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在俄罗斯的文化传播途径分析

2023-12-01 00:16李佳潞胡艳丽
新楚文化 2023年23期
关键词:传播途径儒家文化俄罗斯

李佳潞 胡艳丽

【摘要】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儒家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方兴未艾。儒家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可以追溯到18世纪,迄今已有着三百余年的历史。21世纪的今天,大部分儒家经典都已有俄语译本,儒家思想在俄罗斯也有着众多专门学者研究。我们可喜地看到,不少俄罗斯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工作或生活中运用到了孔子的智慧[1]。本文重点分析儒家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概况、途径及其接受现状,分析文化传播策略的不足与成因,以及在俄罗斯文化传播策略的革新。

【关键词】儒家文化;俄罗斯;传播途径;策略革新

【中图分类号】B222;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3-006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盐城师范学院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310324031Z)。

一、引言

纵观中华悠久的历史,以孔子思想为代表和主体的儒家文化,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向世界各地广泛传播,被誉为堪称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奇迹。而俄罗斯作为“一带一路”的中间一环,更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时至今日,在“一带一路”倡议广为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接受的时代背景下,探究儒家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历史、现状和其特性,对于探讨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儒家文化进行对外传播的新方式,具有着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当今国际社会,风云变幻,强弱起伏,儒家文化在俄罗斯传播的特征,对儒家文化能否再次穿越时空,在千年后的今天闪耀出文化光芒,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2]。

二、儒家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概况

儒家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其时间可以追溯至宋元时期。随着蒙古大军的三次西征,大量来自中亚、东欧的“色目人”来到中国。有论点认为,俄罗斯早期的政治体制有受金朝制度影响的色彩。现代意义上,儒家文化最早对俄传播始于18世纪。彼时,《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为中俄的友好交流奠定了外交层面的基础。早在康熙年间,彼得大帝多次派传教士团来华。史载,1694年康熙皇帝批准在北京建立俄罗斯馆[3]。乾隆年间,俄罗斯馆停止其贸易的职能,便开儒学文化向俄罗斯传播之滥觞。叶卡捷琳娜时期,儒家文化典籍被大量翻译到俄罗斯。中俄交流,在乾隆皇帝和叶卡捷琳娜两位名留青史的帝王统治之下,在18世纪首次绽放出文化的光芒。这一时期,儒家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仍然处于摸索阶段。

到了19世纪,由于世界风云的急速变幻,中俄文化交流也迈上了新的台阶。这时期,俄国迎来了译介中国文化典籍的春天。俄国汉学彼得堡学派的奠基人瓦西里耶夫,不仅将《论语》《诗经》翻译成俄文,还首次将《论语》作为俄罗斯汉语系学生学习的教材。20世纪初,波波夫亦出版了较之其师更为出色的《论语》译本。波波夫的译本,被认为是俄罗斯汉学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译本,不仅促进了儒家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也奠定了俄罗斯儒学研究的基石[4]。

苏联时期的汉学研究,不仅批判继承了沙俄时期译者译著的特点,还为今天俄罗斯汉学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苏联时期,《论语》翻译成果斐然,其集大成者莫过于伊万·谢缅年科的《孔子的箴言》。1987年,就任于莫斯科大学的谢缅年科出版了《孔子的箴言》一书,书中包含《论语》部分的俄语译文。谢缅年科的译本更多地使用意译方法翻译书中的文化负载词,使得译文更加通俗流畅,有其自己的翻译特色。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进入了彷徨探索的阶段。彼时,中国因改革开放而飞速发展的经济、日益昌盛的文化无不吸引着俄罗斯学者。这一时期,俄罗斯再次掀起了研究中国古典哲学的浪潮。1998年,有“俄罗斯新儒学的代表”之称的贝列罗莫夫出版了自己的《论语》译本。这个译本不仅批判吸收了《论语》俄译本的精华,而且对文本进行了富有特色的大量注释,使得俄罗斯的汉学研究进入了新时期。

21世紀以来,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中俄的文化合作,是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俄罗斯朋友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越来越高,俄罗斯再次出现研究中国哲学的浪潮。孔子创立的、在中华历史长河中发展的儒家文化,再一次穿越时空,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依旧闪耀出独具特色的光芒[5]。

三、儒家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途径及其接受现状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儒学在俄罗斯的传播,不断证实了这句话的正确性和预见力。从儒学文献首次出现在俄罗斯到现在,已经过了200余年[6]。在这二百多年的历史长流中,有许多俄罗斯专家学者对儒家经典进行翻译、沟通、学习,逐渐表现出从文化研究向思想研究过渡的倾向。中国人讲求“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我们看到,时至今日,中国已在俄罗斯设立了17所孔子学院,并开办了3所孔子课堂,而且还开建了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进行国情宣传介绍、进行思想交流、文化展示等,其目的就在于可以增进俄罗斯人对汉语言和中华文化的了解,辅助文化层面建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为构建更加美丽、和谐、文明的世界贡献出中国智慧。孔子学院在俄罗斯的建立,不仅是让俄罗斯人了解中国儒家文化的重要窗口,还是中俄文化交流的一个阵地,成为俄罗斯所有中华文化爱好者之家。

