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银发人才工作站:汇聚乡村振兴“银”动能

2023-11-27 07:01薛松
银潮 2023年10期
关键词:海门银发人才

文 薛松

“有困难,就找‘林导师’,这是我们驻村书记的共识。”南通市海门区正余镇瑞丰村驻村第一书记蒋明伍感慨。

2020 年5 月,该村与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党支部签订了党建联盟协议,在会长林文标的指导下,通过引进决明子、大叶菠菜、牛角瓜等新品种,发展订单农业运作模式,打造酱瓜原料生产基地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促进了当地农企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已与23 名驻村第一书记结对,共建基地23个。

近年来,南通市海门区深入挖掘银发人才“富矿”,完善“银发人才库”,打造19个“东洲银发人才工作站”,持续动员离退休干部党员在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助力乡村振兴,让老年高层次人才献计有门、用武有地。

“银发力量”赋能“新农人”

蝉鸣声声,暑气蒸腾,海门区悦来镇廷奎村桑葚园依旧忙碌,90 后村干部吴胜桦正带领村民们修剪枝叶。

从2018 年吴胜桦担任廷奎村党总支书记,到2020年决定主打“一村一特”,聚力发展桑蚕经济产业链;再到今天村集体经济收入从60 多万元增加到115 万元,村民平均年收入从2.9 万余元增加到3.2 万余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从原本对种桑养蚕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变成种桑养蚕的“土专家”,吴胜桦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乡村振兴“银发人才团”的帮助支持。

围绕提升农产品产量质量、农业绿色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等领域,银发人才们多次前往廷奎村现场考察,结合自身经验给予吴胜桦大量指导与支持。

近年来,海门区围绕“银发资源更集中,银发优势更聚集”的工作思路,持续深化“银发人才库”建设,依托区老科协、关工委、老促会等涉老组织,采取“自主申报+支部(协会)推荐+上门聘请”的方式,挖掘遴选政治素质好、关心地方发展、有专业特长、热心公益事业的老专家,登记入库、分类建档,汇集海门银发人才187 人,其中“高层次银发人才”36 人,实现银发人才精准聚集。

立足“银发人才库”,海门打造产业兴农、人才助农、文化育农等东洲银发人才工作站,组织农林、果业、畜牧、粮食等“农字号”部门的退休干部组成乡村振兴“银发人才团”,深入乡镇提供技术指导,为吴胜桦这样的年轻村干部传授经验、指导工作,壮大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农人”队伍,帮助乡村因需造“才”,截至目前,已培养形成536 人规模的“新农人”群体。

跑出助农“加速度”

2021年,海门区四甲镇离退休干部党总支成立了“老杨工作坊”,聘请区农业农村局原副局长、区老科协副会长杨洪兴担任工作坊负责人,四甲镇原农技站站长梁志斌担任坊员。杨洪兴积极为四甲镇农业招商引资,他三到泗阳、四上上海,成功引进两个上海农业企业落户当地进行稻米、蔬菜生产,跑出助农发展“加速度”。

依托“‘金锄头’服务三农工作总站”“老杨工作坊”等东洲银发人才工作站,海门区将银发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农业企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产业经济体的需求紧密结合,在助力科技创新攻坚克难、服务农业产业发展中充分挖掘老干部优势潜能。

“我们海门的农业人,很多都是一辈子骑着自行车下乡办公。”杨洪兴说,“海门赵亚夫式的农技专家黄颂禹退休十几年,骑车为大学生村官送去真知灼见,为农民朋友送去农技知识,为农业企业送去助农政策;‘甜瓜女王’包卫红骑车到实验田搞科学研究,取得了一项项喜人的成果;畜牧专家沈麟书退休后骑车去京海集团上班,一心一意只为一只鸡,他参与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使诞生于江海大地上的鸡变成了闻名全国的鸡,为海门农业增添光彩。”

一本带着墨香、装帧朴实的《海门粮食生产发展简史》摆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高级农艺师徐志康的书桌上。翻着厚厚的手稿,徐志康激动地说:“人一辈子最高兴的莫过于能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我的一生差不多就是和粮食生产打交道!”

退休后,徐志康成为区老科协的第一批会员,参与科技培训、科普基地建设,撰写调研报告和建言献策,为乡村引进粮食新品种。现年84 岁的他依然活跃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民种植粮食作物,助力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银发人才已助力引进现代农业项目,助推发展设施栽培、有机蔬菜等新技术20 余个,建立创业基地15个,指导打造“蛙声依旧、稻法自然”四甲好大米、海门山羊等特色农业产品,以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升级。

《海门粮食生产发展简史》发行仪式

传递“银发”好声音

近年来,海门区组建乡村振兴银发宣传员队伍,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红色基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五大方面,深入农村社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宣传宣讲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

踏寻红色印记,赓续红色血脉。海门区征集银发人才,组建了“寻访革命遗迹,征集红色印记”工作小组。40多名平均年龄近80 岁的老干部志愿者不辞辛劳,奔波于启东及海门各区镇、学校,甚至前往上海采访知情人士,收集整理烈士地名信息。

“采访的亲历者中,年龄最大的96 岁,最小的85 岁。为了还原一段段珍贵的历史,我们在与时间赛跑。”寻访组成员、老校长施侨感叹道。历时一年左右,志愿者们以双脚寻访烈士命名地130 多处,采访知情人士300 余位,整理口述资料150 万字,为海门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记忆。

为盘活志愿服务项目资源,海门区吸纳“寻访烈士村镇里的红色印记”“传播优秀文化理论”等有社会效应、影响广泛的志愿服务项目,引导银发人才探寻红色地名、历史遗存、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乡村文化,在参与文物保护、整理文化资料、书写镇史村史村志和局史等方面贡献银发智慧。

目前,已编写《海门烈士地名传》《江海热土上的红色印记》《新鲜海门》《海门粮食生产发展简史》等书籍。同时,组织银发人才开展送教进校园活动,编写《从小热爱农业科技,长大建设祖国“四化”》《野生动物保护专题讲座》等学习资料,将农业知识搬进学校;开辟《乡土海门》栏目,弘扬海门乡土文化,传递“银发”好声音。

在“银耀东洲,赓续前行”第四季区管干部荣誉退休仪式上,海门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杨江华向银发人才“生力军”送上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祝愿:“希望各位老同志多做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工作,继续传播党的声音,讲好海门故事,展现新时代海门银发人才的最美风采。”

猜你喜欢
海门银发人才
人才云
“银发一族”消费升级
银发网红
海门赞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海门打开
海门农民为何能够增产又增收
再现“银发”风采——“2015银发达人”名单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