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兰 王志奎 尹启源 李红伟
(1 国有信阳市南湾林场 河南 信阳 464000; 2 许昌市林业和花木园艺发展中心 河南 许昌 461000)
泡桐炭疽病主要为害泡桐苗木的叶片、叶柄、嫩茎,感病部位失绿干枯,直至幼苗全株死亡。黑痘病主要为害泡桐的叶、叶柄、茎及幼树的嫩梢,受害植株叶片卷缩,枝梢枯死,严重时整株死亡。丛枝病常常于主干或主枝上部丛生小枝小叶,发病的苗木和幼树当年即枯死。这三种病主要为害泡桐小苗及幼树,如不注意防治,将会给育苗工作带来重大损失。
炭疽病主要为害泡桐幼苗,实生苗发病率高于埋根苗,感病苗木会引起早期落叶,严重影响苗木生长,发病严重时会造成泡桐苗木大面积死亡,损失严重,该病在河南各地均有发生。
1.1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幼苗的茎部、叶、叶柄和嫩梢。泡桐幼苗木质化前发病,开始叶片变暗绿色,之后倒伏死亡;若木质化后发病,叶片上病斑初为点状失绿,后扩大为近圆形,呈褐色,周围黄绿色,病斑中间常破裂。嫩叶叶脉受害后,叶片皱缩成畸形。叶柄和嫩梢受害后,病斑初为褐色圆点,后纵向延伸,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凹陷;在高温、多雨、潮湿环境下,病斑上常产生粉红色黏液状的分生孢子堆;在病害发生严重时,病斑连成片(或长带),引起嫩梢、叶片枯死,直至幼苗干枯死亡。
1.2 病原。由胶胞炭疽菌引起,分生孢子堆呈盘状,黄褐色,其上具有刚毛(但有时无刚毛)。分生孢子梗一般为棒状,无色。分生孢子长椭圆形,直或微弯,单胞无色,成堆时呈粉红色,孢子内有颗粒状内含物。刚毛褐色,基部稍有膨大,向顶端渐细,有分隔。
1.3 发生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寄主组织内越冬,第2 年春季,在温度、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成为初次侵染的来源。病原菌可以经苗木气孔和伤口直接入侵,潜育期3 ~4 d。病害一般在5 月下旬~6 月初发生,6 ~7 月为发病盛期,8 月~9 月(如逢多雨天气)病害仍能继续扩散蔓延。在苗木生长季节,高温、多雨、湿度大的天气利于该病发生,严重时病菌会反复侵染苗木,加重发生。圃地易积水、苗木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利于该病发生。苗木栽后管护不到位、苗木生长不良、抗病能力差也利于病害的发生。
1.4 防治方法。一是圃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疏松的沙壤土作为育苗圃地。在连年发病严重的圃地应实行轮作防病;在该病高发地区育苗,应在育苗工作开始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另外,育苗圃地应远离泡桐林地,以免大树上的病菌传播到苗木上。二是提高育苗技术,加强抚育管理。幼苗出土后要及时间苗、松土除草、施肥,促使幼苗生长健壮,增强幼苗抗病能力。三是冬季清园。冬季应彻底清除和烧毁病苗、枯枝病叶,并进行深翻,以减少翌年初侵染来源。发病始期也要及时拔除病株,以防止病害的蔓延扩大。四是化学防治。幼苗出土后,可用1∶1∶150 ~200 倍的波尔多液、50%退菌特800 ~1 000 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洒保护苗木,每10 ~15 d 喷1 次,视病情可连喷3 ~4 次。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进行喷雾。
此病在我国分布广泛,河南、四川、湖南、湖北等省均有发生。此病主要为害泡桐苗木及幼树,特别是1 年生实生苗和根生苗受害更重。该病主要为害泡桐嫩叶、嫩梢,受害植株叶片卷缩,枝梢枯死,严重时整株死亡。
