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23-11-29 06:28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3年19期
关键词: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优势,促进河北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经河北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制造强省、网络强省、数字河北建设,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集群化发展为重点,以集成电路、大数据等重点产业为突破口,巩固延伸产业链条,引育壮大优势企业,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拓展延伸应用场景,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到2025 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0亿元,形成光伏、大数据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增50家以上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大数据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对全省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雄安创新发展核心区,石家庄、廊坊产业发展引领区,张家口大数据,秦皇岛应用电子,唐山、保定、邢台能源电子,邯郸电子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构建“一核、两区、多点支撑”产业格局。到2030 年,电子信息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产业规模突破10000 亿元;研发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6.5%,第三代半导体、现代通信、大数据等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业链现代化取得显著进展,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拳头”产品,实现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新格局。

二、发展重点

(一)集成电路

巩固电子特种气体、碳化硅衬底、半导体外延片、溅射靶材等基础材料优势;发展硅片切割、芯片检测等半导体专用装备,提升射频、光通信、传感器等专用芯片设计水平;加快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器件、微波射频、电源管理、高端传感器等专用芯片生产线建设;培育引进三维堆叠等先进封装,以及脉冲序列测试、集成电路探针卡等测试企业,形成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于一体,涵盖衬底、外延、芯片器件等完整产业链条。

(二)新型显示

提升薄膜晶体管液晶材料、有机发光材料、液晶玻璃基板、显影液等基础材料技术水平,巩固竞争优势;推进中小尺寸液晶模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及模组等规模化生产,扩大市场份额;引进培育车载及可穿戴等显示终端,拓展在家电、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创新应用;加快补齐驱动芯片、偏光片等短板,布局微缩显示、量子点显示等新型技术研发,打造基础材料、面板及模组、显示终端全产业链条。

(三)现代通信

重点发展卫星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卫星通信产业;做大做强专用移动通信、应急通信、融合通信等专网通信设备及系统;突破通信导航一体化融合等关键技术,开发通信导航芯片、高端晶体振荡器、导航增强设备等;加快布局高端传感器、智能网关、工业现场网络等工业物联网产品;推进卫星通信、北斗导航、专网通信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领域应用,提升数字化转型支撑能力。

(四)光伏

巩固单晶硅电池、组件基础优势,加快钙钛矿电池等第三代薄膜电池研发及产业化;推动电池浆料、封装胶膜等原辅料产业化,扩大单晶炉、层压机、多线切割机等光伏专用设备规模;发展智能逆变器、控制器、智能清洗机器人、智能巡检无人机等产品,提升具有光伏电站运行监测数据采集、监控功能的光伏发电监控系统智能化水平;开展新型储能系统示范应用,推进“风光储”“光储充”一体化建设,为新型能源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五)大数据

加快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发展服务器、交换机、高低压柜、精密空调、机房供配电产品、空气处理器等数据中心配套设备。发展数据分析挖掘、数据存储、容灾备份、数据预处理、数据清洗、数据管理、数据交易、数据可视化、数据安全等关键技术服务,打造完善的数据、技术、应用与安全协同发展产业生态。

(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鼓励自主软件推广应用,推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关键软件产品开发与应用;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发展,开发一批平台软件;支持新型人机交互、智能控制与决策、智能感知等嵌入式软件研发;面向行业应用需求,支持发展智慧消防、智慧教育等应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推动前沿技术探索,支持信息安全产品研发。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创新能力

组织关键技术攻关,围绕空天信息、集成电路、大数据等战略性领域,以及光伏、电子特种气体等优势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开展数字化、绿色化“揭榜挂帅”,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依托中央驻冀科研院所等头部企业,推动前沿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产生的科技成果在河北转化给予支持;鼓励省属高校和龙头企业主动对接中国科学院等国家高端智库、中关村等创新策源地,联合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支持园区、企业在产业发达省市特别是京津地区设立产业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飞地。

(二)壮大市场主体

鼓励企业上市,发挥上市服务联盟和沪深北证券交易所河北基地作用,强化上市前政策激励,助推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大力培育优质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给予个性化、精准化重点扶持;支持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权投资等方式规模扩张,打造行业“领跑者”;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行动,建立中小微企业梯次培育库,打造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细分行业领域“单项冠军”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产业链上下游联动的发展格局。

(三)稳固产业链条

支持企业聚焦细分市场,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现代通信、工业软件、大数据等为重点,改进基础材料、芯片器件和专用设备制造工艺,提升工业软件研发应用能力,实现专业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鼓励建立区域产业链合作激励机制,推广产品应用,提升上下游配套水平;实施“链主”领航行动,整合产业链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资源,提升协作配套能力,推动产业链体系化、供应链多元化,形成更具韧性和抗风险能力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四)推动集群化发展

雄安新区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契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产业,超前布局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6G 等技术研发,尽快形成对全省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创新发展核心区;石家庄、廊坊瞄准通信设备与系统、半导体、新型显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产业持续发力,率先突破千亿元产值,成为支撑全省产业发展的引领区;推进张家口大数据,秦皇岛应用电子,唐山、保定、邢台能源电子,邯郸电子材料等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一核、两区、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实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质增效行动,推动石家庄、廊坊电子信息,张家口大数据等6 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5 年,形成光伏、大数据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五)深化产业协同

加强与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合作,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大数据等重点领域,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产业协同和区域配套水平;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围绕集成电路等战略性领域,建立京津冀协同培育机制,强化区域联动和政策协同,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培育集基础材料、芯片设计、工艺制造、封装测试于一体的集成电路先进制造业集群。

(六)拓展应用场景

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5G 等先进技术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融合应用,拓展应用场景,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组建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依托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建设,开展空天地、通导遥一体化应用试点,尽早实现百万级用户规模;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节点建设,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推进数据中心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健全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搭建一批企业、行业、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钢铁、石化等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应用;有序推进5G 网络建设,举办“绽放杯”5G 应用大赛,在工业、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深化5G 应用,丰富“5G+AI+云网”融合应用场景;组织开展智能光伏试点示范,扩大行业领域应用。

(七)扩大开放合作

抢抓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大机遇,积极引进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到河北发展;深化与国家有关机构、社会组织、知名企业合作,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进一批补短板、增后劲、提效益的重大项目;办好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白石山第三代半导体峰会等重大活动,促进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引进一批新型市场主体;支持光伏、信息通信等优势产能“走出去”,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发挥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协调解决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省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业务指导。将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水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企业上云数量纳入“数字河北”等考核评价体系,压实市县主体责任,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发挥行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服务产业发展。

(二)强化财税金融支持

对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专项,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实施金融资本助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组织科技成果、重点项目与国内外知名风险投资、创业投资、产业基金等投资机构对接,赋能产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服务。对在我省新注册的电子信息重大项目,优先纳入省重点项目,在规划、用地、环评、用电用能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各地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确定扶持政策。落实国家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

(三)加强人才支撑

鼓励各地制定出台有突破性的招才引智政策,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和优秀团队来冀创新创业,在住房、科研经费、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方面给予支持。依托“双万计划”,支持省内高校围绕集成电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建设一流专业。推动省内高校联合重点企业、园区探索建立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支持省内职业院校建设省级高水平专业群、高水平实训基地。

(四)营造良好环境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电子信息重点项目优化项目用地、建设、环评等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限,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支持优势企业围绕行业技术产品实验验证、检验检测等建设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生态环境监管白名单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在重污染天气、夏季臭氧管控等期间,在确保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前提下,不再实行停工、停产管控。完善全省电子信息行业统计体系。落实领导干部定期与企业沟通交流机制,深化领导包联,推动惠企政策直达末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