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梅
水稻是我国传统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种植区域广泛。在我国南方北方,都有大量的水稻种植农户,产量十分可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数量持续增加,需要整理并优化水稻栽培技术,将水稻栽培科学化、一体化,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但当前农户种植水稻,多数遵循以往的种植经验。近年来,农业的发展已经总结出科学的水稻种植技术,在我国大量农业人才的研究下,水稻种植技术已建立完整体系,在此背景下,推广水稻种植技术,可帮助我国农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在水稻种植前,应做好种植地的整理工作。此项工作可分为两步:分别是翻耕与底肥施加。水稻种植地翻耕,有四个要点:一是提前翻耕,这样可以让种植地中的杂草或上轮遗留农作物腐烂。在早耕前,还需对种植地土壤进行肥力测试,并且要喷洒除草药剂。一般提前7—10 天开展此项工作,可选用草甘膦进行植前除草。二是在耕地时,需保障水稻种植地平整,防止因耕地不均匀导致田间出现高低差。一旦出现此类情况,会导致种植的水深不同,有旱有洼,影响水稻成活。三是保障水稻种植翻耕程度适中,保障田间土壤软硬程度适中。避免出现翻耕过度、翻耕过轻等问题。翻耕过度,土壤结构被破坏,在种植时会造成水稻沉降。若翻耕力度不够,土质过硬,会导致水稻生长困难,根系难以延展。翻耕的深度控制在15—30 厘米左右即可,翻耕过程中需保证翻耕全面并且均匀。四是要为水稻种植地配备合适的沟渠,便于灌溉与栽种。多数水稻种植地,畦宽2—3 米,沟渠宽度约20 厘米、深度15—20 厘米。沟渠需连接并打通,方便灌溉与排水。
水稻种植前期,应根据种植地的土壤肥力测试进行底肥施加。可选择使用尿素、硫酸钾、磷酸等肥料配合使用。一般情况下,每亩地需要20—30 千克的底肥,最高不能超过30 千克。可选择用9 千克的磷酸二铵、6 千克尿素、8 千克的氯化钾搅拌均匀后进行底肥施加。并且底肥施加时,需考虑灌溉水来源,若该种植地灌溉河水,可酌情降低底肥施加量,一般降低2—2.5 千克即可。水稻种植前的底肥施加,最好在整地之前进行肥料播撒。在耕地前将肥料拌匀播撒,通过耕地让肥料与土壤充分融合。并且要注意,底肥施加和耕地后,应及时进行植前灌溉,防止肥力蒸发,其中尿素最容易蒸发。
水稻选种需根据种植地的土壤、气候进行综合考虑,其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环境不适宜的情况下,水稻会出现发育不良、矮小、病弱甚至死亡等情况,造成水稻减产。在水稻栽培选种工作中,本地品种是最好的选择。并且应选择抗病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品种。要综合考量各类水稻品种的产量和韧性,选择符合国家标准优秀的稻种。并且还要结合种植地的土壤肥力、灌溉情况进行选取。若该种植地灌溉不便,土壤含水量不高,则应选择抗旱能力较强的品种。若土壤肥力较弱,则需选择自肥能力强的稻种。
在选取稻种后,则进入育苗环节。水稻可通过浸种提高稻种的发芽率,其中步骤较为繁多,可分为三步阐述:一是对选好的稻种进行消毒,对选出的优良稻种进行晾晒,通过阳光直射消灭其中可能潜藏的虫害。稻种晾晒时间控制在2—3 天左右,在晾晒过程中需定时进行稻种翻面,保障稻种晾晒均匀。并且应严格选择稻种晾晒场地,选择干净并且宽敞的场地进行晾晒工作。而后使用浓度为1.13 克每毫升的盐水,进行稻种浸泡。浸泡稻种可以过滤出干瘪的稻种,留下优质的种子。在浸泡工作完成后,用清水将稻种清洗一遍,然后再次进行药剂消毒。使用咪酰胺对稻种进行搅拌,可以有效预防稻种的病虫害。而后将浸泡好的水稻种子,放置在28—31℃的环境内。定时对水稻种子进行翻动,约3 天后即可出芽。水稻出芽后,要对育苗床进行喷水处理。盘育水稻苗则每平方米播种0.05—0.06 千克。在播种后,在播种苗床上覆盖一层细土,稻种之上土层厚度保持在0.5 厘米左右即可,且让覆盖土层与苗床边缘齐平。在土层覆盖过后,定期对其用喷壶喷水,保持土壤湿润。最后定期观察育苗床,若有杂草及时除草,并且喷洒适量的除虫剂,防止虫害问题发生。
