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分子化学课程为例探索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思政课程建设*

2023-11-29 02:48师奇松戴玉华于建香
广州化工 2023年13期
关键词:高分子思政材料

师奇松,戴玉华,于建香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新材料与化工学院,北京 1026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1-2]: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华盛顿协议》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3-4],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通过专业认证,标志着专业的教学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通过专业认证规模是衡量一所高校工程类专业建设发展成就的重要标志。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起源于1978年,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和建设,在2010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成为北京市特色专业,2011年参加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6年顺利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2019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于2020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复评。

本文以“高分子化学”课程为例,立足北石化“崇尚实践、知行并重”的育人理念,紧密围绕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结合我校高分子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工程教育认证及“大思政”双重背景下,探索如何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中,从而为专业课程如何将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和课程思政的教育理论进一步有机结合的教学改革,提供教学改革参考。

1 课程思政与专业发展方向的有效融合

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在高分子材料特别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成型加工及应用等领域从事工艺设计、生产管理、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具备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环境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适应高分子材料及相关领域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在培养方案的制定方面,我们有意将课程思政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有效整合,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综合性和设计性综合实验项目。

1.1 课程体系设置

为实现高分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新版培养方案(2021版)中,对于课程设置结合专业特色进行了部分调整,修改之后主要的变化包括:(1)在通识教育模块,面向大一同学开设新生研讨课,包括新材料导论及探索北京——材料世界系列课程可供学生选择;(2)在通识教育模块,开设科技与社会、观念与价值模块课程:工程伦理和安全环保技术;(3)跨学科教育模块,本模块课程的修读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通过讲授、实验、实训等正式课程方式学习,也可以通过创客活动、大学生研究训练(URT)计划、校际竞赛获奖等方面取得创新学分,经认定后计入本模块。

在大一下学期开设探索北京——材料系列课程,包括激光制造与3D 打印、大分子的世界、高分子与电子信息行业、高分子材料与水处理、高分子材料与汽车行业、等离子体及新能源材料、材料保卫战、智能材料与未来生活、新能源与新材料、柔性机器人、生物医用材 料与人类健康十门课程。学院开设的“探索北京-材料世界”系列课程,聚焦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结合《“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现代产业发展和重点功能区建设规划》《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系列文件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北京的新材料产业发展以及新材料与3D打印、新能源、生物医药、汽车行业、电子信息、水处理、腐蚀防护等行业产业的作用与关系作为新生研讨课的主题,通过教师的讲授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研讨,初步了解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并初步形成专业思维能力,激发大一新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初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的精神。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使大一新生认识到大学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思辨能力、塑造理想人格,而非单纯的知识积累,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适应性转换以及从应试教育到自我学习的学术性转换。

1.2 增加专业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

工程教育认证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中,考察是否拥有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因为,必须改变以往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布局,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要求学生能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综合信息分析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进而解决所在行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为此,我们增设3个专业综合性实验和12个设计性实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在设计性实验里,只是介绍实验原理、试剂与仪器,需要同学们分组进行实验设计,通过文献查阅、小组讨论等方式,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的配方设计后开展实验;同时对于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解释数据,有效提高解决高分子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 高分子化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具体措施

2.1 教学大纲的修订和课程目标的确定

《高分子化学》是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核心课之一,是高分子专业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我校化工、应化、制药等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是一门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课程。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化学反应的一门学科,涉及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同时也涉及高分子化学合物的加工成型与应用等方面[5]。《高分子化学》也是高分子专业后续《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聚合物制备工程》《聚合物加工工程》等专业核心课的基础。

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结合课程特点与内容,制定的包含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达成途径(或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标准的基本纲要[6]。在工程教育认证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地规划下,《高分子化学》教学大纲,在原有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达成途径(或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等部分,增加了德育目标,将课程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规划中来。

在原有5个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新增课程教学目标6——即课程思政目标: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理解并分析高分子化学反应的理论,认识到高分子材料专业学子肩负的社会责任,树立科研生产安全观及全局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高分子材料生产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课程目标6)。

同时,在课程教学内容、教与学的要求部分,将每一个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对应,并在教学内容所对应的教与学的要求中,在原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基本教学要求、作业、授课进度的基础上,每部分都增加课程思政的要求。

2.2 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设计

表1 高分子化学思政育人目标与支撑的毕业要求Table 1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for the goal and suppo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olymer Chemistry

思考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设计并结合课程案例,探索如何将“思政教育“与“课程教育”有机整合,是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关键。

在课程教学中,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主要从以下方案入手:

(1)在第一章绪论部分三大合成材料典型品种学习、第八章聚合物化学反应学习过程中,结合高分子化学发展简史,以及聚合物用途和废弃聚合物的循环利用,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思想;案例主题-1:高分子化学发展与环境。

(2)在第五章聚合方法悬浮聚合的机理,聚合过程讲述中,结合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制备过程的六个单元和连锁聚合机理等章节,在聚合工艺过程学习中引导学生树立安全生产和节能环保的观念;案例主题-2:聚氯乙烯悬浮聚合与安全生产。

(3)通过向同学们介绍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掌握丁基橡胶生产技术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之一,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热爱专业的信念;案例主题-3:丁基橡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在第七章配位聚合,聚乙烯和聚丙烯配位聚合学习中,结合防疫物资口罩的生产与重要性,增强学生爱校爱专业的信念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意识;案例主题-4:“四个自信”,我国聚乙烯制备技术与工程的发展历程,案例主题-5:民族自信:丙烯的配位聚合

2.3 结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开展课程评价

图1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Fig.1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process of Polymer Chemistry

在课程考核中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崇尚实践、知行并重”的育人理念,传承实践育人的学校办学特色,在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思政能力提升等三个方面实施“课程思政”全过程育人。采用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相结合、平时开卷考试与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平时作业每章测评与期末测试相结合、“课程思政”报告等考核方式,根据“工程教育认证”课程评价要求,高分子化学教学团队每学年通过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课程问卷调查等途径,对于高分子专业学生的“高分子化学”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按照教学班每班完成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分析表和课程质量评价分析。在达成情况分析表中,在原有5个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新增课程目标6——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分析。同时,在课程质量评价分析中,按照算分法和问卷法对于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比、进行期末试卷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3 结 语

为更加有效的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必须结合学校发展定位、专业发展方向、专业课程特色,深入挖掘与课程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见图1),在课程设计阶段,通过教学大纲的修改、确定课程目标、积极挖掘思政元素并完善课程设计;在课程实施阶段,继续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并结合思政案例开展教学;在评价与持续改进阶段,结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采用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课程质量评价、综合素养考察、问卷调查相结合等多元化方式进行课程评价。

通过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有同时,树立安全生产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加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真正实现专业知识学习与价值观引领有机整合,在专业课程学习中,不仅可以满足工程教育认证中要求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开展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通过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思想纯良有品质、科学素养有内涵、技艺精湛有特色、攻坚进取有胆识”的新一代北石化人。

猜你喜欢
高分子思政材料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