2.1 症状。该病害主要为害泡桐苗木的叶、叶柄、茎以及嫩梢。叶片受害时,叶上病斑初期呈近圆形,褐色至黑褐色,常沿叶脉发生,后期病斑破裂成不规则的穿孔。叶柄、茎、嫩梢受害时,受侵染部位上的病斑呈椭圆形,凸起如疮痂状,黑褐色至黑色。在潮湿天气,病斑上产生一层很薄的灰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堆。当病害发生严重时,常导致病叶卷缩,病梢枯死。
2.2 病原。由泡桐痂圆孢菌所引起,分生孢子堆呈垫状,灰白色。分生孢子梗很短,成纵行排列,无色,无隔膜,密集不分枝,在其顶端或顶侧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椭圆形,无色,单细胞,长椭圆形,极小。
2.3 发生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寄主患病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3 月底~4 月初),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进行初次侵染。一般在4 月中下旬~5 月上旬即可发病(幼叶上开始出现病斑)。病菌从皮孔处入侵,潜育期3 ~6 d。泡桐新梢生长季(5 ~6 月)遇高温、高湿天气,发病早且重,直到秋季为止。圃地排水不良、苗木栽植过于稠密的圃地发病重;管理粗放、苗木生长不良的苗圃地发病更重;另外,已感染炭疽病、丛枝病的泡桐小枝、小叶上更易感染此病。黑痘病常与炭疽病混合发生,重复、叠加侵染,危害更重。
2.4 防治方法。 一是因地制宜的选择较抗病品种,如山明泡桐、楸叶泡桐和豫杂1 号泡桐等。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施肥浇水、整枝修剪,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三是冬季应彻底清除并集中烧毁病苗与病枝叶,并进行深翻,减少病源。及时拔除染病初期的病株,防止病害蔓延。四是避免苗床地连作或在泡桐树附近育苗。五是育苗圃地土壤消毒,撒施敌克松1 ~1.5 kg/667 m2。六是发病初期可喷洒1∶2∶200 倍波尔多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8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进行防治。
该病对苗木和幼树的生长影响很大,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严重情况下甚至造成死亡。幼树发病后,常常于主干或主枝上部丛生小枝小叶。
3.1 症状。该病在枝、干、根、花果等各个部位均表现出症状,但最常见的为丛枝型,即幼树或大树发病,多从局部枝条开始,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生出许多细弱小枝,节间变短,叶序紊乱,叶片黄而小,并有不明显的花叶状,病枝上的小枝可抽出小枝,如此重复数次,以致枝叶丛生,状似“扫帚”,发病的苗木和幼树当年即枯死,大树上丛生小枝冬季常枯死,翌年又生小枝,随着病害的逐年发展,终使全株都呈现丛枝时,不久也枯死。
3.2 病原。由类菌体引起。类菌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具有明显的三层单位膜,由两层蛋白质膜中间夹一层类脂质构成,在其内部具有核糖核蛋白颗粒和脱氧核糖核酸的核质样纤维。
3.3 发生规律。可通过病根、病苗的调运以及嫁接、带病昆虫等方式传播。留根苗、平茬苗发病重,播种苗发病轻。这种类菌体大量存在于韧皮部输导组织筛管中,通过筛板孔移动,从而侵染至整株。病原体在病株内有季节性运转现象,即秋季随树液流向根部,春季又随树液向树体上部回升。
3.4 防治方法。一是选育抗病品种。在病区注意选择抗病单株进行繁殖,培育抗病品系。二是改进育苗方法。如更改留根育苗为插根育苗、更改平茬留苗为当年出圃、采用播种育苗等均可降低苗期丛枝病的发病率。三是拔除病树,剪除病枝。初发病的树枝应及早剪除,并在伤口涂抹杀菌剂(土霉素凡士林药膏)以防感染。四是在苗木生长期间,喷洒200 单位的土霉素溶液、或用波美0.3 度石硫合剂喷洒病株,可有效抑制病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