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牛娃到国家干部,苦难的童年激发了进取的青年,然而,当这条上行的人生轨迹被贪欲搅动后,迅速调转向下,沉沦的中年最终换来了悔恨的晚年。四川省甘孜州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州长康光友,2021 年9 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立案审查调查。2022 年4 月,康光友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同年9 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10 万元。在享乐中迷失初心的康光友,既想当官又想发财,滥权逐利、家风败坏,徒留无尽的遗憾与悔恨。
贫穷虽然会给人带来物质上的匮乏,但往往也能从精神上催生奋进的动力。生于八口之家的康光友,有四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早年家中只能靠种地维持生计,家境十分贫寒,全家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读书的康光友身上。1979 年夏天,康光友中考失利,望着有病不去医治只为省钱供其读书的母亲、早出晚归在田间辛勤劳作的父亲,康光友流着眼泪发誓要通过努力改变命运。1982 年,康光友的命运迎来了转机,甘孜州招录乡镇干部,康光友报名参加并如愿以偿被录取,成为一名国家干部。工作初期,康光友也曾怀揣理想,在自己所在的各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干事、勤勤恳恳工作。
然而,这样的初心随着康光友的职务升迁和外在环境的变化逐渐变形走样。据康光友交代,他在生活上十分爱慕虚荣,一名工程老板有辆豪华商务车,车子里里外外十分奢侈,康光友自称“每坐一次,都感觉像是被金钱包围着”。于是,在享乐主义驱使下,他从“偶尔借”最终演变成“经常借”,俨然将其当成了自己的私家车。在与商人老板的长期交往中,康光友错误地认为:论能力、谈素质、比权力,自己就是“大哥”,然而看着这些老板出门有百万元级别的豪车、住着宽敞明亮的大平层或别墅,自己全家却蜗居在不到百平方米的房子里,购房还要借款还房贷,成了经济上的“小弟”。两相对比下,康光友心理失衡了,“为了找回‘大哥’的面子,我便想利用自己手中权力,过上和他们一样的生活。”康光友多次接受商人老板的宴请,进的酒店必须高档大气上档次,吃的饭最好是“山珍海味”。随后,康光友变得管不住腿,频繁进出各种高档娱乐会所。
如若不保持高度警惕和思想净化,由风及腐往往就难以避免。从贪图物质享受到收受红包礼金,再到利用职权大肆谋求私利,康光友就这样越陷越深。
在康光友的任职经历中,白玉县是最长的一站。在这里,康光友任县长5 年、县委书记10年。据办案人员介绍,长期担任“一把手”的经历,加之任职地区相对偏远,监督相对薄弱,康光友逐渐养成了说一不二的霸道作风,其行为越发不知收敛。康光友回忆道,谁对自己的决策提出反对,他就黑脸相对,甚至在工作安排上对其百般刁难。渐渐地,反对的声音少了,康光友就更加肆无忌惮,公然违反民主议事规则,该开的会不开,该上会的不上会,心中无原则、办事无规矩,敛财也变得更加大胆起来。
在白玉县任职期间,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较多,这也给了康光友谋取私利的机会。2019 年,为了在工程项目中“狠捞一把”,康光友暗中安排、自行谋划了一场形式上的招投标,自己出资让其侄儿扎某以他人名义承揽了白玉县一搬迁安置点的堤防工程。在其授意下,工程款顺利拨付,300 余万元的工程利润也通过扎某的运作,流进了自己的口袋。同年,商人郑某某为感谢康光友在项目承揽中给予的帮助,一次性给康光友送了500 万元,这也是康光友单笔受贿金额最大的一次。为规避风险,康光友将这笔钱交给侄儿扎某保管,并叮嘱他,如果自己“出事了”,就把钱退回去,如果安然无恙,自己再把钱拿回来,这样既安全又保险。当然,再聪明的小伎俩,也终会露出马脚、无处遁形。经查,康光友利用职务便利先后收受9 人所送财物共计1112.11 万元。其中,党的十八大后收受753.5 万元。
上梁不正下梁歪。康光友不仅没有带头做到廉洁自律,甚至顶风违纪,多次带着县里各局局长一起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既为商人老板站台,又为利益在老板与党员干部之间牵线搭桥。据办案人员介绍,正是由于康光友的不作为和乱作为,导致白玉县政治生态一度遭受严重破坏。时任县长阿央邓珠、县委常委格来均在其后接受审查调查。两人都有利用职务便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收受他人贿赂的问题。
“是我利欲熏心,把一个本该为人民谋幸福的县委书记变成了官商勾结的‘链条’,把民心工程办成了民怨工程,我无颜面对白玉的老百姓。”追思过往,康光友深刻忏悔道。
再疯狂的行为也总有落幕的一天,即便用再多的手段来遮掩内心的不安也无济于事。办案人员说:“康光友并非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严重触犯党纪国法,但在利益与风险的权衡与纠结中,他朝着不归路越走越远。”事实上,组织给过康光友机会。2018年11 月,四川省纪委曾就康光友收受某工程技术公司部分水泥问题对其进行函询,但康光友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组织对其的提醒和帮助,反而认为采用函询方式表明组织并没有掌握多少实质性问题,便谎称水泥系其侄子泽某购买,只是未及时支付货款。
在用欺骗和谎言来回应的同时,康光友将自己收钱的方式做得越来越隐蔽。为了规避风险,他再次给自己设定了“收钱不存卡、房车不挂名、捞钱不露面”的“规矩”,以期瞒天过海。
毕竟已经露出了蛛丝马迹,心虚的康光友犹如惊弓之鸟,每天惶恐度日。“记得有一次在成都办事,经过省纪委大门,我感到心惊肉跳,自此以后都会绕道而行。”而且,为了掩饰心里的不安,康光友不信马列信起了鬼神。
即使惶恐不安,但在侥幸心理作用下,康光友并没有选择主动交代问题,而是继续以权敛财,直到接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康光友的权钱交易才按下停止键。
被留置初期,康光友曾选择性交代问题,以图蒙混过关,但在办案人员的政策宣讲和教育引导下,康光友最终放下了思想包袱,交代了自己的违纪违法事实,这也让他换得了难得的心理安宁。
“如果人生能像放电影一样重来一次,我怎么也不会重演今日的悲剧。但我深知时光不可能倒流,留给我的只有痛彻心扉、没有尽头的忏悔。如今,我向组织交代了问题,如释重负,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出路。”这是贪欲褪去后,迷途知返的康光友直面内心发出的深刻悔悟。
可惜,这份悔悟以失去自由为代价,既来得太晚也来得太重。一个曾经的励志青年未能坚守本心,在利益考验面前作出了错误的选择,亲手给自己写下一个令人唏嘘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