孔子学院在俄罗斯方兴未艾,烈火烹油。从地缘分布角度上来看,目前开办的孔子学院分布在远东地区2所、中部及西伯利亚地区4所、欧洲部分6所,在俄罗斯的欧亚两部分的分布相对比较均衡。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别里琴科(А.С.Бельченко)教授指出:“俄罗斯的孔子学院数量仅次于英国,成为孔子学院在欧洲的第二大分布国。”[7]随着中俄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加强,中俄人文合作也迈上了新台阶。时至今日,在两国文化产品市场不断开拓的大环境下,俄罗斯涌现出一批才华横溢的中国儒学研究专家,开展多次儒学研讨会,出版多种儒学译介和研究著作,不断推动儒家文化在俄研究深层次、多方面、宽领域发展[5]。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中俄文化传播新媒介,使得儒学进一步走进俄罗斯民众之中,激发了俄罗斯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热情、学习儒家文化的激情、感受中华文化的感情。

四、儒家文化在俄羅斯传播策略的不足与成因

当今社会,全球化已成为不可抵挡的经济、文化多层次、多领域的革新浪潮。在全球化背景下,儒家文化的时代化不仅存在着现实问题的困扰,更影响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形象。儒家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市场逐利、刻板印象和语言障碍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其传播力也有所削弱。对于文化企业来说,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盈利,而文化的内涵和传递却不必然是他们关注的重心。这可能会导致一种过度商业化的趋势,从而导致文化过于表层化,失去深层次的思考和表现方式。

就儒家文化传播而言,虽然汉语在国际上大受欢迎,但仅仅停留在浅层次,即在基本汉字和生活汉语层面传播儒家文化。当俄罗斯人接触到儒家文化时,他们可能会夸大其缺陷,而忽略其优点,这往往会导致一些误解和不正确的认知。例如,很多人认为中国人是自私、冷漠的,这种想法既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文化交流。而对于儒家文化中没有深入了解的人,他们的认知极有可能是基于刻板印象的,从而影响到互动和交流,有研究指出,我国目前的儒家文化传播出现重视古代而忽略现在的不良倾向。

另一方面,对于国土面积稳居世界第一的俄罗斯来说,仅仅17所孔子学院还远远不能满足儒家文化在俄传播的时代要求。另外,在历史、宗教等软条件的影响下,中国和俄罗斯在社会制度、民族关系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差异,这致使在新文化环境中,俄罗斯人可能会遇到与其熟悉的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文化,这会给他们带来适应上的困难和挑战。

俄罗斯拥有多元的民族特征,这也是影响儒家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俄罗斯总共有约160个不同的民族组成,其中占比最高的是俄罗斯族,占总人口的81.5%。其次是塔塔尔族、乌克兰族、鞑靼族等。这些民族和族群有着各自的文化传统和语言,他们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形成了俄罗斯独特的文化氛围,虽为俄罗斯的文化景观增添了丰富多彩的色彩,但同时也对儒家文化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从个人意识的角度,五千年来,儒家文化一直强调“卓卓孤峰上,明明百草中”的中庸之道,讲求“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这使得中国人有着从众的文化基因。这种“中庸”之心,在积极意义上讲,如孟子“大舜有大善与人同”,但也有一些消极意义,比如有一部分人讲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但俄罗斯民众的思想则更倾向于欧洲民族热爱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本色。

从思维方式的角度,中俄两国也有着较大的区别。中国人喜欢“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从整体到局部,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模式。研究指出,在近十几年中俄合作实践中,两国“根据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行动”,俄罗斯人的思维模式更倾向于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这恰恰与中国相反。在涉及两国具体合作事宜的课题上,俄罗斯习惯“就事论事”,而不是从两国已有的友好关系角度出发,决定或改变自己的态度。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儒家文化中,有少量的具有滞后时代性的糟粕文化。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儒家文化尤为强调森严的等级,讲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在俄罗斯,俄罗斯人和称呼自己的朋友一样,以名字和父称来称呼官员甚至最高领导人。当年,俄罗斯人称列宁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现在,他们以“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来称呼普京。而在中国,古代我们的尊称有“陛下”“大人”等,现在则以姓氏和职务相称,如“王处长”“李部长”等。对于平常人,则习惯以“张三”“李四”相称。有研究指出,苏联时期,俄罗斯人上台讲话或陈述报告时,也不是“先来一句‘各位领导、首长好,而是‘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时至今日,他们则是讲“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相较于我国儒家传统的等级观念,俄罗斯人在这方面会更松散、更自由一些。所以中国与俄罗斯之间产生一些误解甚至隔阂也在所难免,儒家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受到冲击成因也有了一定的依据。我们认为,对于这些差异的分析和理解是十分必要且亟须解决的。如此,才能够在互相尊重的同时促进两国更紧密的合作。

