。远期目标立足于青少年人群,实现教育的均等化发展,保证农村少年儿童的教育获得和质量;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综合能力,增加青少年老年观教育,提前培养其对人口老龄化的认知和责任。

健康方面立足于增强全生命周期健康维护,建立老年健康评估机制,培养专业评估人才;增加老年专科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中心,形成老年健康数据库,为老年参与提供健康依据。宣传科学的健康知识,培养“治未病”观念,鼓励居民养成运动习惯,降低疾病的潜在发生概率。建立从孕期开始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监测档案,降低青少年期患病隐患,为其老年期健康状况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老年参与的持续性。

四、结束语

当前老龄化形势下,辽宁省必须秉持当下和未来的视角,坚持“参与”和“赡养”并重,发挥辽宁省经济发展优势,针对人口特征,及时推进激活省内老年人力资源。引导老年人塑造主动的“参与”意识、弱化“被养”意识;关注人口健康状况的监测和教育水平的提升,维护老年人力资本水平;政府主导整合省内可用资源合力推进老年参与的进程和范围,缓解省内劳动力短缺危机,降低老龄化对省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实现“辽宁振兴”。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香港开创多种安老模式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加强老年护理保险研究 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体育与社会效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