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虹
(平潭综合实验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福州 350400)
平潭是全国第五大岛,平潭的史前文化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期,平潭的音乐文化也可以追溯到史前的南岛语族音乐,至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从南岛语族遗址出土的石磬就可窥见原始社会音乐文明的一斑了。音乐源于劳动,音乐源于生活。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几千年来,平潭的先人们在农耕捕鱼的劳动中边和边唱,边唱边跳,歌之舞之,渐渐产生了音乐。
平潭的民族民间音乐异彩纷呈。有平潭童谣,如《金鸟仔》《蚱蜢撩鸡角》《马尾星》等,活泼生动、充满童趣;还有民间器乐音乐,如:排只音乐、十番音乐、婚嫁音乐,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还有曲艺音乐,如:平讲音乐、评话音乐、尺唱音乐,说唱结合,惟妙惟肖。因为平潭四面环海,人民向海而生,渔舟为家,产生了原生态本土民歌——疍歌,疍歌是平潭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全面地展现了平潭的风土人情。疍歌的类型包含有:盘诗、贺年歌、采莲歌、渔诗歌、十字歌、长年诗、渔歌、风俗歌、节气歌等,歌词丰富多彩、风趣幽默,旋律朗朗上口,易于传唱。
唐代时期,弋阳腔开始萌芽,300 多年前传入平潭,并与平潭乡土音乐结合,就形成了平潭独具特色的戏曲——词明戏。2007 年这种古老的戏剧已被列入福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词明戏历史悠久,上承昆曲,唱腔高亢清亮,曲调细腻婉转,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是平潭音乐文化的明珠。再说到闽剧,又称福州戏,是清末明初开始流传于福州方言地区的多声腔剧种,它是儒林戏、江湖戏、平讲戏三大源流融会大成,并吸收了徽剧、京剧等养分,形成了闽剧。闽剧是福建五大剧种之一,距今已有400 多年的历史了。而在200 多年前闽剧就已经在平潭盛行,与词明戏一起在平潭的土地上和谐共生,同放异彩。
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应把优秀传统文化拍在沙滩上,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平潭民族民间音乐和非遗音乐是我们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对平潭民族民间音乐进行项目式学习非常重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进行项目式音乐学习,是发扬和传承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我们音乐教师要充分挖掘民族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发挥美育功能,使学生在民族音乐的浸润中提高艺术审美,增强民族自豪。
闽剧文化源远流长,在平潭民族民间音乐进课堂的项目式学习中,我们以闽剧教学为例,结合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标准,结合福建省义务教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通过对音乐核心素养的研究,进行闽剧教学实践,能够使学生了解地方特色音乐,充分感受到其魅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所以,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之中,对于闽剧进课堂的落实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民族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能够对民族精神的呈现,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媒介。现阶段,我区对于传统民间音乐的实际教学状况并不乐观。中小学生闽剧教学的开展存在较大问题。我们发现有以下几点原因:(1)社会上对传统音乐的宣传媒介太少,学生对闽剧知之甚少;(2)学生身边喜欢各种流行音乐、包括一些所谓的口水歌曲,易于学唱;(3)闽剧等地方音乐在学生心目中曲高和寡,感觉很难的样子;(4)缺少闽剧专家或演员专业的指导,教师们有畏难情绪等。因为不重视所以不了解,故闽剧传播范围越来越小,甚至对其有偏见,以至于闽剧很长一段时间只是在固定人群之中传播,这也就导致民族音乐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因此,闽剧作为平潭民族民间音乐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我们中小学教师要重视,要关注地方戏曲音乐、乡土民歌等在教学中的开展,进而引导学生喜欢。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对戏曲音乐传统内容感兴趣,也能像流行音乐那样对学生具有较强吸引力,这就需要教师们大显神通,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打破这种被忽略的局面,使学生懂得如何欣赏闽剧戏剧音乐的美,使其对民族音乐爱好不断增多,进而减少中国民族音乐“沙漠化”现象的出现。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家对中华民族文化进课堂进校园越来越重视。
别具一格的优秀传统文化闽剧作为地方教材或者校本教材,已进入到平潭多所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始一改地方音乐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但因为重视力度还不够,并且有些学生对于闽剧音乐具有排斥的心理,这也就导致其对于地方民族音乐的认识极其浅薄。既然闽剧作为平潭的音乐文化不可能淡出历史的舞台,那么我们就不能让其失去观众。而目前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理念:“根据地方音乐文化习俗,选取恰当的角度和材料,进行富有特色的音乐教学”。这也就为民族音乐的延续提供了相应理论支持,闽剧等民间音乐的传承有了希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将传统闽剧与现代元素进行结合,例如闽剧新唱等,使学生体验感受传统民间音乐的动人之处,精彩的创意实践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过程。而对闽剧等文化发展的梳理,也是对学生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就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进而让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对经典闽剧音乐知识的学习,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家乡特色、地域风格,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历史文化、多元文化的感悟与了解,领略闽剧音乐作品所传递的思想感情与艺术魅力,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之中进行闽剧教学,教师首先要能够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闽剧具有浓厚的兴趣。