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炜
近段时间以来,“孔乙己文学”这一新兴社会话语成为部分青年大学生自我嘲讽与发泄的表达方式。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第一部白话小说集《呐喊》中的典型人物。他深受封建社会的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的毒害,虽穷困潦倒,但还穿着象征知识分子的长衫(长衫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进入士绅阶层的常服),是当时走投无路的下层知识分子的集中代表。时移世易,这一人物的遭遇被一部分青年大学生重提,他们戏称自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孔乙己”,学历成为他们当代的“孔乙己的长衫”。在各类网络媒体上,他们纷纷自嘲“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那我一定心安理得地去打螺丝,可是没有如果”“读书让你的眼界变开阔,所以你不满足现状,可你却没有能力改变现状”“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等等。一时间,这一言论在各类网络媒体上激起千层浪,“孔乙己文学”应运而生,各项相关言论沉渣泛起,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担忧。
要深刻认识到,网络媒体更多的只是青年大学生情绪宣泄与表达的出口。“孔乙己”是封建时代的悲剧人物,青年大学生不是生活在“孔乙己”的时代,他们的情绪宣泄是社会心态的表达与缩影。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对自己生活现状的心理感受、内在忖度和情绪流露,是社会发展健康程度的测量仪,健康的社会心态是社会有效的稳定器,是国家和谐稳定的基础。[1]青年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2]。“孔乙己文学”的涌现不仅反映了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而且反映了中国社会人才结构性矛盾与青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现实,蕴含着中国社会心态的变迁。
青年大学生通过“孔乙己文学”进行自嘲,其实是对自己现状的反思,即骨感的现实支撑不起丰满的理想,而不是要去成为“孔乙己”,他们对自己有较为清晰的规划。我国已经进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趋势不可逆转,滋生“孔乙己”的社会土壤已经不复存在。青年大学生不会像“孔乙己”一样鄙视劳动、好喝懒做和古板迂腐,他们愿意通过自身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改变现状,也希望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洪流之中。那为何青年大学生仍然聚集在网络上对自己进行自嘲?他们自嘲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如何才能不陷入这困境之中?基于此,本文通过网上甚嚣尘上的“孔乙己文学”言论进行文本分析,并结合线上田野调查,剖析“孔乙己文学”背后的学历焦虑缘由,以期为激扬自信自强青年大学生的前行力量提供纾困策略。
时隔一百多年,当代青年大学生与孔乙己虽有类似心境,但更多的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焦虑与迷茫。“孔乙己文学”反映了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就业甚至工作中产生的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以至于一部分青年大学生陷入精神内耗。“孔乙己文学”成为他们学历焦虑的表达方式,折射出当今社会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反映出当代部分青年大学生深陷学历困境的泥淖。多维度深入剖析造成青年大学生学历困境的影响因素,是合力构建自信自强的青年大学生的基本前提。
其一,社会不稳定因素助推青年大学生“内卷”学历。“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3]加之疫情影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凸显。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口较2021年减少842万。[4]这是自1962年以来,我国城镇就业人数首次减少。诸多行业受到影响,原有的行业格局与规模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全球经济发展缓慢,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时间拐点尚未到来,就业岗位较以往减少且与青年大学生的适配度也在降低,催生升学热。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为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及找到理想职业,青年大学生纷纷投入到各类升学考试浪潮之中。十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与考研报名人数不断攀升,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是2014年的1.59倍,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则是2014年的2.76倍,尤其是2019年以来,考研报名人数陡增,可以发现当前学历正处于内卷化趋势。升学人数的增加,加之高校各学段的扩招,又助推高学历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毕业生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又再次投入到更高学历的升学浪潮中。因此,学历成为束缚青年大学生的拘囿,同时在学历困境的裹挟中,各类就业岗位的学历门槛水涨船高,也在不断增加青年大学生的学历焦虑。
其二,社会加速不断放大青年大学生学历焦虑。当今社会正处于不断加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加速带来社会变迁的加速,导致生活步调的加速,三个方面的加速已经形成环环相扣、自我驱动的反馈系统。[5]社会越加速,生产速度越得到提升,每个人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也随即发生改变。人们为了不被社会淘汰,只能在社会加速的裹挟中不断加速。人们如果在加速社会中原地踏步,这种原地踏步带来的恐惧与焦虑,就不再是有意义的发展性要素,“而是无头苍蝇般‘狂乱’的变化”[6],“我们也就无法确切形成我们自己的人生故事”[7]。青年大学生是加速社会中深受影响的一代,社会的加速不断推动青年大学生参与学历提升,以便能满足加速社会对青年大学生的要求。但当加速社会不再保证青年大学生追求梦想、目标和人生规划,学历的“敲门砖”作用随之减弱,而这些必须用于“喂养加速机器”[8]时,青年大学生的学历焦虑也会不断增加。在学业与就业的多重压力之下,青年大学生的焦虑情绪也在不断聚集,他们既通过追求更高学历满足社会要求,又会通过“孔乙己文学”进行自嘲的方式舒缓心中焦虑,这也不难解释他们会说:“学历是我下不来的高台。”