在水稻秧苗长成后,可将其移植进田间。其中水稻栽种密度的把控是重中之重,过密的水稻秧苗会造成水稻生长迟缓,并且极易出现病虫害。若水稻秧苗过于稀疏,则会造成土地浪费影响水稻种植收益。水稻种植的密度,应根据种植地密度决定。通过秧苗的区域划分,确定种植密度。在水稻秧苗移植过程中,要注意秧苗的保温,避免出现栽种期间的秧苗损失,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田间插秧时,还需注意天气变化,插秧前结合每年的栽种情况,选择栽种时期。避免出现高温或低温天气下进行水稻秧苗移植,不论高温或者低温,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情况。并且水稻的秧苗在刚刚进入田间时,需要一段适应时间,在此期间,要注意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在插秧时,还要注意其行垄之间的规划,插秧时合理规划田间地畦,保障水稻顺利生长。水稻的种植密度,可借鉴先进的水稻种植试验田的种植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确定水稻栽培密度。插秧密度控制在30×267 厘米左右即可,但必须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后做决定。拒绝使用以往落后的种植技术,防止出现水稻栽植密度问题。合理选择水稻种植方式,更新水稻种植技术。
在水稻移植进田间后,需根据种植地情况和水稻生长状态,确定施肥与灌溉频率。水稻的施肥需坚持前期控制、中期补给、后期大量的原则进行肥力供给。在水稻种植前期,底肥施加时就应严格把控,根据土地肥力测试结果决定施肥标准。若土壤肥力状况良好,可减少底肥施加,通过后期的观察追肥。若土壤肥力含量较低,则应将底肥施加量调高,避免土壤肥力不足造成水稻秧苗发育不良。水稻的前期底肥施加极其重要,施肥过多会导致水稻秧苗因肥量过多被烧死。但施肥过少则完全体现不出底肥的效果,容易造成水稻插秧前期,稻苗营养不足。在水稻底肥施加后,只需在插秧后进行中期施肥,与后期补加即可。中期施肥,需要根据水稻成长程度进行决策,若水稻生长状态良好,则不需要大量补肥。水稻在插秧后,会经历开花、授粉、结穗等过程。其中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需要田间的种植人员时时观察,科学进行化肥补加。以某地举例,其土壤肥力中等,稻苗发育良好,则每公顷只需施加120 千克氮肥、50 千克的五氧化二磷、50 千克氯化钾即可。在水稻成长后期,到了最重要的结穗成长环节,这一部分的稻苗发育决定了水稻的产量,关系着该年的经济收益。在这一时期,应遵循科学的施肥原则,大力补加肥料,保障水稻的结穗饱满。在水稻成长后期,应时刻注意其生长情况,若水稻出现结穗量少,稻穗不丰满等问题,则应立即进行化肥供给。在其成长环境中,观察土壤性质,并且做好除草工作。若水稻出现发育不良的状况,一是要即刻施肥,二是应对田间进行除草。稻田的杂草过多,会影响水稻开花结穗,与其争抢营养成分。若杂草过密,还会导致水稻阳光照射不足,造成叶片发黄、枯萎等问题。
对于水稻的灌溉问题,应结合稻田土壤状态进行工作。该处稻田的地势是否低洼,土壤是否缺水,并且灌溉水源来自哪里。这三个问题需综合考察,制定灌溉方案。在水稻生长时期,其灌溉力度需要加大,防止出现水分供应不足的问题发生。若稻田灌溉的是河水,则应结合肥料进行综合考量。河水的营养物质较多,并且与田间温度相差不大,是非常好的灌溉水源。正因如此,需结合肥料施加状况进行灌溉,防止出现土壤过肥现象,影响稻苗健康。且若稻田所处位置低洼,则应减少灌溉频率,防止出现灌溉过多导致稻田涝灾。并且雨水也是灌溉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避免灌溉与降水相隔时间过密,造成稻田积水过多。若稻田所处位置较高,应加强灌溉频率,防止水分流失过快造成稻田干旱。
对于稻田的病虫害防治,可从三方面进行:一是物理防治,通过人工除虫或机械除虫达到虫害防治目的。可通过除草、捉虫等方式进行稻田病虫害防治。水稻种植地除草,可有效防止病虫害发生。一些杂草会吸引害虫啃食,传染给田中的水稻。并且杂草的种子可能会携带害虫卵或有害细菌,以杂草为媒介对水稻进行扩散传染。且杂草生长速度极快,会挤占水稻的生长空间,茂密的杂草为害虫提供了绝佳的栖息地。在害虫繁殖成为规模后,会严重危害水稻。二是农业手段防治,通过前期的选种、消毒进行病虫害预防。在水稻种植中期,进行除虫药剂喷洒,化肥施加可消灭大部分的害虫。且中期的水稻其韧性已经增强,可完美配合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农业防治的优势在于从源头抓起,在稻种培育时要多次的消毒杀菌,经过药浴晾晒后,种子潜伏病虫害被消灭,后期韧性增强。并且中期的水稻成长速度极快,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抗病能力。农药的喷洒会加快水稻生长速度,保障其顺利成熟。三是生物防治,即运用易发病虫害的天敌动物放入田间进行防治。该项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如在稻田中放入对水稻无损伤,但以害虫为食的鱼类,其可有效消灭田间害虫,并且粪便还可以帮助水稻施肥,形成绿色循环。长成的鱼类还可再次进行售卖,为稻田种植者增加经济收益。生物防治相较于其他两种防治方式更加环保,其投入的人力资源较少。对比农药和除草剂污染更小,并且后期可以贩卖盈利。
