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堂嫂在朋友圈发了一个短视频,内容是老家的梨花开了,大脑此时方才从每天紧张而忙碌的生活中临时偷了个懒。是啊,此时已是农历三月,正是北国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好时节。每年的这个时候,家乡的梨花都会如约而开。那个短视频,我反复看了多次,亲切而又熟悉的梨花让我百看不厌,思绪也不由自主地飘回了那段与梨园密不可分的岁月……
老家是当地有名的梨乡,早在我出生之前的生产队时期,村子就种有四十亩的梨树;到了我出生前责任承包分产到户时,便按人头平均分给了各家各户自行管理。虽然分给个人,但因连成一片,周围又用一些荆棘包围起来,其实也还是一体的。我的出生也与这片园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说母亲怀着我时,因爬树采摘果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当晚我便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
在入学前的几年以及小学时的每一个暑假,父母要下地干活,没人管我,我便跟随其他大一些的辍学女孩一起去看管梨园。与其说看梨,不如说是打发时间,因为园子有门,外村的人不方便进来,本村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梨树,谁会偷呢?即使真的一时口渴,吃几个又有什么大碍?待嫁闺中的女孩们大都领上一些线,用钩针钩花,来换取零花钱或是为自己攒嫁妆,像我一般大的女孩子类似于“无业游民”,有时听她们闲聊家长里短,有时嬉戏打闹。当然也有一些实在无聊的时候,一时突然心血来潮,便拔起了树下的青草。遇到草不是很茂盛的时候,不仅把自家树下的草拔个精光,还去拔其他邻居树下的,然后像编辫子一样,分三股、四股或五股编成很长很长的草绳,把自家的梨树围一个大圈,最后几个人比一下谁编的最长。虽然没有当下琳琅满目的精致玩具,却也玩得不亦乐乎。
在老家有一道名菜叫“炸金蝉”,就是把刚从地下钻出来的蝉蛹抓住,洗干净腌制一下用油炸着吃。蝉蛹从地下爬出的时间大概也就持续个把月,正好是麦收过后人们稍微清闲一点的时候,乡人传说:“一个蝉蛹的营养抵得上一个鸡蛋。”所以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人们便把吃蝉当成了补充营养。因为梨园打理得比较平整,梨树下的蝉往往比较好抓,因此,这里不仅是我们白天的乐园,傍晚时分大人小孩齐聚在此抓蝉,热闹便又不知增加了多少倍,发现一只蝉蛹的欣喜绝不亚于买彩票中奖。
中秋节前后,正是梨子的成熟时期。此时的果园彌漫着一股梨香,那种在充足阳光照射下成熟的梨子是天底下最好吃的梨,一个个圆鼓鼓的,散发着清香,皮薄汁多,清脆甘甜,吃到嘴里让人一时欲罢不能。正是因为吃过最好吃的梨,所以后来不管是外出求学还是工作,水果店里卖的梨都很难入我的口,差距不是一般大。记得有一年,我不知怎的突发奇想,想改变以往的吃法,竟爬到树上靠着树干捧住梨子啃着吃,最后只剩一个梨核挂在那里随风摇曳。抑或是太喜欢的缘故吧,竟不知如何来爱它。有一次我吃完后,还在树下挖了一个很大很深的坑,用青草铺底,然后爬到树上把最中意的梨子摘下来放进去,再在上面盖上一层树叶并用泥土填平。本想几天后挖出来吃的,结果却遗忘得一干二净。到了初冬时节给树施肥时,一铁锹下去,竟然铲到了梨,此时方才记起曾经的杰作,不曾想竟然新鲜如初。
经过一整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来年的阳春三月(公历四月),在桃花、杏花开败之后,便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的时候了。洁白如雪的梨花香气四溢,吸引无数蜜蜂前来采蜜。人们置身其中,眼前的美景和风中的清香令内心无比舒畅。来到岭南后,青梅花开时节,漫山遍野的梅花也被人们称为一片雪海,但在我看来远不如家乡的梨花。因为梨花的花瓣更大更白,也更温润、细腻,而且几乎能完全遮盖住树干,加上春天泥土的气息,所以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后来,父母不仅与人合伙承包了外村的一个大梨园,而且还在自家地里种了一亩梨树。可以说,南下之前的每一年都少不了与梨园打交道,它俨然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无法替代的一部分。每每心情不佳时,到园子里转转,烦恼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因工作原因,不见家乡的梨花已有十几年了。就在几年前,父母日渐苍老,体力大不如前,无法胜任管理果园的重任,再加上要跟随哥哥外出帮忙带孙,家里的梨园也被处理掉了。全家人都着实失落了很长时间,这也意味着:从此以后,梨园只能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回忆。
而今,又是一年梨花盛开的时节,曾经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梨花却与我相隔千里。此时,内心的乡愁愈加浓烈,情至深处不能自已,泪珠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转。我的家乡,我何时才能再回到你的怀抱,去嗅一嗅那睡梦中时常闻到的香
味……
童年轶事
晚上哄女儿睡觉的时候,小家伙非得缠着我给她讲故事,能想到的适合她年龄的故事早已搜肠刮肚不知讲了多少遍,实在想不出什么新的了。就在绞尽脑汁不知如何应付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想到朋友圈里同事晒出给小孩新买的宠物鹦鹉——曾经的我不也养过很多宠物吗?为什么不给她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呢?
