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荆淼淼
城市更新是21 世纪各国城市发展建设的必要一步,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社会对于城市更新有了新定义、新认知、新需求。“城”是基底,“新”是关键,通过目标更新、生态更新、基础设施更新、文化更新等手段进行城市策略性改造,以此激发城市活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城市滨海公共空间的建设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滨海区景观更新研究方面探讨较少,有待探索出一条适宜城市滨海区域更新的道路。
滨海区更新作为滨水区更新的一种类型,对于滨海区更新的讨论研究大多涵盖在了对滨水区的改造研究中。滨水区更新与城市化发展进程紧密相关,滨水区更新最早的开发可追溯到20 世纪60 年代水岸振兴工程,西方发达国家鼓励人们在滨水区域生活及其从事再开发工作,注重将滨水与城市中心区域相统一,也因此成为城市更新的一个标志性特征。1988 年以霍依尔(BS.Hoyle)教授等人发表的《滨水区更新》中,首次探讨了城市滨水区再开发的原因、现状及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滨水区开发更新是城市空间关系发展的必要一步。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滨水区更新与城市空间的互相影响不仅仅是经济结构、地理位置的转变,还体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功能的转变,逐渐由单一空间转换为多层次的复合空间属性;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开始逐步对滨海区进行小规模旧改活动,为滨海区更新建设奠定了基础。城市滨海地区作为大型的、高度集中的多特征性地带,其更新不应该只是单纯的老旧建筑的更新,或者是单纯意义的对水岸沿线巩固加强,更应该是城市精神、城市文脉的产物。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元化的弹性空间需求成为城市滨海区更新的催化剂。城市滨海地区作为大型的、高度集中的多特征性地带,其地域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人为活动、气候、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城市滨海空间的更新再生应与弹性景观设计理念紧密相连,将滨海区域改造过程中对未来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考虑进去,为变化留有余地,利用滨海自然景观风貌,带动生态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场所精神的新城代谢,促进滨海公园在建设中实现生态与功能结构更具弹性的呈现。具体而言,滨海区弹性景观更新理念在城市景观空间和策略两个层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图1。
图1 “滨水景观设计”“滨水弹性景观设计策略”“城市更新背景下滨水区弹性景观设计策略”三者价值比较
工业时代,大量工厂在港口处兴建并进行生产工作,生产的废水未经处理排放到滨水区域。人们意识里的水岸是混乱、肮脏以及没有价值的存在,是避之不及的场所;而迈向后工业化的今天,滨水空间则成为人们亲近自然、展示城市活力的最佳地点。并且滨海区作为城市弹性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特色景观营造纳入到滨海空间品质提升中,能够促进城市文化的持续流动,激发城市活力,所以滨海区景观设计也是体现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弹性”一词最先源于物理学领域,1973年,美国生态学学者霍林(Holling)将“弹性”引入生态学领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修复到自身原有状态的度量。“弹性”设计思维应用于景观空间营造中,已经成为未来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具有的延展性、灵活性、包容性等多元化特性,对于改善滨海区生态、功能拓展和文脉特色的传承具有多样的使用价值,并且有利于提高滨海区域适应环境变化的韧性与回弹能力;景观的弹性功能主要体现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两个方面。