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玮琳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辽宁 大连 116029)
教学的顺利开展与学生的兴趣密切相连。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主张:“教育应当是快乐的。”[1]因为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课堂教学应当运用合理且适当的方法传授知识,让学生易于理解、乐于学习、善于思考,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接触新事物。2022 年我国教育部最新发布实施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内容与实施做出了多项明确规定,倡导以素质教育为基础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情境教学法引入小学语文课堂,逐渐打破了原有刻板生硬的讲课方式,在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上产生显著效果,还将认知与情感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小学语文作为情境教学的研究起点,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其成果逐渐被应用到相邻学科。随着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譬如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一批新兴的教学方法相继出现,其中最受小学生欢迎的依然是情境教学法。教师们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情境,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轻松、趣味和灵活。
对于情境教学法的定义,不同学者各有见解。顾明远提出:“情境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2]李吉林将小学语文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成功经验概括为“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并要牢牢抓住五要素,即“主动性、感受性、创造性、教育性、实践性”。[3]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考虑到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以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教师需要用更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更有吸引力的手段进行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真实而具体的情境,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达到抽象的概念—具体的情境—认知的提升的转变,让情感的升华推动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去认识“真的世界”、感受“美的熏陶”、激发“情的驱动”、发展“思的智慧”,[4]对学生富有教育意义。
语文是生活化的学科,教材中所呈现的文本大多源于实际生活,作者用丰富又优美的语言刻画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每一篇文章中都用语言包围着情境,体现出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对生活的感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作者所描绘的情境再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表达出的语言之美和情境之美,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笔下的情境,对文章产生亲切感,即所谓“入境始于亲”。这也是语文情境教学的独特之处和优势所在。
儿童的认知最初是具象的,然而文字是抽象的,仅仅在封闭教室中单纯听老师讲课所学到的知识是单一的,学生难以体会到作者语言表达的魅力,更不会与作者产生共鸣。对于教师来说,激发学生内心的感受和兴趣既是教学目的,又是教学本身。为了让学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感受作者所描写的美景和表达的情感,教师应适当拓宽教育空间,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拥抱自然,将语言与情境、认知与感受相联结,在美的情境中品味美的语言,追求育人的完整性。
学生的学习需要依靠身边的事物。教师要以此为根基,将富有美感的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此时教师将课文中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用日常对话交流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们感受美好的情境。通过亲眼所见和亲耳所闻,教师能帮助学生培养艺术感,提高审美能力,由此促进其思维发展,使其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美”起来。
教师在为学生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在享受身临其境感觉的同时,通过情感驱动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把学习新知这个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变成学生主动探索的活动,使学生在情感世界的包围中不断掌握新的内容,进而引发思考、调动思维、发展智力。例如在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文《蜘蛛开店》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代入蜘蛛的角色,通过蜘蛛开店的三次失败体会其失落,从而明白自己应该做一个坚持不懈的人,不能遇到挫折就退缩的道理。在这种情感驱动下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不需要外界强制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理解会更加容易且深刻。当思维得到提升,学生就会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当思考的结果转化成习惯和品质,就会在生活中外化于行,遇到相关问题时主动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解决问题,形成知情意行的统一。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创新,情境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重视。然而情境教学法作为经久不衰的教学方式在学校实际运用中依然面临不少问题:创设的情境如何更具吸引力,怎样才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是否能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等等。这些方面依然需要不断思考和讨论,以求形成更加高效的教育。
教学情境是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具体又特殊的环境,需要贯穿教学的整个环节。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更需要不断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保持好奇心,吸收所学知识。但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大多数教师普遍倾向于把情境创设放在导入环节,少数教师会在讲课过程中和课堂结束时使用。实际上,情境的设计并不是只在某个环节发生,而是具有全局性和整体性。要用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情绪的情境将学生带入整个学习过程,以此激发、推动、强化、维持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实践活动。[5]
除了情境创设环节比较单一,在实际应用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还会侧重选择时间短、效率高、易操作的方式,难免出现方式单一、创新性较弱的情况。这与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多样的方法来创设情境,以引导学生的主动性、感受性、实践性的要求背道而驰。
当学生学习到一篇描写美景的课文时,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去感悟文章内容,学习写作手法,进而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而有些教师却本末倒置,将教学目标抛诸脑后,为了能运用情境教学而把大部分时间浪费在展示美景上,情境创设的教学占比过重,导致学生的学习仅停留在表面,理解不到位,原本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却没有掌握。尽管学生看到了美景,也被调动起了积极性,拥有了快乐的体验,但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根本需求,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学生的学习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下开展学习,可以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联系和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6]因此,情境的创设必须建立在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需要针对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而且要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7]学生的主体性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但由于角色扮演及游戏等方式耗时长,教师通常不会采用这种情境创设方式,大多选择音频、图像及语言描述教学,而课堂互动性弱无疑会降低学生的体验感。学生很少在课堂上提出疑问,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思考的主动性不强,这些情况导致学生在情境创设中主体地位的缺失,教学效果也因此受到影响。