记得那是小学四年级的春天。周末,我与几个同龄人在村子里玩耍,刚好经过一户正在修缮屋顶的人家时,有人在上面喊我们:“这里有一窝小麻雀,你们要不要?”我开心地赶紧应下来,小心翼翼地把这窝羽翼未丰的小鸟如获至宝般捧回了家。数了一下,共有四只。我把它们安放在了一个白酒纸盒里。或许当时的自己还不懂得如何喂养,也或许是寿命各有长短,一周以后,就只剩下了两只。
对于活下来的这两只,我格外珍惜,虽然不时传来大人养不活的言论,但我还是不想放弃。白天会给它们喂一些粮食,下午放学后,就迫不及待地到田野里给它们捉虫、捉蚂蚱。不得不说奇迹真的会出现,它们竟然都活了下来。那个时候的学生心里还是很怕老师的,即使再喜欢,也断然不敢像《夏洛的网》中的弗恩那样,把威尔伯带到学校去。因此,下午放学后或是周末,对我来说,就变得特别值得期待。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带它们出去放风,一左一右,两个肩膀各站一只。时不时地用脸颊左右亲抚一下,特别享受,想必它们亦是如此。因为它们从来不会擅自飞走,并且每次都会鸣叫几声来回应。
就这样,开心地过了几个月,有一天放学归家后,突然发现其中一只竟然死掉了。那是我第一次面对死亡,心里特别难过,半年来与我朝夕相伴并由我亲手养大的朋友竟然离开了我……我不停地哭泣,但毕竟要面对现实,痛哭过后,我想到要好好送别它。于是,在家里又找出一个包装白酒用的空纸盒,亦如刚得到它时那样,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里面。双手捧着来到自家屋后的一块空地,用铲子挖出一个坑,把小麻雀和纸盒一并放了进去,然后填平,并堆出了一个小小的坟墓。祭拜完后,方才恋恋不舍地回了家。
接下来的日子里,剩下的一只孤单了不少。加上我升到了五年级,要面临小升初备考,为了学业,也为了它能快乐地生活,我决定把它放归自然。因为感情极深,它是不肯自己飞走的。我就把它带到野外,故意舍弃它,趁它不注意时,赶紧离开。当时的我还是低估了小麻雀的智商,等我回到家时,它也回到了。于是,我改变策略,把食物放在屋外,并且不让它进门,慢慢锻炼它适应自然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与其他麻雀结伴,并融入了其中。虽然很多时候都会站在房檐上向我鸣叫示好,但见不到它的时间也在慢慢变长。我心里明白,它已经适应了原本就属于它的大自然,迟早要永远离开。一次它引来一群同伴并向我友好地鸣叫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我的朋友终于还是离开了我,我为它过上自由的生活而开心,同时也为自己失去它而失落。
转眼间,近三十年过去了。根据鸟类的寿命推算,它应该早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我也早已远走他乡,但是我的心里却一直还坚信它依然活着。我的童年朋友,这么多年来,你是怎样生活的?你还好吗?想到这些,讲着讲着,泪水模糊了视线。见我如此,女儿不知所措地推了我一下,问我怎么了,我回答她说:“想念我的麻雀朋友了……”
(作者单位:广东汕尾市陆河县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