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国内外遗产景观保护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3-11-22 22:14:08王成康张译元邱冰
广东园林 2023年5期
关键词:遗产保护文献计量分析风景园林

王成康?张译元?邱冰

摘要:在全球化和國家大力推动弘扬地域文化的背景下,遗产保护领域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遗产及其周边景观环境整体性保护有广阔的研究空间。为深入探究遗产及周边景观环境的整体性保护,以中英文“遗产景观”为主题词,以发布于2002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的2 352篇Web of Science核心文集和中国知网的1 179 篇核心期刊文献为分析对象,辅助运用VOSviewer软件对文献内容进行计量分析,得出:1)国外研究热点集中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遗产景观与旅游、考古遗址四大领域;国内研究热点主要包含文化景观、世界遗产、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四大领域。2)国内外遗产景观保护领域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有一定差异。总体而言,国外以构建遗产景观整体环境基底为核心,提出科学动态的可持续性保护策略;国内多深入研究典型性遗产,在梳理与借鉴国外保护思路的基础上提出适宜性保护策略。3)面对现今遗产景观保护地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遗产景观整体性、综合性的保护将成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遗产景观;文化遗产;文献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23)05-0026-05

收稿日期:2022-11-19

修回日期:2023-01-21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regional cultures,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field of heritage conservation are constantly expanding, and there is a broad research space for the holistic conservation of heritage and its surrounding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holistic conservation of heritage and its surrounding landscap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takes "heritage landscape" as the subject term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nalyzes 2 352 core articles from Web of Science and 1 179 core journal articles from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published from January 1, 2002 to January 1, 2022, assisted by the use of VOSviewer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content of literature. It is found that foreign research hotspots are concentrated on four major fields, namely,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eritage landscape and tourism, and archaeological sites, while domestic research hotspots mainly include four major fields: cultural landscape, world heritage,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dustrial heritag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research perspectives, research contents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heritage landscape conserv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n general, foreign research focuses on constructing the overall environmental base of heritage landscape and proposes scientific and dynamic sustainable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Domestic researches primarily study typical heritage in depth and propose suitable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sorting out and learning from foreign conservation ideas. Finally, in the face of th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of heritage landscape conservation sites today, holistic and comprehensive conservation of heritage landscapes will become the focus of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Heritage landscape; Cultural heritage; Bibliometric analysis

“遗产”(heritage)和“景观”(landscape)自古以来就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词源来看,heritage一词源于拉丁文,其内涵由最初“父亲留下的遗产”逐渐发展成为“祖先留给全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是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的结合。而landscape中的scape源于古英语,含义同scipe、skipe,有裁剪、划分之意。景观最初的含义是对土地的划分,这也体现出早期自然与人类的互动关系[1]。而遗产景观(heritage landscape)则指人类与土地在互动过程中所留下的有形与无形遗产的集合体。

国家历史渊源通常也与具体化的风景形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景观作为历史的参考物,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历史发展进程[2]。综合的历史空间环境更凝聚了具有传承意义的人类遗产,反过来人类的参与和体验对塑造“综合性质的遗产空间”也具有创造性意义[3]。早在1989年 David Harvey 就提出景观有向文化转变融合的趋势[4]。在21世纪初期“人居环境理念”的影响下,遗产保护领域也开始关注人、自然、文化三者动态关系的耦合[5]。2015年在遗产景观的研究论坛中有学者指出,在过去遗产与景观两个概念大多被分开探讨,彼此之间缺乏关联性,并指出了遗产与景观融合、互动的重要性[6]。

现阶段城市历史文化基因、城市内外自然空间逐渐呈现出碎片化且相互割裂的态势[7]。探究城市内外自然空间与文化空间关联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8]。因此,加强城市及区域范围内自然与文化的互动,将历史文脉融于城市建设,加强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等内容,逐渐成为当今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9]。

Iain James McPherson Robertson[10]将遗产景观理解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含连续时间段内在景观中的实践、体验、生活、情感等内容的记忆和再现。Sofia Capelo等[11]认为应当将遗产本身作为“景观要素”,融入包含周边地形、水域、生活环境、生产环境等要素构成的景观系统中,并运用景观的手法进行综合性保护。通过上述对遗产景观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笔者认为遗产与景观的二象性是遗产景观的核心,即强调遗产与景观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而非割裂看待两者中任何一部分。