其三,社会获得感影响青年大学生心理状态。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9],诸如社会结构开始固化、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较大、利益藩篱待破等。一些家境普通的青年大学生期望通过提升学历谋求理想职业以改变生活现状。但在盲目选择就读专业、学历不断贬值和社会招聘岗位缩水的作用下,部分青年大学生未能获得理想职业,尤其与部分具有优越家庭条件的同校同龄人相比,心中的落差与不甘被不断放大。再加之一些网络媒体的冲击,如“38岁985硕士失业被迫送外卖!这就是你们要的脱下长袍的孔乙己”[10]“我:毕业5年,存款5000,她:中传硕士,火锅店保洁”[11],“读书无用论”再次成为部分青年大学生追捧的口号,对社会公平正义难免产生质疑,社会获得感也随之降低。在社会的多重压力下,陷入了对自我能力的否定与怀疑之中,降低了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预期,导致青年大学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毫无疑问,社会获得感的降低会使人们有利益受损之感。当具有相同或相近利益诉求的青年群体因共同利益维系在一起时,这一青年群体会在社会中产生“滚雪球效应”。当导火索出现或者关注的信息如“孔乙己文学”相关言论蔓延扩散时,群体性议论便上升为社会事件。
其四,错误社会思潮淡化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改革开放已经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充足活力。但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外来文化思潮、价值观念、思想理论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这些错误的社会思潮会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进而影响人们的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如,在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贪图享受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影响下,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社会浮躁与焦虑等现象层出不穷。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易受错误思潮影响,部分青年大学生在其干扰下,不愿意从事长期性的创造性劳动,希望通过学历提升一劳永逸,社会责任感淡化;部分青年大学生在各种就业招聘中遭受挫折和打击,导致自我埋没,不愿发挥自己的作用,难以对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成为各类社会思潮的集聚地,利益诉求多元化、社会矛盾也日渐凸显,再加之自媒体的推波助澜,甚至在相当一部分自媒体的舆论场域中出现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这些话语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孔乙己文学”相关言论之中,能较好地契合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部分青年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产生质疑,网络也成为他们抒发焦虑情感的短暂窗口。
其一,学历文凭成为青年大学生改变命运的重要武器。在意识形态上,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成为部分青年大学生自小背负的家庭使命。中国自古崇尚“书中自有黄金屋”,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耳濡目染下,通过读书实现“光宗耀祖”已经内化为部分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追求。他们也在父母日常的教导下,视学历文凭为改变自己原有身份的工具,他们希望通过学历文凭这一敲门砖实现“读书跳出农门”的愿望。他们在接受各学段教育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等是公平公正的统一考试,自己的辛苦付出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获得学历文凭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捷径。但是,就业招聘的现实却在不断告诉他们,仅有学历文凭未必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无疑打碎了他们心中一直坚信的信念。如网友在知乎 “如何看待孔乙己文学突然走红?”的帖子下面这样评论[12]: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挤到上一个阶层,一说起来大家都是经过了高等教育,有了大学文凭,成了所谓的白领。但是,我们离所谓的“穿长衫的阶层”有多远呢,大概也像孔乙己那样可望而不可得吧?穿的衣冠楚楚,穿梭于高楼大厦之间,恍惚之间便以为自己融入了这座豪华城市,实际上却像孔乙己一样根本没办法像真正的长衫客一样去隔间慢慢坐喝,只能跟短衣帮一样赶公交、挤地铁、住地下室。
其二,家庭压力成为青年大学生焦虑增加的重要来源。一方面,部分青年大学生家庭会表现出对学历的极度推崇,不断向青年大学生施压,对他们充满期待,引导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帮助家庭摆脱窘境,不断向他们灌输一个理念:不要再像父母一样从事如此艰辛的工作,不能再重蹈覆辙了。如此,在家庭教育的引导下,部分青年大学生自然不会选择重新走父母曾经走过的路,更想从事一些体面或者安逸的工作。但是,随着大学扩招,大学生也从“稀有”转为“泛滥”,社会难以满足上千万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需求,部分青年大学生难免沦为廉价劳动力。可是一些家庭仍然会向他们的子女灌输:还是不够努力,堂堂大学生怎么还找不到像模像样的工作。这无疑在加剧青年大学生的学历焦虑。另一方面,部分青年大学生目睹了父母供养其上学的艰辛,家庭的无力感、相对剥夺感不断传导到他们身上,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过上相对安逸的生活。青年大学生自觉背负的家庭压力无疑让他们对未来既充满憧憬也充满焦虑。如,网友在“小镇做题家、内卷、躺平、孔乙己的长衫,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的帖子下面这样评论[13]:我们农村出来的孩子努力工作想让家人活得更好,过得更好,结果又说我们内卷……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迷茫,又说我们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我们的长衫是父母用尽一生努力给我们穿上的啊。
