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黄彩凤
有着“六十年间万首诗”之誉的南宋伟大爱国诗人陆游,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诗人之一,其作品遍布基础教育语文教材。《临安春雨初霁》被选入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陆游的诸多诗作当中,多以抒发报国之志为主题,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作者也以《示儿》示人。因此,慷慨激昂、金戈铁马的意象,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信念,构成了陆游诗作的主题。在近万首诗作当中,《临安春雨初霁》一诗别具一格。这首诗没有金戈铁马,却有着美好情怀,这是诗人解读此诗的重要切入点,也可以在读者面前展示陆游丰富的内心世界。
鉴赏陆游诗作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知人论世”。陆游个人的经历与其所处的时代决定了在他的心目当中更多的是金戈铁马,追求的是气吞万里如虎,即使壮志未酬也期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然而,在这种悲壮与豪迈的背后,也不意味着陆游没有追求闲适与安逸生活的心理。谁都希望在太平盛世安逸度日,即使是戍边的将军士兵,也会有这样的心态,更何况壮志难酬的陆游。闲赋居家五年之久后,陆游被朝廷重新征召,官授朝请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陆游到了都城临安之后,写下了这首作品。
一般认为,这首诗表达出来的是作者对自己一生漂泊的感叹。这样的认识自然有道理,而通过这些认识再去揣摩陆游此时的内心情感,则会发现其人生与诗之间有更多的相通之处。那么,此时陆游的心境到底是怎样的呢?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当陆游到了临安后,其内心情感一定是更加复杂的。他带着满腔的热情效忠国家,然而却一直不被重用。在不被重用的时候他闲居乡野,所看到的京城官场是那么的黑暗龌龊,出卖国家主权但却把持着朝政的奸臣就在自己的身边,临安城之内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君臣对国家的危亡无动于衷,这使得诗人内心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在这种冲击之下,陆游想抒发内心的感慨,就只能借助于自己所擅长的诗词。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诗里的“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诗人为什么借助于这样的诗句来感慨世态炎凉?为什么又会提出“谁令”这样的疑问?说到底就是因为诗人的经历以及诗人内心的所思所想,这个时候诗人已经没有了因为被朝廷再度启用而欣喜万分的情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诗人已经年过花甲,所担任的官职远离前线、远离京城,自己抗金报国的愿望再难实现。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当陆游在面圣的时候,皇帝就明确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这样的圣谕与作者的内心形成了巨大反差。然而作者又不能做出任何反对的表现,所以只能将种种郁闷隐藏在心中。“谁令”二字实际上体现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当这种苦闷之情需要释放的时候,《临安春雨初霁》也就随之诞生。
《临安春雨初霁》一诗的前两句为这首诗定下了基调,就如同一把酒壶倒酒一样,最初出来的酒就已经决定了后续的成色。当然,诗的起承转合、表达的意境还需要进一步解读。
当前解读诗歌,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从诗中去领悟作者的心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要“走入”诗作。只有当读者的心弦能够与作者的心弦发生共振时,才能读懂为什么在诗人的笔下能够流淌出如此经典的诗句。
通过上述的分析发现,诗的前两句已经让读者感觉到诗人内心的愤懑乃至于厌倦,当这样的气息扑面而来的时候,如果换作常人会如何?常人恐怕会继续自怨自艾。然而陆游并非常人,所以我们读到了诗的第二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当读懂了第一句中的意境时再读第二句,会有明显的切换之感。从写作笔法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笔锋一转,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这种春的气息是清新的,是充满生命力的。诗人所住的是寓所是一座小楼,于这座小楼当中听到淅淅沥沥的春雨声,进一步联想到一夜春雨之后,杏花就会盛开,也就一定会在第二天早上听到叫卖杏花的声音……这是一幅多么美的场景!
无论这样的场景能否完全驱走作者心中的阴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陆游总有寻求内心宁静的时刻。诗的第二句体现出的正是作者的这一心情。固然,“一夜听春雨”的事实与“明朝卖杏花”的想象都无法彻底祛除作者内心的烦恼,但却能够为作者赢得偶尔的欢愉,带来一些欣喜。这一刻,诗人放下了所有的烦恼,不再被龌龊的官场与炎凉的世态所烦扰。陆游走进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一丝宁静。可以说,“春雨杏花”所带来的就是一个世外桃源,这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是内心期待与现实世界的结合。这种结合对于作者而言恰到好处,可以让作者忘我,也正是作者此时最需要的。毕竟壮志未酬所带来的往往是“出世”后的“遁世”,即使杏花春雨的美好想象不可能成为现实,也不影响作者心中的那片刻期许。
或许有人会质疑:“在陆游的心中有没有这样的逻辑?”其实这一逻辑完全成立。陆游的志向再宏大,在多年壮志难酬的情形之下,在生活堪称潦倒的境遇之中,必然会产生排忧解困的内在需求,否则就无法让自己的人生持续。可以肯定的是,陆游一生生活在矛盾当中,甚至是生活在失落当中。面对人生的这些挑战(其实挑战的是陆游的心境),陆游解困的心理和手段必然存在。这一点不仅可以从陆游身上看出来,还可以从每一个壮志难酬的诗人的作品中解读出来。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经典的诗词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诗词蕴含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在这些诗词的背后都站着一个或多个伟大的人物。《临安春雨初霁》是陆游在宋淳熙十三年春天创作的,作为我国古代最富庶的时代之一,宋代在对外抗争中屡屡失败,大国尊严荡然无存,此情此景使得任何一个胸怀国家的人都满怀报国之心。然而,现实却很难让人如愿,于是带着各种思想感情的作品就应运而生。
在这些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常细腻的内心情感。譬如“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读者看到陆游的另一面:陆游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而且也是一位书法大家,其草书更是横绝一时。所以当作者内心有了片刻欢愉时,“矮纸斜行闲作草”就成为心情输出的方式。只不过这种欢愉是短暂的,在诗人心中驻留的报国志向才是永恒的,于是在起笔落笔之间,陆游还是忘不了他的志向抱负,此时即使再多的春雨杏花声,也无法掩盖他内心的惆怅。
因此,诗歌即使蕴含着“春雨初霁”之美,也无法让作者真正做到“犹及清明可到家”。横亘在诗人心中的“谁令”是作者的永恒之问,而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确是诗人永远地追求。读懂了这一点会发现无论是对于《临安春雨初霁》这首诗,还是对于诗人的其他作品,诗人的梦想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