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恩 信慧言 欧阳国辉
2021年6月,文旅部发布《“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指出未来十年目标是使“非遗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未来的数字世界科技将更多地借助数据、应用、产品、服务、内容等具化形态实现数字时代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让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科技相结合,赋予了非遗文化传承新的时代元素和意义。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元宇宙是整合区块链、5G、云计算、AI、交互技术的虚拟空间,通过三维空间建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影像技术、实时渲染、动态捕捉等技术手段,使得文旅交融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空前未有的开放性和交互性。因此,基于整合元宇宙相关技术探讨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可行性尤为必要。
从小说《雪崩》中最早使用元宇宙一词开始,直至游戏公司Roblox携元宇宙概念上市,再到Facebook更名为元宇宙,元宇宙这一新兴概念由虚入实,逐渐从游戏与文学领域涌入日常生活,激发学术各界的讨论与关注。现有关于元宇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大致从元宇宙理论层面与技术赋能两个方面展开:基于元宇宙自身理论视角研究,结合媒介发展框架对其非遗文化传播特征的描述、技术支持与场景沉浸等。[1]通过对元宇宙的未来构建图景及非遗发展现存困境的分析,提出促进非遗实现数字化生存的新思路。试图借助元宇宙技术探索非遗的传承机制,进而架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二是从技术赋能着力,将元宇宙视为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探索其给非遗文化研究带来的数字化影响。具体包括非遗产业、非遗教育、艺术审美、游戏转化、电影制作等。[2]借助元宇宙技术与非遗文化传承的耦合性,并结合非遗元宇宙场景化的案例支持,构建元宇宙视域下非遗文化传承的系统路径,结合各类非遗文化发展现状及受众群体进行传播。[3]故本文从元宇宙的概念内涵及其技术特征出发,阐述并分析了其对非遗数字化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后,以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的现状为基点进行探索,并提出其未来发展与传承的思考与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将联合开展跨界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保护与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独特的大湾区地域文化魅力。因此,保护与传承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共建人文湾区、增强湾区文化软实力的时代需求。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种类繁多、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下简称非遗)。截至当前大湾区共计有16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典型非遗类别有民俗、技艺、美术、舞蹈、音乐、戏剧、体育、曲艺等十大类(表1)。基于大湾区经济建设的视角,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推进人文湾区、数字湾区的建设,架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湾区文化产业体系;基于大湾区文化繁荣的视角,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推进非遗文化与数字媒介的紧密贴合,强化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传播宣传媒介,增强粤港澳地区文化认同感;[4]基于大湾区社会性视角来看,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拓展了文化传承的固有框架,实现了时代语境下的突破与尝试,有助于拓展人文湾区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非遗传承与发展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脉络发展的见证,极具研究价值与保护意义。大湾区应积极响应时代的需求,探索元宇宙技术介入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策略与路径,借助元宇宙的新兴媒介让大湾区非遗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表1 粤港澳大湾区典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元宇宙是整合各类新兴技术而拓展开的新一代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借助扩展现实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时空拓展性,借助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实现虚拟人、自然人和机器人的人机融生性,借助区块链、Web3.0、数字藏品等技术实现经济增值性。以其沉浸体验、人机交互、群体创造、虚实融生以及低延迟等特征,结合现实世界的经济活动、社交娱乐,实现用户实时参与共建平行于物理世界的虚拟环境。
