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悦,胡福良
(1.浙江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2207 班,浙江 杭州 310058;2.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云南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年降水量丰富,山地众多且垂直分异明显,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十分适宜多种类型蜜蜂的生存和繁衍,因此吸引了大量蜜蜂,被称为蜜蜂的故乡。此外,云南的本土蜜蜂具有多样性,在世界公认的蜜蜂属9 种蜜蜂中,云南就有6 种,也具有“蜜蜂王国”的美誉。
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为蜜蜂的大量繁衍生息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蜜蜂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深刻影响着云南人民的社会生活、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方方面面。云南蜜蜂历史悠久,底蕴丰富。从古代到现代,人们在养蜂生产、文学创作、产品加工和民俗生活方面创造了丰富的蜜蜂文化。本文旨在探究和分析蜜蜂在云南人民生活中的深刻影响,并将结合具体事例,为云南蜜蜂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自然崇拜(nature worship) 以人格化的或神圣化的自然物和自然力等为崇拜对象,认为其具有生命、意志和伟大能力,是一种原始的宗教形式[1]。云南少数民族对蜜蜂的自然崇拜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体现了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等。
云南各少数民族大多都存在着对蜜蜂的自然崇拜,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怒族。他们自称为“蜜蜂的后代”“蜂氏族”。怒族生活在云南西部的怒江大峡谷,森林茂密,植物多样,百花盛开,蜜源丰富。怒族人以采岩蜜、蜂蜡和饲养中蜂、加工蜂蜡而闻名,蜂蜜是怒族生活的直接来源之一。在与蜜蜂朝夕相处的漫长时光里,人们逐渐认识到蜜蜂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益处,长此以往,蜜蜂文化在怒族人民的价值观念、社会结构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怒族简史》中记载了有关传说的具体细节,故事生动而真实。“近山者拜山,靠水者敬水”,原始时期的这种自然崇拜,反映出人们对于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生产富足的祈求,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社会生产条件较为低下,受自然物和自然力的约束较大。
生活在云南西北部的纳西族,创造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经书《东巴经》,并由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东巴文化”。在这部纳西族的百科全书中,记载了战争史诗、神话故事、生活民俗等各方面的内容,充分反映了纳西族人的生命观念、自然崇拜、爱憎愿望、生活追求等。 《东巴经》 中“不要用火烧树洞里的蜜蜂”、纳西族史诗《创世纪》 中“在天气未热起来以前,蜂不把家搬”等,生动地记载了东方蜜蜂的迁飞与气候的关系。由此可知,早期的纳西族人,就已经颇为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并将蜜蜂纳入生态系统里进行保护。
独特的蜜蜂文化还渗透到了白彝族人的生产、生活领域。由崇拜至图腾,由神话至传说,再由敬畏转向信仰,从物质生产、风土人情乃至精神生活,白彝族人形成了独特的图腾文化。在《彝族六祖迁秆典籍》中,白彝族人以实际生活中的观察为基础,歌颂了蜜蜂的勤劳、奉献、忠贞、博爱,以及蜂蜜的甜美、幸福和忠诚,表达了白彝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旧《云南通志》中也有所记载:“ 葛倮倮性犷悍, 以死为勇, 好猎喜蜜, 亦戴耳环、 骨簪,男著麻衣, 妇人麻裙稍短, 食野味,多长寿......”
时至今日,蜜蜂文化在云南依然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如云南楚雄紫溪山下的自然神庙,如西双版纳“蜂王树”上的蜜蜂图腾,再如蜜蜂飞至家中,总是被认为具有吉祥寓意和神秘色彩等实例[2],无一不展现出蜜蜂文化对云南社会生活的影响不仅是深刻的,更是长久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这种本初的信仰依然坚定不移。穿越了几千年的岁月长河,现今依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云南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其中蜜蜂文化占据了重要地位。蜜蜂文化是指与蜜蜂相关的文化现象,以及以蜜蜂为表现对象的文化形式[3]。蜜蜂文化深入着云南民间艺术的诸多方面,如文学、音乐、舞蹈、工艺品等表现形式。这些以蜜蜂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极具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文学是具有表情达意功能的语言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根植于劳动与实践之中,反映着政治和经济的变迁,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观照自然”的传统文学是一种偏向于纪实的文学表达形式,记录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情。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演变,“观照自然”逐渐向“观照自我”进行演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物质表面现象背后的象征性及实际意义,将对自然的观察融入对群体生活的映照之中。
