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静
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生态文明的演进,正重塑全球产业逻辑。上市公司如何在风高浪急的巨变中,实现有质量、可持续的成长?
探寻在五届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评选中获奖公司的经验,企业至少需要進行三个层面的转型升级:其一是技术层面,向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其二是产品层面,向满足新时代客户需求、攀登价值链中高端升级;其三是理念层面,向提升ESG治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升级。
这142家获奖公司,一方面积极利用AI、物联网等技术,提升存量业务的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加码研发,以自主创新的“黑科技”,开拓创新产品线,深挖筑护城河。内生增长的同时,其注重及时剥离低效资产,优化业务结构,并借道并购与投资,或横向开辟新市场,或纵向延长产业链,打造多重增长极。
提质增效之下,获奖公司2022年营收增速达到14.68%,高出A股整体水平5.23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中位数为A股公司中位数的26.72倍,盈利能力远超A股整体水平。
同时,其中超过80%的获奖公司已展开绿色转型,22家计划2060年或更早实现净零排放;142家获奖公司2022年合计贡献7786.5亿元的税收;近3年信披考核保持优秀的公司占比过半,41家认为自身获得诚信溢价,收获践行ESG理念的丰硕成果。
2023 年一季度,A股5190 家上市公司中,45%的公司未实现营收增长;从体现股东回报的净资产收益率来看,22.54%的公司数值为负,占比超过1/5。
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生态文明的演进,带来了全球经济体系、治理体系的重构。宏观环境、产业逻辑巨变之下,几乎所有企业都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
为应对存量业务增长放缓,不少公司开始削减成本、优化管理,新财富2023 年对540 家上市公司进行的调查显示,92.61%的受访公司过去一年采取了降本增效措施。
然而,节流仅是防御,转型升级路上,积极进取,焕新成长动力,实现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终极解决方案。
寻找这样的公司,发掘它们的经验,也是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评选的初心。
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评选于2018 年启动,由新财富联合光华-罗特曼信息和资本市场研究中心(简称“光华-罗特曼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联合创办)进行,2019 年1 月发布首份评选结果。
每一年度,评选团队会基于调查问卷及大数据分析获得的主、客观数据,构建“中国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指数”,通过对指数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尽调,遴选出50家稳定经营且透明诚信的公司,纳入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简称“Top50公司”)之列。
迄今为止的五届评选中,进入Top50 名单的公司达到142 家(剔除重复获奖公司)。这些公司得以晋级“最佳”,在于其至少重视三个层面的转型升级:其一是技术层面,向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其二是产品层面,向满足新时代客户需求、攀登价值链中高端升级;其三是理念层面,向提升ESG治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升级。
“我们最开始以为,这是互联网十年不遇的机会,但是越想越觉得,这是几百年不遇的、类似发明电的工业革命一样的机遇。”5月17日,腾讯控股2023年一季度业绩发布电话会议上,马化腾如此评价ChatGPT引爆的人工智能(AI)产业机遇。
经历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之后,一个数字文明的新纪元已经开启,全球产业结构正全面重塑。
每一轮产业变革的起点,波澜壮阔,又风高浪急。企业要跟上时代节拍,一方面需要积极利用AI、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提升劳动生产率,增进产品制造和服务供给全流程的质效;另一方面,也是更高的目标,则是加码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领先的核心技术与产品,向全球价值链的中上游攀登,深挖竞争力、定价权的护城河,同时为国家补链强链、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助力。
观察Top50公司的实践,可以看到,其在这两个方面均已布局,并收获成效。
智能化、数字化变革,传统产业面貌一新
2022 年A股公司年报中,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分别出现在2508、2408、2318家公司的年报中,转型升级出现在2101 家公司的年报中。此外,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人工智能AI、物联网、量子技术等也成为年报热词,新兴科技已逐步从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活动。
传统认知中,煤炭开采安全隐患高、作业环境差,不仅要深入地下数百米,稍有不慎,还有瓦斯爆炸的风险。2020年,国家能源局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运用5G、AI等技术,助力煤矿减人、增安、提效,实现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选煤厂100%智能化,固定岗位100%无人值守,煤矿智能化技术及建设100%覆盖。
