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久军 王美玲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代表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所创造的具有鮮明中国特色的宝贵精神品质。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大学生应当主动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为中国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但是目前大学生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明显不足,多措并举方能改变现状。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走出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困境;对外传播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1-0001-04
Abstrac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he root and soul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it represents the precious spirits with distinctiv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reated by the Chinese nation in its long-term endeavor. Facing the unpredictabl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and transmit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create a favorabl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or China's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o transmit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overseas is obviously insufficient at present. Multiple measures need to take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culture "going out";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overseas transmission difficulties; overseas transmission strategy
为了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正如《意见》所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代表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所创造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宝贵精神品质。中华民族能够百折不挠、繁衍壮大,正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厚精神滋养。离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因此,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代表着当代中国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而且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推动整个人类社会文明进一步发展,贡献着不容小觑的推动力量[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爱国主义无疑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下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将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视为己任最强劲的精神动力。因此,培养能够担当时代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然要首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是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而制定。根据《纲要》要求,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遗余力地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极力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2]。
随着“中国奇迹”的创造,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想了解中国,但是很多国家和个人对中国的发展理念、方针政策不了解,对中国的巨大发展产生恐慌、警觉与失落,甚至别有用心地制造一些不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舆论。有目共睹,中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令世人赞叹的成就,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仍不够强大,国家形象建设也还未跟上经济建设的步伐。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上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也指明“英语作为全球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和开展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科技、人文等领域进行交流的最重要媒介,是中国持续深化对外开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语言资源。[3]”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途径明显增多。面对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分析2种意识形态的不同,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祖国的发展前景、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同民族的命运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应是当下各个大学课堂都应做到的工作日常。因此,大学生应当主动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交流时应具备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以便能够助力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递、传承与创新发展。
一 调查目的、时间、对象和方法
为了客观了解当下大学生用英语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现状,分析存在的不足及原因,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实践参考,调研组于2022年3月—4月对青岛T大学2021级480名非英语专业的同学进行了专项调研,调研通过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次调查发放问卷480份,收到有效问卷480份;另外,接受访谈的同学为80位。为保证调查分析的普遍性、客观性,本研究注意调查对象涵盖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在性别上涵盖了女生和男生,在专业性质上涵盖了文科、理科、工科和商科的学生,在生源地上涵盖了新疆、西藏、贵州、云南、山东、江苏和河北等12个省,既有来自农村的学生也有来自城市的学生。
二 调查结果——大学生用英语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的能力现状
首先,用英语向外国人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T校大学生中得到普遍认可。当在问卷中被问到“你觉得与外国人交流时具备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吗?”45.34%的同学认为“非常重要”,28.66%的同学认为“比较重要”,10.47%的同学认为“一般”,而认为“不太重要”和“非常不重要”的同学分别只占到12.52%和3.01%。由此可见,学生对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存在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其次,学生用英语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亟待提高。当被问及“与外国人交流时,你是否会主动向其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的同学选择“经常”,5%的同学选择“有时”,17%的同学选择“很少”,选择“从来不”的同学比例最高,占到75%。当受访者被要求写下十二生肖的英语名称时,仅有4%的同学答对超过10个(图1)。同样,对于“文房四宝”的英语表达,所知者甚少,答对率仅为7%。
针对“与外国人交流时不能主动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制约因素”,64.5%的同学表示“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12%的同学因为“不足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13.8%的同学表示“很少与外国人交流”,9.7%的同学觉得没必要(图2)。
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认同感,但是由于自身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英语能力所限,无法担当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任。
三 目前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一) 教材中缺乏专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文章
受访的学生使用的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课本中没有文章专门介绍中国的历史、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尽管每个单元会有一个汉译英翻译练习针对中国某个方面的知识进行练习,但是因为课时所限和教师授课方式的不同,大部分同学(64.7%)表示该部分内容往往被留作课后作业,并无讲解或者老师并不对该部分练习做硬性规定(4.5%)。
(二) 课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
大学英语课程的根本目的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国家培养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传播中国文化能力、能够用中国眼光学习和分析西方文明的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但是一方面正如胡文仲教授指出的,没有高校把如何实施文化教学写进大纲,“教师即使意识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也多半只能见缝插针地进行,文化教学只能锦上添花,而不敢喧宾夺主”[4]。大学英语课堂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分离,教师更多侧重听、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训练,导致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偏低。就一门外语的习得而言,语言技能的训练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过度重视语言技能本身,而忽视与文化相关的东西,未免有失偏颇。美国语言学家Kramsch[5]认为“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看,语言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文化学习的过程,不应该将文化退变成语言学习的背景。另一方面,根据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英语教学文化生态不平衡,重视西方文化而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不够。英语教师课堂上更多导入的是目的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而对中国元素的内容较少提及,即使提到,也往往是为了与西方文化作对比,部分教师觉得学生对中国文化了如指掌,没必要在课堂上过多涉及。但访谈结果表明,事实并非如此。例如,问卷中有个题目关于“请写出孟子的核心思想”,能较为全面地回答该问题的同学不足1%,大部分同学只是略知一二(图3)。因此课堂上以巧妙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授课内容是非常必要的。英语课堂上的汉语“失语”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理性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 考试中较少涉及该方面的内容
