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教育”背景下“种子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3-12-02 09:02李建波张瑞富李维敏徐寿军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种子教学内容考核

李建波,张瑞富,高 鑫,李维敏,徐寿军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内蒙古,通辽 028043)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并在教育相关重要论述中要求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大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耕读教育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石。中华耕读文明的世代传承,一方面依靠以“耕”为基础的劳动实践,另一方面依靠以“读”为本源的价值文化教育。耕读教育,践行的是“亦耕亦读”,是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1]。作为涉农院校,在“耕读教育”指导下继续加强对学生劳动农作的教育,也是做好高校“立德树人”社会职责的关键一环[2]。

近年来,全国涉农高校始终坚持将理论教育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已在耕读教育改革中取得一定成效[3]。当前,全球面临粮食安全危机,种子作为农业领域的“芯片”,坚持改革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是我国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际的重要举措[4]。“种子学”作为农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农作物种子的特征特性、生理功能、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型学科,内容包括种子的形成和发育、种子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种子的寿命和活力,以及种子的加工、贮藏和检验等,是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在厚植学生“三农”情怀、深耕农学专业知识、传承耕读文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5]。随着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耕读教育”也应常更常新。本文深入剖析“耕读教育”的内涵和指导意见后,在此背景下详细分析了“种子学”理论课程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切入点开展“耕读教育”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以结果为导向的“种子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旨在改善“种子学”教学现状,提高学生学习农业知识的主动性,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厚植学生“三农”情怀,助力于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 “种子学”理论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繁杂

“种子学”是农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也是一门直接为农牧业生产服务的应用技术课[6]。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加深对种子的了解,同时将科学理论与农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为种子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先进技术措施[7]。该课程有3篇15章内容,涉及种子生物学(种子形成发育和成熟、形态构造、化学成分、种子休眠与萌发、种子寿命、种子活力等概念、机理、变化规律以及调控措施等)、种子加工与贮藏和种子检验等。整个教学内容繁多复杂,并且课时有限,导致教学过程重点、难点不突出,容易出现“满堂灌”现象,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此外,课程目标也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这些原理和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进一步要求我们应该修改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1.2 教学方法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现代教学理念下,学生应该为学习课堂的主角,以老师为中心的时代已经过去,是以学生探索为主,老师起点播的作用[8]。“种子学”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单纯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生产实践教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会限制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一味地依赖、片面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导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减少,课堂参与度下降,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降低,教学内容与手段脱节,导致教学效果差。此外,《种子学》教材中关于种子加工处理和检验的技术、机器等过于陈旧,教学要求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到企业中去,在企业中学,达到生产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目的。

1.3 实践教学偏少

目前,“种子学”中许多实验沿袭传统方法,缺乏新技术的应用,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验过程,更多的是开设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完成质量低,主要体现在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结果讨论等内容几乎全部来自于实验指导书,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提出、分析和解决未得到体现,实践教学的效果不佳,加剧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这与“种子学”实验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特征严重不符。因此,针对“种子学”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2 “种子学”理论课程改革举措

2.1 植入思政、创新教学

针对“种子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核心之一为教学内容陈旧。本教学团队以“耕读教育”为背景,通过集体备课、集体讨论“耕读教育”深层内涵、归纳总结耕读文化,并思考如何将各章节专业知识与耕读教育相结合,以达到更新教学内容的效果。如在绪论中,除讲解种子学的发展概况、种子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外,多为学生解读中央一号文件、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文件对“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要指示,并解读我国主要作物、杂粮和蔬果类植物的种业发展情况,让学生了解当前种业“卡脖子”的痛点和堵点,明白种子作为种业的“芯片”的核心作用,引领学生通过夯实专业知识来改善当前的种业问题,鼓励学生开拓创新、加入生物育种等新兴行业中,共创伟大复兴。因此以“耕读教育”为背景的教学内容改革创新,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将耕读文化厚植学生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2 精简教学内容,处理好大纲与教材、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

在农学专业相关课程《作物育种学》《植物学》《种子生产与种子法》中有部分内容与《种子学》有交叉重复,以至逐渐降低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热情。因此,我们首先进行教学大纲修订,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重点是将种子生物学部分进行整合优化。结合当前种子加工处理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强种子加工和检验部分的现场实践教学比例。保证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践课堂的先进性和有效性,秉承了少而精练、实践性强的教学理念,也摒弃了冗长乏味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授课效率。

2.3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耕读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行合一,注重理论(即“读”)与实践(即“耕”)的相互结合[9],要求在耕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知农爱农的真情实感转化为学农为农的实际行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大多照本宣科,学生很少参与到课堂的讲授中来,缺乏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基于此,基于“耕读教育”的主导思想,本教学团队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

本教学团队各教师认真分析了“耕读教育”的内涵与要求,在备课与授课过程中全程贯彻实施了该理念。“耕读教育”强调的培养学生的知行合一,本文以“小组讨论”环节为例,阐述如何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本次案例分析旨在引导学生搜集“种子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并以小组为单位、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小组讨论环节任务为:任意自选种子生产实践中某一过程,并深入挖掘该过程以“种子学”中哪一章节内容为基础,进行深入讨论分析。如,以“种子收获后保存注意事项”为题,调查种子保存的环境等要求,并从种子成分、收获后生理变化、生产实际需求等方面做一分析阐述。或以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的事迹为主线,以科学家完成作物育种为内容,讨论新时代的“耕”与“读”及其所蕴藏的“耕读文化”。每4人为一组,分工明确,全员参与全过程。首先,小组成员要协作开展选题、查询资料、整理资料等;其次,小组成员要讲所展示结果以PPT形式呈现,并兼具美观和知识性;最后,现场展示并展开评价。以“小组讨论”为载体,可充分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归纳整理、理论联系实际、口头表达等多种能力,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2.4 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过程性考核

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是科学评价教师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一环。大量研究表明,千篇一律的平时表现和一锤定音式的期末考试无法全面地反映教学效果[10]。过程性考核,即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多时间多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方式。该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教学团队以逐步对学生进行“耕读教育”为目标,建立了过程性考核。该考核包括学生的作业成绩(占15%),案例分析(占15%),小组讨论(占20%)和期末考试(占50%)四部分,顺利通过前三项考核方可参加期末考试。每一项考核结束后,及时向学生反馈考核结果和学习效果分析,教师和学生都可及时掌握学习效果,且学生全程参与教学过程,教学双方均可根据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该考核方式的顺利实施,减少了学生考前突击、上课不积极等情况,可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显著提升教学质量。

3 结论

以“耕读教育”为切入点,对“种子学”理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形成教学内容新颖、教学方法科学、合理,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健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的课程综合教学体系(图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以结果为导向的过程性考核,学生学习农学知识的积极性大幅提高,更具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班级听课状态明显改变,学生抬头率和互动率大幅提高,学习效果佳。总之,本次教学改革效果良好,教学质量切实提高。

图1 种子学课程综合教学体系

猜你喜欢
种子教学内容考核
内部考核
桃种子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