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材料与新型建筑结构创新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2023-11-30 03:29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3年20期
关键词:智能建筑模块化结构

沈 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功能、安全性、可持续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筑行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1]。传统建筑材料和结构已经难以完全满足这些要求,智能建筑材料和新型建筑结构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智能建筑材料及新型建筑结构,在提升建筑性能、降低能耗、增强安全性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2]。本文将从应用角度深入探讨智能建筑材料与新型建筑结构在工程建筑中的创新应用。

1 智能建筑材料的应用

1.1 可调光材料

可调光材料能够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透光度的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这种材料可以根据室外光线的强弱自动调整透光度,实现室内光线的最优化利用。

本文将以SageGlass 为例,分析其在明尼苏达科学博物馆(Science Museum of Minnesota)中的应用。

1)背景。明尼苏达科学博物馆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是一座集科学、教育和娱乐于一体的博物馆。这座博物馆致力于向公众传递科学知识,同时也注重为游客提供优质的体验。

2)挑战。博物馆内部空间需要兼顾室内采光和视野,以创造舒适的参观环境。然而,随着太阳光线的变化,室内的光照强度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游客的体验。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智能解决方案来调节室内光线,同时保持良好的视野。

3)解决方案。为了应对这一挑战,Science Museum of Minnesota 选择了SageGlass。SageGlass 是一种智能可调光玻璃,可以根据光照强度和温度自动调整透光度。它通过集成在玻璃中的微细电子元件来实现这一功能。

4)工作原理。SageGlass 内置了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能够监测室外光照强度和温度变化。其可以根据收集的数据,控制系统调整玻璃的透光度,以确保室内光线的均衡和舒适度。因此,在阳光强烈的时候,玻璃会自动调暗,以减少过多的光线进入室内,避免眩光和过热。而在天气阴沉的时候,玻璃会自动增加透光度,提供更多的自然光线[3]。

5)效 果。SageGlass 的 应 用 在Science Museum of Minnesota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游客在博物馆内部可以享受舒适的室内光线,不会受到刺眼的强光影响。同时,由于玻璃的可调光特性,室内的展品也能得到适当的照明,提升了展览的质量和观赏性。此外,SageGlass 的应用还使得博物馆内部的温度得到更好的控制,有助于节能和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1.2 自修复材料

自修复材料是一种具有自愈合能力的材料,能够在受损后自动进行修复。在建筑中,这种材料可以延长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修复成本[4]。例如,混凝土中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可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填补混凝土中的微小裂缝,保持结构的完整性。下面将以自修复混凝土为例进行分析:

1)研究背景。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的研究人员在建筑材料领域进行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开发出一种具有自修复能力的混凝土材料。这项创新技术旨在改善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可维护性,减少因裂缝而导致的结构损坏。

2)技术原理。研究人员将一种特殊的细菌菌种嵌入混凝土中,同时提供合适的营养物质。这些细菌具有矿化作用,可以在接触到水和氧气的条件下生成矿化物,类似于自然环境中的矿物沉积过程。

3)应用过程。当混凝土发生微小裂缝时,水和氧气可以渗透到裂缝中。在这种情况下,嵌入在混凝土中的细菌会被激活,开始生长并产生矿化物。这些矿化物会填充裂缝,类似于伤口的愈合过程。

4)优势。第1,可以延长混凝土结构的寿命,减少了常规维护和修复的需求,降低了维护成本。第2,可以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促进可持续建筑实践。第3,自修复过程自动进行,减少了潜在的结构风险。

5)实际应用。自修复混凝土在实际建筑中的应用潜力巨大。例如,桥梁、道路、地下设施等容易受到裂缝影响的建筑结构都可以使用这种自修复混凝土。

1.3 智能隔热材料

智能隔热材料可以根据外界温度变化调整其隔热性能,从而减少室内与室外的能量交换[5]。这种材料可以应用在建筑的外墙、屋顶等部位,能够提高建筑的能效。以Aerogel 为例,分析Aerogel 在北极科研站的隔热应用,具体为:

1)背景。Aerogel 是一种内部网络结构充满气体,外表呈现固体状密度极低的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吸震性能。

