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施桥实验小学(225101) 薛 稚
预习是英语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预习活动开展得越扎实、有效,课堂教学的推进速度就会加快。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预习是多余的,上课时一边预习一边学习也是可以的。事实并非如此。预习是事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体性感知和把握,它是自学的一种体现,是课堂教学的前导。任何学科教学都需要融入预习,学生在预习中可以利用多种手段搜集资料,提前感知新知识,并进行独立思考,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所以更需要进行预习。
阅读兴趣的激发、预习意识的形成不是凭空出现的,需要一定的外在因素来指引方向。目标就是最好的指引,能够给学生提供清晰明了的方向。阅读预习目标明确,学生潜在的学习动能就会被激发,阅读时就会有所追求,自然能够获得好的预习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任务,而不是从宏观视域出发,提供预习目标指引,导致无法真正发挥预习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应在布置阅读预习任务之前,让学生对文本内容、学习主题有初步感知。在此基础上,教师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兴趣点出发,设置可行性强的预习目标。这样学生的预习才会有更多的参照,效果也才会凸显出来。预习目标要随着预习任务一同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预习活动有更精准的感知,最终顺利完成预习任务,达成预习目标。
要想获得好的预习效果,必须先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要预习、预习的目标是什么。以译林英语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 1 I like dogs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前先引导学生思考:“Recall our third grade learning English text, we are from which aspects of learning, which is the focus of learning, what is the goal of each class?”问题提出后,学生认真思考,很快在记忆中找到答案。这时,教师让学生继续思考:“What preparations should we make for better reading?”学生积极地讨论着,给出具体对策。有的学生说:“We need to be able to read and write words and know their meaning.”有 的 学 生说:“We need to master the content of the dialogue and see what they have said and what sentence patterns they have used.”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不仅明确了预习目标,还做好了充分的预习准备。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在英语阅读预习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开展预习活动。尤其要让学生对预习目标有清晰认知,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趣味化的小任务中逐渐达成目标,提升阅读预习实效。
预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要让学生顺利完成预习任务,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处,教师必须关注教材特点和学科属性。小学英语教材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点众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无法精准把握预习的关键点。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和把握教材特点和学科属性,文本内容预习的价值也就无从谈起。特别是小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较为浅显,他们不知道如何寻找知识点,探索到的知识点也很可能不是学习的关键。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预习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的预习活动。具体来说,教师要对预习内容进行适当筛选,给出具体的预习信息,将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展示出来,让学生自由探索。当文本内容与学生认知完成链接时,学生就能自觉建立感知体系,预习活动的成效自然显现出来。
以译林英语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 3 How many?的教学为例,为了更好地给予预习指引,教师先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系统化梳理,在整合知识点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Recall our third grade learning English text, we are from which aspects of learning, which is the focus of learning, what is the goal of each class?”在全员大讨论中,学生思维活跃起来,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然后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将文中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以及重点内容圈画出来。学生认知存在差异,感兴趣的部分也各不相同,这时学生就需要进行综合考量和取舍。在整合文本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阅读预习内容。预习方式多种多样,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尤其要关注文本主题和特点,让学生自主选择预习内容,这样他们对预习活动自然会产生更多的认同感。
英语阅读预习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词汇、句型、语法、单元等,这些都需要学生的精准把握。其中部分内容需要深入探索,如词汇、篇章阅读。但有的内容难度系数较大,学生自主预习很难达到既定目标,如语法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预习活动时要给予针对性指引,让学生把握简单的知识点,尽量突破学习难点,即使不能突破,也要有自主探索的过程,促使学生自觉形成预习内容整合意识,提高预习能力。
预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只要布置好任务就行了,其他事情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是教师普遍存在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出发点是没错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于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思维活跃,对预习活动的指向性有清晰认知,预习不需要教师指导也能顺利完成。但对于那些能力一般、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较差的学生而言,他们不清楚预习的具体操作步骤,预习活动是糊里糊涂地完成的,学习效率自然无从谈起。因此,单纯布置任务的预习不能给所有学生以思维指引,教师要对预习的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处理,提供具体方法指引,促使学生集中精力开展预习活动。