沉浸体验。借助于传感器体感、三维建模、数字孪生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借助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链接,使用户在技术支持下获得与现实世界同等的沉浸体验与切身感受,改善了用户日常工作、娱乐学习、生活环境以及思维方式等。当前,沉浸体验在商业文旅、媒介传播、军事工业等领域都实现了普及化应用。且随着用户行为动作借助技术识别跟踪并三维同步于场景中,以空间性、具身性、媒介性等形式拓展了用户传统体验模式。
人机交互。元宇宙虚拟现实交互包含了感知交互、情感体验及全息投影等。对比传统人机交互而言,元宇宙技术下的沉浸式交互体验人机互动程度更为精细。具体技术涵盖了眼动追踪,手势、表情、语音交互等。元宇宙通过场景化空间虚拟,结合手持设备,通过多维度交互界面为用户创造高沉浸感数字环境,积极为用户提供具身社交情感体验。元宇宙空间中用户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混合现实技术(MR)、传感技术等进行驻点追踪、全身传感,以获得更好的沉浸式交互体验,为用户行为模式提供在不同场域中的高度浸入式的交互。
群体创造。元宇宙借助智能网络技术与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数字内容的自由创造与共创共享,为数字空间内容的拓展与更新提供了内容支持。数字内容群体创造是以个体内容创造为基础,其内容生产模式借助数字化内容获取、工具创作以及实时性同步兼容多用户创作成果以形成向玩家生产—自生产+二次创作—完全自生产的范式转变。元宇宙技术赋能强化了用户场景参与、人机交互,并提供数字工具拓展用户的内容挖掘、灵感激发与个体创造分享。而群体创造依托于用户个体创造,实现了内容开源与二次创作,并对作者数字化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了支持。
虚实融生。虚实共生是在虚拟重现、虚拟仿真的基础上结合了现实世界的典型特征构建的虚拟与现实融合的新形态,并以智能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与系统结合为主要特征。在区块链技术、交互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智能网络技术以及物联网等典型技术的支撑下,元宇宙结合日常世界的场景化衍生出了虚实融生的状态(元宇宙典型技术如图1所示)。用户基于日常行为活动结合场景属性在虚实融生形态中能实时渲染与映射,借助典型技术支撑获取人脑意识、情感表达,实现在虚实融生的世界中展示。元宇宙虚拟分身拓展了自然人在虚拟空间的能力,是现实世界自然人的镜像呈现并实现了感知力、决策力、行动力的增强,以及拓展了角色自由转换及记忆储存等功能。[5]
图1 元宇宙典型支撑技术(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大湾区作为以岭南文化为主体的地域,其文化在区域内的认同感较强,以其为载体的非遗文化——粤剧、龙舟、咏春、醒狮等文化习俗与民俗风情,是区域文化与地域印记的重要情感纽带。非遗文化遗产是体现岭南文化的重要文化表达和物质性载体,元宇宙技术的介入能有效地实现非遗文化高度虚拟仿真化的数字化搭建,构建一个全新的虚拟仿真非遗场域化空间。虚拟仿真时空结合现有音乐舞蹈、体育技艺等非遗类型的复刻与创意性转化,.使虚拟场域化空间具备虚实融生的属性,非遗文化数字化拓展与仿真并三维建模可实现沉浸式体验。元宇宙技术构建的虚拟仿真将借助全息投影与传感、虚拟现实技术(VR)、混合现实技术(MR)、实时渲染等技术三维立体还原与再造虚拟仿真的世界。.在元宇宙介入虚拟仿真的空间转换中,用户借助近眼显示、三维建模、感知交互、实时渲染和追踪技术全方位地对非遗文化内容进行观看与沉浸式体验。元宇宙技术架构的全新数字虚拟仿真使得用户的想象空间被无限放大,在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中感受岭南文化遗产的熏陶。
元宇宙技术将开启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全新数字交互叙事语境,实现当前用户行为与虚拟场景中的物品相互影响,以虚实相映的叙事形式衍生新的艺术形式。借助数字空间的虚拟角色实现非遗场地空间的文化叙事,体验非遗文化故事情节、技艺传承,并领悟与传承岭南文化的精神内涵,元宇宙技术在物理世界与虚拟现实间提供了创作者空间叙事的充分可能性,在以其架构的三维立体的虚拟场域中,非遗文化与用户的连接形式将直接以设备的形式进行关联,用户依托VR交互设备参与到非遗虚拟文化影像内容中,借助传感技术将自身行为模式实时渲染并影响虚拟场域布局,并通过游戏化内容交互创意性设计新型场域以实现非遗叙事的现代性传承。[6]元宇宙视域下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上应更偏向于剧情游戏开发与场景交互叙事,在虚实融生中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叙事的巧妙,元宇宙下非遗文化创作是集文化内容、游戏角色、体验者三者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数字动态化的过程。开启沉浸式交互叙事的动态性打破了原有文本的局限性,使得文本形式以超链接的形式容纳多序列阅读与超媒介的关联,且元宇宙依托于海量内容平台、5G算法及实时渲染能力将创造出丰富的场景剧情与多元化互动的非遗文化叙事场景。当数字化传承由单向输入转为沉浸式的供给,传统非遗文化叙事范式被元宇宙沉浸式互动模式数字化拓展,如何为用户提供非遗文化内容交互的可能性,使用户沉浸式体验参与到非遗文化中的乐趣至关重要。
