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育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研究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

2023-11-22 19:14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仪式思政情境

李 庆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和平演变”的战略和多元文化相互交流、交锋与交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1]因此,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答题”。

一、问题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诉求

由于政体与国情的不同,国外大学没有完全同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但国外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等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性,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任务有所不同,但其本质都是教导大学生学习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引导学生用正确眼光去看待复杂的社会现象、用辩证思维去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被定义为:“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重点,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2]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之后,党和政府围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要发挥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结合学校相关内容和各个环节,有机地对学生实施德育。”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2014年,上海市在德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开拓创新,首次提出“课程思政”概念。随后,学界围绕“课程思政”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学界普遍认为“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新方式。其目的是将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引导与引领,构建立体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做到“显隐结合”,实现“协同育人”。

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全球范围内各种思想交流、思潮交锋,多元文化相互激荡,蕴含西方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以多种形式蜂拥而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由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实践不足”[3]II等问题,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式微,因而如何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根基,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的政治引导和思想引领工作,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诉求。

二、问题剖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困境

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物为本的范式,注重对教科书、纲领文件和上级精神的解读,以教育者的权威为中心,实现向受教育者的统一、单向的灌输,缺少理性反思与批判,缺乏情感体验与精神升华”[4],导致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情境固化”“情感淡化”“仪式退化”等问题。

(一)情境固化:“应试教育”背景下“物本倾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对国家政党政体、主流意识形态、国家制度、政策方针、法律制度等政治认同的“主阵地”,其实质是一种价值观教育。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应试教育方式,是以知识学习为纽带的单向灌输,成绩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标尺,因而成绩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惯性的影响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物本倾向”,理论教育多于实践教育,无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生活实践,难以与学生建立强关系的互动情境,师生之间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缺乏主动性、系统性、全面性、深入性,容易造成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理想信念不坚定甚至缺失、价值理念不正确甚至错乱、道德观念不健康甚至扭曲。

(二)情感淡化:“权威关系”背景下“冷漠态度”

兰德尔·柯林斯认为:“积极的情感能量来源于控制权利情境或地位情境中的互动协调,消极的情感能量产生于在权力情境中受到支配或者被排除在地位情境之外。”[5]176“灌输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易产生“权威式”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在互动权利情境中处于受支配或被排除在地位情境外,致使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产生消极的情感能量,容易引起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的质疑,进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性、合理性”产生怀疑,甚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授的价值观不认同。面对西方某些发达国家意识形态和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这种怀疑或不认同抑制了个体积极情感能量的产生与积累,致使个体情感淡化、政治态度冷漠,阻碍学生进入下一次互动仪式市场,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仪式弱化:“个体化”背景下“关系疏离”

高校思想政治课为公共基础课,通常是大班教学,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班级,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班级之间的粘合度较低,致使个体与个体之间常常以弱关系而存在。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和平演变”战略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后现代主义、实用主义、文化保守主义”[6]等多元文化相互交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致使部分学生信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精致利己主义”,进一步弱化了个体之间的关系。基于弱关系的互动仪式,难以形成群体共同关注焦点和情感共鸣,阻碍了群体认同感、群体团结和群体符号的产生,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理论依据:互动仪式链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关系

兰德尔·柯林斯将互动仪式链理论称为动机模型,个体在市场式机制的驱动下,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获得了积极情感能量的积累,将群体符号内化而形成行为习惯,促进群体团结。因此,互动仪式链理论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谁培养人”的价值导向、“培养什么人”的根本任务、“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方式。

(一)互动仪式链理论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谁培养人”的价值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所述:“理想是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是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7]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国家政党政体、主流意识形态、国家制度、政策方针、法律制度等政治认同,进而将理想信念教育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作为一种微观动力学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兰德尔·柯林斯认为成功的互动仪式能够产生群体团结、个体情感能量、代表群体的符号和道德感,并且积极情感能量的积累促使个体努力寻找下一次相同或者类似的互动仪式。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不断将群体符号和道德感进行内化,产生集体认同感和集体团结。因此,互动仪式链理论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谁培养人”的价值引导。

(二)互动仪式链理论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什么人”的根本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理想信念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个体理性选择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兰德尔·柯林斯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个体将与谁、以何种仪式形式进行互动,往往取决于个体所具有的社会机遇和互动双方彼此能够为对方提供什么。也就是说,个体参加何种互动仪式均受情境结构(社会机遇)和市场式机制的影响。随着个体化快速发展,“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精致利己主义”等思想观念影响着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因此,互动仪式链理论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什么人”的根本任务。

