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赣州市园林环卫管理中心,江西 赣州 341000)
近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公园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一环,城市公园表达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和物质文化风貌,是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居民休闲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城市社会生活与精神文明风貌的窗口,对城市景观的塑造和城市特色风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公园治理可借助多样化权力,使政府部门和市场机制,社会组织群体通过协调以及合作,在实现秩序的同时发挥绩效,提高公园管理治理工作,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赣州市叶坪路公园为赣州市中心城区健身主题示范公园,占地面积约15.6 万m2,位于赣州市章江新区叶坪路。叶坪路公园主要内容有主入口广场(图1)、健身广场、儿童游乐园、健身跑道(图2)、篮球场等。公园绿地内乔灌草有机搭配,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其中乔木约6800 株,灌木约3 万m2,草坪约4 万m2。广场铺装用地约5 万m2,绿地面积约10.6 万m2。本公园是赣州市民休闲锻炼的重要场所。
图1 主入口广场
图2 公园健身跑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健康主题公园的规模和功能日益扩大。公园内涵丰富,可能包括花园、游乐设施、运动场、健身区、绿地、湖泊等各种元素,其中每个区域都需要专业的维护和管理。图3、图4 为公园的绿化景观区域。
图3 公园绿化景观区域(一)
图4 公园景观绿化区域(二)
这样的复杂性使得公园内管理工作变得繁杂,需要统筹协调各个部门和各种资源。其次,城市健康主题公园可能同时服务于不同的人群和活动。例如,既需要满足老年人的健身需求,又需要提供儿童游乐区,图5为公园的儿童游乐区;既需要容纳大型活动,又需要提供宁静和空旷的环境。这种多样性和多功能性增加了公园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需要制定适当的管理策略和措施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另外,城市健康主题公园通常位于人口密集区域,面临持续的使用压力。大量游客和活动增加了公园的磨损和损坏风险。同时,管理人员还需要处理日常维护、安全保障、垃圾清理、植物护理、景观修剪等一系列运营管理问题。此外,公园的开放时间也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安排轮班和常规巡逻,为公园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1]。
图5 儿童游乐区
一方面,城市健康主题公园通常拥有大量的绿化、花草以及娱乐设施等,这些都需要定期养护和维修。然而,由于公园规模较大且设施复杂,养护费用庞大。而部分城市公园综合管理经费往往难以满足实际需要,造成公园管养经费不足的困境。另一方面,公园的管养经费主要包括人工、植物养护、设施维护、卫生管理等多个方面。需要支出的经费涉及工作人员工资、专业养护团队、设备维修和更新、环境卫生清洁等各个方面。然而,一些城市在财政预算中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经费用于公园管理,导致管理团队难以配备足够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设备,影响到公园的正常运营和维护。
目前,城市健康主题公园综合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市民参与度较低。尽管这些公园是为市民提供休闲和健康活动场所的,但很多市民对公园的参与和利用度仍然不够高。
首先,缺乏宣传和推广。一些城市健康主题公园在宣传和推广方面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宣传策略和活动。许多市民可能对这些公园的存在和活动不够了解,导致其参与度较低。公园管理方可以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公园的认知度,并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其次,设施和活动的多样性不足。一些城市健康主题公园的设施和活动可能相对单一,无法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市民希望在公园中体验多样化的活动,这需要公园管理方不断创新和扩大设施和活动的类型,使其能够吸引更多的市民携家带口前来参与。另外,市民参与的机会和渠道不畅。一些公园可能缺乏与市民互动和交流的机制,市民很难参与公园的管理和决策中。公园管理方可以建立市民参与的平台和渠道,例如设立市民代表团、开展调查问卷、组织公众讨论会等,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公园的管理、规划和活动,设立绿地、园林小品、景观道路认养区域,规划爱心林,增加市民对公园的归属感和参与度[2]。
(1)制订全面的管理计划和策略。这包括明确公园的愿景和目标,制定长期和短期的规划,以及确定具体的管理措施。管理计划应该涵盖公园的规划与开发、设施与设备维护、活动与服务提供等各个方面,并针对每一环节制定相应的指导方针。
(2)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流程。公园管理部门应该设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同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公园的各项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措施。
(3)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管理。建立公园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公园的综合信息管理和监控。通过使用传感器、摄像头等智能设备,获取公园实时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优化管理决策和资源配置。同时,利用移动应用等技术手段,提供便捷的公园服务和信息共享[3]。
