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平、孙旭东
1963 年8 月,河北省地区连降暴雨,导致海河上游出现多处山洪,洪灾造成全省88%的工矿业停产,交通瘫痪、房屋倒塌、居民流离失所。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英勇顽强的燕赵儿女并没有畏惧退缩,在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令中快速集结,形成了百万治水大军。一点点微弱的星星之光凝聚成一团团熊熊烈火,以锐不可当之势取得了战天斗地的胜利。
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虽然已经过去,但海河精神却根植在一代代灌区人的心中。他们坚信尽“尺寸之力”就可“跨越山海”,汇“星火微光”就能“增辉日月”。于是无数个赓续奋斗的身影“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在“不同的战场”上凝聚成一心为民,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灌区工程建设中每一方混凝土都饱含了灌区人的心血,这是他们辛勤耕耘的结晶;每个技术难题的攻关都凝聚了灌区人的智慧,这是他们攻坚克难的印证。满天的繁星因灌区人夜以继日的奋斗而变得分外明亮;潺潺的渠水因灌区人无私忘我的奉献而变得无比欢畅。阡陌纵横的渠道,巍然屹立的枢纽,互联感知的自动化,是灌区人聚合力,集众智,齐同德,善共事,助燃的那一团永不熄灭的火。
这团火是对前方光明的向往,是对伟大信念的执著,是存在于每个人内心的万千星火。
倒春寒中,他裹着厚厚的衣服,扛着沉重的仪器,穿过荆棘丛生的田间小路,站在水流湍急的测桥上,握着冰凉的测杆,日复一日,严谨细致的完成每次的测流量水工作。散发着兢兢业业微光的她,为灌区科学优化调度提供有力支撑,也为量水计费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透过发电机室的窗,她见过天边泛起的那一抹鱼肚白,也见过夕阳洒在渠水中的粼粼波光。发电机二十四小时运行的轰鸣声是她工作的主旋律,散发着任劳任怨微光的他,为千家万户守护着光明,也照亮无数奋斗者回家的路。
她见证了渠边迎春花生机勃勃的开放,也在厚厚的秋日落叶上前行。她从烈日炎炎的夏日一直走到白雪皑皑的冬季。散发着持之以恒微光的她,为干涸一冬的小麦送去甘霖,为城市居民送去生命之源。望着清澈见底的渠水,她不禁感叹:逝者如斯夫,当真不舍四季。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像萤火虫一样,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我们是炬火,我亦是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