在空间维度方面,景观体系通过自身生态弹性,在受到外界干扰破坏时,保持稳定的恢复能力,引导主要功能的运行;如弹性景观在生态水岸中的应用,通过柔性护岸和台阶式驳岸的构建,利用高差来解决丰水期的水位变化,以此适应不同等级的雨洪灾害,赋予区域内生态弹性的重塑和多层次的空间使用感,同时通过种植乡土植物,层层净化水质,丰富动植物多样性的同时美化护坡环境。而其在时间维度方面,主要体现在活化景观空间上,如沿海岸线设计多层滨水道路,在不影响河道两侧步行交通的情况下,保证不同水位情况下,河道内部景观具有“弹性”的变化,形成不同季相、不同体验的景观空间特征,提升城市景观体系的稳定性、灵活性及弹性,促进滨海区域景观空间与城市肌理更具灵活的融合。
基于滨海区在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功能结构和塑造地域文化特色方面的多元价值,利用弹性设计理念对城市滨海区景观更新展开设计策略研究,成为一个较新的研究视角和发展趋势。
青岛作为国内沿海城市之一,滨海沿岸的独特景色、舒适的气候造就了海岸线上休闲公园独有的魅力与韵味,青岛主城区滨海景观活动空间分类及其比重,如表1。伴随城市形态的变化,生态自然型滨海景观空间在担负城市的防洪排涝、蓄水和生态功能,展现城市滨海景观风貌的多样性、丰富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愈加显著;对生态自然型滨海空间更新设计有利于实现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参与性,以此适应城市空间结构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的需要。
表1 青岛滨海公园占比类型分析图(表中数据来源作者调研估算)
上世纪70 年代初,小麦岛像是一座沉默的小渔村,岛上的居民在此从事渔耕产业。近年来,小麦岛一直处于“生态修复”阶段,对岛上违规建筑物进行拆除,铺设公共铺装,建设滨海旅游步行系统。但小麦岛的景观改造与活化在场地再生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与矛盾,因此文章以小麦岛滨海公园的景观改造为例,在了解小麦岛公园现状及其周边水环境基础上,探索滨海公园更新的思路和途径,展现滨海城市景观风貌的独特性,加强青岛海滨城市的可识别度。
小麦岛公园作为青岛滨海公园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然空间和城市开放空间双重特征,对其进行更新改造既要维持区域的自然属性也要加强城市的可识别度。由于历史原因,小麦岛公园在沿海水岸景观设计上采用的基本是传统的硬质驳岸,让临水区景观看起来十分杂乱,且忽略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小麦岛东侧的硬质护岸常年受海水侵蚀,同时,由于人为活动的频繁,使原有的海岸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水生物种失去了栖息地,破坏了区域生态群落的结构,如图2;其次,小麦岛主要活动人群为附近居民以及外地游客,临水区域的单一性设计满足不了人们戏水的需求,也无法为垂钓者营造一个专属的垂钓空间,人们经常爬上很高陡峭的海礁石上进行钓鱼,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图3。目前岛上的常绿植被乔木种类较少,多以地被为种族,植被景观单一且色彩单调,这种植物搭配虽能使视野变得开阔,但抵抗恶劣天气时景观自身弹性较弱。
图2 小麦岛公园硬质驳岸现状
图3 小麦岛公园垂钓区现状
小麦岛公园2018 年开展生态修复工程以来,主要是清理棚户危房拆迁后形成的建筑垃圾、护岸修复、绿化养护及其道路修复等工作。目前公园的园路只有一条主路进行出入,有些支路还处于施工状态,主游线较长且单一,相对较长的道路系统与园内其他景观节点衔接并不完善,具体表现慢性步道横纵连通不畅,且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座凳供人交流、休憩等,观光游览者只能坐在草坪上,长期践踏草坪会导致土地裸露,进而造成土地沙化现象,影响小麦岛的整体景观风貌,如图4;小麦岛改造遗留下的建筑形式孤立于整个场地中,未予岛内景观融合,导致游览者进入小麦岛进行观光时,往往会被小麦岛的滨海景观所吸引,对于这些遗留的建筑形式则呈现出无人问津的状况。这些都反映出快速的更新方法造成了空间功能性不够全、缺乏地标性景观,忽略了地域特色和特有的场地记忆,未能反映出青岛独特的地域特色,如图5。应采用有针对性的设计手法改变相关驳岸形式、交通模式单一、生态功能薄弱,实现滨海景观界面与市民娱乐休闲需求的有机融合。