2)应用案例。北极科研站是极端寒冷环境下的重要研究设施,对于隔热材料的要求极高。Aerogel 作为一种创新的隔热材料,在该科研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应用效果。Aerogel 在北极科研站的应用显著改善了建筑的保温性能。在极寒的气候条件下,建筑内部的温度相对稳定,不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这不仅提高了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舒适性,还降低了供暖和制冷的能源消耗。此外,应用Aerogel 材料还有助于减轻建筑的重量。

4)创新价值。北极科研站通过采用Aerogel,不仅提高了建筑的能效和舒适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运营成本。这种创新应用为其他极端环境下的建筑和设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也促进了Aerogel 等智能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

1.4 智能声学材料

智能声学材料可以根据声波的频率和强度来调整其声学特性,从而实现对声音的控制。这种材料在音频室、剧院等需要精确声学环境的场所有广泛应用。以Kinetic Acoustic Panel 为例进行分析,具体为:

1)背景。声学环境在音频室、剧院、会议室等场所中至关重要,它影响着声音的传播、反射、吸收及衰减,从而直接影响用户的听觉体验。在过去,通常使用静态的声学材料和设计来改善声学环境,但这种方法往往无法适应不同活动或音频需求的变化。

2) 解 决 方 案。Kinetic Acoustic Panel 是一种智能声学材料,具有可移动性和可调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声学需求调整其位置和朝向,从而实现对声音的精确控制。

3) 工 作 原 理。Kinetic Acoustic Panel 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一个可移动的墙面,它可以在不同位置进行调整。面板内部集成了先进的声学技术,包括吸音材料、反射板等。通过调整面板的位置、角度和朝向,可以改变声音在房间内的传播路径和反射方式,从而实现声音的定向、聚焦、扩散等不同效果。

4)应用示例。以剧院为例,不同类型的演出需要不同的声学环境。在演奏时,需要良好的音响反射和吸音效果,以展现音乐的音色和音质。而在话剧演出时,需要良好的声音扩散效果,以确保各个位置的观众都能听到清晰的对白。Kinetic Acoustic Panel可以根据不同的演出类型,实现位置、朝向、角度的自动调整,以获得最佳的声学效果。

2 新型建筑结构的创新应用

新型建筑结构的创新应用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下面将详细说明抗震结构、可展缩结构、模块化结构的创新应用。

2.1 抗震结构

抗震结构是一种针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结构设计,旨在减少建筑在地震时的受损程度,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种结构通常采用一系列设计策略和材料,以确保建筑在地震中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变形能力。

下面将以中国台北101 大楼的抗震技术为例进行分析:

1)背景。中国台北101 大楼位于台湾省台北市,是世界上最高的独立建筑,其高度达到508 m。由于台湾省位于地震带,频繁面临地震风险,因此,在设计和建造台北101 大楼时,抗震技术成为了重要的考虑因素。为了确保大楼在地震时的安全性能,台北101 大楼采用了多种抗震技术,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位于大楼顶部的“阻尼球”。

2)阻尼球的原理。阻尼球是一种巨大的球状减震器,位于大楼的顶部。它的作用类似于一个摆锤,可以在地震发生时对大楼的摆动产生抑制作用,从而降低建筑的震动幅度,提高抗震性能。阻尼球通过在地震时与建筑产生相对运动,吸收和分散地震所带来的能量,减少地震对建筑的影响。

3)工作原理。当地震发生时,大楼会受到地震波的作用而产生摆动。阻尼球作为一个重量较大的物体,会产生惯性力,与建筑相对运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建筑的摆动。这种相对运动会将地震产生的能量转化为阻尼球的动能,使得建筑的摆动减缓。

4)效果和优势。阻尼球的引入使得中国台北101 大楼在发生地震时能够更好地控制建筑的震动幅度,保护了建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这种抗震技术在中国台北101 大楼的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这座高耸的建筑能够在频繁的地震环境中保持稳定。

2.2 可展缩结构

可展缩结构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自由展开或收缩的建筑结构。这种结构在不同场景下可以改变建筑的形态和功能,从而提高了空间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主要应用于建筑、桥梁、体育场馆等领域,本文以鸟巢为例进行了如下分析:

1)背景。鸟巢位于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内,是2008 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要场馆之一。鸟巢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先进的结构技术成为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

2)特点。鸟巢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是其钢结构屋盖的智能展开和收缩功能。这个屋盖由数千块不同大小的钢梁和钢板构成,可以根据不同的天气条件和活动需求,调整室内外的开放程度。

3)工作原理。鸟巢的钢结构屋盖采用了一种类似“莲花”式的结构设计。通过使用先进的液压系统和电动机,屋盖上的莲花瓣状部分可以同时展开或闭合,就像一朵蓓蕾般绽放。这意味着在晴朗的天气,屋盖可以完全展开,让阳光照射到体育场内。而在恶劣天气或需要遮蔽时,屋盖可以紧闭,保护观众免受风雨的影响。

4)应用效果。鸟巢的智能展开和收缩屋盖功能为体育赛事、演出和其他活动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这使得体育场可以适应不同的活动类型和气候条件,为观众和参与者创造了更加舒适和安全的环境。此外,鸟巢还被广泛用于各种国内外大型活动,如音乐会、庆典、展览等,成为城市形象的象征之一。

2.3 模块化结构

模块化结构是通过将建筑分解为独立的模块,在工厂中进行制造和组装,可实现建筑施工的标准化和快速化。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浪费,缩短工程周期,提高施工质量。以克利普塔宫的模块化建筑为例进行分析:

1)背景。克里姆林宫位于莫斯科市中央行政区特维尔区,是一组建筑群,用途包括办公空间、商业空间和餐饮设施。为了对这座建筑进行翻新和扩建,设计团队采用了模块化建筑的创新方法,以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在限定的工期内完成项目。

2)模块化建筑。克利普塔宫的翻新扩建采用了模块化建筑的原则,即将建筑分解为一系列标准化的模块,这些模块可以在工厂中预制,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这种方法可以大大缩短建筑施工周期,减少现场施工对城市环境的干扰,同时保证建筑质量和一致性。

3)优势:第1,高效施工。模块化建筑允许在施工现场和制造工厂之间分工合作。模块在工厂内预制,同时施工现场进行基础设施的准备,这样可以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加快项目进度。第2,质量控制。在工厂内进行模块制造可以更好地控制建筑材料和工艺,确保每个模块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第3,环境友好。模块化建筑减少了现场施工产生的废弃物和能源消耗,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第4,减少干扰。在城市中心进行施工常常会对周围环境和交通产生影响。模块化建筑可以减少对施工现场的干扰,缩短建筑工程施工对城市的影响时间。

3 应用优势与挑战

3.1 应用优势

应用优势体现为:第1,提升建筑功能性。智能建筑材料和新型建筑结构通过其独特的性能,赋予建筑更多功能。可调光材料、智能隔热材料等使建筑能够根据不同需求自动调整,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第2,改善生活品质。运用智能建筑材料和新型建筑结构,可以创造更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例如,应用智能声学材料能够降低噪音污染,为人们提供更宁静的居住体验。

3.2 应用挑战

应用挑战主要有以下4 个方面:第1,技术成熟度。智能建筑材料和新型建筑结构的研发和应用需要足够的时间来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新材料和结构的技术成熟度可能需要经历长期的实验和验证,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符合预期。第2,成本问题。智能建筑材料和新型建筑结构的制造和应用成本可能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推广。降低成本、提高材料和结构的经济可行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第3,规范标准。新型建筑材料和结构的应用缺乏一套完善的规范标准,这可能导致应用时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大量的实验验证。第4,维护和管理。智能建筑材料和新型建筑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特殊的维护和管理,这对于维持其性能至关重要。如何制订有效的维护计划是一个挑战。

4 结语

本文综合分析了智能建筑材料与新型建筑结构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通过对其应用、优势、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可以看出这些创新正逐步改变着建筑行业的面貌,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可能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建筑材料与新型建筑结构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智能建筑模块化结构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模块化住宅
论结构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的应用探讨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论《日出》的结构
让人脑洞大开的智能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