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文 郭 颖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传承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继承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人才工作的经验、回应新时代人才工作新问题,围绕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对丰富21世纪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解决人才工作发展问题、完善国外人才治理工作具有深刻意义。
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传播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精髓,继承党的历届领导人的人才思想,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追求社会进步的仁人志士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为人才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新的道路,为人才思想的逐步成熟创造了条件,其人才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马克思主义对人才所扮演的角色具有清晰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才论述成为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重要部分。首先,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人的本质理论”的继承。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表述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3]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存在和发展,具有能动性,需要通过劳动进行生存和发展。其次,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由于推广机器和分工,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因而对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4]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劳动者成为每条流水线上的廉价劳动力,幸福感逐渐降低,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成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习近平多次强调尊重人才,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正是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需要的回应。最后,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继承。列宁指出:“同样,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5]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同时社会环境也会对人才造成影响,党中央号召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才思想是人才工作的正确指引,也是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的不竭源泉。
伟大思想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环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于中华大地的五千年历史之中。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继承与发扬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人才思想,常常引用典故来阐述自己的人才观点。首先,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选人的原则。《论语》中提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把正直之人提拔起来,把枉邪之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选拔正直的人才,既能做出成绩,又能使百姓从中受益,自然会更好地推动人才工作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决不能让政治上、廉洁上有问题的人蒙混过关、投机得逞。”[6]其次,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用人的方法。《墨子·尚贤》中提到:“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任用有德之人,尊重有才之人,要给予人才较高的爵位、丰厚的俸禄,委托重要的任务,授予足够的权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立完善活力更足、动力更强的体制机制,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人才优势,科技竞争优势。”[7]不断提升人才工作的社会认同,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最后,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人才的标准。《资治通鉴》中提到:“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德才兼备之人可以大有作为,有德无才之人可以后期培养,而有才无德和无才无德之人需要谨慎对待。用人应以德为先,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坚持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强调选拔人才既要重品德,也不能忽略才干。习近平总书记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精华,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推动人才工作有效开展。
党的历届领导人将人才思想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德才兼备”是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毛泽东指出:“二、三年以来,我党我军在吸收知识分子方面,已经尽了相当的努力,吸收了大批革命知识分子参加党,参加军队,参加政府工作,进行文化运动和民众运动,发展了统一战线,这是一个大的成绩。”[8]毛泽东看重的人才有本事、能打仗,又能做到品行端正,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强调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正是对毛泽东人才观点的进一步总结。“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核心,邓小平指出:“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9]国家发展靠人才,尊重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0]这一观点正是对邓小平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江泽民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并指出;“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11]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江泽民人才思想,深刻分析我国现阶段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坚持我国人才工作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发挥人才引领发展作用。胡锦涛人才思想的鲜明特色是人才强国,效能为本。胡锦涛曾指出:“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12]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强调充分利用人才资源,把我国众多人口转化为人才优势正是对胡锦涛人才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以清醒的认识和务实的做法破解人才难题,支持人人作贡献、人人能成才,其人才思想为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大变革,世界各国对高素质人才求贤若渴,这对我国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提出了深层次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深刻阐述了做好人才工作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把握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需要进行现实思考,分析人才工作存在的矛盾,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第一,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人才培养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学校、家庭、政府、社会相互配合,共同承担责任。以加强师资建设为基础,严格把好入口关,以“四有”好老师为准绳,将打造一流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以政治素养为第一标准,将素质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真正实现全过程育人;将立德树人要求落实到位,注重发展党组织育人功能,想青年同志之所想,急青年同志之所急,将党的关怀全面落实到人才工作各方面。