在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评选中四次获奖的煤炭“ 一哥”中国神华(601088),2022 年已完成“ 五个100%”目标,建成智能采煤工作面35个、智能掘进工作面63个、智能选煤厂18个。其旗下地处呼伦贝尔的宝日希勒能源露天矿,还搭建了一套无人驾驶编组项目,由智能管理系统、路侧协同感知系统等构成,可以实现矿用自卸车“装、运、卸”过程的完全无人运行,并与遥控推土机、电铲、洒水车等形成完整的露天矿无人运输作业系统。这背后的支撑,是其2020-2022年研发投入累计超过1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8.58%。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新财富整理
煤矿智能化建设,使得中国神华的采掘成本降低,生产安全系数提高。2022年,其煤炭业务成本下降16.1%、毛利率上升8.3 个百分点,每百万吨原煤生产死亡率降至5.88‰,约为行业均值的1/10。
積极转型,也令其保持稳定的回报能力。上市以来,中国神华累计现金分红超过3200亿元,稳居A股第六。如果投资者从其2007年上市一直持有至2023年6月14日,则每股可以获得18.67元分红(含2022年预案),同期,其股票从36.99元/股攀升到64.96元/股(后复权),上涨75.6%,每股收益27.94元,分红显著增厚了股东收益。
无独有偶,三次获奖的陕西煤业(601225),不仅智能化产能达到95%,排在煤炭上市公司首位,还围绕“智慧矿井、智慧矿区”,搭建了“陕煤云”平台和数据中台,实时管控煤炭“产、供、销+金融”,监测能耗在线等指标,实现掘进、采煤单班作业人数双双减半。与2018年相比,其人均工效提升44%,智能快掘效率提高3倍以上,吨煤成本下降20元。2022年,其“矿山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工信部“2022工业互联网50佳”,实现煤炭企业工业互联网领域“零突破”。
从采选矿山到制造工厂,从田间地头到物流仓储,数智化转型大潮已经席卷众多传统产业。通过应用5G、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再造业务流程,部署精益化管理策略,诸多企业提质增效成果显著,增长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表1)。
在农业领域,四次获奖的温氏股份(300498)2020年开始与华为合作,力推数字化和流程化的变革。在生猪销售环节,其已实现智能点猪、就地过磅、数据上云等功能。通过构建营销数字化平台,其营销人员由2020年的1972人减少至2021年的1548人;通过引入自动化、信息化饲养模式,其2022 年人均创收169.72 万元,较2021 年提升14.86%。其勒竹三黄笼养小区,人均年饲养量由传统养殖方式的5000只提升至16.8万只,劳动效率大幅提升。
在物流领域,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纷纷落地,这一曾经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密集型疾速前行。
两次获奖的顺丰控股(002352),其位于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全自动分拣中心于2023年投产运营,日均处理量高达150万件,比传统分拣中心可减少一半的人工成本。其智能无人投递车已亮相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旗下丰翼科技的无人机日均飞行超100架次。丰翼科技成立于2018年8月,2021年完成数亿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华润资本、中粮资本、碧桂园创投等。
机器取代人工的背景下,2022年,顺丰控股人工成本占收入的比重同比降低6.08%,操作类员工人数由2021年的10.85万人减少至2022年的9.38万人,从人均创收情况看,近5年年复合增长率为30.82%。
物流链接生产和消费,集成运输、仓储、分拨、配送、信息等功能,是供应链的重要支撑。智慧供应链的打造,不仅助力顺丰控股降本增效,也成为其赋能其他企业的第二增长极。2022年,其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创收878.66亿元,贡献32.85%营收,成为仅次于时效快递业务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在建筑行业,连续五届获奖的万科(000002),不仅致力于推进智能建造,提供工业级精细化水平的绿色建筑产品,也不断加强数据的智能化应用,通过数字员工检查流程问题、识别潜在风险,并推动经办人员予以解决,减少业务错漏。
其数字员工崔筱盼2021年获得万科总部优秀新人奖时,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微信朋友圈发文祝贺:“她催办的预付应收/逾期单据核销率达到91.44%”。2022 年,崔筱盼获颁万科优秀数字员工,郁亮再表恭喜:“2022年崔筱盼的工作范围由资金、财务,拓展到了投资、融资、工程、成本、营销、运营等职能,直接触达每一个在建在售的项目,并根据‘大脑’指令完成催办。过去一年,她在工作中认识了13702名同事,线上沟通185875次,成为集团与同事们联系最多的员工。”
万科的管理费用率及期间费用率长期低于房地产行业的平均水平,科技属性加持下,其这两项指标近3年保持下降趋势,2022年分别为2.04%和5.02%,低于行业均值5.35、13.87个百分点。
万科2022年分拆在香港上市的物业服务主体万物云(02602.HK),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以及流程即服务(BPaaS)解决方案,提升服务效率。其构建了29 条产品线、近140个科技产品以及超过14个智慧空间解决方案,2022 年,万物云实现营业收入303.2亿元,同比增长26.1%。
建灯塔工厂,制造业打造“最强生产力”标杆
按照证监会的行业分类,截至2023 年6 月15 日,A股5207 家上市公司中,3466 家属于制造业。这些占市场半壁江山的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的主要方向是运用工业4.0技术,打造灯塔工厂,实现智能制造、柔性制造,应对人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并提升劳动生产率。