对遗产景观研究的归纳整理与系统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梳理清楚遗产和景观之间的关系。现有系统综述或数据分析没有涵盖遗产景观保护领域研究动态和趋势的相关内容。因此,本文运用VOSviewer可视化软件系统梳理近20年国内外遗产景观研究与发展内容,展望未来遗产景观保护领域的发展趋势,并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本文的英文文献库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以“Heritage landscape”为主题字段,设置200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为检索时间段,共搜索到3 955篇文献。剔除其中重复及相关性不大的文献,共检索到有效文献2 352篇。中文文献数据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为目标数据库,设置同样的时间跨度,以“遗产景观”为主题字段,共检索到有效中文文献1 179篇。運用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的自带功能直接对文本进行文献产出与研究方向的分析,并运用VOSviewer1.6.12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与聚类图谱分析,探究国内外遗产景观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

2 国外遗产景观领域文献计量分析

2.1 文献产出

2003—2011年国外遗产景观领域总体发文量较少,年平均发文量为16篇。2011—2022年发文数量迅速增长,近5年的年平均发文量达280篇。该数据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阶段遗产景观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在国家和地区发文量统计中,该领域文章共涉及112个国家,其中澳大利亚发文量最多(414篇),其次为英国(295篇)和美国(277篇),中国的发文量(120篇)位列第6名,占总发文量的7.12%。由此可见中国在遗产景观研究领域的发展中具有一定优势。

2.2 研究方向

遗产景观领域的文献共涉及29个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环境生态学、地质学、考古学、自然地理、社会科学、生物多样性保护、艺术人文、人类学、城市研究、林业、遥感等。其中,环境生态学领域的发文量最多,共有1 034篇。由此可初步看出,与环境生态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是遗产景观保护的主要趋势之一。

2.3 研究热点

将Web of Science获得的数据运用VOSviewer进行可视化表达,可以得出“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生物多样性保护)、“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Heritage Landscape and Tourism”(遗产景观与旅游)、“Archaeological Sites”(考古遗址)是当下国外遗产景观领域的研究热点(图1~2)。这显示出遗产景观领域融合了自然保护与文化保护两方面内容。其中,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发文量最多,遗产景观与旅游、考古遗址、可持续发展是近5年相对集中的研究领域。下面本文将对各研究热点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

以“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字段在上述2 352篇文献中进行检索,最终得到343篇,其中被引频次大于5次的文献共有154篇。研究围绕生态服务系统、感知力、可持续性发展、自然区域、梯田等主题展开,多关注历史城区、自然保护地、高碎片化自然与城市交界处等地点,主要运用问卷调查、行为观测、视图因子分析、社会景观价值评估、文化服务与质量评估等方法。

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文献共有338篇,其中被引频次大于5次的文献共有196篇。文献的关键词以“Biological Diversity”(生物多样性)、“Species”(物种)、“Forest”(森林)为核心,还包括“Richness”(丰富度)、“Variability”(变化性)、“Suitability”(适宜性)等评价性词语。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研究多聚焦于改善生物栖息环境及减少生物多样性损失,研究对象以保护林、湿地、边境等为主。文献多运用样带调查法、空间分布研究法、模拟分析生态环境模型等方法,来研究现代植被养护、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评价等内容。

以“Tourism”(旅游业)为主题字段的文献共有356篇,其中被引频次大于5次的有287篇。研究聚焦于地质遗产、地质旅游、地貌学、旅游业、价值化、自然区域、纪念性等内容。

以“Archaeological Sites”(考古遗址)为主题字段的文獻共有139篇,其中被引频次大于5次的文献有58篇。研究关注点集中于气候、变化性、火灾、海平面上升、海岸线等内容。