第二,创新人才使用方法。破除对资历、头衔的教条范式,采用大胆探索、揭榜挂帅、任人唯贤的选拔方法,既给青年同志积极创设“挑大梁”“当主角”的机会,又要制定容错纠错的体制机制,让青年才俊充分施展才华而没有后顾之忧。第三,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破五唯”与“立新标”相结合,重点关注社会贡献、创新能力以及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内容。目前仍存在人才评价变成“帽子”批发,“帽子”满天飞,失去含金量等现象,应出台相关政策,将人才考核由“重奖项、重论文数量”转向“重解决现实问题”。第四,改革人才激励制度。人才需求包括生存、安全、发展、自我提升等方面的需求,只有满足人才的需求,才能消除人才后顾之忧,使人才全身心投入到自身擅长的领域,以至于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做出积极贡献。人才激励需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双管齐下,不仅要进行薪资激励、待遇激励以及绩效激励,还要进行目标激励、职级激励以及荣誉激励,提升人才工作热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科技人才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也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其中不乏顶尖人才。在人才选拔上要有全球视野,下大气力引进高端人才。”[13]新时代人才工作面临机遇和挑战,需要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做好“引、聚、用、留”文章,让各类人才发展有平台、事业有成就。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改革发展任务艰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发展全局中,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14]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展示了强大的思想力量。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识才是人才发挥作用的前提。第一,识别人才要“照镜子”“正衣冠”。当前仍然存在优秀人才留不住、领导埋没人才的现象,一些领导偏心“背景”显赫、“后台”稳固的下属,这就容易导致贪婪、滋生腐败,不但破坏自身形象,还会助长不正之风,使有才无德甚至无才无德之人混入其中。识别人才要在思想、作风、能力上进行综合考量,坚持公道正派,以党和国家事业为重,不因个人利益而任人唯亲,做到心胸坦荡、一身正气。第二,识别人才的标准要多元化。人才是否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考察,例如是否跟从党的方针路线;是否遵守党的纪律;是否和群众紧密联系;是否谋私利。同时,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是识别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15]真正的人才总是心怀对理想信念的执着与追求,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与奉献,在理想信念的引领下阔步前行。此外,人才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有骨干型、技术型、实干型,奇才也不少,要重视人才的发展,关注人才的成长过程和个体差异。奇才有很多奇思妙想,要有不同的衡量标准。第三,识别人才要以实践为导向。检验人才要经常深入基层、扎根群众去挖掘人才,寻找让百姓信服的人才。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群众意见,只有到群众中去检验,才能知道自身能力能否被群众认可,能否取得看得见的成效。识别人才不仅要“相马”还要“赛马”,要具备多元化理念,并且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这直接关系到优秀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爱才的传统美德,“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等典故充分体现了爱才的重要性。首先,明确爱才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影响人才、关心人才、成就人才作为工作思路,端正对待人才的态度。人才的成长有其自身规律,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成长帮扶,鼓励处于成长期的人才突破自我,不要推着人才“走”,而是和人才一起“跑”。克服“平时忽视,年终岁末重视”的问题,定期关爱人才,做到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普遍关心与重点帮助,及时沟通、化解矛盾,将关爱送到人才的心坎上。其次,坚持严管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16]对待人才也应如此,要先严后宽,要求严格、措施严厉,再适当放缓。特别是有才智、责任重、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这类人才往往属于中流砥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管理,让更多人才发挥潜力、施展才华、锤炼本领、增长才干。最后,学会厚爱人才。靠情怀、待遇吸引人才,领导亲自联系人才,部门主动服务人才,让人才感受到诚意、享受到便利。要求人才对地方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同时,还要给予超出普通人员的待遇,不断优化表彰制度,用实际的奖励鼓励人才,创造良好的晋升环境,满足生活需求、解除后顾之忧,推进人才为工作注入新活力。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惜才与留才相结合,既有利于保持党和群众之间的联系,又有利于人才的发展和社会良好环境的营造。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德才兼备之人也会遭受冷落。当今社会,存在一些人才不对口,只进不出的现象,表面上是储备干部,实则是爱才不用才。首先,用人方面要精准科学。人才并非全能,在某个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便是其“长”,这就需要看到人才的过人之处,发掘闪光点,党中央号召年轻干部做到“三要三不要”:要争做“狮子型”干部,不要做“病猫型”干部;要争做“骏马型”干部,不要做“鸵鸟型”干部;要争做“老黄牛型”干部,不要做“孔雀型”干部。坚持精准科学用人,分析研究人才的优势与劣势,有针对性地解决用人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用人方面要解放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拘一格、慧眼识才,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勇敢创新、脱颖而出提供舞台。”[17]在科技领域,院士应肩负起培养青年人才的重任,帮助人才成长进步,同时要创新思路、开阔眼界,从全球范围吸引人才,将高端人才、新兴人才纳入人才工作范畴。最后,用人方面要人岗相适。人才是否具备战斗力,关键看人才选配是否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结合组织需求和岗位特点,坚持优中选优原则,全面分析人才的社会经历、专业特长、道德水平等因素,把政治本领过硬、协调能力较强的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放眼各行业,发现和储备一批人才,系统分析岗位匹配度和人才契合度,确保实力上互补、专业上交叉、性格上兼容,年龄梯次结构合理。精准使用人才,储备源头活水,推动能者上、劣者汰的良好用人局面,才能保证事业接续发展,真正做到才尽其用。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迫切需要各类优秀人才投身其中,这就要求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大的肚量,看待人才不能主观臆断,评价人才需要综合考量。第一,理解善待人才。人无完人,若只见其短、不见其长,则会因小失大。理解人才就是不计较细微的错误,不在意其出身,有才德就应得以重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18]退一步、让一点、不计较、不争辩,修得容人之量,营造容人之风,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在推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更大程度地聚集人才力量,为国家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第二,包容个性人才。个性人才的思维方式有别于常规思路,对待事物有不同的见解;个性人才的发展有利于创新创造,坚持创新才能有不竭的源泉。包容人才特立独行的个性和异想天开的探索,开启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让个性人才充分释放能量,发挥潜能。第三,破除人才桎梏。消解人才发展“紧箍咒”的着力点是破除“五唯”,避免人才选用一味追求高学历,解决人岗不匹配等问题,打破在人才引进过程中过分关注人才求学经历等条条框框,让唯才是举的理念真正落地,确保将人才注意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
人才集聚具有实现人才价值,使集聚地先行发展的作用,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习近平总书记致力于发展壮大人才队伍和有效做好人才工作,坚持改进党管人才方法,用好用活人才。党管人才原则不仅是新时代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要求,也是落实好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把人才团结在党的周围,让人才自觉投身于党和国家事业当中。其二,区域发展助人才成长。教育资源、医疗设施、科研实力等方面影响人才聚集效应,人才能否集聚,取决于地区发展。哪里有需求、哪里有空间、哪里效率高,人才就往哪里流。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要念好人才经,引导欠发达地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破解引才留才难题,坚持人才数量与质量双管齐下,走出一条人才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其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人才有助于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水平,弥补国内短缺的技术,同时促进各行各业良性发展,减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资金、时间等方面的投入。