小学语文课堂上,情境教学法深受广大教师喜爱,也备受学生欢迎,然而多年的实施依然面临许多问题,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材而忽视情感;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脱离了实际情境。二者造成了语文课堂情境教学法运用不当,难以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中处处蕴藏着情感,但教师容易把教材中出现的内容当成唯一标准,导致情感教育缺失。教师作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应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书本上固有的知识通过转化后再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懂知识,提升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也处于发展初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虽然语文学科中的每篇文章都具有明显的情感色彩,但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意义仍然对学生的学习造成阻碍。[8]如果教师能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索新知识。
不过,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上所应用的情境教学法依然不成熟,导致学生无法真正进入情境之中,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总之,过度包装课堂,用学生并不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忽略学生的实际感受,这样无疑不能达成促进学生感受并深层次思考的目标。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推广,情境教学法的价值与意义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上,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落实并不尽如人意。针对情境创设环节和方式单一、与学生的学习目标脱节、主体性丧失等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出优化策略,着力将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展现出来。
教师是课堂学习的主导者和引领者,只有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将自己储备的知识展现出来,自如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下完成学习。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大都流于表面、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对情境理论的学习还较为欠缺,认为只需要在导入环节为学生创设一个简单的情境即可,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以及设置的情境是否具有适切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和教师需要及时采取行动,帮助教师打牢理论基础。
一方面,学校要为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学校可以定期组织语文教师教学培训会,围绕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教师们能够在交流和沟通中互相学习,分享情境创设的技巧,同时借鉴其他教师的长处,广泛听取建议,了解在使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并探讨对策,做到未雨绸缪。大家共同为如何更好地在语文课堂上运用情境教学法出谋划策,最终将讨论的结果应用到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形成更深层的见解。
另一方面,学校要调动各方资源为教师创造学习条件。学校要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适时邀请情境教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为教师开设讲座,讲授具体理论,使教师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情境教学法的含义和使用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为进一步实践奠定基础。此外,学校可以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开展校际合作,促进一线教师和研究者的沟通交流。
学生只有真听、真看、真感受,才能将自己置于情境中,从而促进学习。
1. 创设直观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生动形象的实物或图片,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当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迅速从抑制状态进入兴奋状态,对新事物产生兴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直观性是一种发展注意力和思维的力量,能使认识带有情绪色彩。”[9]
2. 创设问题情境
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顺利地引导和推动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提问,创设问题情境,而问题一定要有价值,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并且要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与文章内容相联系。教师还要注意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连续性,逐步深入进行提问,提出的问题应当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掌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达到锻炼思维能力的效果。
3. 创设角色扮演情境
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有难度的课文,当文章涉及多种角色时,学生可能会出现人物混淆或很难理解故事发展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选择开展角色扮演。学生们将自己代入角色,通过表演故事的方式将课文内容呈现出来,既增强了课堂趣味性,又加深了理解、收获了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改编和创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其他同学聆听和观看的时候发现问题并加以讨论,解开疑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当中。
传统教学观认为,在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之间是有距离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在不断变革,如今我们提倡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观,教师不再是绝对权威,而是在学生学习中起辅助和引导作用,重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不断加深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10]因此只有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以情感为纽带,才能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发展才智。
师生间的课堂互动需要建立在有效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合作共创教学情境。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让其成为教学情境创设的贡献者,充分改变以往教师独自创设情境、学生被动参与的状况。例如,在学完一篇描绘景色的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心目中美景的样子,教师依据学生的描述将其在黑板上画出来,尽管没有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图片,但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能使学生在高效的师生互动中深入学习文本内容,构建师生“我—你”对话的视角,实现从“教师中心”“学生中心”到“师生共同体”的转换。只有建构师生平等对话的关系,才能打破主客二分思维,实现师生精神上的相遇,推动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