如纳西族的民间文学《蜂花相会》就极负盛名。将男女间的爱情寓于蜜蜂与鲜花之间的依存关系中,在极富象征意义的文学表达中,抒发了对青年争取自由和幸福的赞美,真实写照了当时青年人主动争取自由和幸福、反对封建束缚的现实生活,体现了进步思潮和开放思想。同时,也反映出了纳西族的自然观和婚姻观——纳西族崇尚自然,认为万物有灵,认为婚姻关系就应该像蜂花关系一般,相互关心,相互依存。与此相似,在叙事长诗《阿诗玛》中,彝族分支撒尼人借蜂花关系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与向往。养蜂已经从单纯的生产行为演变为一种精神追求,人们更多地把自己视为文学创作主体而不是简单的养蜂者。“蜜蜂精神”愈加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
文学具有认识功能,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一定时代和民族的社会生活状况。从现代的视角反观从前的文学创作,我们可以在这样的“百科全书”中,理解并梳理云南社会面貌的深刻变迁;站在时代的角度进行思考,则可以加深人们对于群体和社会的认识,从而理解自然观察与文学创作、蜜蜂文化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牵扯与纠葛。
云南各族人民在与蜜蜂的共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并深入体现在民俗生活之中。蜜蜂作为缪斯,是乐舞创作的重要艺术形象和灵感来源。
民间音乐始终葆有其不朽的生命力,如纳西族的传统口弦、白族的嗔呐调、彝族的小三弦等传统的音乐形式依然完好留存,《蜜蜂过江》 《花儿不开蜂不来》 《花见蜜蜂朵朵开》等经典音乐作品依旧脍炙人口。
与此同时,现代的一些口口相传的山歌经过网络的传播也愈加流行开来,成为蜜蜂文化的优质传播途径之一。如“山对山来崖对崖,蜜蜂采花深山里来”(《弥渡山歌》),富有俏皮的民族风格,并以独特的唱腔和内容吸引着无数听众。电影《芦笙恋歌》描写新中国成立前发生在澜沧江流域拉祜族的故事,主题曲《婚誓》,就是根据拉祜族的芦笙曲调创作的[4]。影片中人物的定情恋歌中“蜜蜂生来就恋鲜花,鲜花为着蜜蜂开”几句借蜂花关系间接表达了彼此之间的爱意。
民族舞蹈如布朗族、佤族、傣族跳的《蜂蛹鼓舞》,体现了人们对蜜蜂行为的细致观察和模仿,展现了蜜蜂的肢体动作之美。还有傣族、布朗族的《蜡条舞》,表现了人们对于幸福和光明的向往——蜜蜂以各式各样的艺术形象出现在民族生活的重要舞台和盛大节日之上。
蜡染是云南等地区的手工艺术特色之一,作为我国四大印花技艺之一,其样式丰富,风格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在浸染中,人们利用蜡自然龟裂的特性,以此来使布面呈现出特殊的“冰纹”[5]。用蜂蜡此类蜂产品进行生活和艺术的双重创作,既体现了蜜蜂文化和服饰文化的结合,也体现了蜜蜂产品与民俗生活的不可分割。
傣族、布朗族在男女订婚的时候,会选择互赠蜡条,以表示对这段爱情的祝福;纳西族在老人去世,会用由蜂蜜米饭等做的糖饭去敬献[6];白彝族的家庭聚会中,往往年长辈高的老人才享有最先品尝蜂蜜酒、蜂蜜糯米饭的权利[7]。无论是待客、婚姻、敬老、生子、祭祖等家庭生活中,还是集市、聚会、节日重要社会生活,蜜蜂及其产品都作为重要角色出演。蜜茶、蜜酒、蜜饼、蜜果、蜜水鸡蛋,蜂蜜美食也始终在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随着时代的深刻变革,社会的迅速变化,网络和科技的发展打破了一些原有的传播格局,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云南野生蜂蜜产量较少、存在造假现象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阻碍着蜜蜂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在当代行稳致远,利用好发展机遇,将蜂文化的发展推进到更高一层楼,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和探究的方向。
文化是一个地区精神内涵的浓缩。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让云南各民族蜜蜂文化复兴,就要让云南民族文化旅游激发文化复制、再造与创新发展。在保留传统文化中积极文化因子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发掘其独特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此外,结合现今云南部分地区尚未脱贫的实际情况,若能持续不断蜂产品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增加其销售规模和数量,依靠养蜂贩蜜劳动致富也不失为一种可行手段。除了文化复兴创新之外,还应该加强市场监管、扩大品牌宣传、保护野生蜜蜂及自然环境[8]、传播和创新养蜂新技术等,全方位多主体地对蜜蜂发展进行实际可行的现实分析及未来规划。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纵观蜜蜂文化的发展历程,不禁让我们深深感叹于蜜蜂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和深刻影响。无论是奇幻的神话传说,真实的文献记载,还是动人的婉转曲调,精美的蜡染技艺,都体现了蜜蜂文化在云南社会生活变迁中的紧密联系。穿越了几千年历史长河、陪伴了人类几千年的蜜蜂,现如今,依然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云南乃至全中国、全世界的爱蜂者,更加深入了解和沉迷于蜜蜂的奇妙世界中。在当代,我们更应该利用和发扬好悠久神秘的蜜蜂文化,让其在今天更具生命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