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一红
(忻州师范学院,山西 忻州 034000)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进入新世纪,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同时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的理念得到彰显。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不意味着贫困的终结,而是预示着农村贫困将进入以转型性次生贫困为特点的新阶段。[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四化同步”发展的必然要求。2020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①参见《总书记在田间的这个举动大有深意》,2020 年6 月11 日,https:/ /baijiahao.baidu.com/s?id =1669162089145 676102&wfr =spider&for =pc,检索日期:2022 年10 月17 日。2022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还要继续奔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②参见《习近平在海南考察》,2022 年4 月14 日,https:/ /www.ccps.gov.cn/tpxw/202204/t20220414_153604.shtml,检索日期:2022 年10 月17 日。这些重要论述既表明了乡村振兴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地位,也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深入探索各地乡村发展模式,总结经验,为乡村振兴的实现提供有效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理论探讨层面,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振兴的研究始终保持高度热情。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结合时代特色重点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展开,以案例或理论阐述的方式总结了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并剖析了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认为脱贫攻坚工程突出“精准治理、多元治理、科技治理”,开创了贫困治理新格局,提高了治理效能,[2]但在衔接过程中存在机制认识不足,人才短板突出,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3]需在规划、主体、政策、体制与机制上做好衔接工作,[4]要夯实多元治理共同体,向发展型治理和服务型治理转变。[2]二是重点突出某一领域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从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人才引育、金融服务等多方面展开讨论。学者们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强化政治领导,提高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5]在人才引育上,提出成立乡村人才师资培训基地,推进城乡互派教师,将转移富余劳动力与吸引原籍人才相结合。[6]同时,要注重发挥乡村传统权威——乡贤的力量,新乡贤作为民间权威,可通过社会动员(内生路径)与政治动员(外部路径)两种方式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7]在金融服务方面,学者们认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要在债券发行市场化水平和债务风险评估中下功夫。[8]上述研究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深化了对乡村振兴的认识,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乡村资源禀赋和现实环境都不尽相同,显示出极大的复杂性,乡村发展的路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聚焦村庄的乡村振兴之路,从中选取典型个案进行剖析,为乡村发展提供一份经验借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乡村地区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世界各国在乡村发展历程中就乡村发展模式形成了两种看法。一是外生式发展模式,强调资本、技术等外部要素的导入,通过国家干预实现跨越式发展。[9]二是内生式发展模式,强调乡村本原的保护,以本地资源为动力,注重村庄主动参与和人的全面发展。[10-11]但之后的学者逐渐认识到不能单纯强调外生式发展或者内生式发展,而是在认同内生式发展理念的同时提出了“新内生式发展理论”,[12]强调内部资源和外部力量的结合,[13]具有资源整合、非扩张性和参与式发展的特点。[14]认为村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内部资源的利用和外部资源依赖之间的平衡,一味地排他或全盘接受都不利于发展,反而要将内外两种资源整合,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外部有利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在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强调非扩张性,即不能以自然环境、社会资源的破坏为代价发展经济,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村庄内生力量的培育。此外,新内生发展理论强调地方参与,认为参与的本质即赋权,要保证村庄每一位成员拥有平等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在村务决策上保证全过程参与。
我国地大物博,地域差异显著,乡村发展面临的现实环境各不相同,对那些人口结构完整、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村庄确实可以依靠自身力量谋发展,但对大多数乡村而言,离开外部力量的介入会成为一盘散沙,因而乡村发展道路要在“自治”和“干预”之间寻求平衡,在挖掘自身优势基础上充分借助社会力量,实现内外联动,新内生式发展理论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首先,文化认同是新内生式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其认为地方文化既可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同时也是村庄的根本。[15]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中提出要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乡村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为文化兴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政策指导。其次,新内生式发展强调多主体参与和各类社会组织的建设。[16]得益于脱贫攻坚期的村庄治理成效,我国乡村多元治理的格局已见雏形,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多主体参与为乡村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为继续深化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再次,新内生式发展强调用创新的方式解决发展问题,[17]“互联网+”时代为乡村电商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农产品网销、农家乐打卡、乡村“云旅游”等已为村庄的发展迎来了生机。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空前活跃的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乡村文化产业、文旅产业融合提供了新业态、新方向。
