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帅
(《商业会计》杂志社有限公司 北京 100801)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编辑人才是一个杂志社重要的资源,编辑力量的强弱会影响一本期刊的质量和长远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出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无论出版形式和传播方式如何变化,都离不开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编辑工作的外延不断拓展,已不仅仅局限于对文字的编辑加工,而是要熟悉编辑出版工作的整个流程。在杂志社重视编辑人才培养的同时,编辑也要适应形势的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自觉担负起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任,将成为一名优秀编辑作为努力的方向和前行的动力。本文结合多年的编辑工作实际,对财会类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期刊编辑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对新闻宣传工作和期刊出版工作的要求,强化政治把关意识,在选稿、组稿、审稿、编辑出版等全流程,以及新媒体信息发布等方面把好导向关,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编辑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力、判断力、辨别力,准确判断和辨别稿件中存在的舆论导向和意识形态问题,提高政治把关能力。在期刊出版工作中,编辑要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始终牢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刊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正确,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效益、文化价值和出版价值的文章,提高期刊的社会影响力,为推动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了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维护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编辑应树立风险意识,具有甄别能力和学术把关能力,对稿件至少进行两次查重。在稿件初审之前,须利用查重系统对每一篇稿件进行检测,对于重复率稍高的文章,要通过人工比对查找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是因为引用了相关法律法规、准则制度,以及作者自己的观点等导致的重复率高出期刊所规定的要求,可以视所引用篇幅的长短而定;若是因为作者没有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而导致重复率稍高,可以与作者联系,对参考文献进行补充。而对于重复率特别高、涉嫌抄袭剽窃的稿件则要果断拒稿。在稿件刊发之前,编辑应该对稿件进行二次查重,这样可以避免收稿和刊发间隔时间较长的稿件存在一稿多投的情况,从而为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学术期刊的公信力。
稿件初审是影响期刊整体质量和声誉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文章的选择能力、鉴赏能力能够反映期刊编辑的眼光和学识。如果编辑对稿件的初审不细致、不认真,把关不严,就有可能使一些质量不高的稿件进入到复审环节。为此,在初审稿件时,编辑应具有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提高学术把关能力,重点审核稿件与期刊的宗旨是否相符,是否具有学术价值或实务指导作用,选题是否具有时效性、前瞻性、创新性,文章的结构框架是否合理,条理是否清晰,论述是否严谨,语言表述是否通顺,格式是否规范等。对于舆论导向存在问题、没有学术价值和实务指导作用的稿件应做退稿处理,而对于选题有价值、内容有创新、但在文字表述或结构等方面仍有待完善的文章,不应全盘否定,而是应该用辩证的方法、从整体的角度看待问题,看到文章的闪光点和潜在的价值,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文章虽然初稿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是经过作者的多次修改、编辑的指导和精细加工,文章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最终将文章打造成了精品。这其中既有作者的辛苦付出,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编辑的智慧。
稿件的质量影响着期刊的质量,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对稿件的加工修改能力能够体现编辑的责任心、学术素养和文字功底。编辑工作蕴含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要求编辑有较强的责任心,始终抱着对作者负责、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每一篇稿件精心打磨,在出精品力作上下功夫。在修改稿件之前,编辑应通篇阅读文章、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细致修改,字斟句酌,并对文章中的数据、所引用的法规文件等进行核对,关注文章的前后表述是否一致,及时发现文章中的错误和疏漏。另外,在修改稿件的过程中,要多存疑、勤查证、慎改动,编辑要有探究和质疑精神,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应及时和作者沟通,也可以请教专家,或者寻找专业、权威的资料进行查证,直至确凿无误。总之,经编辑修改后的稿件应导向正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文题相符、文从字顺、用词严谨、语言简练、无错字别字漏字等。
校对是降低期刊差错率的关键环节,编辑应高度重视文章的编校质量,提高编校技能。对于财会类期刊而言,专业性较强,期刊编辑应该参与校对等工作,在校对过程中要严谨、细致,不仅要校对文字,还应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编辑工作经验及时发现稿件中的错误。除此以外,还要认真核对作者信息、基金项目是否准确,大小标题、参考文献、图表等的序号是否正确,图表中的数据、文字与正文中的数据、文字表述是否相符,文章的内容与原稿是否一致,是否有图表、文字漏排现象,页眉、页脚的文字是否正确等,在出刊之前发现错误,不断提高期刊的出版质量。另外,编辑要善于总结工作规律和经验,同时也要学会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完善,使编校能力不断提高。
编辑应具有选题策划能力,使选题具有时效性和独到的研究价值。为此,编辑应了解并密切关注国家出台的重大战略规划、财经方针政策,关注国际和国内会计、审计等领域相关准则制度的颁布、修订情况,关注税收、金融等领域新政策法规的出台,追踪前沿会计知识和理论,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会计学科发展,挖掘有价值的选题,进行选题策划。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强调要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切实加快会计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强会计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会计数据共享机制。对此,编辑应具有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可以关注与数字化转型有关的选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稿,反映数字化转型的前沿理论、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以及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栏目能够体现期刊的办刊宗旨、凸显刊物的特色,作者根据栏目的设置可以了解期刊的选题方向,有针对性地撰写文章,以提高稿件被录用的概率;读者可以借助栏目有选择性地阅读感兴趣的文章,并能够根据栏目的变化了解会计等领域的最新动态,调整阅读方向和关注重点。