(三)互动仪式链理论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价值观教育。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方式,通过把政治引导和思想引领寓于全课程和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来重构思想政治教育情景结构,通过把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政治引导、思想引领有机融合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市场式机制,进而破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孤岛”困境。互动仪式链关注的不是个体,而是情境,且微观情境相互关联就形成了宏观模式。兰德尔·柯林斯认为任何互动仪式都离不开情境,情境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相互关联的个体网络,个体在构造情境的同时,情境对个体进行了塑造。换言之,“价值符号是通过外在显性的表象对内在价值精髓的一种隐喻表述,凭借形象化和生活化的外在特质更容易被人接受并传播扩散。”[8]因此,互动仪式链理论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方式。

四、路径选择:构建互嵌耦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但在改革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学理念‘低浅化’‘简单化’的偏向、教学内容‘狭隘化’‘宽泛化’的偏差、教学方式与方法‘生硬化’‘单向化’的倾向以及教学效果评价‘单方化’‘单维化’的偏颇”[9]等问题。为此,基于互动仪式链视角,通过“党团组织”与“思政队伍”有机配合来营造良性的互动情境、“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来激发积极的情感能量、“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来塑造形象的价值符号,重构一套与专业学习互嵌耦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大学生的归属感、获得感、认同感,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党团组织”与“思政队伍”有机配合,营造良性的互动情境,培养大学生归属感

兰德尔·柯林斯认为情境是互动仪式的前提条件,个体是互动情境不断积淀的结果[5]20-22。换言之,互动情境塑造了个体,因而营造良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仪式情境是培养大学生归属感的前提。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仪式情境塑造的途径主要是加强“党团组织”和“思政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强化组织育人功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积极优化党支部、研究生会、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党团组织”的设置,建立健全各级“党团组织”运行机制和联动机制,将个体纳入一个或几个“小团体”,以党校、团校、青马工程培训班、大学生骨干培训班、“青年大学习”等为载体,积极开展专题辅导、专家指导、专项引导等一系列组织活动,将组织建设与思想引领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组织建设之中,发挥“党团组织”团结凝聚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构建具有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的“党团组织”。二是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强化服务育人功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建立一支思想过硬、专兼结合、能力较强的高水平“思政队伍”,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关注学生所思、所盼,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日常管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工作之中,做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做到顺势而为、因材施教,积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将日常管理与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人文关怀之中,积极打造具有亲和力、向心力、感染力的“思政队伍”。因此,通过生活事件创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情境,强化组织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人文关怀,了解大学生所思、所盼,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面临的困境,营造一种关注、关心、关爱的良性互动情境,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

(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激发积极的情感能量,培养大学生获得感

兰德尔·柯林斯认为情感能量既是互动仪式链的核心要素,又是互动仪式的结果,且积极情感能量的积累是促使个体持续参与互动仪式的内生动力[5]151-155。换言之,情感认同是个体参与互动仪式的基础,因而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同是培养大学生获得感的基础。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是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认同的主要场域。一是筑牢“第一课堂”主渠道,构建平等多维的互动关系。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物本”范式和“正向话语”下的师生权威关系,以“翻转课堂”为主要形式,变“堵”为“疏”,激活思政课堂,提高大学生理性反思与批判的能力,激发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同。二是开拓“第二课堂”新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在日常生活中,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学术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毕业生专业实习等为抓手,提升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唤醒大学生积极情感能量。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因此,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各个环节和社会实践各个方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激发积极情感能量的持续积累,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塑造形象的价值符号,培养大学生认同感

兰德尔·柯林斯认为群体符号是互动仪式的一种结果,“使成员感到自己与集体相关,并会捍卫符号以免其受到局外人的轻视,甚至内部成员的背弃”[5]80。换言之,群体符号是个体对群体认同的关键,因而塑造形象化和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符号是培养大学生认同感的关键。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符号化的关键在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是夯实“思政课程”主阵地,强化价值符合形象化,加强思想政治显性教育。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充分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将党旗国旗、党徽国徽等价值符号植入思政课堂,旗帜鲜明讲政治,开展思想政治显性教育,塑造价值符号的形象化。二是拓展“课程思政”新阵地,注重价值符号生活化,加强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是实现合力育人全员育人的重要途径”[10]。通过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理想信念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有机统一,构建“大思政”格局,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开展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塑造价值符号的生活化。因此,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植入培养方案,贯穿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建设全过程,探索构建一套与学科建设互嵌耦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塑造形象的价值符号,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

结束语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课程思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互动仪式发生的舞台,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通过“党团组织”与“思政队伍”有机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和隐性”的融合,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各个环节和社会实践各个方面,构建一套与知识技能学习互嵌耦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情感体验,培养大学生的归属感、获得感、认同感,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仪式思政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十岁成长仪式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仪式感重要吗?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