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三季报整体利润承压

2023-11-27 19:17文颐
证券市场周刊 2023年39期
关键词:国寿偿付能力财险

文颐

2023年前三季度,A股5家上市险企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6083.4亿元,同比下降 24.3%。受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影响,叠加资本市场的持续震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表现相对分化,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同比下降47.9%和12.7%,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同比分别上升83.9%、14.5%、14.2%。

从三季度来看,受权益投资及新准则的影响,主要上市险企净利润、ROE均同比下滑,归母净利润同比平均下降19.4%;上市险企营收同比增速出现分化,新华、国寿下降,其他则小幅增长,净资产均实现增长。

总来看,前三季度保费增速放缓,新会计准则影响凸显。随着保险行业持续深化产品结构调整和代理人转型,叠加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及政策加持,利好行业中长期发展。

前三季度,A股5家上市险企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6083.4 亿元,同比下降24.3%。中国人保、中国人寿、 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总保险业务收入较2022年同期分别变动-24.5%、4.5%、-33.1%、-36.9%、-71.2%。

受202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IFRS17会计准则的影响,叠加资本市场的持续低位震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表现相对分化,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同比下降47.9%和12.7%;新華保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同比分别上升83.9%、14.5%、14.2%。前三季度,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持续优化,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同比上升40.9%、36.8%、14%。

从三季度单季表现来看,A股5家上市险企中,寿险业务占比较高的公司均出现保险业务收入的大幅下滑,单季度业绩表现不及预期,其中,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三季度单季保险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2.7%、22.9%、13.9%、4.8%;中国人保财险业务占比较大,前三季度占总原保险保费收入的81.8%,因此,保险业务收入受影响较小,整体较2022年同期同比上升9.8%。

三季度人身险负债端增速疲软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二季度保费高增长透支部分三季度人身险需求,二季度定价利率下调加速行业短期保费增速,对三季度保费收入有一定的影响,但从单月保费收入表现来看,9月各上市险企保费基本回升至2023年5月的水平,预计二季度透支影响已基本见底。

其次,三季度为保险公司“开门红”筹备期,团队的“优增、优育”为季度性转型重点。未来行业将坚持提升中高产能人数占比,优化代理人质量。

最后,监管趋严利好行业长期稳定发展。三季度,银保、个险渠道均迎来监管规范性政策,预计对短期营销节奏有一定的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利于行业及公司有效控制负债成本,实现可持续化发展。随着行业佣金的规范化,未来利好产品创设力较强的保险公司。

作为市场上唯一具有刚兑属性的理财产品,储蓄型保险满足长期财富管理需求。2023年 9月以来,各险企陆续开始备战2024年“开门红”,主推两全险、年金险、分红险。中国人寿率先推出3年交费期间且8年满期的“鑫耀龙腾”两全险、“鑫禧龙腾”年金险、针对高龄客户的“鑫耀年年”年金险和“鑫耀鸿图”年金险;新华保险推出“盛世荣耀终身寿险(分红型)”;平安寿险推出了平安盈满金生(尊享版2.0)终身寿险等。

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提升,储蓄型保险在“稳收益、长久期、可避税”等方面仍具有绝对优势,因此未来此类产品仍有较多需求释放的空间;同时,从中长期来看,各险企也有望进一步推动“低保底+高浮动”的分红险产品创设,通过浮动利率实现与客户共担投资风险,控制利差损,优化资产负债管理。

前三季度,受益于储蓄型保险需求的释放,行业进一步深化产品长期化及多元化转型,上市险企新单保费延续高位增速,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 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同比分别增长23.8%、16.4%、14.8%、13.1%、9.5%。分渠道来看,代理人渠道在“开门红”期间佣金政策和考核较为宽松,预计规范销售行为政策对于短期销售节奏影响有限;银保渠道在销售储蓄险方面仍具有平台优势,未来利好产品创设力较强、产品性价比较高的寿险公司。随着财富管理需求的持续释放,寿险新单保费增速企稳可期。

财险整体保费收入同比上升,其中,车险保费企稳,非车险增速分化。随着2023年经济形势的逐步复苏,财产险需求较2022年同期大幅提升。前三季度, 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共计实现保费收入7839.6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上述三家车险业务保费收入为4370.5亿元,同比上升5.7%,占总财险保费收入的56.2%;非车险业务保费收入3469.1 亿元,同比上升7.6%,占总财险保费收入的43.8%。

