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团辽宁省委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领会党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及省委《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方案》相关要求,破解城市化进程中青年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围绕基层团组织如何在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中发挥作用,团辽宁省委在2022年年底启动了“公益项目进网格”工作,打造“青春爱眼 光明行动”“青春书院”等公益项目,聚焦“一老一幼”开展志愿服务,凝聚起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青年先锋力量。
为进一步使社会化公益项目精准、有序、快速推广并形成可复制模式,团省委与何氏眼科集团共同签订了《“青春爱眼 光明行动”公益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公益项目以搭建“青春爱眼·智慧健康小屋”为依托,植入“智慧化设备投放+全民健康大讲堂+互联网医院云医疗”三个模块实施公益项目,并决定先行在沈阳开展“公益项目进网格”试点工作。“青春爱眼 光明行动”公益项目启动后,先后在沈阳筛选三批试点共计362 家社区沟通落实搭建“青春爱眼·智慧健康小屋”(光明小屋)全部细节,确保公益项目结合各地实际有序落地。同时,团省委与明德书院达成合作共识,打造“青春书院”公益项目,围绕青少年成长、家风家道、夫妻关系、孝道、和谐邻里、亲子教育等多方面开展社区网格内幸福邻里文化讲座和关爱“一老一幼”公益活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青春书院”公益项目启动后,在沈阳等地与40 余家社区确定常态化开展文化进网格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逐一为社区因地制宜制定讲座标准化课程和服务清单,真正丰富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让老百姓空闲时间有事做、茶余饭后有话聊。
图|青年志愿者在“青春爱眼·智慧健康小屋”开展志愿服务
团辽宁省委立足基层党政工作任务、青少年成长需求,聚焦青少年公共服务、青少年公共参与、社区环境营造和文明倡导、弱势青少年关护等方面的具体需求,打造能够发挥团的组织优势、符合团的组织性质、青年广泛参与的社区工作项目。“青春爱眼光明行动”公益项目开展以来,根据各社区人口数量、人口构成对智慧健康小屋进行分级管理,并根据智慧健康小屋的设备、人员、运行制定标准化手册,打造可复制模式。通过网格化组建“爱眼健康大使”志愿者团队、搭建“青春爱眼·智慧健康小屋”、投放智慧化设备,从团队、阵地、设施三方面为项目赋能,一方面,根据不同社区实际需求,逐步投放轮转智能手机裂隙灯、AI 视力筛选仪、免散瞳AI 眼底照相机、智能翻转拍等设备用于社区居民的眼健康检查工作;另一方面,在智慧健康小屋搭建互联网医院,为社区居民提供线上问诊问询、在线开药等便民服务,助力构建社区居民15 分钟医疗便民圈,解决居民健康管理“最后一公里”难题;招募更多青年志愿者参与智慧健康小屋志愿服务,开展全民健康大讲堂、网格员健康管理培训、互联网医院云医疗、特殊人群上门义诊、家庭眼科医生等志愿服务活动1053 场,6 万余名群众受益,让公益项目在社区“小网格”发挥“大作用”。同步开展的“青春书院”公益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凝聚了一大批青年志愿者,工作之余他们热情参与志愿活动,走进社区、带动身边人、影响他人,为文化志愿服务助力,让“青春书院”公益项目的效能不仅限于项目落地社区,还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青春书院”公益项目在社区居民心中已然成为“家庭学校”,是老百姓周周期待、心心念念的文化赋能载体,是家庭亲子教育、和谐邻里关系的取经之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家庭的有效途径。
图|社区居民在“青春爱眼·智慧健康小屋”进行线上问诊问询
“公益项目进网格”工作在沈阳的试点开展取得了积极成效,2023年上半年团省委总结沈阳经验,组织全省各地市团组织积极对接属地相关机构,推动“青春爱眼 光明行动”公益项目在全省各地结合实际落项,逐步实现“公益项目进网格”工作14 个市全覆盖。目前,“青春爱眼 光明行动”公益项目已经在沈阳、大连、鞍山、本溪、锦州、营口、铁岭、朝阳、葫芦岛等9 个城市468 家社区对接落项,主要以“1+4”的开展模式,即1 个实体阵地也就是搭建“青春爱眼·智慧健康小屋”(光明小屋)和公益眼健康体检、智能设备投放使用、互联网云医疗、公共教育4 项志愿服务同步推进。截至目前,全省依托“青春爱眼 光明行动”公益项目开展的社区居民眼健康检查、眼病科普讲座、网格员健康管理培训、线上公益问诊等志愿服务活动1600 场,以轮转的形式投放智能设备15 套,价值230 万元,为2 万余名患者解决眼病问题并给予合适的治疗指导意见。“青春爱眼 光明行动”公益项目自开展以来惠及社区网格居民10 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