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

2023-12-02 06:15姚海军
建筑与装饰 2023年22期
关键词:房屋建筑底板模板

姚海军

四川卓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引言

若要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应注重混凝土施工,若混凝土施工存在质量问题,则将会增加整个建筑的安全风险,影响建筑的后续使用。

1 工程概况

本研究当中,选择了某房屋建筑工程作为研究对象。本工程为居民住宅小区项目,占地面积约16523m2,总建筑面积约118120m2,由地上与地下两部分构成,其中,地下面积约14000m2,用于构建地下停车场、电气设备存储场所等。地上部门建筑总面积约104120m2,由5栋独立建筑构成,每栋建筑的1~2层作为商业用房,三层以上作为居民住宅,本工程每栋建筑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某建筑工程地上建筑工程具体情况

2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由上述工程概况介绍可以发现,某房屋建筑工程规模较大,混凝土工程量较高,加之地基深度较深,使得混凝土工程施工难度较高,很容易引发混凝土施工质量较低的问题,对整个项目后续使用造成干扰。所以,本工程混凝土施工时,应注重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以此为后续施工活动更好地开展打下良好基础。针对某工程具体情况,结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可设计出如表2所示混凝土材料表。混凝土作为现代房屋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自身存在耐久性强,强度较高等特点,有利于提升整个工程的承载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确保混凝土具备较强的免振性等功能,还会向混凝土材料中添加适量的外加剂、骨料、胶结剂等,用于控制混合物的屈服应力,并提升材料的塑性黏度,使混凝土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1]。

表2 某房屋建筑工程不同结构所需的混凝土材料

3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3.1 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

通过对施工现场勘察可以发现,某工程现场地形较为复杂,气候条件经常出现变化,使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很容易受到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裂缝等问题,不利于后续工程的建设与使用。所以,为了保证整个建筑建设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应选择合理的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其中,不仅要注重各环节施工水平,而且还要按照如表2所示结果,选择最佳的混凝土材料,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施工现场气候条件、地质特点等情况,选取防渗能力较强,吸收率就相对较高的骨料,并按照预期设定的比例,添加适量的减水剂与粉煤灰,以此提升混凝土拌和物的可泵性与抗渗透性,避免后续浇筑施工时出现混凝土沉淀与渗水问题,从而防止裂缝的发生[2]。

3.2 混凝土浇筑技术

3.2.1 浇筑流程。混凝土浇筑是整个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不同结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浇筑流程。以墙、柱混凝土结构为例,浇筑流程为:根据设计方案内容,将模板固定到适当位置处,并检查模板是否问题,若发现问题,则应对模板予以适当处理。确保模板稳定后,将混凝土浇筑机移动到相应位置处,并调节浇筑喷头的具体位置,以保证浇筑施工的精确性。之后,利用设计出来的混凝土配比,配置出石子的水泥砂浆,并均匀喷射到底板上,喷射厚度控制在50~100mm范围内,以此作为垫层,为后续浇筑施工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垫层喷射结束后,按照分层的方式,立即浇筑混凝土,每层混凝土浇筑的同时,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振捣处理,以保证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密实度。待混凝土浇筑高度达到预期高度后,停止继续浇筑,并采用抹子等工具,将混凝土结构外表抹平。最后,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3]。整个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混凝土浇筑施工流程图

3.2.2 施工缝施工。混凝土底板、柱、墙体等结构浇筑时,应留置出相应的施工缝,用于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沉降、变形等问题。①底板施工缝留置时,底板内采用的是垂直缝,设置在结构分段区域;底板与墙体间采用的是水平缝,设置在底板导墙处。其中,底板垂直缝施工过程中,基础底板不留置施工缝,基础底板后浇带采用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密实,同时注重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施工前,将基础表面水泥抹平,并清除混凝土周边的水泥块,洒上适量的水分,但不可出现积水。底板与墙体水平缝施工过程中,在施工缝上部填充一个膨胀橡胶止水条。浇筑结束后,应加强周边混凝土结构的振捣,但无须抹平处理,应在后续一段时间内保持湿润状态[4]。②墙体施工缝施工时,垂直施工缝设置在地下外墙留至结构分段区域,或是门窗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及纵横墙交接处。水平施工缝设置在底板与板面上。③浇筑施工缝以上混凝土前,剔除软弱层并清理干净,浇筑同配比石子的水泥砂浆30~50mm,然后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④梁、顶板施工缝施工时,通常设置在跨中1/3范围内,且施工缝必须留置直茬。