宁武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山西省深度贫困县,于2022 年2 月27 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同意退出贫困县。经过前期走访和调研,将D村、E 村、Y 村作为典型个案进行重点研究。D 村因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示范村,E 村因悠久的历史文化被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Y村既无特色优势资源也缺乏历史基因传承,却在时代洪流中借助互联网平台走出了一条社会治理赋能之路。三个村庄在人口结构、资源特色和收入来源等方面各不相同,却凭借自身优势或时代机遇找到了各自的发展道路,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表1 村庄基本情况简介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 -2025 年)》中指出,要大力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依托秀美山川,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以农业生态旅游、特色农业游为主的休闲农园和农家乐以及健康氧吧,建设特色乡村休闲旅游功能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 年)》提出构建乡村产业体系重大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D村土地贫瘠,粮食亩产量低,却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村之路。
D村风光秀丽,地理条件优越,被评为2022 年全省旅游试点村。特色产业滴水洞旅游景区成立于2016 年12 月,景区内有村庄精准扶贫旅游综合服务项目,以户均1.5 万元扶贫资金入股,是村庄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2022 年乡政府拟在原有景区基础上,投资800 万元,通过“政府+旅游公司+村委会”共建模式,让农民充分参与其中,享受旅游带来的红利。现代化休闲旅游园扩建分五个项目,逐步实现。首先,在原有景区基础上扩建景点,延伸旅游体验区。与周边村庄的旅游景点相对接,以点带面实现互动式发展。其次,在原有传统村落、民宿基础上,新建磨坊、油坊、酒坊等农事体验区,吸引游客体验民俗农事,丰富游客文化生活。再次,规划开发山泉瀑布景观,打造生态旅游景区和休闲养生基地。此外,在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推动下,D村建立了村级电子商务综合示范服务站,通过电商直播等方式推进乡村旅游。下一步,村庄将整体融入乡镇发展格局中,以做大做强旅游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推动集体经济壮大,以点带面成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旅游园区的打造体现了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资金来源上,包括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共计800 万元,占资金总额的30%;企业投资2000 余万元,占资金总额的60%;村集体以每户1.5 万元入股,占资金总额的近10%,分红方式为前三年采取保底分红,即第一年获得入股金额的10%,第二年为15%,第三年为20%,以后按照运转下的收入比例分红。村民按股分红,企业秉持“谁投资,谁管理”的思路参与经营,形成个人、集体、企业、政府的多主体参与。在园区建设上,采用“企业+旅游专业团队+村委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民”的共建模式,让村民充分参与到文旅产业中,由种地者变成旅游的从业者和管理者,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在农户经营上,不少村民依托景区开设农家饭店、民宿,经营土特产,得益于村庄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村民也靠采蘑菇、刨药材、摘茶叶等致富增收,村委会及工作队人员利用村庄的电商平台开展助农销售,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享受乡村旅游经济带来的红利。
D村抓党建,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旅游示范村建设保驾护航。首先,村庄居住农户围绕“爱党爱国星、遵纪守法星、移风易俗星、勤俭节约星”等开展星级文明评选活动,为村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持。其次,在全村开展网格化管理。D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设有网格员14 名,对全村的山川地貌以及居住人口实行网格化管理监督,包括防返贫动态监测、农村自建房、矛盾纠纷、疫情防控、社情民意等。再次,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开展党员积分制管理,按照“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品德合格”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有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落实了“抓党建 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实行了“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党建工作日趋规范,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后盾。
乡村振兴归根到底是文化的振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 年)》中指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大力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并提出八个重大工程。明确提出要加强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利用。E 村于2018 年12 月份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庄体现了完整的军寨式格局,并留存较完整的街巷空间特征,现有传统民居66 处。为了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管理,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村庄制定了《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方案,不同于D村的大力开发,E村的乡村振兴规划中传统村落的保护占主导。
村庄首先明确了七类保护对象,分别是村庄自然景观和环境、村庄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传统街巷、文物保护单位、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制定了保护规划。按照“整体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将村庄划分为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三个层次。
