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多年来,世界银行首先提出的社会资本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术界对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社会资本是与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相并列的“社会软实力”,共同决定一个经济体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和可持续性。 笔者曾将社会资本分为社会制度、社会关系、思想文化三类,三者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成为有机结合体。其中,思想文化产生巨大的“理念的力量”,形成认识世界、解释世界、从事社会实践的“三观”和方法论,直接影响制度变迁、社会关系形成和重构,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不能代替实践,但实践需要理论指导,需要“批判的武器”矫正纠偏,这一普遍真理用之于财政分配关系的构建、财政权力的配置和财政治理实践,获得财政实践中的“理念的力量”,理所当然。
研究中国财政思想史,是把前人对财政活动中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前人治财理财的理念视为当前需要的思想资源。历史对现实的作用内在于一个国家、民族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传承、习俗、路径依赖、试错、革新等途径沿袭和发展。脱离传统,搞历史虚无主义,行不通;因循守旧,不辨精华糟粕,拒绝与时俱进,同样行不通。 财政思想方面,中国古代先贤留下了很多高尚理想、德治主张、当下也不过时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学术界对这些内容研究挖掘比较深入全面。另一方面,为过去统治层实行的掠夺性财政、剥削性财政或满足其利益为目的的赋税财政辩护和谋划的思想,家天下、公域关系与私域关系混淆、“文治武功”崇拜等与现代文明相悖的理念,有其历史时空背景,但今天看来,这些是历史包袱或称“社会负债”,同样应该厘清,作为思想文化社会资本积累的镜鉴。财政思想史研究要更加注重秉承扬弃观,特别是对当下产生负面影响的“旧时烙印”更要加以揭示。
坚持扬弃观,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人民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科学方法论。 只有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理论才具有科学性,因为人才是目的,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才是社会经济大系统的目标。 用人民性来检验思想观念的科学性、正当性,作为扬弃的准则,这在中国财政思想史研究上同样适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思维的逻辑应当客观地揭示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内在必然性,中国财政思想研究中也有鉴别标榜式、许愿式、不能反映真实历史过程的“伪思想”,无法证伪的“伪逻辑”的使命。 思想史的研究容易陷入片面地寻章摘句、历史真实与逻辑相脱节的陷阱,需要警惕。中国财政史研究同样要建立财政治理历史与逻辑的真实联系,把反映历史进程、推动历史进步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发挥作用过程和机理讲清楚。同样,也要把成为“社会负债”的糟粕呈现出来,把新理念战胜旧理念的思想竞争机制和过程系统地加以反映。
中国先贤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要坚持扬弃观,把优秀文化传统转化为文化自信,在全社会形成文化自觉。 停留于“知”上远远不够,知行合一的文化自觉才是真正的“理念的力量”。中国财政史的研究要担当起治财、用财、理财实践中推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