3.2.3 浇筑施工注意事项。为了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下述几个方面:①混凝土浇筑前,需对其进行二次搅拌,以免混凝土运输时间较长而影响内部材料的均匀性。同时,控制混凝土运输的时间,不可超过1h;②竖向结构高度较高,浇筑高度在2m以上时,需采用溜槽等工具对混凝土浆液进行引导,以免下落高度过大而导致混凝土分离;③竖向混凝土结构浇筑时,必须在最下部构建50~100mm的垫层,垫层材料采用的是与混凝土同配比石子的水泥砂浆,以免混凝土砂浆中的石子脱离砂浆而导致结构下部砂浆不足,防止下部出现蜂窝问题;④采用连续分层浇筑方案,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且每层连续浇筑,若无特殊情况,中间不可突然中断。若需要中断浇筑,则尽量缩短中断时间,一般控制在2h以内。若中断时间较长,在2h以上,则应按施工缝处理。

3.3 混凝土振捣技术

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缝隙,这些缝隙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所以,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重混凝土结构的振捣,通过混凝土振捣技术,提升内部材料的紧密性,从而增加整个结构的强度,使混凝土结构在整个建筑工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混凝土振捣施工时,主要注意下述几个方面:

3.3.1 每层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均应予以振捣,确保每层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符合规定要求。振捣过程中,将振捣棒插入到混凝土结构当中,插入深度控制在50mm以上,以保证振捣效果。

3.3.2 振捣棒插入时,应与结构表面保持垂直,快速插入,缓慢拔出,保证混凝土结构密实度符合要求的同时,避免振捣棒的拔插而对结构造成破坏。待结构表面无明显塌陷,伴有少量水泥浆液,同时无气泡冒出时,表明该部位密实度达到要求,可进行下一点位的振捣。此外,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与钢筋、预埋件保留一定距离,避免振捣对钢筋、预埋件造成损坏。

3.3.3 振捣棒与模板的间距要控制在振捣棒作用半径的50%以内,其中,以A50振捣棒为例,其与模板的间距控制在100mm以内,以免振捣对模板造成损伤,影响模板的后续使用;同时,两振捣点的间距要控制在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4倍以内,以保证整个混凝土结构的振捣效果,避免振捣点间距过大而出现局部振捣效果不佳的问题[5]。

3.3.4 宽度在0.3m以上的预留洞底部区域,应在洞口两侧进行振捣,并适当增加振捣的时间;宽度在0.8m以上的洞口底部应采取特殊的技术措施予以处理。

3.3.5 在后浇带与施工缝处,应设置更多的振捣点,并适当增加振捣时间,以加强振捣效果,避免振捣不足而影响整个区域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在钢筋或预埋件密集区域处,应采用小型振捣棒,避免对钢筋与预埋件造成损伤。

3.4 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主要材料为水泥,当其与水混合到一起后,会出现水化热反应,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得混凝土内外结构产生较大的温差,在大温差的作用下,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从而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利于整个工程的后续使用。所以,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施工结束后,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即待混凝土结构开始初凝后,分别在其表面铺设塑料薄膜与草帘,用于对阳光的遮挡,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混凝土结构上,以免混凝土结构内的水分蒸发过快而影响其成型质量。混凝土养护施工时,需要注意是,常温施工混凝土养护时,竖向结构模板拆除后,应经常向结构表面浇水,以使结构表面保持湿润,加强对结构内部的吸收,控制混凝土结构内外部的温差,从而防止温差过大而引发裂缝。同时,根据混凝土材料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养护时间,若为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控制在7d以上;若为抗渗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控制在14d以上。必要情况下,在混凝土初凝前,还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二次振捣或多次搓压处理,应防止收缩裂缝的出现,达到提升混凝土结构强度的目的。

4 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是一个复杂,且凡是的工作,其中包含很多施工环节构成,如准备工作、混凝土制备、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结构养护与保护等,每个环节进行得好坏,均会影响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所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应针对工程特点,结合现场情况、相关规定要求等内容,制定出最佳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以此为整个工程高质量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房屋建筑底板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
对房屋建筑设计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
软土地基上超长底板节制闸沉降及应力分析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城市综改 可推广的模板较少
底板巷一巷两用的回采工作面防火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