其三,同辈压力成为青年大学生焦虑加剧的无形推手。青年大学生因身处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既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就业压力,也要承受来自同辈群体的压力。同辈群体是青年大学生生活、学习、实习、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表明,同辈群体的人际互动和交往可能会增加青少年的压力,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14]同辈群体作为独立于家庭之外的因素具有社会遵从和社会比较的功能[15],会对青年大学生群体成员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遵从功能的逻辑下,同辈群体可以将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内化为社会规范,潜移默化地使群体成员遵守相关规范。青年大学生互相倾诉学历焦虑,对当前自己“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现实达成共识,而这种观念在群体中不断强化并在青年大学生中占据市场。在社会遵从功能的作用下,青年大学生已不自觉地沉浸到焦虑浪潮之中。另一方面,在社会比较功能的逻辑下,当同辈群体比较优秀时,也会影响群体内其他成员的自尊自信。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社会比较的功能效应会更加突出,会无形之中加剧青年大学生的焦虑。面对这一现实,部分青年大学生要么会降低期望,贬低自己,要么就会身陷焦虑之中,越来越卷,越来越焦虑。如,有人在“我:毕业5年,存款5000她:中传硕士,火锅店保洁”的视频下这样评论[16]:好一个高开低走,我也是个废物……眼看快30的年龄,一事无成一无所有,可能扛不住未来的大变故。
其四,情感宣泄成为青年大学生表达焦虑的主要渠道。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反映人的主体意识对客观事物的需要的关系。[17]青年大学生的感情比较丰富,他们面对当下的学历困境、就业困境、发展困境,会自发产生无力或者无助感。但是,不仅现实生活无法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而且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无法得到情感安慰、救济和满足,情感表达成为青年大学生的迫切诉求。因此,他们只能诉诸网络渠道,假借“孔乙己文学”的外衣,运用点赞、转发、评论、制作小视频等形式进行自嘲,以借此宣泄焦虑、交流思想、表达诉求。他们的焦虑借由网络获得完美的呈现与放大,实现了情感认同与社会交往,也获得深层的精神慰藉。殊不知,其他青年大学生也在网络舆论中被焦虑不断浸染、不断放大,在你来我往的互动交流中对未来充满着担忧、无奈和焦虑,对自己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产生了质疑与后悔。如,一些网友在“‘孔乙己文学’爆火,内容让人‘破防’”的帖子下面这样评论[18]:他们却因我上了大学没找到好工作而嘲笑我。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还是没有拿到我想要的结果?上学时光觉得孔乙己可笑,没想到如今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竟是我自己。
从“小镇做题家”到“孔乙己文学”,这些现象反映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都是人们为表达自身情感而采用的表现形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青年大学生必不可少地会通过相关社会话语以表达自身诉求,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我们应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成因,既不能一笑了之,也不能避重就轻,要与青年大学生一道解决问题。
一要重视青年大学生,做好青年大学生的引路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19],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纵观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青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呼吸,重视青年成为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主张和优良传统。青年大学生同样希望得到国家的重视和关注,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统计,在3210名青年参与问卷的调查中,分别有55.2%和54.3%的青年希望国家在创新创业和就业求职这两方面继续加大支持力度。[20]因此,党和国家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青年大学生,把握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贴近青年大学生、贴近时代的方式,引导青年大学生逐步确立与社会主义发展、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相适应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跟党走。高校应按照《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遵循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思想引领和具体指导,以引导青年大学生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判断、道德品质、精神状态和行为习惯。
二要培养青年大学生,做好青年大学生的知心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攸关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既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内在遵循,也是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要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坚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从国家层面破除利益藩篱,促进社会公平,发挥共青团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真正将青年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反映到党和国家的政策上来,多渠道拓宽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平台,引导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1]。高校要坚持正确的教育导向,主动搭建第二、第三课堂,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价机制,引导树立正确的学历观与就业观,防止学生只为保研、考研等而忽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防止打着释放焦虑情绪的口号而变得自怨自艾、多愁善感;按照教育部等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要求,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对接社会发展需要,鼓励青年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22],强化人才需求预测,健全毕业生就业反馈预警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青年大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硬核价值的能力,不断增强他们对学科专业、学校、国家和未来的信心。