一方面,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为公园绿地管养人员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使其熟悉植物学、园艺学、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处理植物病虫害问题,合理进行绿地维护和养护工作。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绿地管理计划。通过制定详细的绿地管理计划,明确每个季节或周期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时间表。例如,种植、修剪、除草、施肥等。合理安排工作任务,确保绿地的持续维护和健康生长。此外,引进创新的工具和技术。跟上绿地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如无人机巡检,远程监控等。这些工具和技术可以提高绿地管养效率,并帮助发现问题和进行精确的修剪和养护。同时,与专业机构和研究机构合作。积极与相关研究机构、大学和专业机构合作,共享经验和最佳实践。通过合作,可以获取专家的指导和建议,分享先进的绿地管理技术,不断改进和提升绿地管理水平[4]。
首先,开展公园生态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公园生态教育活动,如生态讲座、生态参观、环保主题活动等,向市民普及生态保护的知识和意识。提高市民对公园生态价值的认识,引导他们养成环保意识和行为,从而促进公园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其次,加强环境宣传与倡导。在公园内设置环保主题宣传牌、标语、宣传板等,以直观的方式向市民传递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其次,通过社交媒体、市民平台等渠道,定期发布公园生态保护的信息和动态,引导市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另外,建立市民参与体系。鼓励市民参与公园的生态保护和管理工作。设置志愿者队伍或组织公园环保义工活动,让更多市民参与公园绿化、植树、垃圾分类等活动,增强他们对公园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此外,加强公园生态保护的信息公示。公布公园的生态保护政策、管理措施和成果,向市民展示公园绿化、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工作和成果。倡导市民共同监督和参与公园生态保护,形成共同关注和保护的社会氛围。
公园管理方应与属地街道社区建立定期沟通和合作机制,共同制定公园管理计划和安排。街道社区作为公园的邻近居民,了解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关切,可以为公园管理方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居民传达公园管理的相关信息。其次,加强社区参与和共建共享。鼓励属地社区居民参与公园管理相关的志愿者活动、绿化养护等工作。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公园的活动和节庆庆祝活动,增强他们对公园的归属感和参与度,促进社区与公园的紧密联系。另外,利用社区资源和力量,进行公园管理的共建共享。与社区组织、居民代表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参与公园规划、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通过社区资源,提供公园内的文化、健康、教育等活动。例如,在公园内举办社区音乐会、健康运动日、绿色志愿者活动等,让公园成为社区文化和社交活动的中心。此外,加强社区参与的宣传和教育。通过社区通信、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居民传达公园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居民对公园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组织开展公园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健康主题公园绿化、环保等方面的认知和意识。
公园管理方可以考虑制定合理的园内收费政策,如适度设立特色项目的收费点。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如对特殊人群或团体进行免费或减免费用的待遇,以吸引更多市民到公园参与和享受。另一方面,发挥商业价值。利用公园内的商业资源,例如餐饮、休闲娱乐设施、文化展览等,吸引商家进驻并收取租金。通过与商家的合作,为公园筹集一部分运营经费。同时,就商家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管,确保其符合公园的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除此之外,借助赞助和捐赠进行筹资。与企事业单位、个人或社会组织合作,争取赞助款项和捐赠,用于公园的运营和管养。通过与赞助商或捐赠者合作,提供一定的回报或宣传效益,增强他们参与公园管理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探索公共资金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与政府机构、金融机构、非营利组织等合作,通过公共-私人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筹集资金来支持公园的综合管理。这种合作模式可以在资金和资源方面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公园运营的效率和可持续性[5]。
首先,设立志愿者队伍,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公园管理和管养工作。通过培训和指导,提升市民参与公园管理的能力。组织定期的沟通会议和交流活动,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协商解决公园管理中的问题和挑战。其次,建立奖励和激励机制。设立市民参与管养的奖励制度,如表彰优秀志愿者、义务员工等。通过奖励,激励市民积极参与公园管养,增强他们的参与意愿和责任感。最后,加强信息共享。建立交流平台,如志愿者微信群、社区论坛等,及时共享公园管理的信息和进展。通过市民参与、意见征集等方式,让市民参与决策过程,提供意见和建议。从而增强市民对公园管理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综上所述,健康主题公园作为城市公共设施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要加强规划与管理,挖掘城市综合公园应有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充分发挥城市综合公园的三大效益,并协调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使得健康主题公园整体综合效益的发挥符合城市尺度和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