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发展职业教育,宣传“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职业教育思想,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
黄炎培还身体力行,经常给孩子们讲爱国、诚信、勤学、苦练,做一个有劳动技能,能自食其力的人。他将自己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坚守的原则和信条总结成三十二字的家训: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初时也有人对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家训持怀疑态度,因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将书本知识和劳动技能严重分离的旧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黄炎培在四川灌县创办灌县都江实用职业学校时,就遇到这种旧思想的重重阻力,第一期只招收了十来个学生。
黄炎培和时任灌县都江实用职业学校的校长沈肃文,就亲自到学生和家长中去宣传职业教育的意义。他说,校舍的好坏并不是培养人才的决定因素,当年黄埔军校校舍在国内众多学校中并不是最好的,可黄埔军校却培养了中国最多最好的人才。
黄炎培的四儿子黄大能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績很好,上初中时读的是沪江大学附属中学。沪江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名牌学校。其时,黄炎培先生正在提倡和力促发展职业教育,于是就决定将黄大能转到上海南市陆家浜贫民区的中华职业学校就读。
黄炎培的决定不仅黄大能不高兴,连一贯支持他的家人也想不通。
以黄炎培先生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声望,读什么学校都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黄炎培先生说,我不能说一套做一套,给黄家培养一个贵族子弟。最后,他还是说服家人和四儿黄大能就读职业学校。
十多年后,黄大能以优异成绩到英国留学,黄炎培仍不放心,亲自手书三十二字的“黄氏家训”赠予黄大能,并要求传给后人。
黄大能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混凝土技术专家。
黄炎培不送儿子读名校而读职校的故事在灌县传开,灌县都江实用职业学校局面终于打开,家长踊跃送孩子来读职校,一期比一期招收的学生多,为四川培养了许多农业实用技术人才。
尽管灌县都江实用职业学校解放后就改为农场,现已是城区的一部分,但至今在都江堰,“黄氏家训”和“不送儿子读名校”的理念都深为当地人接受,成为许多课堂里的“必修课”。
摘自《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