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风雨无阻奋勇前进
——楹联里的抗战精神

2023-11-30 02:39付冰冰
人民周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毛利楹联抗战

本刊记者 付冰冰

2023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纪念日。78年前的9月3日,中华儿女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同时在东方战场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2014年的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高度概括了抗战精神内涵。今年夏天,由《人民周刊》杂志社与中国楹联学会联合主办的“理想·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楹联书法展现场,三副抗战精神楹联致敬伟大的抗战精神。

十四年倾碧血,烽火流民,砥柱山河多壮志;九万里固金瓯,英雄赴义,牺牲子弟化干城。

在深圳工作的赵秀敏今年49岁,是一名公司职员。对于老家在东北偏远山村的她来说,林海雪原中与日寇血战的抗联英雄杨靖宇就像那片白山黑水一样,永远不朽。

“杨靖宇在极其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想尽办法与敌人周旋,谈起他,人们心中都非常敬佩。他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最后一刻,连敌人都无比尊敬他,他的英雄事迹感召着一辈辈乡亲们。”赵秀敏说。

2022年,赵秀敏在楹联微信群中看到《人民周刊》杂志社与中国楹联学会联合主办“理想·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楹联征集活动,便毫不犹豫选择创作抗战精神楹联。她说,“只因这段历史在整个中华民族记忆中沉痛而悲壮,身为中国人更应该牢记这段被鲜血染红的岁月。”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图为抗战支前模范乘车方队。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确定“抗战精神”创作主题后,赵秀敏决定先从14年抗战历程着手。“很多人说八年抗战,其实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占领东北三省开始,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抗战的历程。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14年时间中,有多少英雄在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而战?”于是,赵秀敏首先决定以“十四年倾碧血”作为上联开头。为致敬抗战英烈们为国牺牲、捍卫正义流的热血,赵秀敏引用了《庄子·外物》中东周周景王时期上大夫苌弘的“碧血”典故。烽火硝烟之中,英烈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守护着流浪在中国大地上、深受苦难的百姓。为保卫祖国山河,那些在战争中永不屈服的抗战将士,如同中流砥柱一般,于民族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创作下联时,赵秀敏引用《诗经·周南》中的典故收尾,以“干城”比喻、赞美、致敬保卫国土的抗战将士。

在赵秀敏看来,抗战精神就是一种牺牲精神。“有那么多的仁人志士,为保卫祖国而舍生忘死。华夏大地上这段可歌可泣的岁月、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今天我们仍然要学习抗战精神,是因为不忘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赵秀敏说。

风正吼,马在嘶,黄河呼啸铸成万众魂,东西南北,老幼中青,卫国洪流澎湃;岸扣弦,涛鸣鼓,民族存亡唤起千钧力,芦苇荡间,平型关上,驱倭硕果辉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1934年冬天,面对敌人的迫害与逼供,抗日名将吉鸿昌拒不低头。他以大地为纸,用树枝做笔,写下这篇充满浩然之气的正义诗后,英勇就义。几十年过去了,共产党员吉鸿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仍令家乡父老倍感光荣。

“我的家乡河南有骁勇善战的抗日英雄吉鸿昌。2014年,吉鸿昌将军列入国家公布的第一批抗战英烈名单。皮定均组建抗日游击队,并建立了豫西抗日根据地。在粉碎敌寇的扫荡中,涌现出许多抗日勇士。他们的英雄事迹,无不感动和鼓舞着父老乡亲。”谈起家乡的抗战历史,66岁的毛利民仿佛有诉不尽的衷肠。毛利民是河南省洛阳市一名退休公务员,和赵秀敏一样,毛利民也是通过楹联微信群获知楹联作品征集活动通知,并且选择创作抗战精神楹联。

与作出创作主题的决定相比,创作的动力是深沉的。“希望人们勿忘那段屈辱悲壮抗争的历史,永远缅怀先烈,珍爱和平,警钟长鸣,避免悲剧重演,共同开创未来。”毛利民说。

毛利民告诉记者,确定撰写抗战精神楹联主题之后,秉持“从全民族抗战大处着眼,在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上点睛”的创作理念,开始构思楹联具体内容。他坦言,撰联的过程,既是搜集整理材料的过程,又是推敲文字的过程,更是主题升华的过程。

得益于多年创作积累,毛利民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经久流传的抗战故事: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之际,一曲《保卫黄河》,凝聚起民族魂,唤起磅礴力量;在抗战关键时期,面对“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毛泽东一篇《论持久战》,犹如一盏明灯,驱散迷雾,照亮前程;一场平型关之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砥砺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士气,鼓舞了国人抗战的斗志。

通过以上这些素材的积累、构思、加工,使楹联有序展开:上联突出抗战精神的内涵,通过全民抗战场景来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下联彰显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以一场胜利战役管中窥豹为抗战作结。在毛利民心里,学习抗战精神贵在持之以恒。回望过往,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砥砺前行。

“抗战14年,在那段铁蹄践踏、泪水和血水交织流淌的岁月中,中华民族空前团结,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和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日月可鉴,山河为证,永远值得我们世世代代铭记。”毛利民说。

浩气直冲霄汉,有百族同心,只为救危亡,驱倭寇,大义千秋昭史册;丰碑敬慰英灵,看万山似铁,定教圆梦想,铸龙魂,丹青一卷绘宏图。

“征稿中每项精神,我都创作了对应的楹联。”今年73岁的贺建明是江苏一名会计师。他少时便热爱写作,青年时期插队10年,返城后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南京师范大学学业,上世纪90年代进入南京军区后勤部建筑工程总队机关工作后开始创作楹联,先后成为江苏省楹联研究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施行野蛮的大屠杀,30万同胞失去家园与生命。六周惨无人道的屠杀、奸淫、放火、抢劫,非但没有令中华儿女屈服于侵略者的刺刀之下,反而激起了全民族的抗战决心。贺建明告诉记者,创作抗战精神楹联期间,为充分展示中国人民的铮铮铁骨、不屈不挠的民族正气,自己翻阅了大量资料才完成创作。

“抗战历史充分说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是永远不可战胜的。”在贺建明看来,无论何时,抗战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前进的动力、创新的动力、贡献的动力。

猜你喜欢
毛利楹联抗战
本地人
滴水藏海
我们家的抗战
孔府的年节楹联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政策护航创业路
我与楹联缘不浅
楹联简史三字经(八)
楹联简史三字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