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仿生器之雅
——紫砂作品“竹石古韵”创作感悟*

2023-11-30 09:48王余平
陶瓷 2023年11期
关键词:竹石古韵形体

王余平

(王余平紫砂工作室 江苏 宜兴 2142111)

在世界各地多种多样的社会文化中,有很多都孕育出了对于“先祖”的崇拜,这些古老的文化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逐渐湮灭,有的则自我改造,逐步适应了新时代的社会文化需求。中国社会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传承的古老文明,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的文化传承最为扎实,延续从未中断,这种强大的文化韧性使得崇拜先祖的生活习惯保留至今。当然现代人不可能重现古老愚昧的图腾或是仪式,只是对于先祖文化的传承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文艺创作之中,将对古老的推崇衍变成对美好的追求,紫砂文化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手工艺术之一。

1 古雅文化的色彩

谈到中国的美术,很多人下意识的就会联想起黑白两色的水墨画,事实上中国画用毛笔勾勒出的图像色彩十分丰富,远超人们的想象,只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普遍认为简单、简洁的绘画更加契合自然、真理,往往在美术创作中更多的运用高对比的色彩来进行画面表现,从总量上自我限制了同一件美术作品中的色彩数量,这对于习惯了现代工业化时代五光十色生活的现代人来说,艺术品中色彩数量的寡淡本身便是古雅的标志之一。

紫砂泥料号称五色土,实际上远远不止5种色彩,通过不同的烧制方法以及泥料配比,紫砂壶可以在制作中展现足够丰富的色彩,更不要说现代工业提供了更加数量庞大的染色剂,只是在实际的创作中,很少会有人这么干,即便是以自然为锚的仿生器,也只是用寥寥数中色彩来进行表现,例如在眼前的这件《竹石古韵》(见图1)的创作中,其总共就只使用了两种颜色,但给人的观感却是十分的丰富,这是一种贴近自然的韵味,可以说是古雅艺术所标志性的色彩。只是通过紫砂特有的质感,成功的模拟出了仿生目标的真实感,让人联想到现实世界中真正的石头和竹子,这就从根本上实现了用色彩来描绘古韵。

图1 竹石古韵

2 雅的形体

对当代紫砂壶造型的开发是这个世代创作者永恒不变的课题,紫砂壶艺虽然只传承了短短数百年,但至今为止诞生的各种各样的茶壶造型可谓数不胜数,庞大的形体基数使其不可避免的陷入到了同质化的环境,一件新的紫砂壶诞生很快便会出现大量相似的茶壶,只是即便模仿者众多,许多真正优秀的紫砂壶形体总能脱颖而出。这很难不让人思考,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使世人铭记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竹石古韵》的创作,笔者发现了这些作品的一个共通点,那便是无论形体如何变化,都始终追求着中国古典之雅。

中国古典之雅是一种有别于广大民间民俗的气息,中国民间大众所崇尚的文化是一种通俗易懂的文化,对于美的接受更注重外在的表现,而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千百年来儒释道的影响,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事或物,这颇有一种特立独行的气息,即与大众认知中的美有着本质差别即可为雅,这一点在中国很多艺术创造中都有体现。作品《竹石古韵》的造型就借鉴了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假山石的造型,假山石在紫砂壶的故乡也被称为太湖石,是一种受水侵蚀后形成的孔隙状的岩石,这种岩石以其标志性的特征在江南园林设计中时长出现,因为中国文化崇尚“山水自然”,在家中有亭台楼榭,有池塘假山会被视为更贴近自然,在古代被誉为风雅的体现,所以后世做出类似举动的人家还往往会被奚落为附庸风雅,这种行为延伸到广大的民间,自然而然的影响了世人的精神世界,人们也乐于追求这种超出世俗的“雅”,同样也认识到“自然”与“雅”的关系。

很显然在紫砂壶创作中,塑造真实的自然形象并非是追求雅的表现,紫砂仿生器即便制作得再逼真,也很难规避茶壶结构所带来的种种不真实的部分,所以紫砂仿生器要制作的“逼真”而非“真实”,所谓的“逼真”要求仿生类作品的塑造要遵循自然的逻辑,其形体的产生不能够带有明显与自然不符的地方。在作品《竹石古韵》中,竹子的生长要遵循从下往上,由粗变细的过程,而不能是上部的竹子粗大,下部的反而细小这种违反常识的形态,另外竹子和太湖石的质感,要能够部分反馈出逼真的感受,石头的结构,孔隙的分布,竹子竹节的纹理轮廓,都能带来自然生动的感受,营造出与世俗的器物之间的差别,这就是雅的形体。

3 自然仿生与中国文化

现代美术创作常常会引入西方的美学理论,强调物体的比例、轮廓的精准,而对于中国的传统美学来说,恰恰是以一种反严格按照比例来塑造的创作,例如中国绘画中对于人物的刻画,几乎看不到严格按照比例来描绘的人物五官,更不会刻意去描绘人脸上的各种局部的细节,而是通过塑造“神似”的轮廓来达到人物再现的目的。以这种美学逻辑推衍,紫砂壶中的自然仿生自然也天然的沾染了这种美学特征,紫砂壶天然的中国文化属性,让其根本不能摆脱这种写意形神的依赖,当然这也绝非代表紫砂陶艺创作不能够用来创作具有真实比例,精致细节,无比逼真的艺术作品,只是在紫砂壶艺创作中,受限于紫砂壶这一标签的限制,让其只能选择以一种中式美学的逻辑来阐释自然之美,倘若跳出这一局限,那显然其只是使用紫砂制作的其他陶艺创作,而非自古传承下来的紫砂壶了。

文化的印记使紫砂壶具有了别样的魅力,作品《竹石古韵》带有经典的人文之美,看到这把壶的轮廓,即能感受到历史渊源中的气韵流转,它的生动在于文化情感之间的联动,在于牵动悠久历史所带来的文化自豪,正是这种大国中华所带来的磅礴气韵,让其建立了古今之间的联系,产生了同一文化语境中的文化共鸣。

4 结语

通过解读这件作品《竹石古韵》的创作,可以发现传统自然仿生器在创作中的种种局限,同时也正是这种局限使其具有了中国古典文化魅力的加持,简单的轮廓和造型,在文化丰沛的环境中迸发出无穷的生机和活力,同样也是由于中国的文化,让创作者能够在一个约定俗成的框架中进行艺术塑造,将原本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物,一遍又一遍地展现在世人眼前,而塑造出的美始终具有让人爱不释手,乐此不疲的文化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竹石古韵形体
竹石
古韵今和
竹石
古韵今和
古韵今和
古韵今和
难忘“竹石”监督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名家古诗系列印之《竹石》
鸡霉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