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吟诵在唐诗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23-12-02 01:40陈春兰
大众文艺 2023年20期
关键词:粤语音调韵律

陈春兰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 528041)

近年来,我国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习近平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古诗词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广大师生时曾说:“古诗词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应该学古诗词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吟诵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汉文化圈中的人们用它来诵读汉语诗文。这个传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在历史上,吟诵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并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都是通过吟诵的方式创作的,只有通过吟诵,我们才能深刻领略其中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吟诵是一种感性表述方法,用稍具乐感的语言来演绎汉文和汉诗的固有声音。这是中国人读中国字的方法,简称中国式读书法。通过吟诵经典古诗词,我们能够以一种音乐感的形式记住其中的句读、声调、语气和情感等信息,这种记忆会长久保留。同时,吟诵也能够加深我们对古诗词经典内容的感性理解,进一步释放中国文化的精神本质。在古诗词教育中,吟诵扮演着潜移默化的角色。

一、粤语吟诵的优势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唐诗的特点在于,其韵律优美、意境深邃,语言简洁、清新,语言艺术性和表现力都非常突出。粤语作为中国的一种方言,以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等地为主要使用区域,也被广泛地用于海外华人的日常交流和生活中。粤语的特点在于,其音调丰富、变化多样,语言表达生动、形象,特别适合表达情感和感情。粤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与普通话有所不同,这使得它能够为唐诗的表达和演绎提供一些全新的元素和感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的语音表现力

粤音有九个声调,即高调——阴平、阴上、阴去、阴入,低调——阳平、阳上、阳去、阳入,还有一个调值比阴入低、比阳入高的中入声。由于粤语的语音较为丰富,有着独特的音韵和节奏感,这可以使唐诗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是粤语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中古汉语普遍存在的入声,而现在通行的普通话是没有入声的,所谓“入派三声”,入声都派到平、上、去三声里去了。由于没有入声,所以用普通话来读一些中国古典诗词就分不清平仄、读不出韵脚,不如粤语有韵味。[2]因而,现如今,只有通过用粤语吟诵,才能真正体现出大量唐诗宋词所固有的“韵律美”。以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为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柳宗元的《江雪》,用粤语吟诵,由于“绝”“灭”“雪”三字都是入声,故整句话的结尾在语音上会显得极为短促压抑,充分体现出了作者郁闷的情绪。事实上,作者正是故意挑选入声字入韵,再结合字里行间所描写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用普通话朗诵,体会不到入声韵的妙处,则此诗的美感就少了一半。粤语的音调多变,有高、低、升、降等不同的变化,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唐诗中的抒情和情感。

2.独特的教化方式

粤语本身就具有独特的语音韵律,吟诵时可以充分发挥其音调和抑扬顿挫的特点,通过声音的起伏和节奏来传达情感和意境。这种音乐性的表达方式往往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并将教化的信息更加深入人心。吟诵时要身心投入,通过陶醉在诗文声韵的乐感中,安静地品味和感受,是一个学习、欣赏和享受的过程,而不是表演的艺术。吟诵对于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非常有效。很多潜藏于文字内的细腻感情或语言本身所没有的意义,往往可以在吟诵中慢慢体会得到,这时读者的思想与作者最接近。在古代,文人们既是诗人,也是音乐家,他们运用内心的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以此让听众们欣赏并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把自己对诗文的理解,通过吟诵传递给学生,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和充实这种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将诗文的教化内涵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从慵懒和困倦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吟诵中把社会的伦理道德与价值观化成个人的自觉快乐,进入自我修为的境地,从而为将来面对社会和人生做好准备。

3.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我所在的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位于粤语使用的主要区域之一——广东省佛山市,不少学生都是来自广东省内,对粤语比较熟悉,这对传承并发展我国粤语的传统吟诵具有天然的优势。粤语与普通话存在不同的语音特点和文化背景,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以及对于文化、历史和社会的认识,对唐诗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解读,将其融入自己的吟诵表现中去。

在吟诵中,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吟诵风格和表达方式,他们可能会在吟诵的节奏、音调、停顿等方面加入自己的特色,以展现个人的艺术魅力和风格。有些吟诵者可能偏向激情澎湃的表达,而另一些则更偏向于温柔细腻的演绎。也可以加入一些舞台表演元素,如姿态、手势、面部表情等,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甚至可以尝试创新的表达方式,例如结合现代音乐元素或流行文化的元素,将传统的粤语吟诵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这些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使吟诵更具个人特色,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表达风格和情感体验。不同的表达方式能够使唐诗更加生动、丰富和有个性,能够更加生动地表达唐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和情感,使唐诗更具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二、粤语吟诵在唐诗教学中的运用

将粤语吟诵运用于唐诗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对唐诗的兴趣和理解,培养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同时,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也能够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1.增强学生粤语吟诵的表达能力

由于粤语吟诵需要掌握一定的粤语基础,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接触过粤语或者粤语基础较差,可能会对粤语吟诵的理解和运用造成一定的困难。我所在的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很多学生来自广东各个市区,他们大多数有很好的粤语基础,具有很大的优势。粤语具有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用来表达诗歌中的情感和感情,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唐诗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粤语表达唐诗中的情感和感情,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外延。例如,在教学李白的《将进酒》时,鼓励学生以粤语的吟诵形式表达《将进酒》中的诗句和情感,指导他们注意粤语的音调和语音特点,使吟诵更具粤语的韵律和独特性。提醒学生注重声音的抑扬顿挫、情感的表达以及肢体语言的运用,让吟诵更加生动有力。

