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璇
古龟兹地处塔里木盆地边缘、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地段,是东方艺术瑰宝——龟兹文化的发祥地。在今天的库车一带,有很多古龟兹留下的遗迹,其中克孜尔尕哈烽燧、克孜尔石窟、苏巴什佛寺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在这里的所见所闻会让你感叹:原来人类的文明就是这样延续的!
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库车县城以北的城郊,始建于汉宣帝年间,是古丝绸之路北道沿线修筑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它在却勒塔格山南麓盐水沟沟口的河床上矗立了两千多年。
玄奘在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 年)从长安城出发,踏上“西天取经”之路,在贞观二十年(公元646 年)写成了《大唐西域记》。书中记述了他在新疆吐鲁番、焉耆、库车(书中叫“屈支”)等地的见闻。
克孜尔石窟位于拜城县东南,洞窟开凿在木札提河北岸明屋塔格山的峭壁间,是龟兹石窟中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它始建于公元3 世纪,现存洞窟有编号的236 窟,主要是4-8 世纪的遗存,其中洞窟较完整、壁画遗存较多的占三分之一。
在这里能欣赏到龟兹石窟艺术中独特的菱格故事画、乐舞图、动物画以及特有的西域式石窟形制,其中中心柱窟形制是它最大的特点。
以菱格构图组成的故事画是克孜尔石窟壁画最大的艺术特色之一。菱格以蓝、绿、白为主色调,排列整齐、错落有致。
第38 窟主室左右壁上部绘制了28 个正在奏乐、跳舞的人物,就好像一个小型的乐团在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