图4 小麦岛公园道路系统及植被情况
图5 小麦岛公园现存问题分析
针对小麦岛在生态环境、岸线功能、场地记忆等方面现有的不足,设计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结合场地自然特征和水文特征等方面,提出多层次的弹性化设计策略。以此进一步提高滨海区的开放共享性,塑造小麦岛公园更新的特色与亮点,如图6。
图6 青岛小麦岛公园更新思路框架
小麦岛公园作为城市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在其更新过程中,首先通过设计的微观途径改善小麦岛绿地公共空间,减少不必要的公共铺装面积,让公园道路变成林荫道,减少对于土地的破坏。通过塑造多尺度、多维度的弹性绿地空间,将受到干扰破坏的景观破碎区域地段,通过人工景观和修复措施结合,推进生态敏感区域的景观疗愈,完善青岛滨海区的生态系统。同时,小麦岛公园独特的水环境特色,应将人工景观中的排水系统逐渐转换成湿地、公园、草沟组成的绿色网络形式。在选择绿植时,应综合植物的类型、功能以及习性,优先考虑乡土树种、耐盐碱和抗风能力强的植物,保护和修复生物多样性,完善空间形态上的优化利用,丰富视觉体验,强化居民的自然体验感。如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百年公园,是曼谷最大的抗洪雨水花园,园内利用斜坡式大草坪,如图7,将雨水汇入到园中湖泊中,建设雨洪场地调节系统,完善场地内的水文系统,促进场地的雨水再循环;土人金华燕尾洲公园在滨水与陆地相连部分为弹性适应不同等级的洪水,将其设计成台地式驳岸,如图8。小麦岛公园滨海面积较大,在考虑防洪排水的基础上,在后期建设中应考虑将现状中的硬质驳岸转变为修建块石堆积型驳岸或草坡入水式等柔性生态护岸类型,抵挡海水的冲刷,加快修复水岸两边的地质。还可以设计生态长廊或者构筑物,通过竖向抬高设计来增加景观自身的弹性,阻止风暴潮和风浪,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另外运用海绵城市的设计方法来管理雨水,建立一个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生态净化模式,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净化,当洪水来临时,漫滩区域可降低其破坏力、消纳冲击力。以此来营造弹性化、生态化的新场域,展现青岛自然人文风貌。
图7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百年公园斜坡大草坪
图8 金华燕尾洲公园台地式驳岸
城市滨海空间是人、水、城之间连接的纽带,在更新建设时应更加注重人们对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功能需求,将小麦岛整体打造成为集运动健身、休闲游憩为一体的滨海健身休闲步道。
1.更新滨水节点、缝合地景与亲水界面
青岛小麦岛以一条栈道与陆地连接,与海岸线接触面积较大,独特的水环境特色也为公园其他区域的水景营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亲水空间层次单一。后期建设中应优化护岸的变化形式,从亲水、离水、近水三个设计维度出发,多层次、多角度考虑亲水空间的设计,形成更多的亲水活动空间,加强人与自然的互动功能。例如,在亲水地区,构建阶梯入水式驳岸、砌石驳岸,通过驳岸与水域形成连续的景观线,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在近水地区,构建纵向渗透的慢性骨架,衔接休闲娱乐区与水岸空间,拉近城市与水岸的距离,形成公共活力集聚区。在离水区域,通过多条视线通廊连接绿地与滨海界面,将滨海意象引入场地中来,用视觉上的亲水性代替感官上的亲水性,赋予场地新的视觉感受。
2.设计多元化动线,重塑空间功能
小麦岛公园,地势起伏较大,且多以绿地为主,步道更新建设在尊重原有路网的基础上,可针对性对道路进行分级,划分出观景、休憩以及活动区等各类专用道路。铺装是步行空间的主色调,可以通过色彩进行拼接组合,形成具有现代城市文化及工业文化的符号作为装饰性铺装元素。以此来改善现状中白灰调碎石路铺装的比重,增加道路层次性。同时打破现有场地中路网单一的境况,强化三级路网建设,主次道路横纵连接相通,通过多条视线通廊连接公园绿地与慢行系统,既打破了小麦岛慢行系统的线性单调,也为观光者提供了可供观赏的滨海交通系统。
