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礼”

2023-11-23 19:18鲍鹏山
青年文摘 2023年7期
关键词:法家儒家孔子

鲍鹏山

现在很多人喜欢法家,认为法家讲“法治”,符合现代法治社会的要求。但是,正好相反,孔子所讲的“礼”,才是直通现代化的;而法家那个“法”,恰恰是违背法治精神的。为什么?因为现代法治精神的核心,是保护所有人的权利不受侵犯。法家那个“法”呢,核心要素却是剥夺所有人的权利,让国君用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是权力用法来收拾你。所以,法家的“法”,核心是“权力”。而儒家“礼”的核心是“权利”。

权利是对权力的划界。“礼”,确立了各自的权利,每个身份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权利领域,但也有边界。你可以在这个地方驱使我,但是到了那里,你就没有权力了。你可以要求我尽我的身份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但你不能剥夺我的身份赋予我的权利和自由。所以,礼,恰恰是与现代法治精神相通的。它规定了每一个人相应的权利与责任,这正是法治的精神。所以儒家的“礼”,才是真正的法治精神的源头。

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类人持否定态度,认为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只能从西方文化里嫁接。他们的文化期待是,从西方文化走向现代。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一点都不矛盾,几乎可以说是直通车——逻辑直达。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甚至韩非的思想里,都包含着非常显著的现代性。比如,孔子儒家的民本思想,道高于势思想, 礼( 规则、权利和责任)对权力的约束思想;庄子的个体自由;墨子的尚贤思想;韩非的依赖制度不依赖道德,等等,都与现代社會理念毫无违拗。

(摘自《美文》2023 年第1 期)

猜你喜欢
法家儒家孔子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