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的晋祠镇,背靠悬瓮山——晋水之源头,据《方舆纪要》载:“悬瓮山在太原西南十里,晋水所出。”晋祠初名唐叔虞祠,为祭祀西周初晋国第一任诸侯姬虞及母王后邑姜而建的祠堂。姬虞是周武王姬发之子,被封于当时的“唐国”,即帝尧后代所建立的国家,史称唐叔虞。其子夑继位后,因地临晋水,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唐叔虞被追封为晋王后,祠堂改称“晋王祠”,简称“晋祠”。《晋祠志》载:“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晋祠历史悠久,始建于北魏之前,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已有记载。北魏之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词重修扩建。南北朝文宣帝时定晋阳为别都,扩建晋祠而“大起楼观,穿筑池塘”。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再次扩建。北宋时,宋太宗赵光义在晋祠大兴土木,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天圣年间(1023—1032年),宋仁宗赵祯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元世祖时不但重修唐叔虞祠内建筑,还勘定了晋祠四周的地界。明洪武年间,加封圣母为“广惠显灵昭济圣母”,还建有仙翁阁(又称红阁)等建筑;天顺元年(1457年),铸造大钟一口立于圣母殿右侧;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圣母殿立《御制祭文》碑;嘉靖年间,除新建与重修白鹤亭、水母楼、读书台、望川亭、唐叔虞祠、善利亭、难老亭、圣母殿与鱼沼飞梁外,还创建了晋溪书院;万历年间,献殿前增建对越坊和钟鼓楼,在会仙桥前重修水镜台用于演戏。清代时修缮加建内容更多,如吕祖阁、待凤轩、台骀庙、钧天乐台、三圣祠、同乐亭、公输子祠、文昌宫、七贤祠、锁虹桥、玉皇阁、三清洞,关帝庙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对晋祠内各园林建筑进行修复,并兴建晋祠公园。
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宗祠祭祀园林建筑群,晋祠具有庄严壮观与清雅秀丽的特点,是宗祠祭祀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经千余年的补葺修扩和建设开发,已由最初祭祀春秋晋开国君主的祠堂,发展为包括各类寺庙在内的奉祀诸多人、神、佛、道的庙宇群落。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格局大为改观,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逐渐形成。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退于旁侧次要位置。现晋祠风景名胜区主要包括悬瓮山及周边的天龙山、太山、龙山等。
晋祠公园和晋祠博物馆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晋祠博物馆内的古建筑面积达14 000 m2左右,有宋、元、明、清时期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各式建筑100余座,还有宋元以来雕塑100余尊,铸造艺术品30余尊,历代碑刻400余通,诗文匾联200余副,古树名木96株(其中上千年古树30株)。晋祠文化遗存极为丰厚,集中国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在国内外久负盛名。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博物馆总平面呈矩形条状,建筑主轴为东南至西北朝向,总体布局可分为中、左(东北部)、右(西南部)三大部分。
中部轴线序列感强,从大门进入后,有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及两旁钟鼓楼、鱼沼飞梁和圣母殿,中轴布置端庄,格局结构严谨。其左侧有松水亭、善利泉、待凤轩、吕祖阁等;右侧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公输子祠等。水镜台始建于明朝,是当时的戏台,集楼、阁、殿、台于一体,“水镜”出自《前汉书·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意为忠奸是非,在清水明镜中昭然若揭,显现原形。戏台分前后两部,面对入口大门的重檐歇山顶是殿堂,中间入口设一双扇门,二层外檐上悬挂“三晋名泉”牌匾,演戏时该殿作为后台;迎着会仙桥的是单檐卷棚顶的戏台,台基高出地面1.3 m,戏台三面有开敞的走廊,建筑式样别致,雕刻彩绘精细。戏台前为开阔的广场,左侧是二层歇山顶的胜瀛楼。过水镜台后有一条晋水的干渠——智伯渠,相传春秋末期,晋国世卿智伯引汾、晋二水灌晋阳而开凿此渠。通过智伯渠上的合仙桥后,便是金人台。
