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方
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远古时期,因为能克服大地引力的束缚穿梭云端、翱翔天际,鸟类成为先民们的崇拜对象,成为沟通天与地、人与神最理想的凭借和寄托。基于此,在所有人类虚拟的动物中,神鸟的形象最为积极正面。在人类早期文明中,神鸟曾以不同的名字或稍有差别的形象出现,表达着人们对宇宙苍穹和彼岸来世的特别理解。
在诸多神鸟之中,凤凰与菲尼克斯(Phoenix)影响最大,并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成就彼此、成为彼此。在西方,1世纪后期的基督教文化欣然接受了古埃及、古希腊的“太阳神鸟”—菲尼克斯的传说,并巧妙地为其延伸出“浴火再生”的神力,从而佐证耶稣基督复活的真实性。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菲尼克斯在西方文化中大行其道。在东方,中国古代先民逐步抬升对雉鸡的喜爱之情,经过不断神性发酵,由雉鸡演变而来的凤凰成为与龙比肩的东方神鸟,并与礼乐制度一起从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腹心向四周旅行,直至覆盖东亚绝大部分地区。17—19世纪,凤凰与菲尼克斯完成了文化上的对译,成为今日语境中的彼此。
西方世界最早记录菲尼克斯的人是赫西俄德,这位生活在公元前8世纪前后的古希腊诗人曾用诗歌的方式简单描述过一只从东方飞来的神鸟。2003年,英国小说家J.K.罗琳所著“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五部也以菲尼克斯命名—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哈利·波特与凤凰社》)。西方世界对神鸟菲尼克斯的痴迷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写道:“他们还有一种名为波伊尼克斯的圣鸟,这种鸟我本人除了在图画上以外,从来没有看见过,甚至在埃及,这诚然都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动物;而根据黑里欧波里斯人的说法,只有每隔500年,当它的父鸟死的时候,它才到这里来一次。如果这种鸟和图上所画的一样的话,则它的大小和形状便是这样:它的羽毛大部分是红的,部分是金色的,而它的轮廓和大小几乎与鹰完全一样。埃及人有一个故事告诉我们这个鸟做些什么事情,但这个故事在我看来是不可信的。他们说,它是从阿拉伯带着全身敷着没药的父鸟来的,它把父鸟带到太阳神的神殿,并在那里埋葬了父鸟。”从书中的记述来看,波伊尼克斯将父鸟带到埃及太阳神殿之前,着实费了一番心思:“为了带这个父鸟,它首先用没药做一个它可以带得动的卵,并把它带起来以便试一试它是否经得住这样的分量。然后它把这个卵掏空,把它的父鸟放进去,再把卵中空隙的地方用没药塞满。于是这个卵便又和起初的重量完全相同了。在这样地包裹完毕以后,它便把这个父鸟带到埃及,并把它安放在太阳神神殿里。”笔者推测,波伊尼克斯对父鸟的处理方式,反映的应该是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方法。
1世纪早期,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等人也留下了菲尼克斯的记录。老普林尼在《博物志》中写道:“阿拉伯半岛还有一种更有名的鸟(虽然可能是虚构的)—菲尼克斯。全世界只有一只,因而几乎没有人见过。这种鸟体形似鹰,除了脖颈周围有些许金色,身体皆为紫色,而尾部又呈蓝色,间有一些玫瑰色,喉咙处有成簇细毛,头顶有羽冠装饰。”对于“几乎没有人见过”的鸟,老普林尼还是认真地将它记录下来,说明当时与菲尼克斯相关的传说已经深入人心。至于菲尼克斯为何来自阿拉伯半岛,早期历史学家认为那里是香料之乡,盛产乳香、肉桂、桂皮和没药。