3 国内遗产景观领域文献计量分析

3.1 文献产出

统计与分析近2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的发文趋势可得,国内遗产景观领域发文量在2006年前较少,在2010年以后迅速增长,近5年的年平均发文量达101篇。这显示出近些年遗产景观的保护与发展逐渐受到国内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在发文机构上,该领域文章主要来自36家机构,包括同济大学(44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9篇)、北京林业大学(26篇)、北京大学(20篇)、清华大学(19篇)等,发文量最少的机构所发文总数量不小于5篇。综上可得,虽然近些年国内在该领域的发文量逐年增长,但是整体参与遗产景观讨论的机构并不多。

3.2 研究方向

遗产景观领域在国内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文化遗产景观、工业遗产、文化景观、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景观设计、景观更新等。其中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方向的发文量最多,这也与我国拥有众多文化遗产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

3.3 研究热点

以中国知网获取数据库为依据,通过VOSviewer进行可视化表达,可以清晰得出国内遗产景观研究的热点聚焦于文化景观、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工业遗产四大主题(图3~4)。下面将针对四大主题进行详细分析。

以“文化景观”为主题字段在上述1 179篇文献中进行检索,得到635篇,其中被引频次大于5次的文献共有431篇。该领域研究围绕农业文化遗产、聚落景观、乡村旅游、保护策略、生态文化等主题展开,研究场地聚焦于乡村、聚落等,研究方法以田野调查、问卷调查、数字化建模为主。研究重视提取并识别基因、构建景观基因图谱等内容,并强调从连续性、动态性的角度探寻文化景观的演化过程,为不同类型文化景观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12]。

以“文化遗产”为主题字段的文献共552篇,被引频次大于5次的有326篇。研究聚焦在“城市历史景观”“文化空间”“遗产旅游”“整体性”“地方性”等主题词上,并十分注重农业文化遗产、城市历史景观等领域的研究。研究多运用典型案例分析、层积叠加、景观构成分析、景观模型构建、遥感技术等数字化保护方法,“活态保护”等方法也广受关注。

以“世界遗产”为主题字段的文献共232篇,其中被引频次大于5次的有112篇。研究围绕地质遗产、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等主题展开,涉及水文化遗产、地质遗产、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等我国典型性遗产[13]。研究主要采用空间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归纳遗产的形态、分类、分布,挖掘各类遗产地的变迁模式、成因与演化过程等,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评估遗产的旅游价值、资源价值等。

“工业遗产”相关的文献共有238篇,被引频次大于5次的有116篇。主题词主要有“再利用”“废弃地”“工业遗产保护”“矿业遗产”“新型城镇化”“城市记忆”等。研究关注我国经济转型后工业遗产走向,针对工业遗产景观价值链的重构、工业遗迹的景观活化、工业遗产多维利用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14~15],并对典型的工业废弃地进行实际调查与研究,运用景观改造、乡土景观整合等方法对各类工业遗产地进行价值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更新与遗产保护再利用的有效途径。

4 国内外遗产景观保护研究对比

基于上述分析,国内外在遗产景观保护领域的研究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在研究视域上,国外的研究以遗产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为驱动力,并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遗产景观保护的最终目标。其研究涵盖领域广泛,包含人类生存环境、自然生态基底环境和生物栖息地等,并探讨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对遗产保护地影响等问题。国内研究范围集中在世界遗产框架体系内,例如文化遗产、工业遗产、乡村遗产等,很少将整体自然环境背景纳入研究。多数研究关注城市范围内遗产的发展动态与保护方法,研究的整体性、创造性和主动探索性有待加强。

2)在研究内容上,国外研究多从整体性环境入手,跨学科性较强,例如探讨生物生存栖息地的完整性与物种多样性,构建考古遗址环境的动态演变模型等,同时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国内研究多聚焦于城市历史景观、工业遗产、乡村遗产等领域,虽然跨学科性较弱,但在不同领域研究更具深度。

3)在保护方法层面,国外以定量分析研究为主,多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系统、环境因子分析、空间分布、虚拟现实、3D模型等技术对遗产地进行识别、要素分类与价值评估,并有效结合文化服务质量评估、社区会议、问卷调查等方法量化统计分析参与者的感受与行为。国内研究多以典型的遗产景观为对象,多运用实地调研、场地观测、历史考察、文献统计分析等方法,并注重文化基因的识别分析与价值评估等内容。

