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融媒体时代驻地记者如何快速“出圈”

2023-12-01 15:17马丽清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8期
关键词:出圈驻地福州

马丽清

(作者单位:福州日报社)

驻地记者作为贴近基层的新闻工作者,他们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但也常常陷入单兵作战、坐井观天、创新力不足等困境。在融媒体时代,驻地记者要想快速“出圈”,不仅要勤修内功,提升新闻敏感度,夯实文字功底,还要与时俱进,掌握“编、拍、播、剪”等“十八般武艺”。

1 融媒体时代的特点

融媒体讲究一个“融”字,简单地说,就是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不同媒体的优势。不同于以往纸媒记者只写文字,电视记者只拍画面,融媒体的出现让新闻从业者明白了要想在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让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综合利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满足媒体多终端传播和受众多种体验的需求。

1.1 信息传播速度快

在传统媒体时代,记者是信息的采集者,采写完成后将内容交给编辑进行编排,再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渠道传播。在融媒体时代,随着信息传播载体的多元化,凡是出现在现场的人,他们只要拥有手机就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这大大提升了信息的时效性和传播速度。在这种背景下,速度成为新闻媒体比拼传播力和影响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1.2 更讲究创新

进入融媒体时代,一方面,新闻报道由“平面发布”变为“立体传播”,“端”味儿、“屏”味儿更浓;另一方面,受众群体构成变得更加复杂,受众的需求变得多元化和个性化。在这种背景下,生产出更多个性化、创新性的新闻产品,成为提升媒体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如今,媒体行业开始不断创新内容呈现方式,将5G、元宇宙、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等技术融入内容生产过程中,打造出更多受众喜爱的“爆款”作品[1]。

1.3 互动性更强

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是单向的,即从媒体到受众。而在融媒体时代,大众不仅可以接收信息内容,还可以实时发表自己的想法、参与事件的讨论,大众的观点甚至可以引导舆论走向。这就促使新闻工作者要在重视新闻真实性的同时注重受众体验,及时通过受众反馈,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对新闻产品进行创新,满足受众对新闻的需求。

2 融媒体时代驻地记者面临的挑战

基层是新闻的“富矿”。驻地记者长期处在“富矿”中,相比其他采编人员,他们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新闻线索、获取第一手资料,同时凭借对一个地方熟悉的先天优势,可以快速从中发掘出有价值的新闻素材[2]。

目前,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主流趋势。作为记者行业中较为特殊的群体,驻地记者冲在媒体融合实践的一线,在新形势下无疑面对着巨大的挑战。

第一,因为采访活动局限于某个地方,驻地记者容易陷入“坐井观天”的困境,只是站在地方的视角做报道,缺少全局观念和全局视野。这样得到的稿件容易被处理成一条普通的消息报道,淹没在众多的稿件中,自然也会降低受众的关注度和新闻的影响力。

第二,驻地记者驻守一地,常常要孤军奋战。在融媒体时代,记者不仅要充当文字记者、编辑,还要扛起照相机、摄像机,会使用各种视频剪辑软件,甚至还得会写出各类活动策划案,这对驻地记者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融媒体时代驻地记者必备的基本功

驻地记者是媒体加强与地方联系的桥梁,融媒体时代笔者认为驻地记者至少要具备四大基本功:写好稿、抓特色、做“杂家”、善协调。

3.1 写好稿

无论身处什么时代,写好稿、创精品都是驻地记者的立足之本。驻地记者离基层最近,离新闻最近,在出好稿、重头稿方面的优势突出。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有敏锐的新闻触角,驻地记者还要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力作,这需要在选题、立意、采访、写作等方面多下功夫,用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让新闻作品有深度、温度、广度,经得起时间的磨炼。

3.2 抓特色

驻地的特色和亮点,是驻地记者创作独家新闻的“王牌”,这些特色可以是自然特色、人文特色、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驻地记者要善于观察,从一堆新闻素材或一些小事情中挖掘出亮点,展示出地方政府的工作业绩,如此才能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

3.3 做“杂家”

不同于固定专业领域的跑口记者,驻地记者更像是个“杂家”。简单地说,驻地的时政、经济、文化、科技、农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都是由一个人负责,所以驻地记者要有广博的视角,做什么都要懂的“杂家”。但同时,他们又得做样样都精通的“专家”,对驻地的各个领域都很熟知,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报道才能让读者看得懂、感兴趣。