核心保护范围主要沿集中分布的文物古迹外围边界线再结合街巷现状进行划定,重在维持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保护第一,建设活动以维修、整理、修复及内部更新为主,减少扩建和新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扩建以恢复传统特色为主,不宜采用现代城市做法。核心保护范围内的任何改动、修缮活动必须经上级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定批注,各种修缮需在城镇建设部门及文管会等有关部门严格监督下进行,保证传统村落的“古色古香”,提升原住民居住水平,传承和优化传统生活模式。建设控制地带指南北阁两侧各50 米范围内。控制带以居住和公共建筑为主,对建筑形式、墙体颜色及高度进行了规定,该范围内的各种修建性活动应在规划、文物管理等有关部门指导下进行。风貌协调区的范围为建设控制地带边界线与规划范围线之间的区域,该区域的建筑形式在不破坏传统村落风貌前提下可适当放宽,但必须服从“体量小、色调淡雅,不高、不洋、不密、多留绿化带”的原则,该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需经规划部门批准审核后方可进行。
E村的村落保护举措体现了“统一规划,分类管控”的思想。村落整体的房屋颜色、建筑高度、风格进行了统一规划,在对房屋修缮、改造等活动上体现了分类管控,对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严禁随意的改动行为,必要的修缮必须严格审批,加强监管,从制度设计上保护了核心范围内的原貌,而在控制带和协调区管控会适当放宽,更加侧重监管。这种分类管控的思想既保证了传统村落的原汁原味,又结合时代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为村庄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传统人文资源特色,村庄的乡村振兴规划秉持“保护为基础,兼顾保护和发展”的策略。成立了传统村落保护管理委员会,以管委会为核心,对传统村落整体格局、传统街巷、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实行直接综合保护管理,任何新建和改建工作均需得到管委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多方认可。制定《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及具体实施细则》,明确《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是村庄的法律性文件,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了法理依据。
村庄在资金、人才技术以及舆论宣传等方面采取了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在资金上,成立“传统村落保护专项基金”,用于支付保护、宣传、研究等费用。调整产业结构,依托传统村落适度发展旅游业,使其成为村庄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文物古迹的保护筹集更多的资金,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公司企业参与投资,多方筹措资金。在人才技术上,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增加传统村落保护知识,促进正确保护方法的具体实施和正确保护理念的贯彻。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包括各种文献资料,实物照片等,对村庄零散的文物、石碑、家谱资料以及传说故事等文化遗产进行收集和整理。同时划拨专项资金作为研究经费,提高研究能力,用科学系统的研究为传统村落的选址、布局、装饰提供指导。在舆论宣传上,对内面向广大居民宣传村庄珍贵的文化价值和悠久的历史,激发居民对家乡的热爱,调动保护积极性。对外利用电视、新媒体等宣传村庄,提高知名度。
E村建立了较完整的党支部制度规范,有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发展党员制度、“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等23 项。同时,党支部建设中不断创新思路,让党建工作充满活力。首先,充分利用“国家传统村落”这张名片,结合村庄历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让村庄成为红色教育基地。这里是县第一位共产党员、第一个党小组、第一个共青团支部以及第一支抗日武装的诞生地,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号召下,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豪情壮志。其次,引导人才创业就业,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邢某带着多年积蓄回村创办了合作社,流转土地近300 亩,产业链增收效益达100 余户,在党员的带领下,村庄现有专业合作社10 个,运行良好。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 年)》中指出要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Y村既无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也无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却在时代的浪潮中走出了一条治理新路,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称号。
不同于传统管理的打、压、罚,新时期基层治理更侧重协商和调解,强调多元共建共治。Y村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制定了《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矛盾纠纷登记制度》《矛盾纠纷调处回访制度》,体现了矛盾纠纷化解全过程的制度化建设。调解室在乡(镇)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调解工作坚持“防激化、创三无、争先进”的目标,坚持“调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了解并掌握每个家庭及不安定因素,做到经常分析、研究,及时进行教育、化解。保证一般纠纷不出村,重大纠纷及时报告。《矛盾纠纷排查制度》规定,排查工作实行定期排查与不定期排查相结合的方式,每月8 号、18 号、28 号进行集中排查,排查结果分三次上报乡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矛盾纠纷登记制度》体现了纠纷调解的全过程,登记内容包括发生纠纷的情况,纠纷的调解过程以及调解结果。纠纷调解过程包括调解纠纷的时间、地点、方式、次数,主持调解人员和参加调解人员的姓名,调解人员做的工作,收集了哪些证据以及调解人员对纠纷的看法和处理意见等。调解结果包括成立和不成立两种情况,调解成立的应记明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内容并签名,调解不成立的应记载主要原因,分门别类移交相关部门并注明移交的承办人。《矛盾纠纷调处回访制度》体现了纠纷调解的动态化过程。无论调解达成与否都要执行回访制度,回访的主要对象是当事人和知情人,注重收集群众的反映,及时发现纠正调解工作中的错误,不断改进调解工作巩固调解成果。对调解成功的,在回访时继续进行法制宣传与道德教育,督促当事人双方履行协议,对未调解成功的,应主动上门回访,了解纠纷发展动态。