在元宇宙时代网络连接的节点在“身体”上呈现,身体意义介入了影像媒介,使物质上的身体本体具备了相应的情感体验。身体空间性借助设备可以实现在虚实融生环境中产生交互。身体空间在数字游戏的时空表达上实现动态的联动效果,是游戏玩家数字游戏体验情感延伸的拓展。就游戏体验情感来看,元宇宙视域下虚拟游戏空间使得“身体”借助媒介技术渗透于游戏空间中达到联动的效果,以数字替身形式参与至大湾区非遗文化叙事中,非遗文化内容脚本创作借助于游戏玩家在非遗文化内容中亲身经历并与场域化内容进行互动而产生,拓展了非遗文化场景的数字化情感体验。[7]玩家借助身体的在场实时探索挖掘大湾区非遗的文化故事、技艺内涵及人文精神等,在虚实融生的时代语境下借助身体的探索性叙事对大湾区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突破了传统媒介形式的时空性表达,激发了玩家的心理体验与行为模式。在元宇宙场域空间中,数字游戏脚本打破了大湾区非遗实体场地空间的限制,玩家可借助非遗游戏的剧本类型选择在空间中进行试玩,将非遗文化在游戏旁白、故事情节、情感叙事、矛盾激发等内容叙事中体现,并对非遗文化精神内核进行适度的延伸与升华,在游戏文本叙事过程中拓展玩家的情感体验。
在传统的非遗文化参观中一般而言物与人相隔,用户与非遗文化展示之间存在明确的边界。元宇宙技术将打破观者在画外参观的局限,使其转换为从观看者到参与者,以游戏第一人称视角在非遗文化中沉浸式体验各类非遗主题类的场景布局。在元宇宙技术所实现的多连接、高速率、低延时、高容量等特征支持下,数字孪生场域复刻、手持设备沉浸体验以及裸眼3D技术将在元宇宙非遗文化叙事语境中得以普及。参与者借助自身行为模式的表达,通过投影仪器设备等形式上传至云端,通过元宇宙技术处理实时架构全息化、沉浸式的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主题的文化性体验。[8]全息化沉浸类型分为场域、时空与情感沉浸三种。虚拟场域提供参与者沉浸体验的物理载体,时空沉浸打破了用户自由获得沉浸体验的时空限制,情感沉浸大大提升了用户对湾区非遗文化的情感性认同。首先,大湾区非遗文化全息化沉浸在于数字孪生复刻与三维建模技术实现的场域沉浸;用户虚拟角色游戏化表达使得在参与进程中实时对场域环境数字化模拟并渲染,使得参与者沉浸式体验到大湾区非遗文化场景表达,时代媒介语境下元宇宙技术将打破传统非遗文化观赏旅游的范式,使受众角色有选择性地接受文化类型的叙事模式,主动性沉浸大大提高非遗文化主题内容的新颖性与表达性,实现自主地与大湾区非遗文化遗产产生极强的情感共鸣。
从元宇宙视域下大湾区非遗文化遗产的呈现基于其艺术性的表征化来看,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使其与各类数字艺术形式开放融合性创作成为可能。以游戏作为图像呈现所构成的碎片化叙事为例,非遗文化叙事以图像串联形式为介质,以画面呈现构成为载体,结合现有沉浸式虚拟交互设备的支持,使得画游场景融合性发展成为元宇宙介入非遗文旅产业的重要探索方向。元宇宙技术介入使得文旅与游戏边界模式逐渐消融,用户借助游戏模式消费大湾区非遗文化内容,在非遗文化内容体系中实现游戏内容的沉浸交互,用户既是参与者,又是玩家。如元宇宙Roblox游戏中提供用户游戏开发工具与架构方法,让玩家从体验者介入到游戏内容的开发与文本自由架构,高自由的交互体验使玩家实现了剧情创建与玩法的自由组合(图2)。在元宇宙所架构的大湾区非遗文化数字场景游戏空间中,玩家通过自身游戏角色进入非遗文化故事情节中经历各类时空场景的搭建与试玩,实现实时交互体验游戏场景的乐趣,使得观看者实现从置身事外到游戏化的实时交互的转变。[9]
元宇宙技术的自由开发、融合共享可以使大湾区非遗文化受众借助数字化的优势传承,在大湾区非遗文化场域搭建中创作湾区非遗主题剧情情节,体验多元化的类型主题。元宇宙技术导致受众从被动接受转为自主开发,游客将作为自由的开放主体参与非遗文化内容主题剧情的创作,在传统的大湾区非遗文化场域叙事中,导游或非遗传承人以预设讲解或技艺展示的形式将非遗文化内容形式与文化内涵直观地进行展示,观众在一定范围也能基于画面情节或实体展示领悟场景中非遗所蕴含的文化寓意,但现场画面的表达与呈现局限且片面。在元宇宙视域下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上,开发者可借助虚拟形象对模块化的场景内容重构与拼贴,将非遗文化内容形式的表达多元化搭建,且元宇宙下非遗文化叙事空间提供了开发者多元化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类型进行挖掘,开发者基于设定好的非遗文化类型叙事框架,拓展其主线任务与支线剧情,自由地拓展符号表达以及探索非遗场景文化空间的内容叙事。[10]元宇宙视域下大湾区非遗文化的数字作品创作可结合场景类型与内容进行具象化的表达,开发者与大湾区非遗文化元素的互动反馈,从媒介传播的角度推动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元宇宙视域下加快大湾区非遗文化的研发与数字化转译是建设人文湾区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沉浸化视觉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感知交互、实时渲染、视觉追踪等技术,架构基于用户视觉体验的沉浸化场域,实现沉浸式视觉非遗文化的动态体验。