当前我国的农业种植技术,正在逐步走向机械种植、集体种植、科学种植。想要推广新的水稻种植技术,需整理当前的农业技术体系。当前仍有很大一部分的农民,没有意识到水稻栽培技术推广的好处。我国种植区域广,种植密度高,一些农户没有亲身体验过集中种植的好处。对于农业技术的规模化推广持怀疑态度。对此,应将各个种植区域进行完善的统计。将种植作物分类处理,通过科普与宣讲,让农户意识到新技术的优势。推动农户跟进新时代农业发展的脚步。摒弃以往落后的种植观念,机械化的种植远比分散的人力种植效率高、产量大。并且应加强农户的更新水稻种植技术观念,使其主动学习当前的新技术。将新时代的水稻种植行业的发展前景,渗透进每一位农户心中,加强我国的水稻种植行业发展。
水稻栽培农业技术推广,应跟随当前的农户种植现状,改善推广机制。以往的农业技术推广,通过电视、广播、培训等固定方式进行宣传与推广。电视与广播宣传渠道,如今已逐渐被网络取代。在智能机普及的今天,网络传递信息速度极快。地方农业的相关部门人力资源有限,可通过建立地方性的农业网络宣传平台,推广农机技术。通过网络召集当地农户,集中进行水稻栽培农业技术培训。避免了以往的消息传递不及时,造成的人员召集不齐等问题。通过网络宣传平台,农户可通过精准的视频讲解,了解当前水稻栽培技术优势,并且便于其学习应用。通过有关部门召集的技术培训,农户可精确了解到当前水稻栽培技术的进步速度。将新旧技术的利弊对比,鼓励农户使用新的水稻栽培技术。通过干部的亲身带领,加快农机技术推广进程。
目前水稻种植的前期投入成本,对于农户来说还是较为昂贵。突然推广的新技术会让农户心中存疑,不敢轻易尝试。可通过补贴奖励,辅助农机技术推广,并且委派专业人员进行指导。通过种植补贴,提高水稻种植农户对于农机技术使用积极性,在相关部门的带领下,鼓励水稻种植农户跟上时代发展,更新水稻种植技术。多数农户种植者其文化素养并不高,委派专业人员进行帮助指导,可解决农户遇到的很多麻烦。并且可以避免农户因理解不到位,导致水稻栽培技术应用失误,造成水稻减产等问题。水稻栽培技术补贴,还可刺激农户对于水稻种植的积极性,当前一些水稻种植农户因外出务工,会放弃稻田种植。通过补贴激励农户种植,可推动我国水稻行业的发展。保持或加大水稻种植面积,增进我国水稻产量。
水稻栽培技术农业推广,离不开水稻种植技术人才的支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才资源丰富,但由于种植地区广阔,人才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屡见不鲜。应制定明确的水稻种植技术人才分配计划,将水稻种植技术没有完全跟进的地区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分配优秀的水稻栽培技术人才,帮助当地农户种植水稻。通过线下培训,使农户明确当前水稻栽培技术的优势。明确当前水稻种植技术,可帮助其快速的提高水稻产量,提高水稻种植的收入。水稻种植技术人才的分配,还可推动当地农业技术的发展,通过线下交流,可发现大量的水稻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因我国各个种植地区的气候、土壤环境不同。其水稻栽培技术也有所不同,通过人才分配计划,可加强水稻栽培技术人才对于水稻种植技术的视野。结合其自身实力,融会贯通帮助当地水稻种植农户拓宽种植思维。
综上所述,通过总结水稻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可大力推动我国水稻种植行业的进步。将先进的技术传递给大量的水稻种植农户,帮助其拓宽种植视野,更新种植思路。从源头抓起,实现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与统一标准种植。提高我国整体的水稻种植水平,增加水稻种植产量,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