五、儒家文化在俄罗斯传播策略的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儒家文化的传播也进入了新发展时期,需要在各方面逐步深入,结合传统、现代、国际等多方面的资源与优势,利用新媒体平台、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方式进行传播,尽力打造一个实现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儒家文化,感受儒家的魅力。

(一)利用社交媒体传播

通过俄罗斯社交平台,如VK、Instagram、OK.ru、Facebook、Yandex等传播儒家文化,迅速扩散和传播儒家文化的内涵,让当地人可以更加轻松地访问信息,更重要的是社交媒体技术提供了一种极其舒适的文化传播方式,即实时、轻松并且交互式的传播方式。这样的方式满足了当地人快速的节奏和交互式的需求,提高了儒家文化传播的效率,扩大了文化传播的受众,充分发挥儒家文化应有的价值。

(二)利用影视传播

大众传播媒介的新形式,影视作品在促进文化“走出去”的传播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我们认为,以影视作品为代表的新媒介传播形式能够为儒家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提供新动力,将儒家文化通过一些具有高品质的影视作品展现到俄罗斯[8]。当然,不是我们所有的影视作品都能够被俄罗斯观众所接受,不同的国家存在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倡导多元文化交流,让更多人了解、接受、认同儒家文化。

(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传播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儒家文化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传播形式。例如,利用VR等技术生成逼真、实景的模拟场景,强化文化的互动性和对儒家文化的参与感,促进立体的文化传播效果。或者通过游戏、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以故事的形式给受众分享文物背后的故事、理念、历史、技艺等,让儒家文化激发更多人的遐想和共鸣,让更多俄罗斯人感受到儒家文化的魅力[9]。

(四)利用文創产品传播

要利用创意文化产品传播儒家文化。创意文化产品是一种融合了文化元素和创意设计的产品,可以通过设计、艺术、手工艺等形式,将儒家文化生动地展现出来。通过推广创意文化产品,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儒家文化[10]。

(五)推动形式多样的儒家文化活动

儒家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需要政府力量的支持,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形式多样的儒家文化活动,比如通过演出、展览等形式,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使儒家文化变得活跃和富有,但是不能有太多政治因素的干预,否则儒家文化尚未被传播,就已经先引起俄罗斯人的反感,令他们产生文化侵略的错误印象。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要充分考虑到俄罗斯人的“接受视野”,思考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才能让对方认同我们的儒家文化。在进行传播儒家文化时,认同远比强加来的重要,因为不同的文化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接受一种外来文化实际上是接受了这种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模式。

(六)培养儒家文化人才

探索培养儒家文化人才的双语模式,培养一支能够在中俄文化交流中推广和传播儒家文化的双语人才,通过制定培训目标和计划,建立应用学术研究的机制,推广儒家思想和传播文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这种模式不仅了解儒家文化,而且能够用俄语进行跨文化交流,以及研究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儒家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推动中俄经济文化间的共同发展[11]。

六、结论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儒家文化在历史的洪流中没有被淹没,而是源远流长,传至今日,仍时时刻刻规范着华夏子孙的言行举止,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性格。就如余秋雨先生所说:“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儒家文化不单是最具中国色彩的文化基因,更是中国走向世界最好的名片之一。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以坚定传承为笔,以不断创新为纸,以开放包容为墨,涵养文化自信,促进儒家文化的全球性传播,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智慧和中国哲学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孙婵娟.儒家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与影响[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7.

[2]蒲俊杰,胡倩.儒家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传播研究——以越南、印度尼西亚、蒙古为例[J].今传媒(学术版),2021,29(04):4-6.

[3]赵静,王丹.俄罗斯“中国学”的显学——儒家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1):161-162.

[4]陈开科.《论语》之路[M]//阎纯德.汉学研究:第六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140.

[5]伊丽娜.俄罗斯学者视野中的儒学[J].学术交流, 2020(10):21-28.

[6]刘亚丁.德必有邻:儒学在俄罗斯的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2-18.

[7]张婷婷,阿尔希波娃·维阿列塔.孔子学院助推中俄“一带一盟”对接中的人文交流[J].对外传播,2020(05):49-51.

[8]何德民.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影视作品的儒家文化对外传播力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38(05):93-99.

[9]刘月好.如何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播[EB/OL].(2023-03-22)[2023-07-2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1026390908466096&wfr=spider&for=pc.

[10]邢春华.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策略[EB/OL].(2023-07-06)[2023-07-2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0673633538741586&wfr=spider&for=pc.

[11]张颖.儒家文化对外传播双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济宁学院为例[J].济宁学院学报,2021,42(02):5.

作者简介:

李佳潞,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本科在读。

胡艳丽,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传播途径儒家文化俄罗斯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汉乐府古辞在唐代的传播
流行甚“High”的网络流行语
警惕环境恶化的新因素
题壁诗歌创作在自媒体时代下的存继与思考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