历届Top50公司中,两次获奖的工业富联(601138)、四次获奖的美的集团(000333)、三次获奖的海尔智家(600690)、两次获奖的宁德时代(300750)以及第五届评选中获奖的三一重工(600031)等机构旗下工厂,已进入由世界经济论坛(WEF)和麦肯锡共同遴选的灯塔工厂。入选的工厂需要具备先进技术运用能力、提高供应链韧性能力、实现大规模量产化生产,并具备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一重工长沙工厂的32个典型场景都已实现“聪明作业”,自动化率达到76%,装配中心全部由机器人自动化装配。
作为A股“工业互联网第一股”,工业富联迄今为止已打造6座获WEF认证的灯塔工厂,其中最新入选的观澜工厂,为全球首座精密机构件加工厂,共计规模化部署37个4IR(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用例,对每一种制程特征形成对应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如原本需要人工用时20分钟完成的机台主轴精度点检步骤,通过在主轴安装振动传感器,利用暖机空转时的高频振动数据,结合主轴健康模型进行健康状态检测,可将时间压缩至15秒。
通过智能研发协同系统,其新产品导入速度提升29% ;通过多厂区标杆分析和产能最佳化,量产爬坡速度提升50%,不良率降低56%,节省30%的制造成本。
与此同时,其将智能制造升级的经验列入工业互联网业务对外推广,截至2022年底,其已累计助力电子、机械、轨道交通、汽车等十大行业的1500 余家公司进行智能化及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成为其增速最快、毛利率最高的业务,自上市以来营收年复合增长率接近40%,毛利率稳定在30%以上,2022年达到47.87%。
美的集团亦有5 家工厂获得WEF灯塔工厂认证,覆盖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和洗碗机等品类生产线。其2022年新晋灯塔系列的顺德工厂,使用库卡(KUKA)机械臂开展各道工序,配备各类AGV(自动导引)物流小车,通过轨道物流系统,将零部件物料依次置于自动化产线。目前,美的万人机器人保有量达到700台,单位生产成本降低24%、交付时间缩短41%、研发时间缩短30%、缺陷率降低51%,温室气体排放下降27%。
数据来源:Wind,新财富整理
海尔智家的5座灯塔工厂,覆盖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四大产业,其中,两座冰箱行业灯塔工厂已实现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周转效率提升80%,并由于应用视觉AI检测等新技术,产品检测精度提升49%。2022年,其新晋灯塔的青岛工厂订单相应周期缩短35%,生产效率提升35%,质量性能提升36%。
“动力电池之王”宁德时代,通过与英特尔、第四范式等合作,导入机器学习、图像识别等技术,为生产环节的智能化决策提供支持。
其与英特尔构建的AI电池缺陷检测方案,大幅提升了质量控制水平。在电芯生产环节,其使用锂电加工工艺闭环控制算法,对上千种粉体和流体的各项组合参数进行建模并深度学习,实现箔材涂覆微米级和毫克级的精准调控,提升了产品的一致性。在动力电池组装过程,其基于仿真技术和虚拟调试技术,设计了自动化程度达到80%的自動PACK(多工位组成)生产线。在涂胶工序,自动化线的导入,帮助PACK生产线减少近70%作业人力,并实现了99.8%的涂胶优率。
目前,宁德时代已拥有2座动力电池生产线灯塔工厂。WEF指出,其宜宾工厂通过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柔性自动化技术,生产线速度提高17%,产量损失减少14%。从生产人员人均产值看,宁德时代2022年为360万元/人,高出行业均值60余万元/人,且约为2021年的1.8倍。
三一重工拥有2 座灯塔工厂,2021 年其桩机工厂获评全球重工行业首家灯塔工厂之后,2022年其长沙工厂也获得认证,成为全球重工行业第二座灯塔工厂。WEF给出的入选理由为,长沙工厂利用柔性自动化生产、人工智能和规模化的工业物联网(IIoT)技术,建立数字化、柔性生产的重型设备制造系统,最终产能扩大123%,生产率提高98%,单位制造成本降低29%。
如今,其长沙工厂的32个典型场景都已实现“聪明作业”,自动化率达到76%,装配中心全部由机器人自动化装配,实现“一块钢板进,一台泵车出”的智能制造。遍布工厂的1540个传感器和200台全联网机器人,每天产生的30 太字节(TB)的大数据,通过树根互联提供的数据中台及工业应用,将实时运行数据映射到虚拟工厂并进行处理。
近3年,三一重工人均产值约为机械设备行业平均水平3-4倍。这一情景也在其他4家上市公司普遍呈现,彰显智能制造的进程与成果(表2)。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新财富整理
高强度研发,“黑科技”成就“酷产品”
当下,中国正在着力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自主可控,不仅是产业体系的第一关键词,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四次获奖的比亚迪(002594)和隆基绿能(601012)、宁德时代等新能源车、光伏、锂电池行业龙头,通过自主研发,实现技术优势,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酷炫产品,占领消费者的心智,不仅坐稳细分领域的全球第一,也令中国在这些赛道掌握了话语权。对于企业而言,这也是技术升级的更高追求。
比亚迪所处的汽车赛道,近年在电动化、智能化变革中风云变幻,一些老牌车商库存高企,不少新兴势力昙花一现。2022年,比亚迪则以186万辆销量,弯道超车特斯拉(131万辆销量),成为全球新能车“销冠”。这背后,除了其采用整车及核心零部件内部一体化运营的垂直整合模式外,更在于不断增加的技术筹码,提升了产品力:2020年面世的刀片电池,相较于当时主流的三元锂电池路线更具成本和安全优势;CTB(Cellto Body,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可以降低车辆重心和底盘厚度,提高车内空间利用率;魔方储能系统,采用CTS(电芯到系统一体化)技术,零部件数量减少约36%,提升约98%的空间利用率;易四方技术,以四电机独立驱动为核心,能够让车辆实现极限操稳、应急浮水、原地掉头和敏捷转向等功能;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场景,调整悬架系统的阻尼、高度、刚度等参数,实现了国内汽车垂直方向控制领域从0到1的突破,让汽车完成跳舞、原地起跳等技能。