三要爱护青年大学生,做好青年大学生的热心人。在社会转型的当下,教育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学历却在加速贬值。当代青年大学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青年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难免会遭遇挫折,不能只苛责、提要求,要允许他们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释放焦虑情绪与学工压力,要多方面剖析他们焦虑的原因。我们要帮助他们解决在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23],如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完善就业机制、畅通就业渠道、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优化就业支持与心理疏导服务、强化就业点对点帮扶,尽可能地为青年大学生减少后顾之忧。严管也是厚爱,没有严管制约,厚爱则会失去效用。必须坚持党管青年的原则,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统一,提高政治站位,不能只为解决眼前问题而解决问题,既要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要正确引导他们,及时为他们厘清“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认识,不能对其听之任之,防止他们出现意识消沉、精神懈怠,积极为他们选树学习先锋、就业典型、创业模范,鼓励他们激扬斗志,与他们一起找寻人生的积极意义,自觉成为他们人生发展道路上的热心人。
一要承担责任,关心青年大学生成长。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他们既是社会的贡献者,也是社会的受益者。一方面,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肩负社会发展重任的主体力量。青年大学生的就业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社会是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大熔炉,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一刻也离不开社会的关心和爱护。社会包括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要主动承担责任,应许他们一个美好灿烂的未来。青年大学生走出校门,把学历文凭和个人理想装入行囊,他们初次求职、涉世未深,缺乏社会认同,就要承受就业未果的挫败感、“学历无用”的焦虑感、生活迷茫的困顿感。全社会要形成关心青年大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转变学历歧视,不以学历定输赢,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化,让不同起点、不同特点、不同优点的青年大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建立健全更加活跃、公平、合理、良性、畅通、有序的社会流动机制,引导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畅通拓宽他们向上流动的渠道,增强其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要创设环境,支持青年大学生发展。一边是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和社会责任的担当,一边是对社会新生话语的追捧和未来生活的担忧,这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特点。他们既追求变化,又因焦虑害怕变得保守。我们的社会应充分信任青年大学生,相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创造美好未来,尊重与信任他们的行为选择与担当责任,给予他们更多的包容理解和支持帮助,不能因“孔乙己文学”相关言论的一时兴起而唱衰他们、否定他们。他们的自嘲与焦虑,正反映他们渴望改变、跟上时代的愿望。社会应创设良好环境,不断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发挥服务青年大学生发展、允许青年大学生试错、反映青年大学生需求的重要作用,与国家相关部门协同解决他们在学业、就业、创业、置业等各方面的难题,引导他们敢想敢为、善作善成,激发他们的活力与创造力,尽可能创造符合青年大学生发展规律、成就人生梦想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社会环境。
一要重拾日常生活,成为有闲青年大学生。时间被剥夺带来的意义缺位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普遍感受,正在改变和重塑群体成员对生活和社会现实的看法。当代青年大学生之所以发表“孔乙己文学”的相关言论,因为他们认为,提升学历文凭并没有提高他们控制、规划和畅想美好未来的能力,反而引发了普遍的时间挤占感和空间挤压感,让他们受困其中不能自拔,谋生成为他们存在的核心要义,个人的时间自由和发展空间大打折扣,只能在学历异化中继续被动接受社会环境赋予他们的多重枷锁。因此,青年大学生应从学历围城中走出来,转变学历至上的观念,重拾日常生活,探索世界的可能性,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寻社会的美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向上的生活目标,为自己创造有闲的日常生活空间。但是,有闲不是彻底的空闲,更不是“躺平”与“摆烂”,是主动去从事更加自由自主的创造性活动如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参与有效社交等,是停止无谓的精神内耗,警惕将学历视为自我焦虑的来源、将“孔乙己文学”视为自我宽慰的永久借口,从而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未来的憧憬与热情。