在空间功能塑造上,通过前期调研发现,小麦岛公园休憩空间布局松散,现有的公共休憩空间形式单调且使用率低下。在后期更新建设中,根据人们的休憩需求,结合“十里一长亭”的手法,在木栈道、灯塔以及孤植树等网红观赏景点处构建驻足眺望空间节点,设立观景座椅,结合水系成为绿荫之所。宽敞的步行道与一系列开放空间融为一体,共同组织了滨海不同的功能区域,形成特色的景观风貌意象。
在城市更新视角下,青岛小麦岛滨海区的景观设计不应止于物质层面的更新,更应注重非物质文化要素,从而延续地域文化脉络,实现城市更新背后所隐藏的文化价值。
1.提炼海洋文化符号,提升地域文化内涵
首先,景观节点的塑造应体现青岛海滨城市的海洋的特征和属性,从自然中提取区域内的地域性文化,利用“海洋文化”来进行设计的衍生,公共设施的造型和色彩结合海洋元素是常用的设计方法;如小青岛公园又称“琴岛”,取自“海浪之声”和“古琴之形”之意,公园内主题雕塑也延续“琴”相关的元素,提取岛的形态——琴,打造“琴女”主体景观雕塑,与小青岛灯塔交相呼应,形成“琴屿飘灯”“琴岗滴翠”美丽景象,输出青岛海洋文化、精神、风格,成为小青岛公园画龙点睛的一部分;小麦岛公园中提取“水纹”“小青岛灯塔”抽象演变成波浪形的栏杆,在景观雕塑、建筑、植物、铺地等相关设计中,也可以利用海渔星舟等造型,提炼和升华应用到相关主题的景观节点,如图9。让景观节点延续历史文化,生成故事线,打造叙事性滨水活动空间,不仅能成为人与空间连接的桥梁,而且将赋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引发人们的共鸣。
图9 小麦岛公园“贝壳”形状构筑物
2.塑造场地记忆,在保护中传承
场地内保存的遗留景观在一定程度上散发着历史文化的气息,保留着历史的痕迹,是记忆的场所,其更新会对场所文化产生直接影响。如美国费城海军船厂旧址,保留铁轨痕迹,融入铺装,现场废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改造为花园,红砖瓦砾填充种植池,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丰富景观空间层次。小青岛公园设计中,保留着二次日占后修建的轻便铁轨以及鱼雷洞库,在此基础上加入绿化设计,打造“网红火车道”,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丰富公园的趣味性。小麦岛公园场地内的废旧码头还处于停泊放置状态,应尽可能地保持其完整性,并延续其码头原有的功能,将其打造成休闲渔业码头或者渔文化展示区,如图10。使历史遗留景观承载文化实现更新,实现滨海空间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合再生。
图10 小麦岛公园垂钓区“渔文化”景墙意向图
青岛依水而兴,滨海景观空间的发展见证了青岛城市的历史变迁,小麦岛作为青岛新兴的“网红打卡地”,对其进行更新设计更像是一种历史的融合,它承载着青岛城市经济发展的希望,展现着小麦岛独特的渔耕文化。本文基于青岛小麦岛滨海公园的场地现状,通过引入弹性化设计理念与景观空间更新相结合,为提升小麦岛滨海公园的生态价值、公共艺术价值及地域文化价值提供了思路及方向,本文的更新研究创新之处归纳为以下两点:
在城市景观空间更新的层面上,小麦岛滨海区更新对于重塑青岛滨海空间的形态与丰富居民感知体验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其更新过程中,根据场地自然特征和水文特征,提出了多元化的弹性化设计策略:第一,改善生态环境弹性,缝合亲水区域与道路街景界面的设计,构建滨水观景平台以及驻足眺望空间节点,丰富城市—绿地—滨水的景观视线通廊,激发城市活力。第二,丰富空间功能弹性,完善交通建设、丰富场地功能的结构化、弹性化,促进滨水公园整体认识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实现景观的文化弹性,融合青岛海洋文化特征和属性,凸显当代艺术文化特征,重铸文化认同与场所记忆的打造,激发青岛的文化价值,赋予人们以新的文化认同。
在城市景观设计策略更新层面上,小麦岛公园成为青岛城市形象的展示舞台。小麦岛公园的更新不应该是公园内道路系统的修复、简单基于场地内的景观节点的更新,它必须真正实现区域功能的再生,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保留区域的人文历史脉络,使小麦岛的更新建设融入居民的生活之中,推动小麦岛滨海公园向景观可感知、生态可持续、功能更多元、装置可互动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