2023 年,在上海车展吸睛无数的仰望U8车型,可以横向移动、原地转圈,即搭载了易四方、云辇等“黑科技”,堪称比亚迪技术变革的集大成者。即使定价高达109.8万元,其预售20天,订单就突破了3万辆。
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廉玉波曾表示,比亚迪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垂直整合为手段,不断巩固对各个领域技术的理解力,充分了解技术发展的趋势,以期掌握产业变革的主动权。2022年,其研发支出首次超过200亿元,较2021年几近翻倍;研发人员数量接近7万人,较2021年增长72.59%(表3)。
光伏是中国技术突破的另一代表领域。过去十年,中国军团依靠技术升级,推动光伏度电成本下降逾8成,实现平价上网。隆基绿能作为其中领头羊,常年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2022 年研发投入71.41 亿元,近3 年复合增长率达65.98%。其研发的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1%,创造了目前全球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
技术创新的同时,隆基绿能不断推进新研发的电池及组件量产及商业化,其研发的差异化产品HPBC新型电池技术,量产转换效率超过25%,基于此技术的Hi-MO 6组件,转换效率最高可达23.2%。2022年,其太阳能组件及电池业务营收增长45.15%。
与隆基绿能并称“单晶双雄”的TCL中环(002129),连续两次获奖,单晶硅片出货量占据行业半壁江山,2022 年研发投入37.71 亿元,约为2020年的4倍。
加码研发,不仅使其在硅片大尺寸、薄片化方面取得优势,也进一步向代表新一代电池技术的N型硅片转向,争取新技术路线下硅片的定价权。
在光伏組件方面,其凭借海外参股公司Maxeon拥有的IBC电池-组件、叠瓦组件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优势,打造了“G12+叠瓦”的差异化产品路线,推动终端BOS成本进一步降低,产能及出货量大幅提升。2022年,其N型硅片的市占率持续保持第一,硅片外销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营收、净利润双双同比增长超过60%。
另一方面,TCL中环通过工业4.0技术,开发AI学习模式,提升柔性制造能力,实现制造智慧化。2022年,其人均劳动生产率提升200%,单机生产效率提升150%,硅片良率领先行业先进水平4%。
2022 年,ChatGPT横空出世,人工智能产业波涛四起,投资者纷纷拥抱AI核心资产。由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成长为AI头部企业的五届获奖公司科大讯飞(002230),于2023年5月发布星火大模型,同时尝试将其应用至教育、办公、车载等行业解决方案。
作为AI时代基础设施,大模型已吸引万亿资金涌入,并可望带来行业价值的重新分配。科大讯飞的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稳定在16%以上,2022年达到33.55亿元,其会在这一波格局重构中有怎样的收获,值得观察。
AI也在引领安防产业的变革。四次获奖的“ 安防一哥”海康威视(002415),在“智能物联”战略的牵引下,打造了从可见光到远红外、X光、毫米波等波段的全谱系感知技术平台,在售产品型号超过3 万个。其研发支出多年位于计算机行业首位,2022年接近百亿元,占营收比重达到11.8%。
大手笔的投入,转换成技术和产品上的优势:全彩和黑光技术,能在夜间和低光照条件下实现高清和彩色成像;畜禽养殖监测系统,能够动态监测畜禽体重、体积变化,及时调整投料策略;X光点料机,可以快速清点产品数量……
2016年起,其逐步将触角向智能家居、机器人、医疗等领域延伸,打造了包括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微影、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存储、海康消防、海康睿影、海康慧影在内的创新业务阵营,6年内创新业务营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7.63%,2022 年创收150.7亿元,对营收贡献度上升至18.12%。
传统的建筑与装饰行业,近年绿色化、高端化、数字化升级态势也十分明显,作为A股“研发王”的三次获奖公司中国建筑(601668),连续4年研发支出金额位于市场首位,2022年为497.53亿元,约为研发支出排名第二的同行的1.8倍。
TCL中环2022 年研发投入37.71 亿元,约为2020年的4倍
其研发覆盖绿色建造、工程材料、智能建造等领域,包括打造建筑信息模型BIM、智慧工地平台,建成全球首条建筑幕墙数字化生产线、首个重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在3D打印建筑方面的尝试。
2019年,其旗下中建二局广东建设基地用时3天,完成一栋7.2米高、建筑面积约230平方米的两层办公楼的主体结构打印。这是世界首例原位3D打印双层示范建筑,其墙体和构造柱在现场直接打印成型。施工前,工人先在地下预埋钢筋笼,相当于“打印纸”,打印头再将特制的混凝土喷吐出来,一圈一圈堆积成墙体。
2021年,中国建筑旗下中建西南院设计的高分子3D打印桥“流云桥”,在成都驿马河公园启用,整桥全长66.8米,其中3D打印部分长21.58米、最宽处8米、最高处2.68米。其采用分段打印、现场拼装的方式施工,用35天完成了12吨材料的打印。
3D打印建筑一次成型,不仅可节约材料60%,减少建造过程的工艺损耗和能耗,还可节省近一半的人力。其落地预示着建筑行业将大变天,实现“技术流搬砖”的中国建筑,也可望巩固优势,蝉联全球收入最高建筑公司之位。
无论实现技术突破,从0到1,还是优化商业模式,从1到N,企业的发展,有内生式增长,也有外延式增长。
通过技术投入,向价值链的中上游攀登,从而脱离低端、存量市场的价格战和低毛利,既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又谋求更高的附加值,可以实现内生增长。
在此之外,通过并购和CVC等投资手段快速扩张,降低业务重置的时间成本,实现外延式增长,也是提质增效的另一路径。尤其是中国企业迈向世界一流的国际化进程中,并购与投资更是不可或缺。
跨国、跨界并购,打造多重增长极
并购,可以实现版图的快速扩张。不少获奖公司借道横向并购,打开新的业务领域或市场空间,典型有紫金矿业(601899)、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爱尔眼科(300015)、中国中免(601888)等;也不乏通过纵向并购,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实现纵向一体化的公司,如宁德时代、温氏股份(300498)等。