二要积极自我调适,成为自信青年大学生。内因决定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通过内因影响自身变化的。当代青年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外部世界的各种压力,这些压力会通过多种方式影响自己对外部世界的看法,进而影响自己的行为选择。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充分意识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压力,在压力下生存、在压力下改变、在压力下成长、在压力下发展,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的必修课。可以说,压力是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动力,是其成长成才的重要支点[24],只有顶过压力才能拥抱未来。因此,当代青年大学生要积极调适,化压力为动力,既要从一百多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中感悟青年始终在社会历练摔打中主动作为的意志品质,把其内化为自身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强大势能,也要从国家、社会和学校选树的先进典型中体会他们的学习干劲、就业闯劲、工作拼劲,不断培养自己坚强自信的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情感认同和人生追求,以正确指导自己的行为,还要坚守自己的学习初心,不因社会上的各种焦虑而迷失本心,把过度夸大的焦虑想象调回到压力层面,做到既不贩卖焦虑,也不传播焦虑,用自信强大的内心对抗故意扩大化的价值判断所导致的学历焦虑与就业焦虑。
三要找准人生定位,成为自强青年大学生。唯物史观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历史的剧中人和剧作者,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社会历史是否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成败都受到当事人主观能动性的制约。每一个人只有找准自己在社会历史中的位置,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当代青年大学生生逢其时,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开拓者,要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为奋勇前行提供自立自强的精神力量。因此,青年大学生要将推进自身作为人的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结合起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展现自强有为的精神面貌,在贡献社会价值与实现自我价值的统一中砥砺奋进、建功立业,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先锋力量。要理性看待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理性分析学历文凭不断贬值带来的影响,增强主动识变、科学应变、敢于求变的能力,坚持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强大自身,在探索未来中创造未来。
四要拓展成长舞台,成为“斜杠”青年大学生。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988名18至35岁青年调查,有52.3%的青年确认身边有“斜杠”青年,但也有四成以上的青年认为,“斜杠”青年会增加职业规划的困惑和存在缺乏突出技能的客观现实。[25]可以说,“斜杠”已经日益成为青年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选择,在他们看来,“斜杠”是结合自身兴趣或专业特长以另一种工作的方式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学习、自我投资、自我确认、自我认同的过程,也面临着不可预知的社会风险。面对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社会也越来越需要既具有针对性知识技能的,又能适应多方面变化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因此,当代青年大学生应积极拥抱社会变化,拓展成长舞台,既要聚集主责主业,不断精通所学专业的知识技能,守好自己的“责任田”,也要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在学校和社会的试炼场中探索自我发展的可能性,利用多元平台、科技发展为其自我成长带来的诸多便利,推动主业与副业实现互联互通和互相赋能,将个人成长融入到个人管理中来,以自己的确定性应对社会的不确定性,最大可能地减少社会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冲击。
在学历文凭不断贬值、市场就业日趋激烈、个体保守倾向强化、向前奔跑成为常态、压力焦虑逐渐放大的时代背景下,身处学历困境中的青年大学生发表“孔乙己文学”相关言论,实属一种正常合理的社会现象。“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反映了青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现实满足不了理想的学历焦虑与就业焦虑。当学历的光环不再那么耀眼,当严峻的就业环境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时,青年大学生仍应在认清生活本质时仍然热爱生活,不要应社会的种种变化遮蔽了自我存在的主体性,不要在学历焦虑与就业焦虑、现实困境与未来畅想的交互中陷入焦虑与迷茫,更应在重拾日常生活、积极自我调适、找准人生定位、拓展成长舞台中消解“孔乙己文学”的焦虑情绪,正视“惨淡”,无视“长衫”,看清自己,成为敢于实践、敢于创新、敢于奋斗的青年大学生。
与此同时,当前社会对部分青年大学生的言行往往会带有偏见,将现实的社会问题归咎于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或者就业观问题,以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固有偏见来解读和评判青年大学生的学历困境和就业选择。“孔乙己文学”真的是青年大学生的无病呻吟吗?国家和社会是否能多给青年大学生一些机会,减少对他们的社会批判与贬低?国家和社会是否要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给他们更多的耐心和理解,让他们能够脱下“孔乙己的长衫”?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后,国家和社会是否应该看到当前社会结构转型当中的人才结构性问题,是否要正视当前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脱节问题,是否应重新审视高等教育与青年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的匹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