因此,编辑应具有栏目策划能力,在栏目设置、栏目刊载内容等方面下功夫,用心做好栏目策划,这有助于提高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编辑在进行栏目策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栏目的固定性。固定的栏目承载着相对稳定的内容,也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体,可以将其打造成精品栏目和特色栏目。比如,《商业会计》的“本刊专稿”栏目,会刊登会计等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的文章,大大提高了刊物的学术影响力,经过多年的培育,该栏目已经成为了精品栏目;“学科建设”栏目会刊登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重构等方面的文章,与同类期刊相比,具有独特性。(2)栏目的灵活性。期刊的栏目不能因循守旧,一成不变,编辑可以根据形势需要、学科发展方向、作者来稿和读者需求等,在全面评估、考量的基础上进行栏目策划,或者开设新栏目,或者取消过时的栏目,或者对原有的栏目进行优化,或者就某一专题有计划地推出一系列有思想、有创新、有价值的高质量文章。此外,栏目的灵活性还表现在每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栏目的先后顺序。(3)栏目的系统性。栏目的设置不能随心所欲,要符合期刊的办刊宗旨,找准定位、合理规划,要有系统性、计划性、前瞻性,并保证有充足的稿源,使栏目能够持续运营。
一篇篇好文章是支撑刊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好的文章来源于学术能力突出、实务经验丰富、写作态度严谨、文化底蕴深厚、文笔好的作者,为此,编辑应结合期刊的选题方向、栏目设置、作者的研究方向等,密切与作者的联系,维护好作者资源,不断提高组稿约稿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为期刊编辑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了加大组稿约稿力度,编辑应增强脚力,走出去,走近作者、读者。通过参加学术会议、论坛、讲座等,了解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利用与会计等领域专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就学术研究的热点、重点与专家深度交流,了解专家近期的研究方向,可以就某一选题向专家约稿。编辑也可以走进高校,与会计、审计、金融等专业的教师交流,了解学科发展、产教融合的趋势和方向,了解师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需求。编辑可以走进标杆企业,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审计等工作的影响,感知数智时代各领域的变革,与实务界的专家进行交流,增强稿件的实务指导作用。
编辑的工作能力与自身的学术素养密不可分,应努力成为一名学者型编辑。因为只有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才能准确地评价文章的质量,发现文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文章进行专业的修改和完善,获得作者的认同;才能胜任选题策划、组稿约稿、审核把关等工作;才能与作者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编辑的学术素养:
首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会计准则制度、税法规定等的修订完善,新法规文件的陆续出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编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要与时俱进,通过继续教育、自学等形式,接受新信息、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了解会计学科的发展趋势、前沿和热点问题,关注会计相关学科的发展情况,为提升学术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珍惜编辑职业提供的机会。编辑经常和会计、审计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打交道,他们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专业的学术能力、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独到的见解、丰富的实践经验等,可以开阔编辑的视野,拓宽编辑学术认知的深度和广度,编辑应利用这些难得的学习机会,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
再次,参与学术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编辑可以参与学术研究,并将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撰写学术论文。与修改稿件不同的是,撰写论文没有现成的文稿,写作的内容、思路和框架需要编辑自己去搭建,篇章的结构和布局需要自己去谋划,文字和语句需要自己去揣摩,文章的论证方式需要自己去思考,专业的资料需要自己去查阅,这个过程更能凸显编辑的笔力、意志力,而且通过学术研究,编辑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会计等领域的前沿和重大现实问题,进一步提升学术水平。与此同时,编辑更能体会到作者写作过程的艰辛,将会以更加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篇投稿。
编辑在学术发展和人类优秀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编辑应心怀敬意,多一分尊重,多一分热爱。编辑工作比较枯燥、专业,为了证实一个观点、核实一段内容,要查阅很多资料;为了保证文章质量,要对文字反复推敲;为了提高编校质量,要严格把关……编辑的这些努力与付出是他人所看不到的,只有拥有博大的人文情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私奉献的精神,才会坚守初心,对工作始终保有热情;才会沉下心来、踏实下来,和作者共同打磨出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优秀文章;才会对文字怀有敬畏之心,在整个编辑工作流程中严谨细致,处处留心,时时思考;才会以守正创新、孜孜以求的职业态度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追求卓越。
编辑应具有与岗位相匹配的职业信誉和职业操守,恪守职业道德,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篇来稿,既重视名家、专家的稿件,也要注重培养年轻作者,给他们提供成长的空间和专业的指导,拓宽作者的写作思路、研究视角,提高作者的写作水平,这也是编辑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编辑应树立为作者和读者服务的思想,处理好与作者、读者的关系,加强沟通交流,发现、培养优质作者,用专业、真诚的工作态度和能力赢得作者、读者的信任。
编辑应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将重心放在编辑出版工作中,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出版管理条例》《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熟悉期刊出版的所有流程,并严格按照流程开展工作,始终坚持“三审三校”制度,不因任何因素的影响而省去应有的工作程序。
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期刊出版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编辑要具有创新意识,勤于思考,思考如何创新杂志的内容、形式;如何做好主题出版、主题宣传;如何聚焦学术前沿,确定选题方向,打造品牌栏目;如何出精品力作,提升杂志的影响力;如何提高出版的时效性,为有重大创新的高质量稿件提供快速审稿发稿通道。优秀的学术文章只有被广泛传播,才能体现其价值,为此,编辑既应熟知传统出版的传播渠道和运营方式,又要了解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提升互联网思维,群策群力,创新期刊的传播渠道和宣传方式。利用新媒体,适时发布选题方向、信息资讯等;将新媒体与纸媒融合互动,精准推送,使文章有较好的呈现方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