3.4 善协调

和地方党政部门打交道是一门学问,尤其是面对有关地方的负面新闻时,驻地记者常常会陷入两难。如果选择一味忽视,久而久之很可能会失去媒体的公信力;如果选择直接曝光,搞批评报道,很可能会破坏和属地部门长期以来建立的关系,这就是考验驻地记者协调能力的时候。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驻地记者可以通过“内参”的形式,或直接与地方部门沟通,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化解负面影响。

4 融媒体时代驻地记者的创新与转型策略

面对新形势,驻地记者要培养全媒体思维,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实现从单一型人才向全能型人才的转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4.1 上连“天线”下接“地气”,成为有大局观的“本地通”

在融媒体时代,驻地记者虽然占据了“快人一步”的先天优势,但发挥好优势的前提是知己知彼,熟知有关情况,如此才能百战不殆。

第一,驻地记者要积极主动地和驻地各部门打好交道,要认识到他们都是提供各类新闻线索的“线人”。一方面,可以通过他们准确、及时地了解各部门、各领域工作的最新动向;另一方面,在与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汲取新知识,拓宽知识面,这样写出来的稿件也更有深度和力度。举例来说,各类政策是采写新闻的重要源泉,有时从一句话中就能挖出新闻点来。在和各部门交往中,驻地记者的政策解读水平可以得到不断提高,新闻线索也就源源不断[3]。

第二,新闻的“活鱼”在基层,驻地记者要用“脚底板”跑新闻,深入基层,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思想脉搏,了解人民群众的诉求和心声,才能写出“接地气”“冒热气”的新闻作品,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

2018 年,《福州晚报》曾刊登了一篇讲述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山寨村乡村振兴的报道——《卡脖子路催生最暖“盐巴村长”》。山寨村离福州市区131 km,最难行的是最后十几千米,需要绕行的坑坑洼洼、又窄又陡的“卡脖子路”。记者在和村民交谈中发现,他们对村主任有个亲切的称呼。原来,过去村里路不通,到县城买个盐巴都难,于是大家都喊村主任去买,久而久之村主任就有了外号。后来,记者以此为切入点,通过人物故事讲述贫困乡村困境的改变,写出的稿件既“接地气”又有新意。如果当时记者只是去村委会采访,可能就错过了这个新闻点。

在成为“本地通”的同时,驻地记者的报道视野又不能限于一隅,要树立大局观念,跳出地方看地方,将新闻报道和全市、全省乃至中央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寻求更高更新的新闻立意,让地方报道获得超越区域的影响力和关注度。这就要求驻地记者要对政策走向、领导讲话精神、各级政府中心工作等了然于胸,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宏观思维。

4.2 避免“千稿一面”,努力在同题新闻中争“独家”

无论媒体格局怎么变,其核心要素仍然是内容。不过,驻地记者经常面临一个共同的困境,就是当地方的新闻线索和素材共享,新闻报道的同质化现象就难以避免。尤其是在融媒体时代,如果依旧是“千稿一面”,那么传播效果和影响力也会大打折扣。

要提升内容的竞争力,去同质化很重要。也就是说,要在同题新闻中争“独家”。驻地记者不是在孤军奋斗,其背后有着强大的采编团队支持。在掌握新闻线索后,驻地记者应当及时反馈给“大本营”,依托媒体优势资源,找准新闻主题和切入点,提前做好报道策划,推出更多原创且有深度新闻产品。

要想使同题新闻出彩,驻地记者还需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样一个新闻事件,不同人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站在多元化的视角去解读,会给受众带来更多的思考空间,也会产生不一样的传播效果。驻地记者不能“给你什么就写什么”,应当从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出发来采写新闻,同时善于从同题新闻中找出新特质,提升新闻的立意,把报道写得有深度、有高度、有广度,让人深思,引人入胜,提升报道的传播价值。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是著名的侨乡,海外侨胞有15 万人到18 万人。2021 年,福州首个民间侨批展示馆在马尾区开馆,当时同城媒体也进行了报道,但报道大同小异,以消息形式就事论事。笔者在马尾区驻站多年,一直关注着侨文化,深知侨批展示馆开馆背后的重大意义。得到新闻线索后,笔者没有立即着手写作,而是到展示馆里实地看看华侨书信里写的是什么。笔者发现这些泛黄的侨批里,有倾诉家长里短,也有感叹家国情怀,折射出了华侨的奋斗史和爱国史。笔者从侨文化着手,通过挖掘一封封侨批背后的故事,拼凑出了一段华侨的海外奋斗史,写出了《一纸侨批 诉不尽家国情怀》一文,该报道获得了2021 年度福建省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

