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英
(宁夏医科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宁夏银川 750004)
随着我国高质量发展,民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运动促进健康理念不断深化。而民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是长久以来制约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主要因素,针对矛盾,相应缓解措施也在持续深化。在1999年《关于假期、公休日学校体育场地向学生开放的通知》、2008 年《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试点工作方案》、2009 年《全民健身条例》、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计划推进下,自2000年开始,上海、浙江、湖南、辽宁、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直辖市先行探索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1]。“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2]“有效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学生和社会开放”[3]“挖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潜力,支持中小学对校园体育场地设施进行社会通道改造,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社会开放”[4]等政策的制定都在主动缓解供需矛盾。2022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5]第八十六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从探索、实践到立法,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在法律和政策层面得到保护与支持。
宁夏深居西北内陆高原,属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夏热冬寒;同时受腾格里、毛乌素、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包围,沙尘较多;区域内民众对场馆需求巨大。良好的健身环境可保障健康水平,降低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据此,从宁夏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公共服务困境出发,以当前宁夏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提出纾解宁夏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难题相关策略,为推进宁夏全民健康事业提供依据。
以宁夏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为研究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以“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服务”“智慧校园建设”“场馆信息化”等关键词进行检索,搜集查阅有价值文献132篇,研读重点并总结综述,为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实地调查法
实地走访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宁夏能源学院、银川科技学院、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8所高校,调研体育场馆资源配置、教学训练、课后体育活动及对外开放等情况,掌握一手资料,为该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1.2.3 访谈法
依据政策文件和调研中的问题,对实地走访的8所高校体育管理者、教师、后勤及场馆人员等16 人进行现场访谈,了解存在问题、经验及做法并凝练总结,为该研究提供外部支撑。
统计宁夏区域内体育场馆,由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有5 577个[6],场地面积为806.41万m2。通过对区内8 所高校场馆资源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如表1 所示。宁夏8 所高校中有综合性体育馆的仅占37.5%,50%的高校无综合体育馆,但有简易体育馆,1所高校尚无体育馆,整体表现为宁夏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匮乏。
表1 宁夏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配置(n=8)
2022 年宁夏发布的《关于建设黄河流域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已建成且有条件的学校要进行“一场两门、早晚两开”的体育设施安全改造,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7]。调研的8 所高校中,有50%的学校室外体育场向校外社会团体和个人开放,但时间限定在双休日、节假日及寒暑假;37.5%高校未对外开放;针对校外社会团体和个人,室内外全部开放的体育场馆共3 所,占总量的37.5%,开放时限为全年,条件为满足校内需求(教学、训练、活动)基础上再满足校外需求(见表2)。
表2 宁夏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情况(n=8)
对外开放形式调研结果如表3 所示,无偿开放的高校占50%,且只开放室外运动场;有偿开放的高校占25%,且以室内体育项目为主,收费低于区域内校外场馆,收费方式主要有针对体育俱乐部、培训班等团体的季度或年卡和针对个人的次卡收费方式;部分有偿和部分无偿开放的高校占37.5%,其中有偿开放以室内体育馆为主,室外运动场无偿开放。
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宁夏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形式(n=8)
在对预约方式的调研考察中发现,传统方式与智慧方式并存,如表4所示。宁夏仅有2所高校建设有初级智慧化的线上预约平台,且目前只限于校内师生使用,其网络信息化平台智慧化水平相对较低,仅有场地预约功能;针对校外社会团体和个人目标人群,有37.5%的高校场馆预约方式为普通电话预约,访谈中场馆管理人员表示“现在学校活动多,场地临时被占情况比较普遍,还是电话预约方便”;有1 所高校不用提前预约,先到者先用,访谈中了解到,来校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是“老客户”“经常就那些人”,而此类一般为简易馆,场馆维护仅以打扫卫生为主,故而无偿开放。
建有智慧化信息平台的2 所高校中,有一所预约平台使用较为成熟,学生端可实时查看全校体育课表中空余场地、空余时间、被占情况、当前人数及可预约人数等;另一所高校在信息化建设基础上,除预约功能外,进一步智能化改造场馆照明系统,其智能化灯控系统已使用半年,考察中管理人员远程展示了手机端灯光开启过程,表示便捷高效:“以前课前开灯需要按区域和场地逐一去开启,一圈下来几分钟,现在手机上十几秒就能够完成。”
传统固化思想束缚。宁夏相较于我国发达地区,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受内陆封闭自然环境制约,长久以来沿袭着保守、按部就班的历史文化惯性,表现为宁夏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能力不足,“服务”意识淡薄。其管理队伍多以非专业工勤岗人员构成,基本不具备场馆管理和运营的专业知识,仅限于日常开关门、开票、监督和卫生等工作,基本没有其他服务。在调研中发现,“宁可不开门也不给自己添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存在占馆为王的“江湖气息”,校内师生用场地有时都要“看人脸色”;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排斥“你们”外面人,从未认识到包括场馆在内的高校的一切财产都属于国家,更属于人民。
