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问题及对策

2023-11-26 16:48
活力 2023年16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养老金社会化

陈 芮

(永安市煤炭中心,三明 366000)

引 言

伴随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和落实,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双轨制的养老制度。但是,双轨制养老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事业单位的退休金通常需要财政和单位承担,部分事业单位的退休费不堪重负。其次,由于退休金的发放形式和制度模式不同,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连续困难,影响到了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有力配置。最后,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养老金待遇在调整和管理时难以实现统筹兼顾,不同人员之间的待遇差距过大,平衡性降低,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根据相关文件的要求,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自2014 年便开始实施,通过合理的方式完善了我国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问题。

然而,在养老保险不断完善的同时,我国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当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安置都是由相应社区和事业单位共同提供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减轻事业单位的经济负担和人力负担,也能促使退休人员更好地享受生活。但是,当前在社区服务和事业单位服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促进社会公平,相应部门必须探索和建立更加完善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模式,实现退休人员与社区管理的顺利对接。

一、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实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满足了我国养老保险并轨制改革的要求。当前,我国正着手推进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社会化养老保险改革,在该过程中离不开养老金的社会化缴存和发放管理。在并轨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建立统账结合制度,限定缴费基数范围,优化养老金标准的计算方式,进而化解双轨制下养老金待遇差别造成的矛盾。而要想实现并轨制的彻底改革和优化,就必须推进和实现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目标,将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与原单位的管理服务分离,实行社会化发放养老金、退休人员社区或街道属地管理,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力度,提高服务水平,进而为养老金的并轨制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实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满足了事业单位编制改革的需求。当前,我国企业单位的退休职工管理都已经交由社区管理,并且养老金发放也都由社保发放。但是,我国事业单位的部门众多,职能复杂,退休人员数量庞大,在管理方面的难度较大。当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在退休人员管理方面的压力重,并且伴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退休人员的管理和养老金发放等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阻碍。而加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优化管理职能,能够有效提升我国事业单位各项职能的发挥力度,促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

再次,实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格外重视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是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要求。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在减轻我国事业单位管理负担的同时,也能促使退休人员实现身份上的转变,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另外,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通常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身体健康情况和综合素养都比较高,在深入基层、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补充老年人才资源,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贡献,这对我国提升社会福利建设的整体水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最后,实现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也是退休人员自身发展和享受生活的重要需求。在社区管理过程中,退休人员能够更好地与社区人员进行交流沟通,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人员,得到更好的关爱。尤其是部分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较少,在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很难展开各类活动,而在社区管理过程中则能够与社区的诸多老同志共同参与活动,丰富晚年生活。另外,社区成员相互熟悉后,彼此交流照顾都更为方便,进一步增进了社区的融合度,促进了退休人员的和谐生活。

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现状

(一)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构建还不完善,并且在社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相关制度建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失,对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具体形式和内容未能做出充分明确的规定,因此部分事业单位和社区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对接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应工作人员在没有政策参考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出现各类纠纷,影响退管服务质量。例如,在部分社区存在退管服务与退休人员需求不适应等问题。此外,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独居老人的数量逐渐增多,退休人员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而缺乏必要的保障体系很容易造成部分工作人员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出现“欺软怕硬”现象,对不同老人呈现不同的服务态度,严重影响了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大部分退休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都不如年轻人,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和监管也会造成部分老人在遇到特殊情况时难以及时获得有效的帮助。总而言之,缺乏完善的保障体系严重影响了我国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进程,并且对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和人身安全等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对社会管理缺乏认同感

首先,部分事业机关的退休人员对社会化管理缺乏认同感,在心态和思想观念上难以及时转变。我国事业机关人员众多,相应的退休人员因长期在机关单位中工作,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很容易受到事业单位气氛的影响。在退休后,相应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很难对被纳入社会化管理产生认同感,并且也会担心在离开事业单位后,其退休福利待遇会受到影响,因而在主观意识上对社会化管理存在抗拒心理。此外,当前社会上大部分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退休后仍然会存在依恋感,观念转变较为困难,因而加剧了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困难。

其次,退休人员在退休后往往会因为缺乏工作荣誉感和获得感而难以适应,不利于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落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多会为自身的工作事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并且十分看重这份荣誉。但是在退休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身份就会逐渐淡化,并且也会留出较大的空余时间,在该期间相应工作人员难免会出现一定的不习惯现象,在情感上有所失落。另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通常会有较为丰厚的福利待遇和精神奖励,但是在退休后,相应的精神奖励就会逐渐消失,街道和社区的文体活动等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参与融合,这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到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社区管理组织机构不合理