三次获奖的紫金矿业,以黄金、铜矿开采为主业,其先后完成对阿根廷3Q盐湖、中国西藏拉果错盐湖锂矿、中国湖南道县湘源硬岩锂多金属矿的收购。另一方面,全球不确定性持续增加,黄金在抗通胀、抗风险的“压舱石”价值凸显,紫金矿业通过逆周期收购海域金矿等金矿项目,以较低成本取得矿产资源,2022年,其矿产品产量大幅提升,实现营业收入2703.29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0.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09%和27.88%。
家电龙头美的集团,2017年起密集进行跨界、跨国收购,推动产品高端化、业务多元化、市场全球化。由于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公司库卡94.55%股权、以色列专注运动控制和伺服电机的高创公司79.37%股权,美的不仅自身在国内的制造自动化率达到51.2%,也在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系统等业务领域开辟了第二增長曲线,2022年,其相关收入达到299.28亿元,同比增长9.7%,贡献8.7%的营收。
此外,其还通过收购菱王电梯,赋能美的智慧楼宇业务,2022年,其楼宇科技事业部营收同比增长16%。2021年入主万东医疗,则助其开辟影像类医疗器械新赛道,美的集团的五大医疗场景解决方案中的医技楼、手术部场景,均融合了万东医疗关键核心部件的医疗技术,如助力医生更清晰准确判断血管病变等。2022年,其收购天腾动力,进军欧美骑行圈新宠的电助力自行车(E-Bike)市场,同年已发布具备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快速响应和低损耗率等技术优势的三款大牙盘中置电机产品等。
另一巨头海尔智家,基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战略,2015年以来陆续收购了日本三洋电机的日本及东南亚白色家电业务和AQUA品牌,2016年收购美国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GE appliances),2018年收购新西兰最大家电制造商斐雪派克(Fisher&Paykel),2019 年收购意大利家电厂商卡迪(Candy)。收购的品牌、技术、渠道,推动其扩展海外业务板块的同时,也带动其产品进一步走向高端。自2015年以来,其海外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1.39%,2021年起已超过国内部分,2022年达1261.01亿元,贡献52.01%的营收。另一方面,2022年海尔智家的子公司收购青岛塔波尔机器人技术100%股权,加速在清洁机器人领域的布局。
美的集团通过收购库卡、高创等公司股权,不仅自身制造自动化率达到51.2%,也在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系统等业务领域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
境内外并购的典型还有连续五届获奖的爱尔眼科。根据东方财富Choice不完全统计,其自2009年上市以来,在“分级连锁”的战略布局下,已对148个标的发起并购。
2017年起,其开启境外并购进程,将欧洲最大连锁眼科医疗机构ClínicaBaviera、美国王铭眼科中心、东南亚ISEC Healthcare等收入麾下。截至2022年底,其118家海外眼科中心及诊所创收19.4亿元,同比增长13.1%。
境内市场方面,仅2022年,其斥资14.46亿元收购30家眼科医院,其中,除西安爱尔、郑州爱尔以外,其余标的医院均为基层医疗机构,分布在18个省份,进一步增强其在各省区的集群效应。
此外,其定向增发项目募集资金35.36 亿元,投向7 家省会城市医院,打造区域性眼科中心。并购叠加定增扩张,强化规模优势,推动其业绩稳定增长,2022年,其营收及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39%和8.56%。
在“一牌值千金”的免税行业,稀缺的牌照资源是利润主要来源。第五届获奖公司中国中免自上市起,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不断扩充体量,先后收购日上中国、日上上海等免税店。国人增长的免税需求下,2019年,其将旅游业子公司股权转让,聚焦主业。次年,随着海南新政落地,其收购海南免税品,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当年其海南地区营收贡献超过50%。2021 年底,其开启海外并购,斥1.26亿元现金,收购中国港中旅资产公司100%股权,从而获得经营外汇免税商店的牌照。2022年,这一旅游零售龙头又新增多家中国香港零售网点、免税邮轮经营权,陆续中标多个免税店经营权,进一步整合免税资源。
横向并购之外,纵向并购市场也如火如荼。
原材料上涨推高动力电池成本之下,宁德时代加速向上游延伸,通过自建、参股、合资、收购等多种方式,对锂、镍、钴、磷等矿产资源进行投资,如斥资8.65亿元获得江西宜春含锂瓷土矿探矿权,64亿元收购斯诺威锂矿等。据不完全统计,宁德时代已参与超过10项矿产项目的开发及运营,海外锂矿资源遍及四大洲,进一步保障上游关键资源及材料供应。投资矿产也为宁德时代带来业务收入,2022年,其首次将电池矿产收入划分为新业务板块,年度创收45.09亿元,同比增长116.08%。
二线动力电池厂商迅猛攻势下,为巩固其动力电池全球龙头地位,宁德时代近年加速融资。2022 年10月,其450 亿元定增落地,其中380 亿元用于扩产。2022年底,宁德时代电池系统产能390GW,在建产能152GWh,在全球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37%和43.4%,分别增长4个和5.1个百分点。
能源领域,2017年,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联合重组,成立国家能源集团,自此开启煤电一体化经营格局,一方面,抵抗煤炭行业周期性影响,另一方面,产业协同有助于成本管控,提升盈利能力。