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对于人才工作的科学认识,是21世纪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价值取向上与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一致。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站在人民的立场,为解决新时代人才工作发展问题提供科学方法,为完善国外人才治理工作提供中国方案,彰显世界影响力。
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人才思想的基础上,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实践经验,创新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理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科学内涵。一方面,深化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过程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例如:在继承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中“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之一”的基础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在继承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其才”;从马克思关于“人力资本理论”中“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的特权”的基础上提出对人才要“增强大家的事业心、归属感、忠诚度,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这些论述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丰富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另一方面,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既要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同时也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掘出来。”[19]加大高精尖、技术创新等高端型人才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既要注重学用结合,又要强化人才理论结合实践能力。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在于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和关于“人才”的理论是相通的,因此也肯定了人才对于社会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20]人才能够起到模范作用,带动员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和补充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推进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在治国理政的探索和实践中,就人才发展问题多次发表重要论述,彰显党和国家对人才的高度重视,阐述科学用人的重要性,为人才工作坚持正确导向提供重要遵循,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其一,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当前,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接受良好教育有利于增进个人幸福、获得社会利益,但是过度追求教育功利性会导致教育走向功利化。应重视高等教育,解决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人才缺乏的难题,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布局,深化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改革,推动人才领域开放融合。其二,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发展机制,革除旧制藩篱。党和国家总体规划人才发展战略,高校、党校、科研机构、军队等领域肩负人才的选拔、培养以及发展任务,形成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良好发展的局面。高校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就业等方面的改革,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党校作为教育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主阵地,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发挥锻造作用,助力培养政治过硬的人才队伍;科研机构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核心技术攻克作用、创新人才培养作用;军队把为战抓教落到实处,推动军事人员的个人能力、开发管理全面升级,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军事人才,发挥人才对强军事业的引领作用。其三,创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破解人才不足的瓶颈。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发展大计,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将人才自主培养与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重视创新型人才、高新技术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增加人才发展的机会与平台。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力求将人才从各个领域挖掘出来,不使人才有怀才不遇之恨,不让用人单位有遗珠之憾,从而营造清朗的人才环境。
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十分重视世界各国人才发展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这一思想的重要体现,指出各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差距的重要因素,为世界各国探索适合本国的人才治理措施带来思考和启示,为突破全球治理人才瓶颈提供宝贵经验,为世界人才发展贡献中国方案。第一,坚持党在人才工作方面的治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本国国情、文化传统,形成内蕴丰富的人才理念,开辟具有中国特色、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方式上区别于西方的人才发展模式。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2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其中党管人才原则是我国人才制度的政治优势,在具体实践中,既要发挥独特优势,又要防止管得过多,避免影响人才发挥主动性。党管人才为做好人才工作提出要求,指明方向,具有指导意义。第二,为人才发展注入活力。“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体现了在全球人才发展蓝图中的角色定位;“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等论述体现了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实现人才工作的最终目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不问出身、以德为先等论述体现了关于选人用人标准的理念,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为人才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营造尊重、关心、支持外国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等论述体现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理念,指出引才留才的方法。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在人才队伍建设的世界意义、选人用人导向、营造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上对世界其他国家具有借鉴意义。集聚天下人才需要完善人才政策,放开手脚。中国为人才发展注入活力,带动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投身于培养国际治理人才、疏通人才输送渠道、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活动中。中国致力于打造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推进人才资源共建共享,同时也为实现国际人才发展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