牛津大学东方学博士杰拉尔丁·平奇在《埃及神话手册》一书中认为,埃及太阳神在创世时是以贝努鸟的形象从混沌的天水之间升起的。在古埃及语中,“贝努”的最初词性为动词,意为崛起和闪烁。在金字塔的文本中,贝努鸟与神秘的造物主关系密切。从古埃及墓室壁画的图片来看,贝努鸟双腿细长,形象更接近鹤而不是鹰,这或许是菲尼克斯形象的来源。有西方学者认为,菲尼克斯的诞生与早期地中海古人类的太阳崇拜关系密切。荷兰历史学家鲁洛夫·范登布鲁克指出,在古亚述人、古美索不达米亚人和古罗马人的神话中,棕榈树因为与太阳神相关而地位重要。如在古希腊语中,棕榈树的发音与菲尼克斯相同,而且太阳神阿波罗就诞生在棕榈树下,所以也可能是棕榈树婆娑的树影和奋力向天空生长的精神激发了古希腊人的想象,从而塑造出菲尼克斯。
基督教诞生之后,“异教”传说中的菲尼克斯意外得到了重视。1世纪末,教皇圣克莱门特一世把菲尼克斯纳入基督教文本之中,并有意延伸出菲尼克斯浴火而生的情节。隨后,德尔图良大主教为菲尼克斯增加了基督教式的意义和细节。他在《生理学》一书中写道:“菲尼克斯死了,三天后复活了。”毫无疑问,在早期基督教学者的眼中,“浴火”菲尼克斯成为耶稣复活的绝佳象征。正如历史学家大卫·杰佛里在1992年出版的《英国圣经文学传统词典》中评论说:“早期基督教作家不仅将菲尼克斯视为复活的象征,而且还特别将其视为耶稣基督本人复活的象征。”随着基督教在欧亚大陆的传播,菲尼克斯飞得更远了,其“浴火而生”的形象也在后世不断的编辑和传说中愈加生动。12世纪英国学者亚历山大·尼卡姆在《论自然的本质》一书中就写道:“它(菲尼克斯)从高空俯冲,毅然扑向烈火……大自然尤其神秘的法则,菲尼克斯同维尔比乌斯一样,(死后)立即复活了。”
随着宗教意味的不断强化,菲尼克斯在西方的形象,尤其是“浴火而生”的形象得到固化。当然,有了基督教的文化加持,菲尼克斯得以旅行得更远。1492年,伴随着新大陆的发现,菲尼克斯与基督信仰一同来到了美洲大陆。美国学者约瑟夫·尼格在《凤凰:神鸟传奇》一书中指出:“菲尼克斯的形象曾在早期的美国政治生活中短暂再现。”1782年,艺术家威廉·巴顿在为刚成立不久的美国政府设计国徽时,就曾选用“立于烈火之中”的菲尼克斯的形象。尽管此方案后来被弃用,但在美国通俗文化中,菲尼克斯得以留存和发展,如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运河和菲尼克斯城。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一只巨大的纸质菲尼克斯也曾以积极倔强的姿态飘浮在纽约的上空,象征着这座城市的“重生”。
与菲尼克斯的从天而降不同,凤凰是从现实的雉鸡演变出来的,世俗意味更浓烈。《尚书》中说,大禹治水成功以后,舜帝为其举行庆典,当韶乐变换演奏九曲后,凤凰也随乐声翩翩起舞,即“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诗经》中记述,在平定管叔、蔡叔和武庚叛乱之后,巡视天下的周成王车队就得到了凤凰相随,即“凤凰于飞,翙翙其羽”,意指美丽神奇的凤凰相伴而飞、边飞边鸣,预示着天下都将太平安宁。孔子在晚年时也感慨:“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这些记录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凤凰是可能被观测到的,这与“几乎没有人见过”的菲尼克斯不同。
在古代中国,凤凰很早就深入民间。西汉初年,风流才子司马相如用一曲《凤求凰》向新寡的卓文君表达爱恋;唐代“诗仙”李白用“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感慨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变化无常;据说唐代“诗圣”杜甫则“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之后更是以凤凰自比,留下60余首与凤凰相关的诗作。