生产活动的复苏及用车频率的增加带动车险刚需的稳步提升,前三季度,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车险保费收入同比稳定增长。在新能源车高增长的背景下,汽车需求稳步提升,前三季度,平安财险、人保财险、太保财险车险保费同比增长6.2%、5.5%、5.5%。

另一方面,非车险保费收入增速相对分化,其中,中国太保持续领跑,保费较2022年同期增长19.3%;人保财险前三季度非车险保费收入增速为9.6%,其中,农险加强服务乡村 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保费收入533.3亿元,同比增长16.1%;受信保业务的影响,平安财险非车险保费收入同比下降6.6%。

前三季度,各上市险企承保综合成本率均有所上升,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分别为97.9%、99.3%、98.7%,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承保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主要受以下两大因素的影响:第一,随着2023年生产生活活动的持续复苏,用车需求较2022年同期显著提升,车险赔付率有所上升;第二,2023年大灾频发,财险业务赔付提升。

受前三季度权益市场低位震荡及债市利率中枢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各上市险企整体投资收益率承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81%、3.7%、2.4%、2.3%,除平安外,其他四家较2022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81%、4%、3%,同比分别下降0.31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

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后,现行的金融资产三分类分别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OCI)、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AC)。2023年前三季度,受到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及资本市场持续波荡的影响,上市险企利润表出现较大波动。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6%、6%、15%、24%、15%。新准则实施后,险企利润来源更加透明且更易拆分,主要可分为保险服务利润、投资利润、其他利润。从利润贡献率来看,前三季度,各险企投资端明显承压,其中,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人寿投资端利润贡献率分别为-35%、-32%、-5%。

新准则实施加大利潤波动,叠加三季度资本市场延续低位震荡,险企三季度净利润不及预期。新金融工具准则调整对险企利润表波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大量权益资产被指定为FVTPL计量,直接加大利润表波动。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规定,权益资产被指定为FVOCI后,该决策不可撤销,只有分红可计入损益,处置时买卖价差不得计入损益,只能计入留存收益,因此,保险公司将大量权益资产归入FVTPL,资本市场变动导致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表的影响变大。

第二,利润表中与投资收益核算有关的科目发生变化。旧准则下与投资收益核算相关的主要科目是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产减值损失;新准则下的主要相关科目是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用减值损失;其中,“利息收入”反映新金融工具 准则下对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收入。“信用减值损失”反映企业按新金融工具准则计提金融工具信用损失准备所确认的信用损失。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主要带来险企金融资产的变动如下:首先,整体来看,新准则后FVTPL 和FVOCI资产增加,AC类资产减少,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受IFRS9(I9)的约束,更多资产被划分为FVTPL科目,例如基金、无法通过SPPI的固定收益类资产;二是应I9和 I17的需要,分红险对应的资产均需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而传统险、万能险等其他人身险账户因其负债端以公允价值计量,因此,资产端也倾向于公允价值计量;三是新准则实施后,固收类资产倾向于以FVOCI计量,例如在利率下行时,价差收入可直接计入净利润,若利率上行,则浮亏体现在OCI科目中。

其次,固收类资产主要以FVOCI计量为主,AC占比大幅下降。根据各险企披露的2023 年三季报,OCI固收类资产占比较高,平均为50%,主要原因FVOCI是新会计准则下固定收益类资产的占优科目,未来险企或将增加该科目占比。

基于上述因素的影响,预计准则的变更将加大未来险企利润表波动,因此,在跟踪险企利润表波动的同时,关注投资收益变化带来的资产负债表的变动,全方位衡量险企资产配置行为及投资收益表现。

从三季报业绩总览来看,保险行业利润承压,虽然财险稳中有升,但寿险短期回调,投资单季承压。

分业务情况来看,人身险保费增速放缓,归母净利润承压。在新业务价值方面,前三季度,除中国太保逆势加速外,其他增速边际放缓,增速具体如下:中国太保(36.8%)、中国平安(29.9%)、中国人寿(14%),相比上半年,太保增长5.3个百分点,平安、国寿下降2.7个百分点、5.9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新单保费持续增长,中国平安表现最佳,同比增速如下:中国平安(44.8%)、中国人保(16.4%)、中国人寿(14.8%)、中国太保(13.1%)、新华保险(9.5%);新业务价值率方面,中国平安为23.2%,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推测中国太保同比有一定的增长,中国人寿略有下降。从代理人数量来看,截至三季度末,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分别为36万人、66万人,同比下降26.3%、8.3%,与年初-19.1%、-1.2%的增速相比,国寿代理人规模逐渐企稳。