社区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我国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整体上较多,再加上我国老龄化严重等问题,社区在社会化服务和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足,需要及时进行补充和支持。部分社区社会化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在服务方面很难做到位,因而也很难满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管理需求。此外,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退休后通常更加倾向于参与自身相关的社区服务工作,提升自身价值感,但是当前大部分社区在相应服务机构建设方面存在缺失,不仅未能丰富建设内容,也未能构成完善的服务体系,因而造成社区服务和退休人员精神满足存在较大的矛盾。

三、提高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政策法规,健全保障体系

首先,要构建完善的监督监管制度,保障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在构建监督监管制度的过程中,相应工作人员要对政府的相关政策进行总结,明确政府规定要求,进而规范社区或者街道在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方面的各项言行。伴随着我国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逐渐深入,相关部门在政策完善和修订方面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及时制定和修整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扩大社会化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促使相应工作人员能够严格依法管理,同时保障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在政策完善的同时,相应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宣传工具对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情况进行详细宣传,促使相应的人员能够充分明确社会化管理的具体方式,进而实现全社会的监督监管,更好地保障和推动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

其次,在监督监管过程中,相应的事业单位也要与社区或者街道等实现协同联动,共同完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在工作推进过程中,相应的部门要及时关注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进程,并定期对相应退休人员的生活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保障社会化管理的质量。事业单位和相应的社区街道也要相互配合,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引导单位和劳动保障平台等协同监督,进而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形成科学、高效的工作流程,完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移交工作。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在进一步优化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过程中,也要完善相应的信息系统和平台建设,保障每一位退休工作人员的退休办理手续和档案交接等都能被所在的社区接收,进而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退休人员资料库动态化管理。

最后,事业单位在对退休人员进行社会化管理的过程中,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持彼此的感情纽带,稳定退休人员的心理,保障工作交接的顺利进行。在进行社会化管理的过程中,事业单位要对退休人员的合理待遇予以承诺和保障,确保相应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更不会因为人事变动而发生折扣。对于单位发放的统筹费用也要认真进行清理,并根据合法合理的原则进行妥善处理,保障相应费用处理经得起检验。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过渡期间,相应事业单位也要予以充足的保障,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保持与退休人员的联系。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社区功能

首先,要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应用,优化社会化管理机制。当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养老保险并轨制改革过程中都建立了信息化运行平台。伴随着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所占比例的逐渐增加,我国社会机构服务对象也在增多,通过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信息管理和应用效率,进而提升相应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更好地为退休人员提供服务。此外,退休人员也可以通过相应平台及时查询到需要的信息。

其次,相应的社区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社区服务职能,提升服务保障力度,丰富退休人员的业余生活。第一,相关部门及社区服务机构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组织相应的培训等,提升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整体生活质量。第二,相应的社区或者街道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退休人员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一定的娱乐场所,丰富其退休生活,满足其精神需求。第三,社会化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要根据工作需求申请财政支出,保障社会化管理机制的有序运行,同时采取一定措施进一步规范养老基金社会化的发放模式,将个别单位的福利和津贴发放从养老金的发放中剥离,保障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的公平性。

(三)加强社区服务建设,实现多元化养老模式

首先,要加强资源整合,完善社区功能转型。伴随着我国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数量的逐渐增加及我国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深,我国在社区规划建设方面也要提升相应的标准,通过改造、扩建等措施逐步完善相应街道的各类设施,完善社区平台体系建设,形成社保经办机构牵头、人社中心管理、工作站服务的管理服务体系,提升社区退休人员管理的规范性和全面性,进而更好地为退休人员提供服务。此外,在多元化服务的过程中,相应街道和社区也可以及时对退休人员的意愿进行调查统计,尽量满足不同人员的需求,进而更加合理高效地进行管理。例如,对于部分价值感需求较高的退休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也可以组织其参与到相应的志愿活动中,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在丰富退休人员的退休生活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相应价值。

其次,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做好退管业务经办、档案查询、资格认证等各项工作。在退管业务经办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基础信息采集管理,规范和简化相应的业务手续,完善退休人员的动态数据更新,并根据相应数据和具体情况对退休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例如,对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人员,可以通过社保联网等手段,第一时间探望住院退休人员。此外,也要加快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档案转移工作,推进纸质档案集中化管理、电子化传送等,优化档案整理、录入的各项手续,提升工作效率。在档案转移和交接的过程中,相应工作人员也可以指导退休人员在各个街道和社区通查,进而促使档案管理更加人性化、科学化。

结 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还存在各种不足,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完善和改进。通过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提升资金投入力度、丰富社区服务功能、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等各项措施,能够有效解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问题,提升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进而为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养老金社会化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