从形象上看,凤凰高飞于九天之上,神性十足,不可能与基本丧失飞行能力的雉鸡有什么关系。但从早期凤凰出现的地点推断,其原型很可能是生活在今天秦岭自然保护区的红腹锦鸡。红腹锦鸡个头较小,行动敏捷,常在林间飞行,其腹部鲜红色的羽毛和长长的尾翎与汉代绘画中的凤凰颇为相似。对于此,晋代郭璞在《山海经·南山经》中记载:“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清代《御定渊鉴类函》引徐整《正律》曰:“黄帝之时,以凤为鸡。”上述记载都说明了凤凰与雉鸡的关系。另外,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遗址中出土的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来看,凤凰的喙尖而长,翅膀宽大几乎与身体等长,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生有两条长长的尾翎,整体形象与红腹锦鸡颇为相似。
作为野生动物,红腹锦鸡天敌众多,种群繁育规模偏小,古人想见到它并不容易。《尹文子》中记载了一个“山雉变凤凰”的小故事:“楚人有担山雉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今直见之,汝贩之乎?曰:‘然。请买十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凰。贵欲以献之,遂闻楚王。楚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故事中的山雉被猎人当作凤凰卖给路人,路人买了“凤凰”后天天想着将它献给楚王。这件事传来传去,人们都信以为真。虽然“凤凰”死了,但路人后来还是得到了一笔丰厚的赏赐。这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小故事,但也从侧面说明早期凤凰与雉鸡之间的紧密关系。
伴随着统一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凤凰完成了从雉鸡到神鸟的过渡,其形象也逐渐脱离了现实。西汉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凤凰融合了八种动物之长,从前面看像鸿鸟,后面看像麒麟,它有着蛇的脖子、鱼一样的尾巴,龙的纹饰、乌龟的身体,燕子的下巴和鸡的嘴。更神奇的是,凤凰的头部、颈部、背部和腹部的羽毛还组成“德、义、仁、信”四个汉字的纹饰。
据清代《御定渊鉴类函》中的总结,凤凰最先出现在黄帝、帝喾、尧、舜等上古君王施政的王城附近。到了汉代,凤凰的旅行范围更加广泛,除了不时降临在国都长安的上林苑、长乐宫东苑以外,还出现在汉帝国的其他地方,如辽东、北海、鲁地、东海等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凤凰不再是偶尔出现,而是精准降落在重大政治事件即将发生的地方。如凤凰曾降落在济阳行宫,不久汉光武帝刘秀就在那里出生;又如魏文帝曹丕“受禅”于汉献帝之前,13只凤凰就出现在洛阳宫殿之前……朝代更迭之际,凤凰承载的政治意义更加明显。古人认为:“凤,神鸟也。雄曰凤,雌曰凰,五色备举,出东方君子之国,见则天下安宁,飞则禽鸟随之。”凤凰能否出现,意味着当时的政权是否合法、当地的政治是否清明等,于是古代统治者都积极宣称凤凰曾降临在自己的领土之上。
日文文献记载显示,凤凰在隋唐之际旅行到日本。在日本奈良正仓院收藏的“密陀彩绘忍冬凤纹小柜”“紫地凤纹锦”“漆背金银平脱八角镜”等中国唐代器物上,都有凤凰的身影。受隋唐时期文化影响,日本人非常喜欢凤凰,日本的凤凰形象也一直与中国保持一致,均有齿状细羽和长长的尾翎。与凤凰有关的雕塑、故事等在日本也十分受歡迎。
与日本相比,凤凰在三国时期就传入朝鲜半岛。在已发掘的朝鲜安岳三号墓和德兴里墓的壁画中,人们就发现了凤凰的身影。现在韩国的总统印章和总统府标志中都保留有两只凤凰。镌刻凤凰或以凤凰形象设计的女性首饰在明清时期还传播至东南亚,如越南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皇后凤冠、新加坡娘惹博物馆收藏的婚礼凤冠和凤簪等。
总的来说,凤凰在东亚的旅行路线与华夏文化腹心的地理变迁以及中国文化传播的路线一致:总体上先沿黄河流域自西向东,随后辐射中国南北和东南亚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