这一框架下,2022年12月,中国神华出资99.65亿元,收购煤电一体化子公司国能锦界能源在外的30%股权,以进一步巩固一体化优势。2022年,煤炭价格上涨,锦界能源为中国神华带来51.4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增长34.4%,中国神华净资产收益率水平由2021年的13.34%提升至2022年的17.68%。另一方面,中国神华2020年出资40亿元,参与设立国能基金,投向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旨在实现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
以生猪、肉鸡养殖为核心双主业的温氏股份,则一方面通过横向收购,实现河南区域养猪突破,收购京海禽业,发展白羽肉鸡业务,另一方面,随着肉鸡“冰鲜化”进程加速,其从生产端向食品端延伸,深入屠宰加工、食品生产和销售终端,补足下游产业链,用于特殊时期及时收储,以平滑鸡、猪行业周期波动。
剥离低效资产,优化业务结构
除了通过收购做加法,也有不少企业通过资产运作做减法,优化业务结构,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也不例外。
专注煤炭开采的陕西煤业,在新旧能源的切换中,由于高碳资产占比高,面临着加快传统业务转型升级、应对新能源技术挑战的压力,同时,煤炭的兜底保供作用及煤电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基础保障和调节作用又异常重要,要保持发展的稳健性。
为此,陕西煤业必须做好两手抓,在陆续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投资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2014年起,其陆续关闭8处矿井。2016年,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政策下,其关闭18处矿井。与此同时,其通过产能置换、跨省域调剂布局优质煤炭资产,2022年,陕西煤业斥资348.28亿元收购优质矿产,当年新增产能与核增产能共计2900万吨/年。
此外,其以新建、并购和重组等方式,布局煤化工、煤电、钢铁、铁路物流,延长产业链。其产业端投资平台通过资本运作,陆续投资隆基绿能、通威股份(600438)等公司,切入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打造“财务投资+战略投资+产业投资”的发展新模式。随着煤炭主业量价齐升,2022 年,陕西煤业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9.55%和63.98%。
综合来看,Top50公司一方面积极向数智化转型,降本增效,并通过高强度研发,应用新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去除过剩产能,并借道产业并购与产业投资,开辟新业务、新市场,延长产业链。技术升级辅以产品升级,其竞争、创新、盈利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
从每一届Top50 公司在对应年份的业绩表现看,其营收增速稳定高出A股公司整体水平5个百分点左右,2022 年达到14.68%,高出A股整体水平5.23个百分点;其归母净利润中位数,是A股中位数的数十倍,2022年为26.72 倍,盈利能力远超A股整体水平(图1)。
盈利指标之外,治理能力、抗风险能力,同样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時值气候变化、社会公平、企业合规成为全球性议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之下,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成为上市公司业务与治理两翼齐飞的内核,追风的Top50公司也在通过践行ESG理念、提升ESG绩效、强化ESG治理,追寻更高的发展质量。
数字文明之外,生态文明是新时代的另一母题。新发展格局下,践行ESG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是企业需要经营的重要内容。
目前,对上市公司ESG信披的要求已逐步被监管机构写入各项政策,但是,在践行ESG方面,大多数公司仍处于摸索阶段。新财富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上市公司认为,ESG对企业吸引投资和长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已形成正式制度、披露ESG报告的公司占比不到4成,超过一半的受访公司缺乏ESG相关知识或技能,50%的受访公司缺乏相关专业部门或人员支持。
而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以及从中遴选出的“最佳ESG实践奖”获奖公司,已率先垂范。其在E(环境)领域,积极制定碳中和目标,探索绿色运营,压降碳排放;在S(社会责任)领域,重视股东分红,维护员工权益,保护隐私与数据安全;在G(治理)领域,保持高质量信披,构建三重加码的内部治理体系,谋求诚信溢价。目前,已有不少获奖公司组建ESG相关部门,将ESG纳入决策和运营流程。
E:五大策略,探路绿色运营
新财富调查显示,超过80%的获奖公司正通过多种路径,展开绿色转型。
其策略之一,是对照双碳政策,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碳中和目标,以制度约束行为。
根据新财富调查,历届Top50公司中,有22家计划到2060年或更早实现净零排放,其中,TCL中环、宝钢股份(600019)、工业富联、紫金矿业、第四届获奖的蓝思科技、首届获奖的广汽集团(601238)、两次获奖的平安银行(000001)、第四届获奖的天赐材料(002709)等7家公司的目标年份设定在2050年甚至更早。
少数公司还制定了短期、中期碳中和目标,如连续五届获奖的宝钢股份,计划于2025 年较2020 年的基准年份减少8%的碳排放量,2030年较2020 年减少15%,2035 年减少30%,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工业富联设定2030年运营范围(范围一、范围二)碳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80%,2025年实现运营范围碳中和,待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净零排放;两次获奖的东方雨虹(002271)还建立了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社会责任等的管理目标和考核机制,其多地工厂相继获得工信部“绿色工厂”认证。