4.3 升级“十八般武艺”,对于各种报道形式“来者不惧”

融媒体时代,要想打造爆款新闻产品,除了要在内容上下功夫,还需要应用多样化的技术手段,对新闻产品进行包装,使其能够抓住受众眼球。这就要求驻地记者主动适应时代要求,掌握新技术与新方法,实现向全能型人才的转变。

一方面,驻地记者要做到对于各种报道形式“来者不惧”,努力丰富自身技能,从文字记者转变为一名会摄影、录像、剪辑、策划的融媒体记者。另一方面,在新闻采写中,驻地记者要具备全媒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善于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让新闻的表现形式更加新颖、内容更加丰富[4]。

2023 年7 月28 日,“杜苏芮”以强台风级别登陆福建,台风带来的强降水造成福州多处道路出现积水的情况。福州日报社提前谋划部署,采取包片责任制,发动各驻地记者的力量,全面报道各县区抗击台风的实时情况。驻地记者既当文字记者、出镜记者,又当摄影师、摄像师,用手机镜头记录所见所闻,为融媒体报道提供了丰富的一线素材。最终,福州日报社推出了《逆风而行福州全城抗击台风“杜苏芮”》《全力迎战福州积极防御台风“杜苏芮”》等短视频报道,收获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4.4 畅通信息渠道,深度合作,打造共融共享宣传格局

尽管背后有媒体“大本营”的团队支持,但在实际采访中,受限于诸多因素,远“水”解不了近“渴”。面对这种情况,驻地记者甚至是报社要考虑如何用好地方的宣传力量。

第一,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通讯员队伍的作用。各地企事业单位越来越重视宣传报道,为了提升宣传报道的质量,不少单位都建立起了通讯员队伍,他们是宣传一线的“哨兵”,是媒体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因此,驻地记者要利用好这股力量。一方面,完善通讯员网络,建立起自下而上的连通机制,畅通信息传播渠道,让新闻“活鱼”更好更快地被捕捉到。另一方面,加强通讯员队伍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媒体转型对通讯员的要求更高,但从目前现状来看,通讯员的水平参差不齐。针对通讯员的实际需要,媒体可以和各地、各单位宣传部门合办培训班,定期邀请资深记者、新媒体编辑对通讯员进行系统培训,除了要提升他们的新闻敏感性、夯实他们的文字功底,还要教会他们照片拍摄、视频拍摄、视频剪辑等技能。

第二,善于利用各地融媒体中心的资源。2020 年底,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已经在全国实现了全覆盖。县(区)级融媒体中心贴近基层、更接地气,同时其也拥有一支全能型的作战队伍,采访、写稿、摄影、剪辑等样样精通。媒体要想在融合转型过程中不断“出圈”,需要加强与各县(区)级融媒体的联动,由下至上形成强大合力,从而放大宣传效应。

2018 年年底,福州12 个县(市)区都成立了融媒体中心。福州日报社结合福州实际,主动探索市级媒体主导、市县联动的“福州模式”,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宣传格局。2019 年,由福州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建设的“福州新闻云”平台完成部署,全市12 个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全部接入“福州新闻云”平台,实现了技术平台融合、新闻资源要素共享、人才队伍共建和重大宣传报道联动。福州日报社发挥主流媒体优势,在各类重大主题、突发事件中,积极牵头策划,为区县融媒体中心提供选题策划思路,大家一起联动作战,策划了很多重大主题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21年,2020年度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出炉,福州日报社“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福州探索”上榜[5]。

5 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驻地记者想要火速“出圈”,一定要与时俱进、时刻研新,永远带着好奇心,接纳变化、拥抱变化,不断健全自身知识体系,在勤学苦练中掌握“十八般武艺”,努力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上走稳走快走好。

猜你喜欢
出圈驻地福州
萌囧动物出圈记
探索品牌出圈的底层逻辑
“国潮”出圈之旅:从文化自信到品牌自信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纪检新手“出圈”记
日防相视察自卫队宫古岛驻地遭抗议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新疆不同驻地官兵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