在内容的表达与形式拓展上,可提炼极具非遗特色的大湾区的视觉符号和极富视觉观感的艺术表现形式,以三维立体影像形式让用户沉浸化体验文化叙事,以时代语境下非遗文化消费群体的观赏性诉求为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内涵注入全新的时代精神。在实现大湾区非遗文化的数字化转译中,应深入挖掘湾区内文旅、媒体产业,通过非遗文化内涵、时代精神与产业进行有机结合,从挖掘与提炼非遗文化资源入手,以民俗学、艺术学、文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对湾区非遗文化进行数字化转译,例如制作短视频及舞台剧、动画IP、现场访谈和旅游分享等形式在抖音、B站及小红书等传播媒介上进行宣传,展示大湾区非遗文化的价值内涵与人文精神。通过充分挖掘大湾区非遗文化典型特征与文化场域,巧妙利用文化叙事结构,将大湾区特有文化符号的视觉化强化用以调动用户的沉浸化交互体验,拓展大湾区非遗文化的数字转化。
结合大湾区非遗文化资源,在元宇宙技术的支撑下,以传统舞蹈、音乐、戏剧、体育、曲艺等为主的舞台展演文化表现作为传承湾区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表演与文化叙事使得舞台展演极大利于文化内容的表达,作为当下提升湾区文化遗产最有力的现场表达形式,通过挖掘湾区非遗文化特色与历史典故,结合用户需求,精心打造各类非遗文化的经典故事情节或技艺等,采取科技赋能强化舞台内容表达的视觉观感,并通过裸眼3D技术、全息与传感技术、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科技赋能,架构现有场地搭台与虚拟仿真实时交互的沉浸式舞台,拓展湾区非遗文化的视觉观感。在非遗文化内容制作方面需要在结合选题与文化叙事的前提下,对湾区的人文内涵和文化符号进行系统性挖掘提炼,并结合元宇宙技术加强场景视觉特效与实时互动环节规划,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湾区非遗文化价值。[11]
在元宇宙技术走向成熟和商用的过程中,虚拟数字展馆将成为非遗文化数字传承与保护的趋势。通过VR成像技术实现实体场域向虚拟场域的转化,有效地突破时空限制,近距离地使观众对数字展品进行直观的视觉体验。虚拟数字展馆以湾区非遗文化主题为载体,在综合已有相关文献、馆藏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梳理,采用图文并茂、视频解说、场景漫游等方式,借助三维建模渲染、沉浸感知交互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并且通过延伸湾区非遗文化的数字宣传渠道来表达。鉴于非遗文化类型表达丰富多样,观赏者不易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因此有必要将非遗文化内涵与时代寓意相结合,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解,并且可以将虚拟数字展馆和非遗文化AI空间场域相结合,实现游戏化拓展与保护,增强玩家对于湾区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可,进一步突出湾区非遗文化的价值,给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及知名度的提升带来新的生机。
科技与文创产品相结合,提高了非遗IP的附加值和融合度。通过挖掘大湾区非遗的文化内涵,把文化创意和价值符号融入各种文创产品中,从而实现湾区非遗文化的符号性表达。首先,利用非遗“文化+视频”的方式,利用短视频、B站知识内容、舞台剧场等多种社交媒体传播,将大湾区特有的文化语言以视频的形式通过各种媒体传播到用户的视线,从而有效地扩大大湾区非遗文化IP形象;其次,利用非遗文化+动画的形式,借助传统非遗中动画人物IP形象与国漫题材游戏相结合,打造具有湾区特色的游戏IP,从而间接地提升湾区非遗文化的影响力;最后,利用湾区非遗文化+文创产品的形式,利用非遗文化的服饰、饰品、纪念品等周边产品来达到游客的认可,进而提高湾区非遗文化的知名度。具体元宇宙技术介入大湾区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路径如图3所示。
元宇宙是借助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新型数字虚拟空间,介入到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是较为新颖的视角,如何将非遗文化内容与元宇宙技术进行联结,本研究展示了一种可行性的路径。文章通过对元宇宙技术介入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的机遇性分析入手,对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元宇宙技术特征、元宇宙技术对受众角色产生的影响及如何借助元宇宙技术实现大湾区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并形成了创造沉浸化交互体验、强化舞台展演的沉浸化、延伸数字展馆的宣传化和文化IP的活态化四种策略。元宇宙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有效强化了湾区民众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拓展了大湾区非遗文化传承数字化传播的手段与策略,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