2.提高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

唐诗的韵律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而粤语的音调丰富、变化多样,适合用来演绎唐诗的韵律和节奏。在唐诗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唐诗,结合粤语的音调,进行吟诵和演绎,让学生感受唐诗的韵律和意境,提高他们的语感和韵律感。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杜甫的《春望》进行粤语吟诵,先解释诗歌的韵律和格律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每个句子的节奏和押韵方式。指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抑扬顿挫、长短句的结构,以及音调的起伏变化。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抑扬顿挫,使吟诵更贴合诗歌的韵律和意境。通过感受音调的变化、情感的表达和声音的旋律,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唐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粤语作为中国的一种方言也是文化遗产之一。把唐诗和粤语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唐诗的韵律和意境,同时也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国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唐诗和粤语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中国的文化遗产。例如,在教学杨炯的《从军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从军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国力强盛,疆域辽阔。然而,国家内外的战乱频繁,需要大量的士兵保卫边疆和平民。因此,很多年轻人选择从军,为国家的安宁和繁荣做出贡献。这首诗展示了他们对国家的无私奉献和保家卫国的责任感,这种爱国精神是中国文化中一贯崇尚的价值观。

三、粤语吟诵在唐诗教学中的实践技巧

1.掌握韵律和语音

唐诗采用严格的韵律体制,包括平仄、押韵和句式等要素,要教导学生如何分辨平仄、识别押韵的位置,并解释不同的句式结构。可以先让学生模仿标准的唐诗朗诵,帮助他们熟悉唐诗的语音特点。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唐诗中的关键词汇,重点训练常见的古音和特殊读音,例如入声读音,古代的入声字在普通话里很大一部分已经派入了阴平声、阳平声,所以今天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入声这样一个声调。如果不分辨入声字,仅以普通话规定的读音来吟诵古代诗词,则诗词中很多仄声的音节就变成了平声字,就破坏了诗词原有的音律和谐之美。以杜甫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的后四句为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其中的“白”“日”“作”“即”“峡”是入声字。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一句的平仄格律为“平平仄仄平平仄”,是非常严整的律句,若用普通话标准音来读,则成了“平平平平平平平”的全平句,这对律诗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音节上也十分难听。学生可以通过反复朗读和练习,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2.注重节奏和节制

粤语吟诵需要学生注重节奏和节制,掌握好每句话的停顿和语气变化,这样才能够让吟诵更加生动、流畅。例如,格律诗词大多数都由两个单字组成复词,按平仄相间的规律,安排在句子中。以七言为例,有二二三、二二一二、二二二一3种结构,每两个字为一步(一顿),即成为诗步。吟诵的节奏就随诗步而起伏,落板点在头一字上,而声音拖长处却在第二字上,即在二、四、六位的节奏点上。处在这个诗步上的复词,第二个字如果是仄声,此诗步占一拍;如果是平声,此诗步占两拍(平声拉长)。[3]若因诗情内容需要,这复词上第一个仄声被吟诵者处理为长音,那么其第二个平声字应比它更长。学生可以尝试慢慢地吟诵,注意每个字词的发音和停顿的位置,保持整体的平衡和节奏感,通过反复练习和模仿,培养学生对韵律的敏感性和准确度。

3.注重情感的表达

吟诵是处在歌唱与诵读之间的以口语表述文字感情的方式,粤语吟诵不需乐谱,它无谱可依,粤语吟诵需要学生注重情感的表达,要用音乐化的方式表达唐诗中的抒情和情感,这对于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非常有效。很多潜藏于文字内的细腻感情或语言本身所没有的意义,往往可以在吟诵中慢慢体会得到,这时读者的思想与作者最接近。在古代,文人即诗人,诗人即音乐家,他们用自己心中的音乐去抒发心中的感情,让听者欣赏和学习,这样才能够让听众产生共鸣和感受到唐诗的美。学生可以运用适当的语音和语调来表达诗歌中的情感。通过改变音量、音调、语速和停顿等,学生可以传达出喜悦、悲伤、愤怒、温柔等不同的情感。鼓励学生在吟诵中发挥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诗歌中的情感,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加入个人的情感表达,使吟诵更富有个性和感染力。

四、粤语吟诵在唐诗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方言差异

粤语是一种方言,其词语和发音与普通话有所不同。在进行唐诗粤语教学时,可能会出现方言差异,需要适当地解释和调整,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水平差异

高职院校的中职生源和高中生源在学习掌握唐诗方面的基础参差不齐状况对教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他们对唐诗学习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方式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诗歌以及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3.学生接受度

由于粤语是一种方言,学生对于其语言习惯和接受度不同。在进行唐诗粤语教学时,需要考虑学生的语言背景和接受度,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唐诗粤语教学。

唐诗和粤语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是一个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国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唐诗,结合粤语的音调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吟诵和演绎,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唐诗中的情感和意境,同时也能够促进方言语言的传承和发展,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粤语音调韵律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粤语对话庄文强 如何平衡双雄故事
韵律之美——小黄村
听力障碍幼儿音调异常矫治的实施建议
优雅古风与经典流行的全新演绎 童丽《粤语十大金曲Ⅱ》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2016广东省粤语歌曲创作征集活动通知
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