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互设计理念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3-11-25 12:27
文教资料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专业设计

朱 威

(郑州经贸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

(一)新媒体时代下的交互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我国新媒体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1]美国《连线》杂志把新媒体描述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董娅南认为,新媒体的首要传播特征即“高度交互性”,并在《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研究》一书中指出:“在交互方面,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人与人间所进行的面对面交流,新媒体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变得更加自由了。”由上述观点可见,交互性是新媒体的显著特征之一,双向互动型设计是新媒体持续发展和设计学科不断进步的必然产物,交互设计的理念也必将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助力视觉传达设计的全面升级。

(二)体验经济时代下的交互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促进了设计领域的全面转型,“体验经济”的观点在20 世纪末被首次提出,成为驱动21 世纪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也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驱力。体验经济时代,在消费形态转变的同时,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由产品的实用性向品质特色和个性化发生转变。信息交互成为体验经济时代的代表性设计特征,设计领域纷纷展开以交互为基础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在设计领域,受众不再关注某种单一的功能需求,而是追求在感知与体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全方位综合感受。[2-3]

因此,当交互设计理念聚焦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设计师不再局限于通过视觉效用解决问题的狭隘目标,而是构建一个从“用户角度”着眼,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以“用户研究”为入口,“交互设计”为路径,“新媒体技术”为依托,“视觉传达”为主要手段,“用户体验”为最终目标的设计体系。

二、新文科视域下基于交互设计理念的视觉传达设计

(一)新文科概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意义

新文科建设的主旨是学科交叉、同构共建、协同发展。新文科的“新”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体现于三个方面:新媒体技术的推动、新的体验需求的产生和新兴产业的崛起。对于设计而言,学科本身的多元、交叉与融合成为设计学科转型与创新的典型特点。[4-5]

(二)新文科背景下交互设计理念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跨界融合

在新媒体和体验经济的双重作用下,已置身于多学科高度交叉领域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遵循新文科建设的要求,重新定义发展目标:设计作品不再是简单地运用平面元素进行“单向告知”,而是要运用更多新技术、新媒体通过“双向的互动”解决人们生活中随着科技进步和环境变化不断产生的新问题,满足大众不断提升的需求。基于新文科建设的观点,运用交互设计的理念重塑视觉传达专业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转型。

(1)多感官的体验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将打破以往的“视觉垄断”地位,以用户为中心,以视觉手段为基础,充分调动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综合感官,提升体验水平。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通过触觉结合视觉的设计创造出了大量具有优良体验的设计作品。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完善,在技术层面上可以支持更多视听一体、五感联觉的综合性体验设计,这将极大地丰富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

(2)数字化的呈现媒介。对于设计而言,信息化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导致设计手段、方法、过程等一系列的变化。设计开始迈入“数字化”的时代。在新媒体所具备的特征当中,数字化是其中最为基础的一个特征,[6]也因此催生了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电子书籍、触屏式广告牌、网页及移动设备界面、智能导示组件、虚拟现实展示空间等全新的互动体验式传达形态。[7]

(3)动态化的表现形式。阿恩海姆有一个著名的论断:“运动是最容易引起视觉强烈注意的现象。”相对于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静态图像,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动态表现形式增添了设计作品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有效地克服了静态元素带来的视觉疲劳,激活了信息传达的能动性。

(4)多维化的空间表达。新媒体的产生和应用使长期以来在平面设计领域中进行的图形、文字、色彩的编排处理,随着数字化虚拟平台的搭建,在二维空间中被突破出来,创造出更新颖、更具真实体验感的设计形态。在三维和四维空间中,信息的传递更加依赖于新技术以及媒介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设计。

(5)情感化的输出方式。在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与交互艺术进行深层次的融合是大众的需求,也是行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一步妙棋,还是视觉传达设计对自身复制性的一种反思。借助交互艺术的平台,视觉传达有望完成自己对于个性化和情感化的回归。真实稳定的情感需要时间去挖掘:它们来自持续的互动。[8-9]体验至上的时代要求设计师从关注作品的审美和功能逐渐过渡到更深层次的情感化设计上来,在受众的心理层面寻求互动式体验已成为视觉传达设计改革创新的必经途径。

三、基于交互设计理念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

(一)新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培养目标的调整

从目前国内主流的招聘网站上不难看出,企业对于传统视觉设计师的需求在大幅度下降[10-11],取而代之的是具备交互设计能力和体验设计意识的新型设计岗位。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要在学生具备品牌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导示设计、展示设计、文创设计等方面的视觉表现能力的基础上,全面掌握新媒体技术和交互设计的能力,满足时代和企业发展的新要求,推进“教、学、研”的一体化进程。

(二)交互设计视域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再设置

交互设计的概念自20 世纪80 年代末诞生至今,不断深化和完善理论体系并拓展应用范围。但是,国内在交互设计领域目前则多局限于移动互联网方面,这也直接导致了在我国高等教育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最先引入的交互设计概念的是UI 设计课程。对于其他专业课程如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商业广告设计等还未全面贯彻交互设计的理念。在交互设计视域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再设置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用户研究。交互设计的目的是满足用户需求,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也需要注重用户体验。学生需要了解用户研究方法,如调查问卷、访谈等,以便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并将其纳入设计过程中。