金人台呈正方形,中央设有祭坛,四角各立姿态英武的铁铸武士一尊,每尊高2 m有余,其中西南隅的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迄今保存完整,明亮不锈,反映了北宋时期的冶炼铸造水平。金人台后的对越坊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与献殿建在同一基座上,为三间三楼四柱琉璃庑殿屋顶的牌坊,造型优美,结构壮丽,坊名“对越”出于《诗经·周颂·清庙》中“对越在天”之句。献殿原为陈设祭品的场所,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歇山屋顶,殿的四周開敞,形似凉亭。梁架只在四椽袱上放一层平梁,既简单省料,又轻巧坚固。献殿的两侧建有钟、鼓楼,均为重檐十字形歇山顶。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殿依山而筑,恰在晋水源头之上,建筑坐西北朝东南,重檐歇山顶,筒板瓦屋面有蓝绿色的琉璃瓦剪边,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四周围廊,为宋《营造法式》的“副阶周匝”做法。圣母殿还采用“减柱法”营造,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屋架,形成一个进深两间的宽阔前廊,殿内无柱,梁架斗栱彩画精致,顶部不施天花,采用彻上露明造,使得空间高敞宽大。殿前八根廊柱上各缠绕木质盘龙一条,即《营造法式》所载的“缠龙柱”,是现存宋代此种做法的孤例。建筑柱身侧脚,屋顶生起明显,檐口曲线圆和,表现了典型的北宋建筑风格。圣母殿原名“女郎祠”,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殿内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除圣母像两侧的小像是后来增补的外,都是宋初原塑。邑姜居中而坐,头戴凤冠,神情端庄,雍容华贵。侍女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宽阔前廊两端,各设有武士一名,守卫着圣母殿。体态威猛的武士与仪容端庄的侍女形成强烈的对比,更显得侍女的柔美。
鱼沼飞梁在圣母殿和献殿之间,为十字形状的板桥,因其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鸟,故称飞梁。其渊源可追溯到南北朝,根据《水经注》记载,北魏时已有飞梁存在,现存飞梁系北宋时与圣母殿同建。桥面对着献殿一侧的月台上有铁狮一对,铸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是我国较早的铁铸狮子。全沼为一方形水池,是晋水的第二泉源,沼中立34根八角石柱,柱顶架栌斗和梁枋承托十字形桥面,桥面长均为19 m左右,纵向桥面宽5 m,连接献殿和圣母殿,横向桥面宽3.3 m,与圣母殿翼脊子角相呼应。飞梁形制独特,古籍虽有记载,也偶见于古画之中,但现存实物仅此一例,所以价值非常高。
紧靠着圣母殿左边是苗裔堂,俗称奶奶庙、子孙殿,建于元朝致和元年(1328年),供奉送子七神。殿前除了明永乐十年(1412年)铸的道钟外,还有最为出名的晋祠三绝之一“周柏唐槐”的“周柏”。周柏又名“齐年柏”,也叫“卧龙柏”,由于树身倾斜,与地面的角度成为45°,形若游龙侧卧而得名。这株古柏树高17.44 m,树围5.58 m,主干直径1.77 m,据相关机构的科学检测,树龄为2 600~2 990年,一直从周代生长至今,为国家一级珍稀古树。而“唐槐”则是晋祠内唐代所植的槐树,老枝纵横,盘根错节,每到春夏之季,树绿荫浓。苗裔堂前的园林绿地上建有歇山顶松水亭,其旁侧是八边形攒尖顶的善利泉亭。善利泉为晋水第三源泉,泉名取自老子《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从苗裔堂左侧拾级而上,便是朝阳洞、待凤轩、吕祖阁、读书台、三台阁等一组建筑群,这里是道家的道观,称此为“七十二福地”。朝阳洞为天然的岩石洞窟,因清晨阳光最早照进洞内,故称朝阳洞。从朝阳洞建筑右折是云陶洞,相传曾是古人躲避兵乱的处所,其名源自唐代崔曙诗句:“三晋云山皆北向,陶然共醉菊花杯。”洞口不远处凿有一浅洞窟,内有卧榻,是明末清初学者傅山先生隐居处。岩石山外的平台小院建有待凤轩,用来接待客人。再沿石级而上,可到吕祖阁、读书台和三台阁等建筑。
