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钱敏
在中国美术馆里,常年活跃着一群热情洋溢的志愿者。他们是“传递美”的使者,与素昧平生的观众分享艺术带来的快乐。从2006年成立至今,已有18批次约600人加入中国美术馆志愿服务行列。
因服务优质,中国美术馆志愿者团队获得“全国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工作优秀单位”“全国美术馆优秀志愿者队伍”“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典型”等殊荣。
2023年8月10日上午,在中国美术馆五层,记者见到了正在给观众讲解的志愿者李梨。她身着一件知性旗袍,端庄得体又大方。李梨是中国美术馆早期招募的志愿者之一。2007年底,她正式成为美术馆志愿者团队的一员。
在中国美术馆进行志愿讲解服务是李梨的业余爱好,她的本职工作是播音主持。用她的话来说,在这里,她实现了“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的碰撞。
来中国美术馆前,李梨已经具备提供志愿服务的经验。2006年5月,李梨以首都博物馆首批志愿者的身份上岗。“因喜欢历史便爱上了博物馆,又因喜欢博物馆而做了首都博物馆的第一批志愿者。”在那里,李梨选择了在通史厅服务,每周六是她为观众提供服务的日子。
2009年8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知北京、爱北京——博物馆志愿者讲解比赛”在故宫举行,来自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10个博物馆的39名选手参赛,李梨一举夺魁。
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她一边兼职首都博物馆的志愿讲解,一边兼职中国美术馆的志愿讲解。因为对历史的热爱,她在首都博物馆的工作得心应手。可艺术对她来说是全新的领域,能否胜任中国美术馆的工作,起初她心里并没有底。
幸运的是,入职不久,她就遇到了2008年中国美术馆的年度重头戏: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丝绸之路、河西争战、佛教东传、中西交汇等,展览涉及的时代背景正是李梨感兴趣又擅长的地方。“越讲,我越喜欢敦煌;越讲,我越热爱艺术。”她顺利完成了在中国美术馆志愿服务的“首秀”,成功树立起自信。
为了更好胜任在美术馆的讲解工作,李梨陆续添置了艺术史、美术史方面的书籍。与此同时,在中国美术馆听讲座、看画展也成了她的“必修课”。从旁观者到爱好者,李梨的心与艺术贴得更紧了。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华网推出百集音频节目《藏品有话说》,李梨的讲解在7个小时之内播放量就突破了百万大关。
在讲解中融入更多的史实,是李梨讲解的一大特色。从八大山人到石涛再到齐白石、张大千,在对“墨韵文脉”专题展的讲解中,李梨着重为观众介绍了很多画家的生平事迹,引人入胜。对于哪一年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与画家有关的事项,李梨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令人叹为观止。
至于当初为何要做志愿者,李梨的回答颇为实诚。“首先是自己的爱好,这是主因。再者,提高自己、展示才华、传递文明、结交朋友等,都是理由。还有一点,估计大家的想法也差不多,那就是成为志愿者可以免费参观,这个‘诱惑力’还是很大的。”
如今时过境迁,博物馆早已向公众免费开放,而像李梨一样的志愿者也早已对志愿服务种下情结。随着年纪增长,精力逐步下降,李梨不得不舍弃一份志愿服务工作,她选择了继续为中国美术馆服务。
讲解结束,一位年长的女士急切地问:“您下次什么时候再来?我就爱听您的讲解。”这位女士快退休了,视力不太好,她希望从李梨的声音中欣赏美术馆别样的美。
8月10日下午2点左右,俞燕婉和其他几位志愿者一起,出现在中国美术馆五层,1992年出生的她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一头卷卷的长发,一身休闲的服装,声音洪亮的她看起来青春活泼又自信。今年3月,中国美术馆发布新的志愿者招募令,俞燕婉4月22日参加考试,6月正式上岗。
来到现场听俞燕婉讲解的观众中,有一位她的特殊粉丝小梁。6月,在参观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时,小梁邂逅了俞燕婉。被俞燕婉的讲解所吸引,这已经是小梁“三刷”该展。“讲得太好了!听不够!”近期,趁着展览没结束,她还打算“四刷”。
尽管正式“开讲”只有两个月左右,但像小梁这样的粉丝,俞燕婉已经收获了一大批。“加微信的观众都还挺专业,从6月中开始到现在已经有100多位。”
在美术馆采访期间,记者聆听了4位志愿者讲解,她们风格各异,各有千秋,都有忠实的粉丝追随。年轻的俞燕婉朝气蓬勃,讲解中不时会抛出一些梗,偶尔会和观众提问互动,还会在不经意间蹦出一两个英语单词,极具辨识度。
俞燕婉有着4年留学英国的经历。本科阶段,她学传媒;硕士研究生阶段,她转向东亚研究方向。回国前,她将目标进一步聚焦,瞅准了中国传统文化方向。目前,她正在备考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书画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备考过程枯燥乏味,今年3月,看到中国美术馆招募志愿者的消息,俞燕婉心动不已。“我觉得单独背书实在太累了,偶然在网上看到中国美术馆在招募志愿者讲解员,心想挺好的,这不可以边讲边背吗?况且这是公益事业,也算是给传统行业增光添彩嘛。”她果断报名,并顺利入选。
讲解中,俞燕婉偶尔会看一下手机,只见屏幕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小字,其中还有不少被标红的地方。“我担心突然断片了,总得有所准备,但正常情况下,应该不至于。”俞燕婉打趣,“很多观众都说,每次听我讲解就好像听了一篇硕士论文,还有头有尾。”
一开始,俞燕婉以为准备考博的知识足以应对志愿讲解,但真实情况令她始料未及。“备展的时候手忙脚乱,需要的时间比我预计的长很多。一旦要去和观众讲,你的知识储备必须达到讲解内容的三倍甚至四倍以上,这样才会比较游刃有余。”
作为留学生,跨专业准备书画研究方向考博,这种选择是极为小众的,以至于当她拿着报考材料去报名时,审核材料的老师一时竟不知所措。很多留学生在留洋期间迅速“西化”,而她却反其道而行之,出于对故土的热爱,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越来越坚定。
出国前,为了心心念念的国家博物馆,俞燕婉会专门坐车到北京。在故宫博物院外,为了看画,她甘心苦等5个小时。到了英国,每周或每隔几周,她都会坐火车去一趟远在英格兰谢菲尔德的英国国家博物馆。而真正改变她命运轨迹的,是该博物馆“隔壁”的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艺术博物馆。
“我留学时,有一次伦敦正好举行一个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型中国画展,当时非常轰动。那个画展对我的人生选择具有决定性意义,从此我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不过那时我对中国画还没有多深的了解,但它的那种美感以及背后的历史故事,让我彻底被震住了。”
不同于当初被神圣感所震撼,来到中国美术馆后,已经掌握不少专业知识的俞燕婉再看到中国画时,心中油然生起一种亲切又熟悉的感觉。“打个比方,就像在书里天天看到的远房亲戚出现在我面前了。”这种感觉令她温馨又踏实。
作为“传递美”的使者,俞燕婉认为志愿者的工作极富意义。“它能够让美术史上冷冰冰的人和作品被大家所了解,不但沟通了古今,还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