以译林英语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 6 At the snack bar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前借助故事讲述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探索热情:“Think about it.What interesting things happen when you go to a snack bar with your family?”学生积极想象,思维被激活。教师继续说道:“Then I must have a big meal and eat all the hamburgers, cake, dumplings, bread and other food I want to eat.”提到吃,学生更加兴奋,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师顺势引导学生阅读“Story time”的内容,让学生进行预习。小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对趣味化的故事情有独钟,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先以趣味性故事引入。接着,教师给出预习流程:先阅读,再列出复述提纲,用关键词将故事内容串联起来,最后做好参与课堂展示的准备。小学生对预习没有什么概念,更别说预习流程了。教师给予针对性指引,学生只要按照教师规划的路径前进,预习活动就不会偏离轨道。
无论什么学科都有教学侧重点,设计预习活动时,教师要进行对应设计,优化预习操作步骤,规划新的学习道路。这样能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精准把握学习重难点,从而与课堂教学形成对应,实现预习成效的提升。
对于教师布置的阅读预习任务,学生参与度并不低,但预习效果却不好。究其原因,预习方法欠缺,是降低学生预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注重预习内容整合和程序优化的同时,还要有目的地加强阅读预习方法的指导,丰富学生阅读预习的手段,拓展学生的阅读面,真正提升学生阅读预习的实效。教师落实学法指导时,要根据阅读文本的特点,教授不同的阅读预习方法,提高学生学法运用的灵活性,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预习方法和预习习惯,满足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成长的个性化需求。
以译林英语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 8 Dolls 中“Story time”的教学为例,这一阅读文本主要涉及“big”“small”“fat”“thin”等 形 容 词 及“eyes”“ears”“hair”“mouth”等身体部位的词汇知识。从教材编排设计来看,“Story time”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借助直观形象的插图,展示各种形容词的直观对比和身体部位的具体图片。在阅读预习环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这些插图,将插图下方的英语词汇对应到文本当中,结合文本中的情境图猜想这些词汇的含义,分析解读文本的大致内容。在丰富的图片素材的辅助下,学生能够快速认识、理解单元新知词汇的具体含义,准确理解阅读文本,使预习活动开展得更加得心应手。教师针对阅读内容设置问题,考查学生预习情况,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动态调整,对预习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生展开个别辅导,指导学生运用插图素材辅助展开阅读学习,强化学生对阅读预习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对可视化教学内容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较高。教师充分利用教材编排的插图、情境图等辅助性阅读教学资源,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内容,构建文本框架,渗透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准确性。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调整能力,根据学生阅读预习的实际,将学法指导重点放在对预习效果不佳的学生的辅导上,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掌握阅读预习的方法。
预习活动既要求教师给予学生预习方法、技巧的指导,更要求教师制订不同年级学生的考查标准,有效落实阅读预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领悟知识,感知英语阅读内容的特点。通常来说,布置预习任务后,教师都会设置相应的练习题来检验预习效果,但很少有教师会在练习过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这是由于大部分教师认为训练就是预习的终点。其实不然,通过练习虽然能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但学生到底掌握了哪些知识、掌握程度如何,这些都是未知数。为了让学生对自身有清晰的认知,对预习方法的运用有更精准的把握,教师要给出具体指引,让学生通过反思归纳,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掌握预习的方法、技巧。
以译林英语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 5 Our new home 的教学为例,教师着重让学生探索词汇部分。学生用自己的方法预习,识记词汇的音形义。教学活动伊始,教师采用分层检测的形式布置多样化练习,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检验。从检验结果看,虽然大部分学生的预习是有效的,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如单词混淆、发音不准确等。借助预习训练,学生很快对自身的短板有了清晰认知。课尾,教师预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有的学生从预习方法出发总结道:“I spell and write words one by one,so I’m a little confused about the meaning of each word.”话音刚落,其他学生就补充道:“Your memory method is too slow,will waste a lot of time,and can’t remember accurately.”归纳总结是对预习成果的梳理,对学生多元思维的形成有积极影响。
归纳总结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一方面,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初步感知、细致分析,能从中获得一定启迪,在预习完成后及时总结,能够对其他学习活动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对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总结,并在课堂中提出来,能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及时有效的归纳总结能提升预习的科学性,帮助学生快速触摸到知识的内核。
有效阅读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预习,预习会使学生的思维认知受到深刻触动。教师要对预习的作用和价值有清晰认知,针对教学实际开展系统化预习活动,引导学生进入主动预习的状态。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从明晰目标、整合内容、优化程序、指导方法和完善总结这五个方面出发,给予学生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的指引,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系统化预习。只要学生能够主动预习,体会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为课堂上深入挖掘、探究做好铺垫。