同时,Y村对本村村民有刑事犯罪的部分人员实行社区矫正,矫正时间为四年,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提供了便利,同时有助于预防犯罪,促进村庄和谐稳定。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乡村的“衰落”,比乡村人才流失更严重的是文化传承的中断,是留不住的“乡愁”,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铸魂工程。Y村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在唤醒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结合时代需求,移风易俗、树立新风,大力繁荣乡村文化。Y村村规民约共十条,分别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四个层面做出了规定。在国家层面,强调自觉遵守法律规范,维护国家利益,热爱集体。在社会层面,要求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维护公共卫生;要破除陈规陋习,提倡勤俭节约。在家庭层面,提倡家庭和睦,平等相处,共患难同安乐。在个人层面,要求自觉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宽以待人。为了保障村规民约的贯彻落实,村庄成立了道德评议会,评议会会员首先必须带头执行公民道德规范中的各项规定,接受全体村民监督。红白理事会主要负责监督村内婚丧嫁娶事宜,废除陈规陋习。具体职责包括:在婚事上,协助婚姻登记部门做好婚姻登记和婚嫁服务工作,禁止早婚私婚;婚事坚持新事新办,不讲排场摆阔气,反对奢侈浪费。在丧事上,坚持从简,反对大操大办,实行播放哀乐、鞠躬等文明健康的丧葬礼仪。
Y村于2022 年上半年开展了“抓党建 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要求对照加强规范化建设、健全自治机制、增强组织动员能力、优化服务格局、规范财务管理、推动网格化治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红色物业”管理八个方面进行全面自查。村干部结合自身的工作分别列出了问题清单,这些问题多表现在重视程度不够,主动学习请教不足,存在等、靠、守摊等思想,对此村庄进行了集中整改,强化理论知识学习,完善党支部组织制度,加强支部班子建设。
三个村庄的兴村之路为探寻乡村振兴之路提供了有益借鉴。D 村凭借优美宜人的自然风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在原“旅游+扶贫”模式上,扩展景点,打造休闲体验区,依托本土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服务及相关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推动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村庄的发展战略与“打造全域旅游”的县级规划和“打造康养城市”的市级政策融为一体。E村没有得天独厚的秀丽风光,却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让村庄迎来了文化兴村的新发展阶段。不同于D村的大力开发,E村秉持着“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理念,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修复放在首位,通过强有力的组织、人才、资金保障及制度规范确保传统村落的古色古香。Y村缺乏村庄特色资源,却紧跟时代发展在乡村社会治理上走出一条新路,通过不断创新制度建设,形成了一套全过程、全方位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从无特色到有亮点的构建过程为那些既无自然资源又无文化底蕴的村庄发展开辟了一条治理赋能之路。当然,村庄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需要注意的问题。D村在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E村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要注重发挥其文化优势,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应身先士卒做出表率,通过文化产业赋能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为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形成“修复保护—适度利用—产业赋能”的良性循环。Y村在创新基层治理走时代新路时,要重视集体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否则,村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便失去了经济基础。事实上,无论是资源丰富的旅游村、文化村,亦或资源匮乏依靠打造其他特色发展的村庄,都离不开多主体的参与,其中党的全面领导这一制度优势是村庄各类资源得以聚合的根本保证,而村庄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村庄内生力量的自我发展,需依靠全体村民的广泛参与,共建共享。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无论是村庄自治基础和能力较强的团结型村庄,还是缺乏活力或矛盾纠纷大的连结型村庄和分裂型村庄都离不开党的领导。[18]因此,抓党建,提升党的基层治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党的农村基层治理确实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基层党组织弱化,存在两委相争的局面,精英人才流失;乡村治理体系不健全,村庄行政事务繁重,治理作用缺位;村民利益诉求多元化,治理难度加大。这些新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归根到底是一个“散”字。因而要在“整”上下功夫,做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以及企业中设立党的组织,实现“一竿子插到底”,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组织、资源等优势吸纳村庄的精英及新兴力量加入,并将优秀党员派到各类组织中,充分发挥党员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坚持内生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乡村振兴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全体村民的广泛参与,贡献智慧,共谋发展。回望中国整个脱贫攻坚历程,政府在其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扶贫减贫战略规划由国家制定,具体扶贫政策的落实也由各级地方政府组织实施,企业、社会组织较少参与其中。直到脱贫攻坚的后期,才逐渐开始形成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各类社会组织、各界人士纷纷投入扶贫事业,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得到彰显。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各级扶贫队伍逐步撤出,村庄的发展从“运动式”改造开始转向常规化的村庄治理,实现村庄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战略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不仅需要巧妙的制度设计,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权利平等化和规则公平化上下功夫,更需要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改变以往“等、靠、扶”的懒惰思想,从帮扶对象转变为治理主体,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