前三季度,在产险保险服务收入方面,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产险保险服务收入分别为2355.4亿元、1395.3亿元和3460.38亿元,中国太保同比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太保增速最快(13.9%),其次是人保(8.6%)和平安(6.8%)。

截至三季度末,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产险综合成本率(COR)分别为99.3%、98.7%、97.9%,同比分别上升1.6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受到台风暴雨等灾害的影响;中国人保的COR优于主要同业。

分险种来看,前三季度,车险保费同比增速平稳,非车险保费同比增速出现分化。在车险保费规模方面,人保财险实现2067.2亿元居首,平安财险实现1546.6亿元次之,最后是太保财险实现756.7亿元;在增速方面,平安财险领先,具体为:平安财险(6.2%)、太保财险(5.5%)、人保财险(5.5%)。

在非车险保费规模方面,人保财险实现2028.5亿元居首,太保财险实现727.9亿元次之,最后是平安财险实现712.7亿元;增速方面则出现分化,太保财险表现亮眼,具体为太保财险(19.3%)、人保财险(9.6%)、平安财险(-6.6%)。

在投资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各险企相比年初均保持7%以上增速,中国人寿规模最大,新华保险增长最快,具体为:中国人寿(5.5万亿元)、中国平安(4.6萬亿元)、中国太保(2.2万亿元)、新华保险(1.3万亿元);在增速方面,新华保险(14.3%)、中国太保(11.1%)、中国人寿(9%)、中国平安(7.1%)。

在年化投资收益方面,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受制于权益市场的持续调整,投资收益率普遍回调。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年化净投资收益率最高,具体为平安(4%)、太保(4%)、国寿(3.81%),同比均下降,平安、国寿、太保降幅分别为0.2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在年化总投资收益率方面,太保为3.2%、国寿为2.81%、新华为2.3%,同比分别下降1.1个百分点、1.2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

截至三季度末,寿险核心偿付能力、综合偿付能力相比年初分别上升1.2个百分点、2.9个百分点,中国人寿寿险核心偿付能力最高,中国太保最低,具体为:国寿(161.3%)、新华(146.1%)、平安(121.5%)、太保(116%);与年初相比,国寿、新华核心偿付能力改善,太保显著下降,具体变化幅度如下:国寿(17.7个百分点)、新华(5.6个百分点)、平安(-2.6个百分点)、太保(-16个百分点),总体平均值从135.1%提升到136.2%,提升1.2个百分点。

截至三季度末,寿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具体排序如下:新华(239.5%)、国寿(232.7%)、平安(213.9%)、太保(208%);其中,国寿、新华综合偿付能力改善,其他公司均下降,变化幅度为:国寿(25.9个百分点)、新华(1.3个百分点)、平安(-5.8个百分点)、太保(-10个百分点),总体平均值从220.7%提升到223.5%,提升2.9个百分点。

截至三季度末,产险核心偿付能力、综合偿付能力相比年初分别下降5.1个百分点、0.9个百分点。产险核心偿付能力具体排序如下:人保(195.4%)、平安(180.1%)、太保(154.7%);与年初相比,仅平安略升,变化幅度为:平安(2.5个百分点)、人保(-6.5个百分点)、太保(-11.3个百分点),总体平均值从181.8%下降到176.7%,降幅为5.1个百分点。 产险综合偿付能力具体排序如下:人保(223.3%)、平安(220.7%)、太保(204.7%);与年初相比,平安、太保略升,变化幅度为:太保(2.7个百分点)、平安(0.7个百分点)、人保(-6个百分点),总体平均值从217.1%下降到216.2%,降幅为0.9个百分点。

从负债端看,虽然近期受监管政策、渠道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寿险增长出现一些波动,但由于防御性金融需求依然旺盛,险企“开门红”期间主推的储蓄型产品适配客户的核心需求,竞争优势依然较强,预计“开门红”仍有较好表现。在产险方面,随着经济复苏,车险保费将平稳增长,非车保费也将保持快增。

从投资端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活跃资本市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预计随着政策的加速推进实施,权益市场有望回暖,与此同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在股市及利率的驱动下,险企投资收益有望增厚。

猜你喜欢
国寿偿付能力财险
银保监通报:平安人寿投诉4072件增长28%,居寿险公司首位!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管理制度
人保财险:助力“平安河南”建设
互联网财险投保者
基于保险赔付模型的财险业海洋灾害偿付能力测算
保险:“偿二代”首份季度报告发布
欧盟偿付能力II背景下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