紧靠圣母殿的右边是台骀庙。台骀是中国上古时代早于大禹的治水英雄,因治理汾水有功,被后世尊为汾水之神。台骀庙之右的公输子祠建在一石砌的平台之上,该祠又称鲁班庙,公输子又称鲁班,为中国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后人尊其为中国建筑业的祖师爷。公输子祠的右前方是两层楼高的水母楼,即晋源水神庙,水母楼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宫,上下两层均为五开间歇山顶,四周有通廊。难老泉亭在水母楼的前方,与善利泉亭左右相对,难老泉亭也是八边形攒尖顶,亭内悬挂着“晋阳第一泉”牌匾。难老泉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北齐时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据说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晋祠流水如碧玉”。晋水有三个源泉,善利泉、鱼沼泉和难老泉,其中难老泉是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水温17℃,常年不息。难老泉、周柏唐槐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誉为“晋祠三绝”。
流经难老泉亭前的智伯渠,弯曲蜿蜒,清澈见底,是晋祠自然水体景色的精华所在,水渠在此用石坝分成南北两渠,形成三七分水界线。临渠而筑的真趣亭,是观赏水面景观的逗留之地,亭下有踏步台阶可到水边。靠着难老泉处有方形水池,难老泉水从龙头嘴吐入到水池里,水池上建有一歇山顶的“不系舟”船舫,可近距离观赏渠水。方形水池中筑有一条石坝,坝下凿有十个圆形孔洞,将水分流到南北两渠。水渠在会仙桥与挂雪桥之间处有白鹤亭。白鹤亭建于明代,又称“水亭”“小兰亭”,由主亭及两耳亭组成,因品字形布局的亭子像白鹤展翅飞于渠面,故得名。主亭居中,建于水面之上,名为“流碧榭”。会仙桥和挂雪桥均为石桥,长6 m,宽3 m,会仙桥为单孔,两端各有台阶石级,桥面微凸,而挂雪桥为两孔平桥。
晋祠轴线左面东北部分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钧天乐台、昊天神祠、唐太宗御碑亭、唐叔虞祠等。东岳祠又名泰山庙,俗称阎王殿。昊天神祠前是戏台钧天乐台,钧天乐台造型有些接近水镜台,但比水镜台的体量小,也没有水镜台华丽,钧天乐台为单檐卷棚顶的戏台,后面殿堂为单檐歇山屋顶。昊天神祠主要由关帝庙、玉皇阁、三清洞组成,因该祠奉祀主神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故名“昊天神祠”。唐叔虞祠又名兴安王庙及汾东王庙,后晋时唐叔虞敕封神号“兴安王”,北宋时封“汾东王”,元代重建唐叔虞祠,清代又有扩建,形成今日之规模,该祠分三进,最后一进大殿又称汾东殿,大殿原来在晋祠中轴线末端,元代重建时迁至此地。唐叔虞祠前有八角莲花池,祠的入口东侧是唐碑亭,即“贞观宝翰”亭,亭内陈列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晋祠之铭并序”。唐叔虞祠的西北是静怡园,堆山叠石,小山上建有景宜亭。
右面西南部分占地较大,胜瀛楼以南,有傅山馆、同乐亭、三圣祠、晋溪书院、子乔祠、王琼祠等。晋溪书院原是明代重臣王琼的私人别墅晋溪园,后改为书院,现后院建成子乔祠,供奉太原王氏始祖王子乔。子乔祠后过智伯渠南渠小桥后是王琼祠。隔着山丘西湖园林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这里曾是唐朝大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层八角形,高38 m,登塔可眺晋祠全景。
晋祠布局受到儒释道的影响,除祠庙建筑外,在南北朝以后,佛教庙宇开始拥入晋祠,道教的殿堂也依山而建。佛教因追求超尘脱俗、恬静无为的主旨,道家因追求清静无欲、修养内丹的境界,而都喜欢选择清幽恬静之地,至明清两代时达到高峰,形成儒释道共处一地的格局。晋祠是自然山水与人文建筑有机结合的代表作,建筑或以山峦为背景,或依地势之起伏,或与庭院融合,高低錯落,不拘一格。祠庙空间主次分明,中轴对称,纵深发展,恢弘壮阔;园林空间开合有序,收放有度,景致优美,古木荫幽。祠内整体布局疏密有致,严谨得体,不但富有庭园院落的小巧玲珑,更能显现皇室宫苑的气势韵意,晋祠建筑完全融于自然的山水之中,既有一种宗祠祭祀建筑庄重肃穆的气氛,也有一种自然风景园林清新幽深的灵趣。
作者简介:
陆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本刊园林(古建园林)赏析专栏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