其二,是在业务运营中,通过打造绿色园区、优化生产线等举措,降低碳排放量。
宝钢股份所在的钢铁行业,是能耗大户,全球钢企正掀起一轮“碳中和冶金”革命,并衍生出多种技术流派。以氢代碳,用清洁能源氢替代碳来还原铁矿石,是主流方向之一。其母公司中国宝武,作为全球制造规模第一的钢企,2020年7月成立低碳冶金创新中心,宝钢股份则力求成为相关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建设氢冶金、冶金电气化、极致能效等中试平台。
目前,其技术已深度融合为“双管齐下”的两条路径:一是以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为核心的高炉―转炉工艺路径,二是以氢基竖炉为核心的氢冶金工艺路径。前者聚焦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对现有高炉工艺进行改进;后者着眼未来,目标是100%纯氢冶金。其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已实现碳减排20%、固体燃料消耗降低30%,将于2023年大规模推广,这一动向已引起整个钢铁行业的瞩目。
此外,连续五届获奖的风电龙头金风科技(002202),打造了中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园区;两次获奖的许继电气(000400)绿色“双碳”智慧示范园区,打造了以新能源为主体、区域自治的新型工厂供用电系统,实现能源供应清洁化、控制运维智能化、园区负荷自平衡化;两次获奖的索菲亚(002572)进行厂房改造,铺设光伏发电设施,发电除自用外,还可对外输送;两次获奖的宁波港(601018)在ETMS系统中上线碳排放功能模块,进一步强化碳概念;宁德时代能源使用结构中80%为水电,每年可减少40万吨碳排放,厂区铺设超过4万个环境探测传感器,对厂房设备在线监控,以优化节能方案,其物流链条以及厂区交通广泛使用无人驾驶物流车、电动叉车等,实现零碳转运。
从近3年获奖公司的碳排放强度看,金风科技、中国石油(601857)等公司均较前两年有大幅改善,其中,金风科技2022年数值仅为2021年的9.3%,中国石油2021、2022年同比分别降低29.52%、18.76%(表4)。
其三,是推动全供应链的ESG转型,比如在采购环节,偏向选择排污量低的设备和环境友好的供应商。三一重工已加大了绿电采购力度;两次获奖的通威股份提升了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许继电气会优先购买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
其四,是发行绿色债券、申请绿色贷款,借助绿色金融工具加快转型步伐。
根据巴克莱银行的研究,亚洲碳排放最高的50 家上市公司,首选通过绿色债券助力转型。历届Top50公司中,两次获奖的中国石油曾发行绿色中票,分别用于污染防治、清洁能源、能效提升及绿色交通类绿色产业项目、风光发电清洁能源类绿色产业项目的建设,万科、三次获奖的中国中铁(601390)、两次获奖的保利发展(600048)、通威股份、宁德时代也曾发布绿色中票;宝钢股份、三次获奖的深高速(600548)以及第五届首次获奖的欣旺达(300207)、广州发展(600098)、华友钴业(603799)曾发行绿色债券;深高速、万科、通威股份、第五届首次获奖的建发股份(600153)、广州发展曾申请绿色贷款。
本身属于金融企业的两次获奖公司中国人寿(601628),则通过投资、保险属性助力绿色转型。截至2022年底,其存量绿色投资规模累计超过4300亿元,2022年绿色保险保额达到4178.12亿元。
其五,是加入减碳、节能、绿电等各类国际、国内组织,以对标同行,树立良好形象。
如第三届获奖公司立讯精密(002475)加入了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万科加入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碳减排先锋组织;中国石油加入了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GCI);隆基绿能加入了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发起的RE100(Renewable Energy 100%,100%使用可再生电力)、EP100(EnergyProductivity 100%,能源生产效率提高100%)、EV100(Electric Vehicle100%,交通电动化转型100%)倡议;首届获奖公司中国太保(601601)加入了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UNPRI)。
另外,历届Top50公司中,38家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S :重视社会责任,构建利益共同体
上市公司作为我国近5000万户企业中万里挑一的代表,链接了难以计数的股东、员工、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社会属性决定其肩负为股东创造利益、保障员工权益、进行有责任的采购、为客户提供安全健康的产品以及保护其隐私安全等社会责任。
进入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之列的142家公司,已拥有近2500万户股东、超过800 万名员工,数以亿计的供应商与客户。2022年,其合计创收27.63 万亿元,贡献7786.5 亿元的税收,为股东创造1.86万亿元的净利润,当年支付给员工的现金工资达到1.9万亿元,影响力可见一斑。
2022年,这142家公司的现金分红总额超过7400亿元,平均每家现金分红金额达56.6 亿元。其中,分红总额超过100亿元的公司共计16家,占比超过10% ;分红超过10亿元的共计66家(表5)。
从股息率来看,2 家公司超过10%,首届获奖公司中远海控(601919)位列第一,为12.38%,超过10%的还有陕西煤业,超过5%的共计11家。
慷慨回报股东之外,Top50公司往往也采用行内有竞争力的薪酬、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激发管理层及员工内生动力,使之成为公司的利益共同体。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新财富整理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新财富整理(同一家公司进行多次股权激励的,对激励股权总数和占股本比例进行了相加处理)