5 结论

本文辅助运用VOSviewer科学知识可视化图谱软件,运用文献计量统计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的方法,梳理了近20年国内外遗产景观保护领域的发展概况和前沿内容,得到:1)国外研究热点集中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遗产景观与旅游、考古遗址,国内研究热点主要有文化景观、世界遗产、文化遗产、工业遗产。2)对比国内外遗产景观保护领域的研究成果发现,国外以构建遗产景观整体环境基底为核心,提出科学动态的可持续性保护策略;国内多深入研究典型性遗产,在梳理与借鉴国外保护思路的基础上提出适宜性保护策略。3)面对现今遗产景观保护地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遗产景观整体性、综合性的保护将成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在现阶段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极端气候频发的背景下,从宏观视角看待遗产景观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景观、城市历史景观等概念的兴起与完善也强调了自然与文化融合的重要性[16]。在整体性和活态化遗产景观保护的趋势下,未来的研究方法也应当全面化、综合化:在构建评估体系方面,应综合考虑包含自然价值、文化价值、物质价值、非物质文化价值等多样化价值;在研究手法上,应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综合传统与现代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也应从保护独立的遗产本体逐渐扩大为保护“自然-文化”的复合体上。今后遗产景观保护领域的研究应注重遗产与景观风貌的整体性建设,深度探索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互动性与关联性,不断为今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

注: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1]王遐昕,罗浩. 世界文化遗产地文化旅游发展的相关问题思考[J]. 世界遗产论坛,2009:57-62.

[2] LINKOLA H. Administration, landscape and authorized heritage discourse–Contextualising the nationally valuable landscape areas of Finland[J]. Landscape Research,2015,40(8):939-954.

[3] BARRANCO DONDERIS A. The perceptive experience of the heritage landscape[J]. Editorial Universitat Politècnica de València,2022:593-598.

[4] HARVEY D. Landscape and heritage: Trajectories and consequences[J]. Landscape Research,2015, 40(8):911-924.

[5] 吴良镛. 关于人居环境科学[J]. 城市发展研究,1996(1):1-5,62.

[6] HARVEY D C,WATERTON E. Landscapes of heritage and heritage landscapes[J]. Landscape Research, 2015,40(8):905-910.

[7]李燕,李明. 大运河与扬州文化基因研究[J]. 中国农史,2021,40(5):122-130.

[8]何城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路径——以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J].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6):48-55.

[9]张凯琦. 整体性视角下的历史环境保护更新城市设计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22.

[10] ROBERTSON I J M P. Hardscrabble heritage: The ruined blackhouse and crofting landscape as heritage from below[J]. Landscape Research,2015,40(8):993-1009.

[11] CAPELO S, BARATA F,DE MASCARENHAS J. Why are cultural landscapes of various values? Thinking about heritage landscape 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tools[J]. Journal of Landscape Ecology,2011, 4(1):5-17.

[12] 劉沛林.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北京:北京大学,2011.

[13] 王盟楠,李江海. 世界自然遗产发展概况及其保护现状探讨[J].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1,6(6):100-106.

[14] 谢飞帆. 新型城镇化下的工业遗产旅游[J]. 旅游学刊,2015,30(1):5-6.

[15] 徐衍新.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综合评价过程[J].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8):88-89.

[16] 韩锋. 世界遗产“文化自然之旅”与中国文化景观之贡献[J]. 中国园林,2019,35(4):47-51.

作者简介:

王成康/1986年生/男/江苏南京人/博士/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 210037)/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遗产景观保护、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日本景观规划与制度

张译元/1997年生/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硕士/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210037)/专业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遗产景观保护

(*通信作者)邱冰/1978年生/男/江苏苏州人/博士/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 210037)/教授/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与设计、景观工程/E-mail: qiubing@126.com

猜你喜欢
遗产保护文献计量分析风景园林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住区(2022年6期)2022-02-15 08:48:02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5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31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33
SCI收录上海中医药大学论文的计量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职教论坛(2016年26期)2017-01-06 19:04:59
“老字号”川菜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方略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启示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若干问题分析
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 13:57:58
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分析
求知导刊(2016年9期)2016-05-01 12: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