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余建华
杭州西湖因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桃红柳绿,莲碧荷红,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春夏秋冬、阴晴雨雾都赋予西湖不同的景色,更留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等不少千古绝句,无愧为“人间天堂”。
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也成为了摄影爱好者们的富矿。他们扛着“长枪”、“短炮”和“飞机”,起早贪黑定格瞬间,绘制出各种有意境、有意思和有意义的画面。
因为家离西湖比较近,加上对摄影的兴趣,我常常会利用上班前后的早晚、节假日的闲暇一窥西湖山水,或妩媚,或空灵,或浪漫。一年四季,苏堤、白堤、杨公堤,断桥、长桥、西泠桥,处处都留下了我的足迹。镜头下,山水树木、亭台楼阁、花鸟虫草都竞相展示各自风韵,常走常拍,常拍常新,各有不同,令人乐此不疲。其中,曲院风荷公园因距离更近,成为我拍摄的主战场。除了拍摄自然风景外,我常常会留意抓拍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人文场景。
踩滑板吹着肥皂泡的小朋友,着汉服唐装的姑娘小伙,唱歌跳交谊舞的大叔大妈,拉二胡吹笛子和萨克斯的,拍视频做直播的,秀旗袍的,练瑜伽的,跑步的,打太极的,还有石板上写字练书法的……冬去春来,你来我往,看似差不多的自然景物,因为有了人的出现,风景显得格外灵动鲜活,演变成一幅幅别有趣味的“作品”。
其中,一组《为荷而来》背后的故事令人津津乐道。2018年7月,俄罗斯彼得大帝科学与艺术科学院院士、功勋艺术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造型艺术协会会员谢尔盖·福禄博列夫斯基来到曲院风荷。背着沉重的油画工具,冒着盛夏的酷暑,谢尔盖连续一个多星期笔耕不辍,通过画笔向世界传递西湖美景。时隔两年,谢尔盖重回故地再次创作,我先后多次从不同角度拍了一组题为《为荷而来》的照片,既反映了艺术家为创作精品的吃苦精神,也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绿色和谐共享理念深入人心,吸引了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冒着疫情风险为荷而来。
图2
图3
图4
还有《两个小女孩》组照,这是2022年5月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无意间看到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姐妹俩在小树林玩耍,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即使是口罩也难掩她们快乐的童心。从年龄来看,妹妹应该是二孩政策后出生的。姐妹俩摆弄各种pose,顽皮地用手机互拍,又马上在屏幕上翻看自己的搞怪动作,还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好不欢快活泼,让我情不自禁地端起手中的相机,迅速按下快门定格这一瞬间。
图5 两个小女孩
图6
当然,曲院风荷公园里更多的还是赏景和享受自然的游人。尤记得去年下半年偶遇一位个子瘦小的大爷,头戴一顶旧军帽,胸前挂着两个半新的单反相机,两个摄影包左右斜挎,在拍摄风光的同时,不时用手机给老伴拍照。老伴替他拿三脚架等物品,做好后勤保障。远方还能隐约听到有人羡慕“这位大爷今年已经84岁了”,有人感叹“只羡鸳鸯不羡仙”。
图7 晨跑
图8 童真
图9 与秋共舞
图10 紫气东来
除此之外,《晨跑》、《童真》、《绿色的梦》、《与秋共舞》、《紫气东来》等,都用不同画面反映了西湖畔的风景趣事,反映了改革开放45年、“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这大写的诗画江南、活力浙江。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悠悠西湖,光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