闽剧虽然剧目繁多,但适合每个学段的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学唱和表演的闽剧歌曲内容也很有限,所以教师一定要提前学习,预先准备,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闽剧作品,在教学时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偏好,因地制宜地对闽剧内容进行教学与编创,让学生积极融入教学活动。对闽剧资料搜索的过程,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信息化、多媒体技术,查找闽剧相关音频、视频、文字等。同时可以到闽剧团进行实地考察,与闽剧专家演员近距离交流,与他们结对子,跟踪学习。教师们首先自己要对闽剧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在教学设计中施行有效策略,切入重难点,愉快地教学。教师要尽可能选择结合现代元素的闽剧作品,更好地引发学生兴趣。同时,对于闽剧作品的选择还要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发展阶段,并且符合其身心发展具体要求,风格内容更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奋进,为学生闽剧学习营造良好氛围。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于闽剧发展历史文化的认识,让其不再思维定式,觉得民族民歌太土,而要扎根民族文化的土壤,彰显民族文化的气质与个性,为家乡文化自豪。
在中小学闽剧教学中,可以邀请相闽剧演员,比如老生、青衣、花旦等各种戏剧角色的专家到课堂上为学生讲课及示范表演,专家对于闽剧等的发展历史以及特点有着较为全面地了解,因此其对于闽剧的教学会更清晰,这样学生更容易对所学内容产生共鸣。现场身临其境的表演既拓宽学生眼界,又促进课堂学习快速生成,就能够更好地掌握闽剧作品及相关知识。教师们也要定期组织闽剧等民族民间音乐相关的教研活动,拜访大师,悉心请教,也可以去参加相应的闽剧演出活动,先把老师自身闽剧的专业素养提升了,才能把学生教好。并组织学生对民间音乐进行采风、研学,带领学生贴近生活,真实欣赏闽剧,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闽剧神韵所在,从而对其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教师在平时生活中要善于收集相应经典剧作,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学校还可以开设闽剧兴趣班或者社团,让学生在持续不断的学习中,在兴趣爱好的驱使之下坚持闽剧的学习。除了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学校和教师还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闽剧舞台表演,把学生的所学所思所想释放并加以诠释,加强学生的舞台表演,使其对于闽剧的学习能够更进一步。教师要能够发挥这个体学生的引领作用,进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投入到快乐的闽剧学习之中。
在闽剧教学的唱段学习中,要重视闽剧的语言特点。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往往可以充分体现地区文化的复杂性。而闽剧以福建福州为发源地,这也就使得其需要用福州的方言也就是福州语来进行唱念道白,才能够充分体现其韵味。因此在闽剧进行教学之前,要引导学生能够对福州方言进行相应学习,因平潭方言也是属于福州语系,也可从平潭方言入手,并在其语音语调上做比较学习,创设地方文化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而学生对于方言的学习则可以从念剧作唱词开始,进而能够在学习福州方言的同时深化对于闽剧的学习,并且学生在熟练掌握相应唱词以后,教师只需要再引导学生学习相应曲调、节奏以及乐句音调,就可以直接落实对于闽剧唱法的学习。例如,小学学段的闽剧教学可以选用平潭童谣《真鸟仔》填词的闽剧曲牌《一枝花》唱段,全曲的福州语或者平潭话词义直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曲式采用起承转合结构,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地方方言掌握速度较快,也很感兴趣,可以更自信地进入下一教学环节学习。还可以收集相应方言日常用语、歇后语以及俗语等,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讨论交流,注意咬字吐字与准确发音,拉近学生与方言之间的距离,有感情地歌唱,使闽剧在教学之中更好地被推进与提升,使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传承。
闽剧是古老的戏剧文化,在闽剧教学的唱念做打学习中,要重视闽剧的音乐特点。还要抓住闽剧的戏曲特点,通过对闽剧的唱腔,即洋歌、小调、逗腔、江湖调、啰啰五个部分的相关歌曲学习,感受闽剧唱腔多种特点。例如“洋歌”通俗平畅,“小调”清新活泼,“逗腔”旋律优美、风格高雅,“江湖调”节奏自由,说唱性强,“啰啰”高亢激越,朴实粗犷。例如,闽剧曲牌《盘关》属于小调唱腔,要通过听辨、模仿、学唱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从各种音乐要素引导学生如何表现出歌曲清新活泼的风格特点。要想在中小学课堂之中推进闽剧的教育,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重点学习闽剧的唱腔。而闽剧很多作品节奏较为缓慢,这也就使得在演唱过程之中拖腔往往都很长,同时其旋律又跌宕起伏,这就导致学生很难能够对其进行学习。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梨园式教唱法——口传心授,相信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反皇城》这一曲目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首先要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剧作背景。并且对于剧中旋律进行分句教学,并且配合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而学生在学习时也要对具体表情动作进行模仿,学会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教学中不仅引导学生要注意闽剧唱腔和韵味的学习,还要感受闽剧的手眼声法步,了解闽剧的演奏乐器以及锣鼓经,可以进行一些改编和实践,可以根据闽剧特点加入新的音乐元素。还要了解闽剧的行当、道具服饰,让课堂充满热情,使学生可以较好地表现戏曲音乐。闽剧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较长的发展阶段,这也使得其形成了具有自身艺术特点的表演体系。通过对闽剧唱腔等音乐特点的学习,学生可以积累戏剧音乐赏析,培养闽剧音乐的表现能力,从而助力闽剧文化的传承。
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地方传统音乐具有丰富的地域精神内涵。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民间音乐的课堂教学道路深且长,任重而道远。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师要重视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积极思考,努力求索,挖掘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与时俱进,兼容并蓄,肩负起优秀文化传承的责任。让学生通过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全面发展。让中华文化音乐之花在祖国大地上开花结果,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