目前只有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翻译内容侧重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除此之外,期末考试、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等涉及面较广的考试中均缺乏与中国元素有关的内容。以参加人次最多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例,试卷中分值比重最高的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两部分(各占35%),更多涉及的是西方社会的科技、文化、社会等内容。目前考试仍是衡量大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考试的侧重点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安排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因此考试中较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是导致学生对此重视程度不够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不够深刻
例如当被问到儒家精神的“礼”时,仅有14.7%的同学能进行较全面、准确的解释。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大学生要全面、辩证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领略深意、得其精髓,使其更好融入现代文化发展中。
(五) 與外国人交流的实践机会较少
青岛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学生本科期间去英语国家交流的机会不多;本校外国留学生数量有限,加上个人性格等主观原因,我校学生与外国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较少,因此导致部分学生以“英雄无用武之地”为借口,对英语口语尤其是用英语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
四 对策与建议
(一) 重视教学过程
从大纲修订、教材编写到考试要求,都应当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明晰化。大纲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性纲领,是学校教育的风向标。大纲的修订既反映出也影响着学生发展状况、社会变化和时代变迁。目前我校响应国家号召,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顺应时代需求的正确举措,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内容,进行主题拓展,采用“输出驱动-输入促成”的教学方法,主动引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导入的过程中增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在习得语言技能的同时学会如何处理相互冲突、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从而激发学生油然而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考试要求也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当然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并不是以“我”为中心或者排斥其他文化,西方节日、科技发展、著名人物故事等是具备国际视野和文化包容观的人才所必备的知识储备。英语教学中强调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为了纠正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避免只有西方文化的输入,却没有中国文化的输出。国际化人才必然应当承认文化差异存在的合理性,树立文化自信、了解文化差异,用客观、包容的心态看待文化间的交流,既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世界眼光。
(二) 用好“第二课堂”
目前大学英语课时有限,第二课堂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因此学校应当充分挖掘第二课堂的潜力,设计形式新颖、内容活泼、符合大学生口味的丰富活动,避免集中、说教、注入式的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用英语话剧演绎中国寓言故事的形式在问卷中深受学生欢迎,67.4%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和“愿意”参与这项活动;“用英语说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词汇、翻译、纪录片配音等竞赛活动也是学生兴趣较浓厚的活动,“非常愿意”和“愿意”参加的学生数量都在60%以上,尤其纪录片配音活动,愿意参加的学生数量达到74.2%。2020年山东省举办首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比赛,青岛T大学学生喜获一等奖的佳绩。由此可见,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有着强烈的欲望和浓厚的兴趣,因此学校、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
(三) 学校各部门密切合作,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娱乐中持续、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想向其他国家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者必须对中华文化真学真懂,必须对中国理念、中国价值、中国方案进行专业解读,为有效加深理解和彼此认同打好理论基础。这个先期准备的过程必然激发高校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要义,加深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一过程的顺利实施需要团委、学生处、教务处及各学院的密切合作,可以定期举办与中华优秀传统有关的讲座和演讲比赛;举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书会;在每天的校园广播中专设5分钟的“传统文化我来讲”模块;开发该专题的移动资源,通过app、微信、微博等方式实现“互联网+传统文化”,定期推送精华内容,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排头兵,在全球化时代培养其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可以更好地搭建传播平台,展示中国变化,传播中国立场,弘扬中华文化,为中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可以增信释疑,凝心聚力,让“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邪说异论不攻自破,推动东西文明交流互鉴和共享共治发展,为解决世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可以把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价值的优势转化为国际话语的优势,增强国际话语权。
(四) 注重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用英语对外解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仅仅是指讯息本身的传递,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来实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互动与交流,以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为载体,用英语表达与中国发展有关的内容,把中国的文化、历史等立场和观点介绍给世界,使中国的国家主张和价值观更好地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从而赢得其他国家的理解与友谊。因此,为了实现与他国有效互动的目标,我们对外讲中国故事时就不能不考虑受众的本土化特点,应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以免引起别国发出“警惕中国文化渗透”的信号。当前,我国在国际传播中有些过于偏重习俗文化、汉字文化等看得见的有形文化,而对中国人的文化理念、思维文化、心态文化等反映民族精神风貌的无形文化的传播还远远不够;换句话说,与文化有关的技艺已经得到充分重视,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入解读和阐释还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大学生是青年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和先锋军,他们在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应当发挥对全社会的带头示范作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共同肩负的责任,因此,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有义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一个开放、多样化的世界中,中外文化应当交流互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积极“走出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总之,在高校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用英语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本领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战略意义,有助于联结中外,沟通世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2] 中共中央 國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19-11/12/content_5451352.htm.
[3]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M].2020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1.
[4] 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 KRAMSCH C. Language study as border study: Experiencing difference[J].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993,28(3):349-353.
基金项目:第十一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研究”(ZGWYJYJJ11A178);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育人’功能的实践路径研究”(2021SD0604);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建设的实践与研究”(202102459027)
第一作者简介:崔久军(1979-),男,汉族,山东日照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欧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