历届Top50 公司中,有35 家于2022年实行了股权激励计划,占比高达1/4,远高于A股上市公司同期实施比例。从用于激励的股权总数占公司当时总股本的比例看,2022年,首届获奖的大华股份(002236)、建发股份占比达到了5%(表6)。从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情况看,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22 年,历届Top50公司中,已实施完成计划或计划已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通过的达到29家,覆盖的人数上限超过6万人。
从员工关怀方面看,历届Top50公司中,有32 家通过了ISO45001 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认证。此外,还有27 家通过了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9家通过了ISO信息安全管理认证,其中8家获得了以上三类认证,分别为海尔智家、第三届获奖公司中兴通讯(000063)、TCL中环、两次获奖的中航光电(002179)、宁德时代、中国石化、第一届获奖的万华化学(600309)、第五届首次获奖的用友网络(600588)。
当下,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信息和数据泄露、滥用等安全事件也层出不穷,信息安全治理日益为社会和监管部门重视。不少Top50公司则通过成立相关委员会、建立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加强业务流程审核环节,以保护隐私和数据安全。
比如,通过信息安全管理认证的公司中,用友网络设立了独立委员会,负责数据安全风险,涉及数据要素的业务,全程引入法务或封控审核环节;宁德时代成立了安全保密委员会,下设安全保密办公室,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从制度文件、安全防护技术、供应商信息安全、全员安全意识四方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再如,首届获奖的中集集团(000039)数据全面上云,并建设了层次化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采取常态化护网行动;长电科技启动了信息安全和数据防泄漏项目,对各类数据资产进行分类管理;深南电路系统化建立了隐私与数据安全保护体系。
G :透明信披,谋求诚信溢价
注册制下,监管对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提升。2022年底证监会印发的《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明确指出,着力提升信披的針对性、有效性、一致性,打造更加公开、透明、可信的上市公司,这与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评选的目标遥相呼应。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新财富整理
数据来源:Wind,新财富整理
近年来,在监管推动下,A股上市公司的信披质量有所提升。从深沪交易所的信披考核结果看,2022年达到优秀级别的公司由上年的723家增至754家,良好级别公司从2468家增至2752 家,二者占上市公司总数的83.82%,较2021年提升1.2个百分点。
历届Top50公司在信披方面作出表率,从近3年的考核结果看,79家常年保持优秀,占比高达55.63%。而纵观4178家有考核结果的A股公司,只有379家连续3年为优秀,仅占9.1%。Top50公司中,首届获奖的云南白药(000538)自2006年来连续16年获得优秀;科大讯飞连续14年获优秀;四次获奖的汇川技术(300124)、海康威视、两次获奖的海大集团、大华股份连续12年获优秀;平安银行、许继电气、第四届获奖的海格通信(002465)连续11年获得优秀;第四届获奖的华侨城连续10年获优秀。
在内部治理方面,历届Top50公司中,56家制定了“诚信文化+内控制度+处罚机制”的三重机制,并且,有41家公司认为,自身获得了诚信溢价。
比如,第二届获奖公司华东医药(000963)认为,其在资信评级、银行评级及贷款条件、人才吸引等方面具有优势;温氏股份认为,投资者认可、信任其披露的数据,进而认可其投资价值,股价走势好于同行;工业富联认为,其诚信经营获得了牢固的客户关系与长期信任;首届获奖公司天齐锂业(002466)表示,信用被资本化并获得溢价;第五届首次获奖的爱美客(300896)表示,其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医美机构谈判时,会适当以诚信提升溢价,用文化输出提升价值。
随着信息透明度成为ESG治理领域最受关注的指标,发布ESG报告成为获奖公司的基本操作。历届Top50公司中,云南白药、首届获奖的工商银行(601398)、华侨城发布了16篇年度ESG相关报告;科大讯飞、平安银行、万科、三次获奖的新希望(000876)、中集集团、中兴通讯、第五届首次获奖公司潍柴动力(000338)等发布了15篇年度报告。17家公司自上市起每年均发布了年度报告,分别为科大讯飞、爱尔眼科、第三届获奖公司圣农发展(002299)、宁波港、汇川技术、广汽集团、中国交建、两次获奖的牧原股份(002714)和迈瑞医疗(300760)、温氏股份、三次获奖的招商蛇口(001979)和鹏鼎控股(002938)、华友钴业、第五届首次获奖的贵州燃气(600903)、宁德时代、工业富联、爱美客(图2)。
Top50 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领先表现,也吸引更多资金的青睐,无论从持股机构数量还是持股市值来看,其相对A股整体水平都占据绝对优势(表7)。
经济发展动能质变之下,如何实现有质量的增长,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的实践,也只是刚刚起步。未来,如何实现技术、产品和理念的升级,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仍有待所有上市公司共同发力。
与此同时,当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成为跨国企业,如何提高全球化经营能力与意识,处理好本地化和全球化的平衡,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也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