(2)设计原则。视觉传达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如对比、重复、对齐和无序等。这些原则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更好的可读性和可视性,提升用户体验。

(3)视觉设计。视觉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包括色彩、布局、排版和图片选取等。学生需要了解如何在设计中运用视觉元素以清晰地传达信息以及如何使设计符合用户预期和需求。

(4)内容策划。内容策划是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设计师需要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文字、图像、视频等元素,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

(5)用户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的目的是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因此设计师需要了解用户界面的设计,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布局使设计更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

这些知识和技能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并将其纳入设计过程中,进而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三)建立新文科融合型教学团队

(1)学校可安排本专业专职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重点加强交互设计项目实践,教师需要取得结项证书方可获得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证,切实提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

(2)学校可吸引企业优秀的交互设计师和用户体验专家进入学校,参与实践环节的教学指导和教学评价。

(3)学校可借调计算机科学、动画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的优秀教师承担本专业新增设课程的教学任务。

(四)推进基于交互设计的新媒体实验室建设

(1)虚拟仿真技术实验室。虚拟仿真技术可以通过语言传输、肢体动作甚至表情变化与相关设备进行互动交流,帮助师生通过交互行为完成教学所需的感官体验。

(2)人工智能实验室。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爆炸式崛起,相关技术对视觉传达设计产生了积极影响。智能化程序可以替代部分人工环节,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基础的智能系统可以弥补设计师的主观性差异,更加精准地定位目标市场,更加人性化地服务受众,提升交互体验。该实验室需要引进人工智能音箱、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语音合成、智能感应等响应式智能交互设备,为展示设计、电子版式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招贴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

(3)数字化媒体实验室。数字化实验室的建立成为新时代视觉传达设计从纸媒向数字媒体转型的关键。除了大量引进苹果电脑,还需21 寸数位屏和15寸数位板若干,以供学生进行数字化造型训练,为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基础、插画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基础等课程提供硬件条件。

(4)动态化图像实验室。“转静为动”既是新媒体时代下交互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的显著特征,也是本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新增动态图像实验室可满足字体设计、图形创意、标志设计、非线性编辑、信息设计、包装设计、VI 设计、招贴设计、多媒体用户界面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的动态化图像处理需求。根据教学改革的计划,该实验室需增设动作捕捉设备、网络线拍设备、动画工作站、图形工作站、录像机、音频工作站和各种不同类型的动效制作设备。

(五)基于交互设计理念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1)校企相结合的产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和企业专家要参与学生小组的创作过程,使其获得更多实践性的训练与互动交流。项目完成后参与企业竞标,中标项目所获酬劳可作为学生工作坊的创业基金。学生在完整的商业流程中整合知识、提升能力,并以市场标准检验学习成果。校企深度结合,将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连接,切实推动地区产业与专业教学的一体化进程。

(2)讲练相结合的实验室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前沿技术、材料与媒介融汇于讲练相结合的日常教学之中。学校可充分运用基础和新增以及跨学院的实验室和合作企业的实验基地,支持课程知识与实践内容的深度融合。

(3)文理相结合的跨界型教学模式。建立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教学机制,做到教师、实验室和课程的资源共享,推动视觉传达设计与机械类、计算机科学类、电子类、经贸类与传媒类专业开展联合实训,实现综合性、交叉性、跨界型项目教学。

(4)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模式。学校可利用网络平台翻转课堂,打造开放、协作、自主的学习环境,以大讲坛、交流会和辩论赛等形式建立多元化培养渠道。将知识学习环节前置于线上学习,实训解惑环节安排在课中线下教学,实现学生主动阅读、主动研究、师生互动、小组讨论、主动汇报的自主学习模式。

(六)基于交互设计理念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除了实物、板书、文本、声音、图片等传统媒介,教学视频、动画短片、网络平台、智能软件等新媒体技术综合构成的智慧教室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而且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的参与感因此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学习兴趣也随之增强。另外,互动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交互设计的理念,加强了学习体验和专业认知,促进合成交互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

(七)交互设计视域下的教学方法改革

(1)启发式教学法。翻转课堂的方式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大量的自主性学习,通过网络平台完成相关知识并回答教师设置的相关问题方可进入课堂学习。教师采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等启发式的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小组讨论,师生在互动中完成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把学习的自主权充分交还给学生。

(3)探索式教学法。学习过程的前置决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被极大拓宽,在此前提下,学生在教师预设的阅读、调研、习题、思考、讨论等环节中主动探索,强化知识理解和实践体会。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层出不穷,视觉传达设计重新定义了发展目标,即设计作品不是简单地运用平面元素进行“单向告知”,而是要运用更多新技术、新媒体通过“双向的互动”解决人们生活中随着科技进步和环境变化不断产生的新问题,满足大众不断提升的需求。新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改革应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围绕社会人才需求这个中心点,将新媒体技术和交互设计理念全面贯穿于专业教学之中,在新文科教育精神的指导下加大学科并轨、专业搭桥的改革力度,加快技艺融合、文理并通的建设步伐,最终实现“数字呈现、感官体验、智能高效、互联互动”的学科改革目标。

猜你喜欢
专业设计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专业修脚店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