对外开放安全隐患。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底线中的底线,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开放就有风险,这也是诸多高校体育场馆不愿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校方因安全压力过大而自保也在情理之中。社会人群无论从思想上的安全意识,还是行为上的自觉规范,都不能与高校学生同类管理。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可能出现的对校内人员造成的人身财产安全风险和校外人员进入校内锻炼时自身存在的受伤风险,这两方面是高校管理者不得不重点考虑的问题。以宁夏某高校为例,场馆工作人员表示,外来人员不好管理,馆内吸烟、电动车随意乱停、乱用充电器的等现象时有发生。
场馆资源配置不足。宁夏深居中国西北,无论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基础建设,均长期处于欠发展局面。区内各高校资源配置在全国范围同样滞后,无论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均表现为匮乏状态。同时,随着教育现代化不断推进,各高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原本资源配置匮乏的场馆严重不足。以宁夏某高校为例,因学生规模增加,但场地、运动项目和授课教师并未随之增加,导致体育选项班人数剧增;通过对授课教师的访谈得知,“该校教改后采用小班额授课模式,2015 年以前师均周课时数为14 学时,2022 年已增至20学时”。体育场馆资源并未随着学生规模增加而得到有效补充,其配置匮乏制约着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也直接阻碍了高校体育场馆对外的公共服务,表现为访谈中场馆管理人员所讲的“平时上课都不够用,更不要说对外开放”。
场馆内需压力增大。通过对各高校体育场馆开放时限访谈得知,室外场地一般工作日为早晨6:00—7:50、中午12:00—14:00、晚上18:30—21:30,节假日、双休日及寒暑假早6:00—晚21:00 向附近居民开放;室内体育馆工作日基本未有空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在学校师生预约空余时间方可预约,寒暑假可全天预约。以宁夏某高校为例,体育馆首先要满足日常体育教学,课余优先安排学校运动队常规训练,然后再安排学校学生体育社团和俱乐部常规性活动,之后若有空闲普通学生才可预约。经此“四常”后,留给校外社会民众的可用时间可用场地基本被压缩殆尽,往往以“无偿”而终,民众对高校体育场馆只能望而却步。图1可清晰表明各类事项占比呈递减趋势。
图1 高校体育场馆供需层次图
从宁夏体育局公布的《2022 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8]中表明,事业单位所拥有的场馆面积为1 095.65 万m2,而事业单位拥有的体育场馆集中于各级各类学校,在全区体育场馆中面积占比高达39.72%。可以看出,学校体育场馆可成为社会服务的巨大资源补充。据统计,宁夏各高校2022年节假日和寒暑假时间均超过100天,未对外开放,造成资源闲置浪费。而受沙尘、气候等环境局限,区域内民众对场馆需求巨大。处理好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闲置浪费与民众巨大需求之间的矛盾,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宁夏高校体育场馆公共服务。
中国的大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学,不仅要为党培养人,更要服务于党的社会事业。这就要求党的各级政府各类机构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而非一把大锁彻底隔绝党的事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高校必须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下,牢固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理念。社会公共服务是以实现社会基本公平和人道主义为目标,以政府设立的公共事业机构为主要提供主体,向公民免费或低收费提供的具有法定性质的服务[9]。高校体育公共服务具有服务对象公众性、服务性质公益性、服务过程保障性等特征[10];对外开放不仅是高校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还是与民众和谐共生,带动地方发展的路径。结合当前宁夏市民驿站建设举措,高校可以有效融合社区和自身资源,创建市民“体育健康驿站”,激活闲置资源,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
社会分工伴随社会进步,愈加精细化专业化,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愈加重要。专业的管理人员是体育场馆的核心主体,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接受新技术,学习新技术,能较快成为适应“智慧体育场馆”管理服务的复合型人才[11]。促进高校体育场馆由“管理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提升沟通与协调、规划与整统、决策与执行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校内校外人员需求。以专业化能力拓宽高校体育产业新业态,以优质服务能带来多元社会效益,提升场馆自我造血功能,纾解单一财政输血带来的资金不足和使用受限,为进一步优化场馆资源配置夯实基础。
“智慧校园”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入校园管理中,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等手段,实现校园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全方位升级。当前宁夏各高校正在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并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生活等方面,在场馆方面的应用普及相对较低。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服务要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创建高校智慧化体育场馆,实现资源优化利用。以智能监控系统、智能闸机、智能储物柜、智能器材库等硬件配置,结合微信小程序、“我的宁夏”手机APP、学校官网官微等移动端智能软件实现场馆预约、信息采集、活动宣传等,可强化用户管理、场馆管理、财务管理及内容管理[12]。通过对来校人员活动轨迹、范围、时间等进行严格限定,并以智能监控大数据综合研判其安全系数,结合签订安全责任书、意外险等手段规避安全隐患及风险,全方位保障校内外人员安全,更好地服务于校内外需求。
2023 年4 月28 日,国家体育总局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建设黄河流域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场馆智慧化数字化改造升级、大数据中心建设及体育服务等领域着重发力,推进黄河流域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各高校要紧抓此机遇。第一,上级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强政策落实,以政策保障高校积极开展社会公共服务。第二,以服务理念优化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对场馆维护、安全检查、公共卫生、突发应急处理、收费标准、客户评价等多方面建章立制,以制度保障管理。第三,在满足校内需求基础上积极探索产业化多渠道“造血”,以校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文体活动、社区共建共享居民体质健康监测中心、政府购买体育服务、青少年运动健康俱乐部等形式承接比赛、培训、讲座,提供体质检测、健身指导、运动处方干预等健康促进手段,开办体育类培训机构、寒暑假中考体育训练营等活动宣传、引流,打造“对外开放品牌”活动。
体育场馆不仅是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保障,还担负有重要的对外社会责任,如集中安置、隔离等。高校体育场馆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有效补充,其对外开放意义重大。研究通过对制约宁夏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树立社会服务理念、提高专业化管理服务能力、紧抓“智慧校园”建设机遇创建智能化场馆、优化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配置等策略纾解宁夏高校社会公共服务难题,切实推进宁夏建设黄河流域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体育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